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
日子如同白驹过隙,我们的工作又进入新的阶段,为了在工作中有更好的成长,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什么样的计划才是好的计划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1
目前,物理综合复习一般进入第二轮,即专项复习阶段,时间一般延长到4月底。这是一个连接过去和下面的复习过程,不仅是第一轮网络复习的部分总结,而且是5月份开始的第三轮复习的知识和技能储备。因此,我们不能掉以轻心,要注意复习策略。建议您突出三个部分。
1、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以单元和章节为基础。注重全面理解基本概念,彻底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回答“个体”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是很高。事实上,知识和技能的结合是客观存在的。因此,我们应该根据情况适当地综合知识。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要求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我们一眼就能看出一个问题涉及到哪两个知识点,可能会用到哪些物理公式。例如:
1、力与物体运动的综合问题(力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气体性质问题;
6、直线运动(均匀速度、均匀加速、均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平抛、圆周运动);
7、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8、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型导轨)∠形状导轨、O形导轨、水平放置、垂直放置、倾斜放置等情况),②闭合线圈通过有限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单个边界磁场,有分界连接磁场)、(线圈有垂直方向、水平方向等场景);
9、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10、物理信息给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1、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形显示新情景、构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
12、几种常用的物理思维方法;
13、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2、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分析、研究和回答物理问题离不开物理思想。这种思维直觉反应是一种思维方式。在日常学习中,我们接触和应用了很多方法,但仍然比较混乱。因此,有必要适当地加入归纳和总结,了解一些方法的适用性,区分普遍性和特殊性。基本方法应该是主要的方法。也就是说,我们必须掌握几种方法,它们是熟练应用的,通常使用最多。
例如,应力分析方法:判断研究对象是恒力还是变力;过程分析方法:将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物理过程,明确每个子过程应选择什么物理定理定律处理;状态分析方法:正确选择和确定状态(机械能守恒、定质量气体状态方程)和物理定理(动能定理)处理的问题非常重要;
控制变量的方法:在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物理量变化关系时(F、a、m;F、m、r、ω;P、V、T等。)通过假设的方法控制其中一个数量不变,便于深入研究。还有常用的可逆方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建立物理模具的方法等,每个人都应该因为问题而学习和掌握。
至于图像法、极端法、赋值法、微元法、对称法等,都是特殊的,所以不需要刻意选择方法,更不用说稀释知识的综合应用了。这对巩固基本技能非常有益。
3、实验板块:以设计探究为主,不纸上谈兵。
物理实验是高考的重要考试内容,主要考察理解实验目的和原理、正确选择实验仪器、理解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观察和分析演示实验和物理现象的能力。
在实验专题复习中,建议大家“亲临其境”地看每一个演示实验和学生实验,再操作一遍,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丰富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科学家的名字,了解实验插图(以物理史为主的经典实验装置、示意图等)。)应该在课本上丰富实验内容,对物理做出重大贡献;对于一些课外小实验,小生产可以重新设计和构思。学会用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探究。学会用实验获得的数据进行比较探究。不要“纸上谈兵”。如果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么理性知识就很难加深和巩固。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2
目前,物理总复习普遍进入二轮,即专题复习阶段,时间一般延伸到四月底。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复习过程,既为第一轮拉网式复习作部分的归纳疏理,同时也为五月份开始的第三轮复习作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要讲究复习策略。建议大家突出三大板块。
一、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太高。实际上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因势利导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
1.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气体性质问题;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7.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8.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
9.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10.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1.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
12.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3.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二、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分析研究和解答物理问题,离不开物理思想,这种思想直觉反应是思维方法。平时学习中大家已经接触和应用过多种方法,但仍是比较零乱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地加于归纳总结,能知道一些方法的适用情况,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其中要以基本方法为主。即必须掌握,熟练应用且平时用得最多的几种方法。
如受力分析法:从中判断研究对象受几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过程分析法:能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物理过程从而明确每个分过程该选用什么物理定理定律处理;状态分析法:对于应用守恒规律(机械能守恒、定质量气体状态方程)和物理定理(动能定理)处理的问题,正确选定和确定状态至关重要;
控制变量的方法:当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物理量变化关系时(F、a、m;F、m、r、ω;P、V、T等)通过假设的方法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从而便于深入研究。还有常用的可逆的方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建立物理模的方法等,都是大家因题而宜该学会和掌握的。
至于图像法、极端法、赋值法、微元法、对称法等,具有特殊性,故不必为方法而刻意地选用,更不必华众取宠而冲淡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这对夯实基本功十分有益的。
三、实验板块:以设计探究为主,不纸上谈兵
物理实验是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主要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用实验仪器,了解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能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对演示实验和物理现象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
在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建议大家最好再“亲临其境”地对每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过目一遍,操作一遍,并能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丰富实验内容,对课本上的实验插图(以物理学史为主的经典实验装置、示意图等)要知道实验的科学家名字,理解意义,明确作用,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对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能重新设计和构思。学会用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探究。千万别“纸上谈兵”。如果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么,理性知识很难得到加深和巩固。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3
目前,物理总复习普遍进入二轮,即专题复习阶段,时间一般延伸到四月底。这是一个承上启下的复习过程,既为第一轮拉网式复习作部分的归纳疏理,同时也为五月份开始的第三轮复习作知识与技能的储备。所以,不能掉以轻心,要讲究复习策略。建议大家突出三大板块。
一、知识板块:以小综合为主,不求大而全
第一轮复习基本上都是以单元,章节为体系。侧重全面弄懂基本概念,透彻理解基本规律,熟练运用基本公式解答“个体”类物理问题。综合应用程度不太高。实际上知识与技能的综合是客观存在,所以,我们因势利导把知识进行适当综合。但要循序渐进,以小综合为主,不求一步到位的大而全。
所谓小综合,就是大家一眼就能审视出一个问题涉及那两个知识点,可能用到那几个物理公式的。譬如:
1。力和物体的运动综合问题(力的平衡、直线运动、牛顿定律、平抛运动、匀速圆周运动);
2。万有引力定律的应用问题;
3。机械振动和机械波;
4。动能定理与机械能守恒定律;
5。气体性质问题;
6。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直线运动(匀速、匀加速、匀减速、往复运动),曲线运动(类平抛、圆周运动);
7。直流电路分析问题:①动态分析,②故障分析;
8。电磁感应中的综合问题:①导体棒切割磁感线(单根、双根、U形导轨、∠形导轨、O形导轨;导轨水平放置、竖直放置、倾斜放置等各种情景),②闭合线圈穿过有界磁场(线圈有正方形、矩形、三角形、圆形、梯形等),(有边界单个磁场,有分界衔接磁场)、(线圈有竖直方向穿过、水平方向穿过等各种情景);
9。物理实验专题复习①应用性实验,②设计性实验,③探究性实验;
10。物理信息给予题(新概念、新规律、数据、表格、图像等)
11。联系实际新情景题(文字描述新情景、图字展现新情景、建物理模型,重物理过程分析);
12。常用的几种物理思维方法;
13。物理学习中常用的数学方法。
二、方法板块:以基本方法为主,不哗众取宠
分析研究和解答物理问题,离不开物理思想,这种思想直觉反应是思维方法。平时学习中大家已经接触和应用过多种方法,但仍是比较零乱的。因此,有必要适当地加于归纳总结,能知道一些方法的适用情况,区别普遍性与特殊性。其中要以基本方法为主。即必须掌握,熟练应用且平时用得最多的几种方法。
如受力分析法:从中判断研究对象受几个力,是恒力还是变力;过程分析法:能把较复杂的物理问题分析成若干简单的物理过程从而明确每个分过程该选用什么物理定理定律处理;状态分析法:对于应用守恒规律(机械能守恒、定质量气体状态方程)和物理定理(动能定理)处理的问题,正确选定和确定状态至关重要;
控制变量的方法:当研究三个或三个以上物理量变化关系时(F、a、m;F、m、r、ω;P、V、T等)通过假设的方法控制其中的一个量不变,从而便于深入研究。还有常用的可逆的'方法、等效方法、类比方法、建立物理模的方法等,都是大家因题而宜该学会和掌握的。
至于图像法、极端法、赋值法、微元法、对称法等,具有特殊性,故不必为方法而刻意地选用,更不必华众取宠而冲淡知识的综合与应用。这对夯实基本功十分有益的。
三、实验板块:以设计探究为主,不纸上谈兵
物理实验是高考重要的考查内容,主要考查理解实验目的、原理,正确选用实验仪器,了解科学合理的实验步骤,处理实验数据得出结论的能力,能用学过的实验方法自行设计简单实验的能力,对演示实验和物理现象观察和分析探究能力。
在进行实验专题复习时,建议大家最好再“亲临其境”地对每个演示实验、学生实验过目一遍,操作一遍,并能提出一些“异想天开”的问题,丰富实验内容,对课本上的实验插图(以物理学史为主的经典实验装置、示意图等)要知道实验的科学家名字,理解意义,明确作用,对物理学的重大贡献;对一些课外小实验,小制作能重新设计和构思。学会用实验得到的数据进行比较探究。千万别“纸上谈兵”。如果缺乏一定的感性认识,那么,理性知识很难得到加深和巩固。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4
一、实验复习
配合练习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如伏安法,分压限流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等 。
二、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内容安排
1、牛顿运动定律
2、动量和能量
3、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
5、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6、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7、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8、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四、第二轮复习注意的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2、审题能力的训练
3、答题规范
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2)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3)说明研究对象,划分研究过程;
(4)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5)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解题过程
(1)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与题目内容联系起来)。
(2)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
(3)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数字
(4)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5
一、实验复习
配合练习题的讲解,使学生理解实验原理,实验方法。如伏安法,分压限流的选择,滑动变阻器的选择等。
二、专题复习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三、内容安排
牛顿运动定律
动量和能量
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
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四、第二轮复习注意的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
2.审题能力的训练
3.答题规范
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1)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2)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3)说明研究对象,划分研究过程;
(4)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5)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解题过程
(1)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要把公式与题目内容联系起来)。
(2)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
(3)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1)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2)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3)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1到2位有效数字
(4)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6
高三物理通过第一轮的复习,学生大都能掌握物理学中的基本概念、规律,及其一般应用。但这些方面的知识,总的感觉是比较零散的,同时,对于综合方面的应用更存在较大的问题。
因此,在第二轮复习中,首要的任务是能把整个高中的知识网络化、系统化,把所学的知识连成线,铺成面,织成网,疏理出知识结构,使之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另外,要在理解的基础上,能够综合各部分的内容,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为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经备课组老师讨论决定,仍将以专题复习的形式为主。计划(初稿)如下
一、时间按排:
20xx年3月初至20xx年4月中旬(具体安排另附表)
二、内容安排:
第一专题:牛顿运动定律;
第二专题:动量和能量;
第三专题: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第四专题:电磁感应和电路分析、计算;
第五专题:物理学科内的综合;
第六专题:选择题的分析与解题技巧;
第七专题:实验题的题型及处理方法;
第八专题:论述、计算题的审题方法和技巧;
第九专题:物理解题中的数学方法。
三、其它问题:
我们认为要搞好第二轮复习还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应抓住主干知识及主干知识之间的综合概括起来
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有以下方面的内容:
(1)力学部分:物体的平衡;牛顿运动定律与运动规律的综合应用;动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及能的转化和守恒定律。
(2)电磁学部分:带电粒子在电、磁场中的运动;有关电路的分析和计算;电磁感应现象及其应用。
(3)光学部分:光的反射和折射及其应用。
在各部分的综合应用中,主要以下面几种方式的综合较多(在高考中突出学科内的综合已成为高考物理试题的一个显著特点):
(1)牛顿三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综合(主要体现在力学、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运动、通电导体在磁场中运动,电磁感应过程中导体的运动等形式)。
(2)动量和能量的综合(是解决物理问题中一个基本的观念,一定要加强这方面的训练,也是每年必考内容之一);
(3)以带电粒子在电场、磁场中为模型的电学与力学的综合,主要有三种具体的综合形式:
一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匀变速直线运动的规律解决带电粒子在匀强电场中的运动;二是利用牛顿定律与圆周运动向心力公式解决带电粒子在磁场中的.运动,三是用能量观点解决带电粒子在电场中的运动。
(4)电磁感应现象与闭合电路欧姆定律的综合,用力学和能量观点解决导体在匀强磁场中的运动问题;
(5)串、并联电路规律与实验的综合,主要表现为三个方面,一是通过粗略的计算选择实验器材和电表的量程,二是确定滑动变阻器的连接方法,三是确定电流表的内外接法。对以上知识一定要特别重视,尽可能做到每个内容都能过关,绝不能掉以轻心。
2、针对高考能力的要求,应做好以下几项专项训练。
高考《考试大纲》中明确表示学生应具有五个方面的能力:即:理解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应用数学处理物理问题的能力、实验能力。针对以上能力的要求,要注意加强二个方面的专项训练。
(1)审题能力的训练。
虽是一种阅读能力,实质上还是理解能力。每次考试总的有人埋怨自己因看错了题而失分,甚至还有一些人对某些题根本看不懂(主要是信息类题,因题干太长,无法从中获取有用信息,有些同学对这类题有一种恐惧感,影响其他题的解答)。这都是审题能力不强的表现,如何才能避免呢?具体来说,在审题过程中一定要注意如下的三个方面的问题:
①关键词语的理解。
有相当数量的学生在审题时,只注意那些给出具体数值(包括字母)的已知条件,而对另外一些叙述性语言,特别是一些关键词语,所谓关键词语,可能是对题目涉及的物理变化方向的描述,也可能是对要求讨论的研究对象、物理过程的界定,忽略了它,往往使解题过程变得盲目,思维变得混乱。如:题目中的“刚好不相碰”,“连在杆上或绳上的小球在竖直平面刚好能越过最高点”等“刚好”一类的词,不能正确理解其含义。
另外在一些细节方面也不注意,如有时把竖直面的图与水平面的图混淆,以至于把问题复杂化(不需要考虑重力时而考虑了重力),原因一是因为思维定势所引起的,二是基础不扎实,对一些常见的运动及其受力情况、遵循的规律不清楚。
②隐含条件的挖掘。
有些题目的部分条件并不明确给出,而是隐含在文字叙述之中,把这些隐含条件挖掘,往往就是解题的关键所在。如:“两接触物体脱离与不脱离的临界点是相互之间的弹力、摩擦力为0”(因弹力和摩擦力是属于接触力);“绳子断与不断的临界点为绳子的拉力达最大值”;“追击问题中两物体相距最远时速度相等,相遇不相碰的临界点为同一时刻到达同一地点时V1≤V2”;“做变加速运动的物体,当合外力为最大时,加速度最大,当合外力为0,加速度为0,而速度达到最大”;“两物体碰撞过程中速度相等时系统动能最小”等都是一些常见的隐含条件,要在大脑中形成一种潜意识。
③排除干扰因素。
在一些信息题中,题目给出的诸多条件有些是有用的,有些是无关的条件,而这些无关条件常常就是命题者有意设置的干扰因素,只要能找出这些干扰因素,并把它们排除,题目也就能迅速得到解决。
(2)表述能力及解题的规范化训练
每次考试阅卷以后,总是感叹学生在表述方面存在着相当大的差距,往往是言不达意,甚至一道综合应用题,有时就是聊聊几句就完事。同时,因运算能力也不行,使得该得分的得不到分,或得不到满分,造成无谓的丢分,实在可惜(但这谁也不能原谅)。
在20xx年高考《考试大纲》中明显增大了主、客观题的比例,由20xx年的55%:45%调整为60%:40%,提高语言表达能力、规范解题格式是目前广大学生应解决的重大问题。怎样答题才算规范呢?
首先是文字表述方面要做到以下几点:
①对解答中涉及到的物理量而题中又没有明确指出是已知量的所有字母、符号用假设的方式进行说明;
②说明题中的一些隐含条件;
③说明研究对象划研究的过程;
④写出所列方程的理论依据(包括定理、定律、公式);
⑤对求解出的物理量中的负号的含义加以说明。
其次是列方程时要做到“四要四不要”,即:
一是要方程而不是要公式,(有些同学在解答时,只是简单地把一些公式罗列在一起,没有实际意义);
二是要原始式而不是要变形式,如磁场中带电粒子的运转半径,不能直接写成,而应用向心力公式:;物体从高为h处自由下落时的速度V写成,而不是由机械能守恒:;下落的时间t用,而不是用运动规律:这一原始式等等。
三是方程要完备,不要漏方程,如在电磁感应中电流未知时求安培力,应先把电路的感应电动势求出,即:,同时利用求出电流I,而不能直接只写安培力公式F=BIL。
四是要用原始式联立求解,不要用连等式,不断地用等号连等下去,因为这样往往因某一步的计算错误会导致整个等式不成立而失分。
如上例中不要写成最后对结果也要注意:
①对题中所求的物理量应有明确的回答(尽量写在显眼处);
②答案中不能含有未知量和中间量;
③因物理数据都是近似值,不能以无理数或分数作计算结果,如“ 、1/2”等应把它换成小数。
④一般在最终结果中保留2到3位有效数字,多余部分采用四舍五入。
⑤是矢量的必须说明方向。
3、在模拟训练中告诉学生量力而行,量体裁衣。
在后阶段中的模拟题练习时,一般会遇到三种类型:
一是有十足的把握能完成的;
二是心中无底的题,即解答过程中能找得到一些头绪,好像能做得出,但心中又不能完全理解,不一定能得出正确的解答;
三是难啃的题,即有时反复看题都看不懂,很难进入物理情景的“生题、难题”,有时甚至通过老师的讲解都不明白的题;对于以上三种题型,分别应以三种不同的对策应付。
对第一类型:可以采取“做过且过”,主要目的在于复习、巩固,加深印象。
对第二类题:要作为重点对象,做到“坚决不放过”,正如阿杜所唱“坚持到底”,因为只要你“跳一跳,树上的那棵桃就能摘得到”,是可望且能可及的目标。而且也说明这一方面对你来说是薄弱环节,因此要下狠功夫,绝不能含糊。往往这类题大都是隐蔽性强、有一定的情景迁移性,只要能正确把握问题的切入点,找到突破口,你就会“恍然大悟”,顿感“柳暗花明又一村”,原来也只是一些概念、规律的基本、直观的应用,(在信息题中这种类型占绝大多数)。
一般在做完这样的题以后,更要反思,回味一番,分析自己是在哪些方面存在着欠缺,使自己能通过解答这一道题在知识上澄清了哪些概念的内涵和规律的外延,在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方法方面有哪些方面的体会和收获。这样才能使你的解题能力得到进一步的提高,做到“会一题而懂一片”,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这也是每个高三学生都希望达到的目标。
对于第三类题:只好舍痛割爱,“得过且过”,因为这类题可能已超出了你的能力水平范围,(在有些时候不得不承认自己的差距),否则会得不偿失,毕竟高考中这类题是极少数的,大部分仍是基础题,其中80%以上为中、易题,可谓退一步,海阔天空,而不会使自己钻死胡同,浪费大好时光。
4、选题要“精”,讲评要“细”,做题注意“精”“细”结合。
选题要“精”,主要体现在新颖性、梯度性、适度性、针对性和创新性,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可谓是模拟试题满天飞,如何样采用这些资料呢?首先对手中的资料要仔细的分析,在此基础上可在针对性地选取一些好题,采用拼盘的方式组织起来让学生练;(尽量不要用成套的原卷)。讲评要“细”,即重思路、善引导、做示范、细纠正。
每次在讲评时,必须先对各题的得分情况进行具体的分析与总结(具体到每个同学的每个题的得分情况,及失分的原因),然后才能做到有的放矢,同时,要重视个别的指导,对问题较大或问题比较明显的单独进行点评。
5、在复习的最后阶段要求学生精读课本,不留死角。
对物理学中的热学、光学、原子物理学部分,要求是比较低的一部分,也正因为如此,往往在复习中花的功夫不是很多。
虽在这几方面的难度不是很大,综合也并不是很多,但绝不能掉以轻心,在复习中要特别注意课本的重要性,课本是知识之源,对这几部分的内容一定要做到熟读、精读课本,看懂、看透,一次不够,二次,二次不行,再来,绝不能留任何的死角,包括课后的阅读材料、小实验、小资料等,因为大多的信息题,有很多时候是从这里取材的(如近几年来高考中的原子物理的信息题)。
总之,夯实学科内的基础知识是根本,掌握基本规律的应用是方向,提高分析、推理的能力是关键,在第二轮的复习中,应尽可能利用有限时间,取得最满意的效果,只要能注意以上几个方面的问题,相信一定能达到第二轮复习的目的。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相关文章:
高三物理第二轮总复习教师工作计划08-28
历史老师总复习工作计划07-29
高三物理复习工作总结02-24
高三物理教师工作计划01-08
高三第一学期物理教师工作计划10-17
高三物理教师工作总结05-21
高三物理教师工作总结05-24
高三学生复习高考工作计划07-01
高三物理教学工作计划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