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相关推荐
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
日子在弹指一挥间就毫无声息的流逝,我们的工作又迈入新的阶段,此时此刻我们需要开始做一个计划。可是到底什么样的计划才是适合自己的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1
(一)狠抓“三个一百三项考核”工作。刚刚结束的市委三届二次全会,提出了“三个一百三项考核”工作任务,即:50万元以上固定资产投资在20xx年的基础上新增100亿元;全部工业增加值达100亿元;工业固定资产投资超过100亿元;完成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支出150亿元以上;招商引资实际到位资金200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加1000元。各级各部门要按照市委的总体部署,认真研究中央、省政策导向,积极向上争取项目。进一步扩大开放,加大招商引资力度。认真抓好土地、资金、环评等要素保障,全力保障矿产、农产品、劳动力等资源供给。要建立“三个一百三项考核”目标责任制,明确责任分工、强化督查考核、严格奖惩制度,确保“三个一百三项考核”目标的'圆满完成。
(二)深入推进新家园行动计划。要继续把新家园行动计划作为破除城乡二元结构,统筹城乡发展的重要手段,继续加大投入,加快旧城、旧村、旧房、旧校舍改造力度,力争完成旧城改造120万平方米;旧村改造400个自然村(组)、旧房改造4万户;旧校舍改造52万平方米,基本消除中小学D级危房。在全面完成34296套城镇保障性住房续建项目的同时,要积极争取省级有关部门支持,再新建一批保障性住房。按照“守住红线、统筹城乡、城镇上山、农民进城”的总体要求,围绕“宜路则路,宜街则街,宜城建镇,宜工建园”的思路,加快推进一级公路沿线山地城镇建设试点工作,推动山地城镇建设步伐。要落实“兼有两个身份、享有五个保留、提供五个保障”的农民进城措施,有序引导农村人口向城镇转移,确保完成10万农民转户进城目标。
(三)全力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要加快产业培育,不断增加城乡居民财产性收入和经营性收入。实施更加积极的就业政策,力争城镇新增就业1.2万人,城镇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3000人,开发公益性岗位20xx个,确保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4.5%以内。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民政策。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15万人。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出力度,严格执行最低工资标准。推进事业单位实施绩效工资,完善公务员的工资制度。通过努力,实现“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12%以上;农民人均纯收入在20xx年的基础上增加1000元,增长23%以上”目标任务。
(四)加大保障和改善民生力度。继续加大财政对民生的支出力度,财政对民生的支出力争占地方一般预算支出的2/3以上。投入1.6亿元,全面落实国家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提高27万农村学生健康水平。完善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努力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效率。加强社会救助体系建设,实现城乡救助全覆盖。加快推进城乡养老保险,实现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参保8.4万人以上,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115万人以上。加快推进城乡医疗保险,全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参保率96%以上,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22万人以上。做好生态移民安置工作,将人均纯收入2300元以下农民作为扶贫对象,继续实施好“兴地睦边”、“兴边富民”、整村推进、以工代赈、易地搬迁、人口较少民族发展、边疆解“五难”等工程,力争完成各类扶贫投入10亿元以上,减少贫困人口5万人。实施防灾减灾计划,提高灾害应对能力。千方百计稳定物价,确保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涨幅控制在4.5%左右。
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2
1.1基础设施建设落后、市政设施差、水体污染严重,区域环境质量差
由于历史的原因小城镇基础设施原本就不完善,加上规模迅速扩大,使得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的问题更加突出,造成小城镇水资源和能源缺乏、整体环境质量差。一些小城镇是由于大中型工、矿企业的突然建立拔地而起,而这类小城镇原有的基础设施条件比较差,由于只重视发展生产,完全忽视了基础设施尤其是环保设施的建设。大部分小城镇的排水管网简陋,排水系统极不完善,没有相应的污废水处理设施,生活污水和工业废水直接排入水体,导致了严重的水污染环境问题。
1.2原生环境遭到严重侵害、资源破坏和浪费现象普遍
不可避免的建设和开发活动使小城镇原有的生态环境遭到破坏,小城镇主要以开发、利用当地资源为主,由于环境规划工作不足,以及在思想观念上落后,从而导致自然资源不能有效充分的使用,造成自然资源的浪费。
1.3面临大城市环境污染转嫁的危险
一些大城市在进行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以及城市环境综合整治的过程中,为减轻污染严重的企业导致的环境问题,将这些企业或者部分产品的生产迁移到小城镇。另外,很多小城镇为了发展本地经济积极引进外部投资,在没有系统城镇规划的情况下迅速发展城镇工业,以求尽早改变其贫穷落后的经济状况,在这种情况下往往不加选择地引进投资。这种片面追求经济发展的观点打破了小城镇自然环境的平衡,使其环境质量迅速恶化。
1.4环境规划和管理工作落后
由于思想认识,经济与技术等原因,环境规划和环境管理工作展开不利,大部分小城镇还处于脱离环境规划之外的发展模式中,环境管理更是无从谈起。这从本质上导致了小城镇环境问题的突出性。
2小城镇环境规划
2.1概念
小城镇环境规划定义为:以生态经济学理论作为指导思想,全面贯彻经济建设、城乡建设和环境建设共同规划、共同实施、共同发展的方针,实现经济、社会和环境三个效益的有效统一,使小城镇社会经济与环境持续协调地发展。这一概念实际上就是建立在科学发展观和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基础之上,城镇环境规划是以“环境—社会—经济”作为一个综合生态系统,依据科学理论,在对城镇发展变化趋势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对人类活动和资源环境所做的时间和空间的合理安排,是一种克服人类经济社会活动和环境保护活动盲目性和主观随意性的科学决策。
2.2作用
小城镇环境规划的编制、实施以及监督对促进区域内的社会、经济与环境的统一协调发展,实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和和谐社会的构建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其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1)促进环境与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环境问题的有效解决必须以预防为主,防患于未然,否则会造成巨大的损失和严重的后果。小城镇环境规划的重要作用就在于协调经济与社会、环境以及人类活动的关系、防范资源环境问题的发生,促进经济、社会与资源环境的可持续发展。2)保障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环境保护是我国基本国策之一,它与经济、社会活动有着密切的关系,必须将环境保护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之中,并进行综合协调,才能保障其顺利实施。城镇环境规划就是环境保护的实施计划,为了使其纳入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必须对环保的概念、目标、指标体系、资金投入等方面都进行科学系统论证以及精心策划。3)合理分配排污消减量、约束排污者行为。根据自然环境的纳污能力以及“谁污染谁治理”的基本原则,科学合理地规定不同排污者的最大排污量和应消减量,为更加合理地约束排污者的排污行为,污染防治及治理提供科学依据。4)以最小的'投入获得最佳的环境效益。自然资源既是人类生存和生活的基本物质要素,也是经济发展的物质基础。在有限的自然资源和资金投入的条件下,特别是对正处于快速发展的我国小城镇来讲,如何用最小的投入,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城镇发展的首要目标。5)实行环境管理目标的基本依据。城镇环境规划为其本身提供了科学的环境保护的目标和要求,它对有效实现环境科学管理起着关键性作用,并可用于指导环境管理活动、环境建设等。城镇环境规划体现了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政策方针和发展战略,其所作的宏观战略规划,为其实行环境目标管理制度提供了科学依据,是政府和环保部门开展环保工作的重要依据。
2.3小城镇环境规划中应重视的问题
1)必须注重基础资料的真实性。在收集了充足的真实的基础资料后,才能编制出具有科学性和可行性的环境规划。但目前,由于小城镇本身缺乏环境规划方面的基础资料,加上城镇化速度过快,部分农民转入小城镇,使得小城镇人口的准确统计存在相当大的难度;另外,受到传统的影响,有些居民不愿透露真实情况等,使得掌握的资料有限并且与实际情况有一定差别。所以,只有对当地进行大量的走访调查,同时对资料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和分析,去粗取精,去伪存真,才能获得真实可靠的资料,使该环境规划既符合相关政策法规,又符合小城镇经济发展、社会发展与环境协调发展的需要。2)注重环境规划的可行性。大多数人尤其是决策者们对规划的赞同,是关系到规划能否顺利实施的关键。现实中规划方案能否顺利通过、实施和取得成效,不仅取决于规划是否科学合理,还取决于规划是否符合当地的实际情况,得到人民群众支持和认可,尤其是政府职能部门的决策者,对规划的实施起重要作用。3)必须注重分析区域资源,确定符合实际的小城镇性质。小城镇是农村地区一定范围内的经济中心,是联系城市和农村的纽带、三农工作的载体。因此,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及其发展方向,必须进行全方位的分析。从资源来说,由于相邻镇域和区域有其相似之处,但也有各自特点,这就要求在编制环境规划时,首先要仔细分析和掌握区域资源特征,确定区域发展方向及小城镇在区域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然后再以镇域中心确定小城镇的性质及发展方向,同时还应考虑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高新技术应用。4)必须注重可持续发展。规划具有可持续性的前提是注重可持续发展规划。小城镇的起源是农村和乡镇,它发展的基础是土地资源丰富的农村,受到农村传统耕作方式的影响,目前土地资源存在分配不均,环境污染严重等问题,土地是不可再生资源,对于城镇发展而言它是最重要的物质基础,土地是否被合理开发利用关系到小城镇能否合理地、持续地以及全面发展,土地可持续利用需强调两点:a.平等原则,在自然资源面前当代人和后代人拥有平等的发展权利,当代人不能将过多消耗土地资源而引起的严重后果让后代人承担;b.协调性,要协调好土地资源与环境资源之间的关系,协调土地的供需平衡关系,首先应以集约化利用为原则严格控制和管理土地利用,加强对自然生态用地及环境敏感区域的环境保护;其次合理调整用地结构,引导乡镇工业企业用地和居民住宅用地的统一规划;再次通过健全基础设施,改善居民居住环境。除此之外,随着小城镇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化水平快速发展,城镇的经济发展和所在区域的生态环境之间矛盾日益突出,这个矛盾不加以重视和控制,势必制约小城镇的全面发展。面临挑战,这就要求在小城镇环境规划编制时,以区域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和环境保护为基本出发点,充分考虑自然环境的最大环境容量和环境承载力,研究可持续发展,规范开发自然的度,确定发展方向,减少规划的盲目性,使自然既能为现代人服务,又不危及后代人需求。
2.4小城镇应从污水、固废、大气等方面开展环境规划
1)污水的收集与处理。根据地形图以及区域地貌特征规划镇区排水管网,收集生活污水、生产废水和雨水,生产废水的排放严格执行《污水综合排水标准》,污废水集中送往污水厂处理。污水处理厂的选址主要由管网走向、河流走向、夏季主导风方向等决定。由于小城镇污水日变化系数大,在选择污水厂处理工艺时要注意考虑水量和水质对工艺的冲击。一般来说,一个小城镇只需要一个污水处理厂,经污水厂处理后的水就近排入水体。2)固废的收集与处置。在源头上减少垃圾的产生,并对固体废弃物进行及时的分类和收集,按照“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的原则,加强对垃圾处理过程的管理。对已经产生的垃圾,要积极做好回收利用和进行无害化处理,防止产生二次污染。3)大气污染的防治。优化工业的能源结构,尽可能多的使用绿色、环保燃料,最大限度控制煤炭使用,并且改进煤炭的使用方式,推进煤炭清洁化利用。落实大气污染防治措施,完善小城镇大气污染规划与防治措施。
3结语
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3
从区域经济的空间组织角度可以把城市和农村分解为两个互为相联的子系统,城市和农村的联系是必然的,城乡的相互作用关系也是客观存在的,两者应当相互促进、协调发展。然而“在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中国工农业产品不能平等交易,城乡之间要素不能自由流动,城镇居民与农民权利和发展机会不平等,加剧了城乡结构的失衡,使城乡关系遭到了严重扭曲;改革开放以来,随着市场机制的引入,城乡联系显著增强,但城乡分割的二元结构体制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城乡差距仍过分悬殊” 。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完整提出了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被放在了“五个统筹”的首要位置,成为科学发展观的集中体现。中央还明确提出小城镇作为新时期现代化建设的一项战略任务,既是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城乡差距、致富农民的重要途径,也是从根本上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选择。
一、加强小城镇建设和管理是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
1984年,我国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老先生在对苏南小城镇发展状况进行深入调研的基础上发表了《小城镇 大问题》一文,认为小城镇的出现可以使城市和广大农村之间布下相互交流的众多“节点”,把城乡有机衔接起来,并从理论和实践结合的角度,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小城镇是发展农村经济和农村工业、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解决人口出路的一个大问题。王学仁认为,“小城镇是城市与农村的连接体和中转站”,“发展小城镇,可以使城乡之间形成一种优势互补、双向互动的经济关系,实现城镇与农村产业相互衔接、经济有效融合的两性互动和一体化发展,最终达到‘点亮一盏灯,照亮一大片’的功效” 。
总结小城镇在协调城乡发展中的作用,概括如下:
1.小城镇是城乡交流的平台。小城镇的发展加强了城乡之间的联系,开启了城乡交融的大门。具体体现在:小城镇是城乡信息交流和共享的平台,信息匮乏已经成为制约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对农村的制约尤为突出,在广大农村地区,信息化建设和农产品市场信息体系建设滞后,农民无法全面及时地得到市场信息,必然影响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节奏和农产品的销售,小城镇是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具有一定的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基础设施相对较好,协作能力相对较强,信息相对灵敏,人才比较集中,是促进城乡信息交流的最好平台;小城镇是城乡市场对接的平台,我国买方市场已经形成,城市大量工业品积压,农村商品供应品种少,选择余地不大,同时随着城市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的提高,城市对绿色食品、优质农产品的需求增大,小城镇成为城乡互通有无、完成市场对接的平台;小城镇是城乡人才流动的平台,当前我国人力资源的结构性问题突出,一方面城市具有较高文化素质的人才相对过剩,而另一方面农村急需大量高素质人才,同时又滞留了大量富余劳动力,小城镇可以发挥在城乡人力资源的双向流动中的纽带作用,通过劳动力市场的建立和就业信息服务工作的开展,引导城乡人才有序合理流动。
2.小城镇是深入农村腹地,传播城市文明和辐射农村经济的桥头堡。小城镇向处于广阔农村腹地的农民传播了城市的思想观念、技术信息、管理经验、生活方式等,成为广大农民接触现代城市文明的媒介。小城镇的发展使许多农民的进城愿望变成现实,率先进城的农民以自己抚育文明的生活体验,向“后来者”展示着城市的魅力,为城市化做着无声的宣传。而且小城镇的乡镇企业在资金方面对农村的“反哺”作用,使农业的规模化、专业化和机械化水平提高,小城镇涉农企业的发展有效延长了农业产业链,增加了农产品附加值和农民收入。
3.小城镇的'快速发展是解决我国三农问题的根本途径。首先,城镇是农村乡镇企业的最佳聚集地,这既可以解决“村村点火、户户冒烟”、侵占耕地、污染环境等问题,又可以资源、环保、规模效益、公共设施等综合优化理想效果,同时小城镇也是未来变动升级为小城市乃至中大城市的前提。从农业现代化内涵看,小城镇为农业环境现代化提供了空间环境,而空间环境是经济环境、政治环境和文化环境的依托和载体,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基础;其次,从农业产业方面看,小城镇发展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必要条件,小城镇发展引导乡镇企业向小城镇集中,吸引农业剩余劳动力向小城镇迁移并逐步实现“农转非”,这样可以实现农村土地的合理流动和土地集中化、经营的规模化、管理科学化,从而为农业产业化提供条件;第三,小城镇发展为农民现代化,即农民知识化、智能化提供了现实条件和可能,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居住环境、生活条件的改善以及教育、文化、卫生、餐饮、娱乐、信息、保险等第三产业的发展,一方面可为进入小城镇的农民知识化提供各种方便条件,另一方面也对农民实现非农化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将促使农民思想观念、价值观念、行为方式的改变及文化素质的提高,加快自身现代化步伐。
二、在协调城乡发展中小城镇建设和管理出现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迅猛发展,对社会经济的发展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但同时小城镇的建设和管理也存在着十分突出的问题,集中体现在:
1.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可能导致“准城市化”现象泛滥,不利于彻底消除城乡二元结构。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冲击城乡二元结构,但不利于彻底改变城乡分割的局面,因为这种城市化模式本身隐含着鼓励农民进小城镇,限制农民进大城市的思想,是一种在补彻底理论指导下形成的不彻底政策。其实践结果可能使中国的社会结构演变成“农村——小城镇——大城市”这种三元结构,使不分小城镇既不像城市、又不像农村;生活在小城镇的居民既不像市民、又区别于农民,从而使人们担心的“准城市化”现象泛滥。
2. 整体规划不强,布局不合理。规划在先,建设发展在后,作为一定区域的政治、经济、文化、信息中心的小城镇,必须用成熟的思想指导其建设,以保证小城镇的健康、有序的发展,但长期以来,我国小城镇建设缺乏总体规划,存有不同程度的盲目性,造成城镇布局不合理。究其原因,主要有:上级政府缺乏正确的指导和科学的管理;城镇干部大多来自农村基层,对城镇建设的规律不是很熟悉;城镇干部更换频繁,由此带来的短期行为使规划执行丧失了连续性,一方面使得小城镇数量盲目扩张,布局分散,乡乡有镇,另一方面又使得小城镇规模过小,难以形成聚集效应和规模效应。
3.基础设施不完善,功能不健全。小城镇建设是一项系统工程,水、电、路、公厕、绿化、农贸市场、学校、医院?Y公共基础设施必须配套建设,而各种配套性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投入。由于资金紧缺,许多小城镇的基础设施长期得不到改善,很多小城镇以马路作市场,人车拥挤交通阻塞严重;有的小城镇尚未安装自来水,人们吃水难的问题长期得不到解决;有些小城镇电力不足,供应不正常,不能满足乡镇企业和居民的用电需要;小城镇普遍缺少文化、娱乐、社交场所;还有不少小城镇缺少公共厕所,垃圾堆放场,乱扔垃圾现象比较普遍。
4.以小城镇为主的城市化不利于土地资源的高效利用,并影响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我国是土地资源短缺的国家,因而节约土地应该成为城市化道路选择的基本前提。而点多面广的小城镇往往占用大量土地,造成土地的低效率利用,据有的学者估算,这种城市化道路比起正常的城市化道路要付出8倍多的土地代价,乡镇企业职工人均用地比城市职工多3倍以上 。从另一方面看,乡镇企业污染严重,且治理能力远不及城市中企业,影响了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5.管理混乱,改革滞后。乡镇党委、政府的领导与现行条条块块的管理关系难以理顺,使之在调控引导过程中受到多方挚肘。镇政府对税务、工商、信用社、交通、土管所、城建所、供销社、供电所、派出所、司法所、农口七站等主要部门没有管辖权,只有“义务“,因而不能形成集中统一领导。如在土地管理使用方面,体制不顺,思想不解放,对本行政区域外需要用地者有种种限制,将外地人才、资金、技术等拒之门外,制约了土地等许多因素的合理组合。
三、国外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借鉴
1.美国的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经验。a重视规划的作用,美国小城镇规划有四条基本原则:一是后现尽可能满足人的生活需要;二是充分尊重和发扬当地的生活传统,三是最大限度地绿化和美化环境;四是塑造城镇不同地特点和培育有个性地城镇。同时还要根据建设需要编制详规。b重视基础设施建设,美国小城镇建设资金由联邦政府、地方政府和开发商共同承担,联邦政府负责投资建设连接城镇间地高速公路,小城镇的供水厂、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厂等是由州和小城镇政府负责筹资建设,开发商负责小城镇内社区内的交通、水电、通讯等生活配套设施的建设资金。c重视环境建设,在美国,环境建设是城镇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给小城镇提供了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经济环境。d重视城镇特色,追求个性,重视城镇特色是美国城镇建设的特点之一,无论走到哪里,都能看到不同面貌和特色的小城镇,那种千城一面、万镇雷同的现象是见不到的。e重视建设管理,所谓“三分建设,七分管理“,一个好的城镇更需要好的管理。美国的城市建设管理经验主要有两点:一是拥有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二是依法办事,违法必究的管理作风。
2.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德国的村镇建设经验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一是政府高度重视村镇改造和建设,颁布了一系列保护农业用地、保护农产品价格的法规,加强管理机构、管理队伍的建设、完善村镇建设的投资机制,加大政府的支持力度,形成了比较均衡的城镇结构体系;二是优先考虑基础设施和社会服务设施的建设,为改造村镇的居住环境,提高村镇居民生活的舒适度,政府十分注重基础设施、社会服务社会设施的建设和各种公益事业的健全完善,且这些建设资金大部分来源于国家补贴和乡镇的税收;三是注重单体设计与整体景观协调,德国村镇的特点是村落建设与自然巧妙地融合在一起,之所以能够如此,主要是靠村镇改造规划和设计地调控作用,德国地村镇建设是建筑设计在统一中寻求特色,在突出特色中满足规划的统一要求;四是注重环境建设和保护古建筑。
3.英国的小城镇建设经验。英国小城镇建设经验集中体现在几次规划运动中,包括霍华德的田园城市运动,新城建设运动,米尔顿·凯恩斯城建设、农村中心村的建设等,集中体现了规划在小城镇建设发展中的作用。
纵观各国小城镇建设发展的历程,虽然理论和做法各具特色,但都具有以下几点共同之处:各级政府的大力支持;重视规划的权威性和按规划实施建设;重视基础设施建设和社会服务设施建设;重视人文环境的继承和生态环境的保护。
四、加强小城镇建设与管理,协调中国城乡发展的对策
作为协调城乡发展的战略选择,中国的小城镇建设既具有世界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一般特点,同时又带有浓厚的中国特色,所以我们可以在借鉴世界西方发达国家小城镇建设和管理的经验,并结合我国的实际,寻求加强中国小城镇建设与管理的对策,以促进呈现协调发展。
1. 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是基本前提。要遵循城镇化发展规律,按照统一规划、合理布局的要求,抓紧编制统一协调的小城镇发展规划,并将其纳入到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城镇规划必须突出科学性,要按照小城镇建设的发展规律办事,根据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规划,打破原有陷阵行政区划的限制,在布局上确定好小城镇的性质、功能和基础设施规模,注重实效,使小城镇成为联结农村与城市的纽带和桥梁。小城镇建设规划必须面向“三农”问题,坚持把“农村工业化、农村现代化、农村城镇化、城乡一体化”作为发展目标,统一规划,适度超前。建立完善的规划编制与实施以及监督反馈的管理制度,保证规划的有序进行。同时,小城镇建设规划还需突出重点,注重特色,反对遍地开花、平衡推进的做法。
2.增强小城镇可持续发展能力是最终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重要内容,立足当前,放眼长远,小城镇建设必须坚持以创造良好的人居环境为中心,正确处理好人口增长、经济社会发展、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大力实施“蓝天、碧水、绿地”和“美化、净化、亮化”工程,坚决淘汰和关闭严重浪费资源和污染环境的企业,通过合理布局规划,协调新城和旧城的关系,保护古建筑,开发具有地方民族特色的现代建筑,创造优美、和谐、舒适的城镇环境。
【城镇供水协会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协会工作计划12-27
协会工作计划01-17
口才协会工作计划05-15
心理协会工作计划02-23
社团协会工作计划03-21
【优秀】协会工作计划12-07
演讲协会工作计划01-09
供水述职报告01-01
有关协会工作计划04-01
协会工作计划15篇0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