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时间就如同白驹过隙般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将迎来新的进步,是时候认真思考计划该如何写了。计划怎么写才能发挥它最大的作用呢?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1
为积极贯彻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精神,进一步规范和完善家庭医生服务,探索创新服务模式,努力实现居民人人享有家庭医生服务目标,特制定本工作计划:
一、指导思想
秉持科学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和重大公共卫生服务项目的全面实施,促进公共卫生服务逐步普惠到每个角落。针对当前我中心工作任务繁重、公共卫生服务水平不尽如人意的状况,我们将整合全科医学和预防医学等专业技术人员,建立村级卫生家庭医生团队,以实现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前移和下沉,不断提升村级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二、工作目标
通过建立村级家庭医生团队和推广村级健康教育、健康管理、健康调查、健康体检、慢病管理等服务,我们致力于将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到每一个村庄,直至每一个家庭,以提升居民对签约服务的感知和满意度。我们的目标是让每个人都能享受到家庭医生的关怀,并获得签约服务的便利。
三、工作内容
(一)优化组织、分工协作
根据不同地区的实际情况,我们不断优化家庭医生团队的配置,以确保每个团队能够有效地服务≤10000人。每个团队包括一位县级专家、一位全科医生或医师、一名护理人员、一名公共卫生专家以及一名村级工作人员。这样的配置能够更好地满足居民的健康需求,提高他们对家庭医生服务的信任和满意度。
(二)签约服务
为辖区居民提供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坚持“充分告知、重点突出、自愿签约、规范服务”的原则,以居民与家庭医生自愿签订(每位居民同期只能选择1名家庭医生)一定期限服务协议的方式,建立相对固定的契约服务关系,双方约定服务内容、方式、期限和权利义务等款项,家庭医生以团队的形式,按照约定内容向居民提供集预防、保健、康复、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综合性、连续性服务。签约周期可视情况灵活掌握,原则上一个周期不少于一年,期满后根据居民的意愿,自动续约或另选签约医生。签约对象优先覆盖常住家庭65岁及以上老年人、孕产妇、0-36个月儿童、高血压患者、糖尿病患者、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所在家庭,以及残疾人、计生特殊家庭、贫困人口、孤寡老人等特殊人群和有服务需求的健康人群。
(三)提供基本医疗服务
1、常见病、多发病的预约、诊疗服务。
2、门诊预约与转诊服务。为签约居民优先提供上级级医院转诊和预约服务,做好转诊病人的跟踪服务,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的医疗服务技术水平。
(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签约
居民可在享受《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20xx版)所规定的基本公共卫生和基本医疗服务的基础上,享受到以健康管理为主要内容、热情、周到的优先优惠服务:
1、建立居民健康档案服务。建立居民健康档案,并根据居民个人健康 信息 ,对首次签约居民进行1次健康状况评估,制订个性化的健康计划,使居民及时了解自身健康状况。并及时更新,保证健康档案资料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为档案隐私尽保护责任。
2、提供健康教育和咨询服务,针对签约重点人群的健康状况设计个性化的健康教育方案,并实施相关服务。
3、为老年人提供健康管理服务,每年一次。服务内容包括对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进行评估、体格检查、辅助检查以及健康指导。此外,还提供一次中医健康管理服务,包括体质辨识、生活方式和健康状况评估,以及中医干预等内容。
4、慢性疾病关怀服务:为明确患有高血压、2型糖尿病等慢性疾病的患者提供全面的管理和关怀。我们提供治疗方案、行为干预、定期监测和健康评估,确保患者健康的稳定与改善。每个季度至少进行一次随访,包括高血压患者的病情询问、体格检查,以及对药物、饮食、运动和心理健康的指导。对于2型糖尿病患者,每年提供四次免费的空腹血糖检测,并且每年进行一次全面的免费健康体检,以确保患者的整体健康水平。
5、为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综合管理服务。我们致力于为那些在家庭环境下知情同意的严重精神障碍患者提供持续的.随访和康复指导,同时为他们的家人提供相关培训,确保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支持患者。我们将定期进行随访和康复指导服务,每季度至少一次,以确保患者的康复进程得到有效跟进。此外,我们还提供年度健康体检,以确保患者身体健康状况的全面评估。
6、为了关爱社区内的特殊群体,我们致力于提供健康管理服务,覆盖了残疾人、失独家庭以及孤寡老人。我们将定期进行不少于一次的随访和健康教育,以确保他们的身心健康。
7、传染病管理。对居家的传染病患者进行至少1次访视及治疗管理。
8、咨询服务。对在健康管理中发现问题的,及时给予医学指导或转诊建议。
9、上门服务。为行动不便、90岁以上老年人及确有需要的签约居民,提供上门访视、诊疗等服务。
五、工作措施
1、鼓励组织家庭医生团队外出学习,并加强他们的培训。每季度至少举办一次培训活动,由团队领导根据村级签约居民的需求进行培训。培训内容包括服务理念、服务能力、服务技巧和专业操作等方面,旨在不断提升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的整体能力,提高居民的满意度。
2、团队领导将团队工作提升至新高度的计划内容如下:我们将全面优化团队结构,制定完善的制度和流程,并明确每位成员的岗位职责。团队长将负责制定详细的工作计划,合理分配任务,明确目标。每月我们将召开团队会议,分享工作经验和成果,共同总结经验,并安排下月工作计划。同时,我们将加大考核力度,不断修订考核方案,特别关注满意度和工作真实性,并及时通报考核结果。
3、明确服务对象,优先签约,全心服务。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面向本区域的常住居民,签约服务将优先考虑覆盖关注重点群体,并依据实际需求设计有偿服务方案,以激发居民签约的积极性。
4、充分发挥“村级家庭医生工作站”的作用,真正做到一站式签约服务。
5、逐步健全完善签约激励约束机制,鼓励家庭医生团队开展有偿服务包签约。
6、提升宣传效果。通过村级宣传板、社区活动、健康宣传日等渠道,积极与村民互动,深入推广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逐步提高签约率。
7、团队成员需及时进行文件整理工作,确保每次村级活动的资料都能迅速收集、整理和归档。每月末应对当月的工作进行总结,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改进,以不断提升我们的服务水平。
六、 评价 方法
根据文件规定,要定期对家庭医生团队进行评估,主要评估其工作量、真实性和居民满意度,根据评估结果给予绩效奖励。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2
为进一步深化我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提升基层卫生服务单位的服务能力,强化我x社区卫生服务水平,适应我镇社会经济的发展,满足群众对基本卫生的需求,推行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加快推进我x家庭医生制度的落实,特制定本计划。
一、工作目标
到20xx年底,每一个社区都确定有家庭医生提供服务;应有80%的社区居民知道其家庭医生的姓名、所在机构和能提供的服务内容;家庭医生为社区居民建立家庭健康档案;社区居民对其家庭医生提供服务的满意度有较高。
二、工作原则
坚持“充分告之、重点突出、自愿签约、规范服务、强化考核”的原则,全面实施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项目(免费服务),推行个性化的服务项目(有偿服务),履行合同,逐步完善,稳步推进,着力探索具有金堂特色、群众满意的家庭医生服务模式。
三、建立家庭医生队伍
(一)家庭医生的组成及分工。
家庭医生由乡镇卫生院全科医生、护士和公共卫生专业人员以及村医生组成,家庭医生实行全科医生负责制,要求
必须具有执业资格、由我院副院长担任负责人,以全科医生为核心,组织团队其他人员共同开展社区基本医疗和公共卫生服务工作。
在我镇12个行政村分别配备3人一组的家庭医生团队。合理分配家庭医生的管辖区域,分片负责,覆盖社区全部家庭,不留空缺,也不重叠。
(二)家庭医生团队及人员职责。
家庭医生团队以居民健康信息管理、健康知识传递、健康生活行为干预指导和健康服务与路径指引为主要职责。
1、全科医生:主要负责诊疗、健康体检和健康指导咨询服务。
2、社区护士:主要负责健康信息采集和预约服务。
3、公共卫生人员:在全科医生的`指导下,开展公共卫生服务。
4、村医生:在全科医生指导下,给当地村民做好及时工作,并积极促进签约工作。
(三)家庭医生的培训。
我院家庭医生团队,每半年并积极开展关于社区卫生服务理念、服务规范、服务技能和健康管理知识为主的培训。
四、明确家庭医生工作任务
家庭医生团队以辖区妇女、儿童、老年人、慢性病人、残疾人、精神病人、贫困居民等为服务重点对象,开展以下工作:
(一)为居民建立以家庭为核心的居民家庭健康档案;
(二)运用适宜的中西医药及技术,进行一般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以及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慢性病规范化治疗;
(三)提供上门访视、家庭出诊、家庭护理、家庭病床、电话咨询、家庭康复指导等服务;
(四)开展社区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恶性肿瘤等慢性病的发现、随访和转诊管理工作。提供卫生院与上级医院或专科医院之间的双向转诊服务;
(五)落实社区免疫规划、妇幼保健、社区康复、精神卫生、传染病控制、卫生监督协管等公共卫生服务工作任务;
(六)协助开展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处理,综合实施社区居民的健康教育与健康促进工作。结合居民的健康问题,提供形式多样、简明易懂的健康教育,开展健康指导,纠正居民不利健康的生活行为。
五、家庭医生的工作方法
家庭医生在医院的组织领导下,在社区居委会或村组干部的协调参与下,以主动服务、上门服务、签约服务等服务方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工作。
六、家庭医生服务流程
(一)加大宣传。我院要通过发放健康宣传手册,开展健康讲座等多种渠道的告知宣传,并与辖区家庭取得联系,宣传和解释家庭医生式服务,充分告知并引导居民签订协议。
(二)自愿签约。与愿意接受服务的居民签订《金堂x家庭医生服务协议书》并存放在家庭健康档案中,共同履行协议条款。居民可根据自身健康需求,在医生建议下,选择具体所需的服务项目。原则上一年一签。
(三)周到服务。按照协议约定,各家庭医生团队要落实各项服务承诺,并将各类服务详细内容记入健康档案、工作表格,以备考评。
七、实施步骤
20xx年5月,大力宣传发动家庭医生制度。
20xx年6月,全面试行家庭医生制度。
20xx年7月,在全面试行家庭医生制度的基础上,多进行经验交流,全面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
20xx年12月,对全年开展家庭医生服务工作进行总结,进一步完善家庭医生服务制度,促进20xx年家庭医生服务工作。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3
1、实施背景
我中心前身是一所乡镇卫生院,近年随着医改的不断深入,20xx年8月变身为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本中心强化制度化,规范化的服务,中心的公信力不断提升,居民的满意度及信任度也随之提升。全科团队下社区进家庭工作的有序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居民知晓率的增高,门诊人次不断攀升,中心临床人员全部通过规范化全科医生培训,每个团队都配备2~3名全科医生,居民的健康管理得到有效的保障。
2、主要做法
我中心自成立家庭医生团队以来,首先明确各家庭医生服务人群和重点人群,其次积极评估工作中可能遇到的难点,寻找到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各村明确1名健康信息联络员,依托村联络员和服务站乡村医生,广泛宣传家庭医生制度,寻求社会支持,把社区中热心人士纳入到宣传队伍中来。每月对社区居民和慢病患者开展健康教育讲座,通过口口相传,由他们帮助宣传服务内容和健康管理的重要性。工作中规范服务行为,优化服务理念,提高服务质量,适时改变服务模式。
2.1团队的组成我镇总人口58748人,中心全体职工81人,其中卫生技术人员76人。组建了9个家庭医生团队,为每一村都配备一个服务团队。团队以全科医生为核心,全科团队为支撑,乡村医生为依托,家庭医生团队由全科医生2名,公卫医生1名,护理人员2名,乡村医生2名组建成。
2.2进社区工作的评估团队成员兼顾着中心的医疗工作,下基层时间的不确定性,社区居民组成比较复杂,文化层次不同,工作和生活习惯不同,人员素质不同,对团队工作需求不同,对健康认识不同,是团队工作的难题和困惑,但是我们坚信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改善,居民对自己和自己家庭成员的健康重视程度不断提高,加上我们的不懈努力,真诚付出,团队工作将不再是难题。
2.3广泛宣传针对社区团队工作的特殊性,利用健康信息联络员和乡村医生,把社区中热心人士纳入宣传队伍来,积极争取镇政府,村委的大力支持,在社区设置宣传海报,公示家庭医生团队工作人员人员的姓名、服务项目、服务时间、联系方式和监督电话等内容,再通过挨家上门签订家庭医生服务协议,让每个居民知晓自己的家庭健康医生。召集村民和慢性患者开展健康讲座,形成一个强大的宣传平台,让更多的居民了解健康管理的重要性。让家庭医生能方便有效地为居民提供所需的服务,同时让居民能信任和接受家庭医生的服务,家庭责任医生和社区居民之间多了一些信任少了一份猜疑,为下一步团队工作的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2.4明确服务人群羊尖镇共12112户居民,总人口58748人,>65岁老年人7413人,高血压4698例,糖尿病1121例,登记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135例,0~6岁儿童3401例。按照全方位覆盖的原则,每责任医生分管160多户居民,明确了各责任医生服务片区,落实服务内容与责任,首先是把社区的老年人、慢性病、精神病患者为工作重点管理对象,优先覆盖、重点管理、全部签约、优质服务,最终实现全面覆盖,为广大居民建立个人健康档案盒家庭健康档案。
2.5规范服务内容按照2011版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规范,为居民提供健康服务,家庭责任医生在开展上门服务时,以重点人群优先,服务协议遵循自愿签约的原则,定期为重点人群进行免费管理,对>65岁老年人每年进行一次免费健康体检,对高血压、糖尿患者进行随访管理,指导服药和生活行为方式的干预,免费测量血糖4次/年。家庭医生和所服务的居民建立朋友式的关系,为其提供亲人般的关怀。家庭责任医生在开展上门服务时,挂家庭医生服务卡,拎家庭医生团服务包,使用文明用语,提倡微笑服务,耐心服务,细心解答同时注意保护居民隐私。为居民提供服务并及时掌握居民评价,根据居民反映,对服务内容和服务方式不断改进和提高,最终赢得社区居民的认可和赞同。
2.6优化服务方式每团队每周下社区服务半天,由于白天居民多数不在家,于是选择下午16∶00~19∶30的时间段,在各自服务区挨家挨户服务,为居民建立健康档案,测量血压,健康宣教及生活行为方式的指导,健康问题的`解答等。马路边、锅灶旁、病榻前、树荫下都是我们的工作场所,团队工作得到顺利开展。
2.7辛酸与困惑对于我们团队的家庭医生来说,白天在服务中心忙碌着基本医疗工作,傍晚,踏着夕阳走进乡村,开始为居民提供各类健康服务:从常规体检(测量血压、心率、脉搏),到询问生活方式、家属史等一样不落。为村民精心制定健康教育计划,实施健康指导,提供普通疾病的诊疗咨询和药物使用指导,及时联系各种医疗服务;为老弱病残、行动不便的居民提供上门访视、上门医疗。当遇到有的居民不在家,他们还会2次、3次…直到服务到为止。每一次下乡都要忙到晚上19∶00多,每次都是步履匆匆、饥肠辘辘。两年来,东家老伯血压高需要服药了,西家老太患糖尿病需要监测了…都了如指掌,因为他们心中时刻装着一本百姓的"健康账"。他们也曾遇到不理解的冷言冷语,甚至遇到精神患者的谩骂和撕扯;他们也曾一度感到无奈和迷茫,疲惫和失落。但随着工作理念的转变,服务意识的增强,他们却把健康服务工作做得更加深入,工作成效也就日益明显。居民们体会到了家庭健康医生给他们带来的"幸福",态度终于由陌生变成了熟悉甚至走向了亲切比并且主动接受服务。
3、取得的成效
3.1通过宣传和两年来的上门服务,社区居民对社区卫生服务和家庭责任医生的知晓率大大提升,团队工作亦慢慢走上正轨,居民对家庭医生的信任度逐渐提高,也提高了我中心在社区居民中的公信力。
3.2通过不断优化服务方式,使签约和健康管理更为顺利,居民对家庭责任医生的满意度进一步提升。
3.3团队工作得到有效落实,到目前为止,我镇共签约10295户,签约率85%。建档人口44215人,建档率75%,>65岁老年人建档7043人,建档率95%,高血压管理4698例,糖尿病管理1121例,登记确诊重性精神病患者135例,0~6岁儿童3401人均得到有效管理。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 4
为进一步做好计划生育特殊家庭(以下简称“特殊家庭”)扶助关怀工作,根《市卫健委关于印发<开展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等“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实施方案>的通知》要求,对照文件要求认真进行自查,主要情况如下:
1、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为每户家庭确定1名政府领导、1名村干部作为帮扶“双岗”联系人。以村(社区)为单位,结合联系人上门走访、电话慰问、家庭医生服务等多种形式,发放联系知情卡、采集辖区内所有计划生育特服家庭最新信息。建立了计生协会员、志愿者与特殊家庭结对帮扶的模式,在细化落实计划生育特殊家庭联系人制度,健全走访慰问制度和志愿者服务制度上下功夫,对特殊家庭中的独居、高龄以及行动不便、出行困难的重点对象,通过上门走访、电话、微信、邻里信息通报等多种方式,保持系经常联系,加大关怀力度,实时掌握困难情况,及时为其排忧解难
2、家庭医生签约服务:为每一位有需求的特殊家庭签约家庭医生服务团队,由于刚开展签约服务,家庭医生对于签约家庭健康状况不太熟悉,需尽快通过建立电子健康档案、健康体检等方式熟悉签约家庭成员的目前身体状况并按照服务协议,为特殊家庭成员提供基本医疗、基本公共卫生和健康管理服务,重点关注特殊家庭成员生理和心理状况,提供有针对性的'医疗卫生服务,做到疾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
3、优先便利医疗服务方面:我区确定中西医结合医院、区人民医院为本辖区特扶家庭就医绿色通道定点医院。为其开通优先便利就医“绿色通道”,提供优先挂号、就诊、转诊、取药、综合诊疗等优先便利服务。特殊家庭成员凭“特扶贴花”防伪标识为其开通优先便利就医“绿色通道”的基础上,还根据特扶人员家庭具体情况由卫健办或村(社区)安排计生协会员、志愿者为特殊家庭成员提供就医引导、陪诊等服务。指定两家医院为辖区内经评估符合入住的60周岁以上特扶对象优先提供护理服务。进一步落实医养融合工作。
4、对照标准尚需进一步完善工作台账、特殊家庭电子档案、帮扶活动台账、家庭医生签约服务记录等,深入推进“三个全覆盖”专项行动,不断提高我镇扶助关怀工作水平。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经典]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07-19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计划02-14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05-22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经典)05-21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07-27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工作总结07-20
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范文06-21
(精)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05-29
(实用)家庭医生签约服务的工作总结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