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范文
当前位置:聘大网>职场范文>工作总结>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07 17:12:1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精)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对某一特定时间段内的学习和工作生活等表现情况加以回顾和分析的一种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好好准备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有什么格式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精)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篇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

  学生的生命活动主要是在课堂中度过的,课堂教学是师生生命活动的过程,是师生教学相长的生命历程。课堂教学的质量直接影响着学生素质的形成,影响着学生的成长与发展。有效课堂教学设计研究将从课前预设、课中调控、课后反思来促进课堂教学的有效性,使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成为教学的.生命。

  1、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使我能够具备先进的课程观、教学观、开放的教学思想,会取材、善设计、能组织,使自己得到不同程度的发展,探索和总结出一套适应课堂的有效教学策略,为自己的课堂教学服务。

  2、围绕课题研究、学习、思考与实践,寻求有效的课堂教学设计方式和方法,在“教师一帮一活动”中促进自己的专业发展。

  3、抓住重点准确把握教学目标

  有效教学设计是实现教学目标达成的前提,教师对新课程教学目标及课堂教学目标把握得越好,教学就越有效。教师在教学中要体现有效性,首先在这节课中设计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目标要准确。其次,设计的教学目标要关注了学生。教学目标的的设定一定要符合了学生的认知特点,

  4、创设良好的数学学习情境激发学生产生学习的需要开放的探索过程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参与机会和成功的机会,激发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让每个学生在主动探索中得到发展。实现了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获得必需的数学。

  让我深深体会到,学生才是课堂的主人,只有真正的了解学生,才能准确把握教学定位,进行教学设计。所以说,教师要充分的了解学生,以学定教,才能真正促进学生主动发展,进而教学相长。我相信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在研后教,在教中研,使课题研究真正起到实效性。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2

  面对小学语文教学中晨读意识淡薄,在这样的教育背景下如何提高我校学生的晨读习惯和阅读水平,我申请了小学语文有效晨读的研究这一课题,经过半年的研究初见成效,取得了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价值的成果,达到了预定目标。现将半年来课题研究工作总结如下:

  一、课题沿革

  (一)课题的立项。xxxx年12月份,上报《小学语文有效晨读》课题研究申请,xxxx年1月10日得到市教研室的立项批准,课题编号为1xxxxxxxxx67。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

  第一阶段(xxxx年12月xxxx年2月):研究准备阶段。

  1、确定研究课题;

  2、文献研究、寻找理论依据和研究价值;

  3、确定子课题,制定实施方案。

  第二阶段(xxxx年3月—xxxx年4月):课题实施阶段。

  1、确定研究的具体内容和方式;

  2、进行课题研究实践,围绕研究目的,按照研究计划实施课题研究,填写活动记载,具体体现月工作或周工作计划与总结,积累相关材料;

  3、课题组总结分析实验情况写出阶段性研究报告。

  第三阶段(xxxx年5月—xxxx年6月):课题总结结题阶段。

  1、总结实验结果,汇集子课题成果,撰写总结报告。

  2、结题鉴定。

  二、组建了课题小组

  我校组建了课题研究小组,组长谷利明同志,组员有胡柏、贺春艳、杜苗苗同志。本课题由谷利明同志具体负责实施和研究。

  三、课题研究的指导思想

  (一)马克思主义哲学原理。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从量变到质变,又从质变到新的量变。事物的发展是从量变开始的,量变达到一定的程度,突破了一定的界限,就会出现质变。小学语文晨读也是如此,学生认识一个个汉字,达到一定的量,就能阅读;阅读达到一定的量,就能作文。正如古人所云:“能读千赋,则能为文。”

  (二)激发学生浓厚的晨读兴趣。教育心理学认为,兴趣是激发学习动机的最现实、最活跃的因素。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也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材料的兴趣。”要想使学生养成晨读习惯,就得先千方百计点燃学生心灵上兴趣之火。有了饱满的读书兴趣,学生才会对晨读产生强烈的需要,积极地投身其中。

  孔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生参与的原动力,要让学生积极主动地参与晨读,教师必须创造某种条件或利用他们已有的`。其它行为动机和需要的迁移,使晨读成为他们生活中所必需的东西。教师要善于唤起和利用学生晨读兴趣,促使他们兴味盎然地去阅读、体会,积累语言信息,使语言仓库里有丰厚的积蓄,需用时,才能游刃有余,写起文章来,才能妙笔生花。

  (三)利用各种方法充分发挥学生的积极主动性。使得学生对晨读产生极的兴趣,就能变“要我读”为“我要读”。学生扩了阅读面,增加了阅读量,积蓄了足够的内存,还怕量而快速的输出吗?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

  (一)调查法:在实验前期、中期、后期采用问卷、谈话、观察等方法进行调查,为研究提供依据。

  (二)个案分析法:选取有代表性的学生个体作为长期观察对象,观察并分析其发展动态,进行科学比对,最终得出结论。

  (三)经验总结法:在研究过程中,及时进行总结,既总结切实可行的有效的经验,以便推广;也总结存在的问题或失败的教训,以利于今后的提高。

  五、课题研究成果

  本课题在课堂教学中提高学生有效晨读能力,课题研究在语文课堂教学实践中,总结了以下几种有效提高的方法和形式:

  (一)晨读方法

  1、明确晨读目标。晨读内容要明确,这使提高晨读课效率的前提。如课文的预习、复习,初中必背古诗文。教师应当在晨读课开始前,最好在前一天的晚上就让每一名学生明确晨读课读什么,达到什么样的层次。晨读内容要定量,这是提高晨读课效率的保障。教师对于晨读课的任务布置要适中,量的确定要根据学生的能力,不宜太多或过少,要让多数学生有信心完成任务。

  2、加强阅读训练与指导。以领读求规范,学生的晨读水平参差不齐,即使学生会背诵的文章,也不代表其已经会读。要读好文章,晨读课上教师就要领读,当然也可以让一些晨读能力强的学生领读,让家读准、读好、读出享受。

  3、追求阅读形式多样化。可以采用集体晨读,集体背诵,小组赛读,男女分读,分角色晨读、吟诵读、自由读、接力读、表情晨读、声读、小声读和默读等各种形式活跃晨读课气氛,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4、加强目标馈。检查根据学生学习层次,注意优差兼顾,难易适中。比如让学困生晨读词、段、篇等;中等生听写单词、短语或句子;优生复述或背诵课文。只有这样,才不会使检查流于形式,才不会使学生养成得过且过的坏毛病。

  (二)晨读形式

  1、齐读。有利于营造读书氛围。声音洪亮、富于节奏、造声势的齐读能快速地让学生亢奋起来,很快地进入到读书的情境中去。

  2、散读。散读,或称自由读,最有个性特色,部分晨读课采取散读的方式,需要说明的是,散读绝对不等于放羊。

  3、其他读书方式。

  (1)声情并茂的范读。引导学生通过语言得到美的熏陶,使学生受到老师情绪感染,入情入境地晨读,使学生在晨读时达到音与情融为一体。

  (2)诗情画意地配乐读。音乐以特有的旋律和节奏塑造形象,把人们带入特有的意境之中,唤起人们的情感。当文字与情调相吻合的音乐交相辉映时,便会产生和谐共振的效果。

  六、课题的创新和意义

  有效晨读对语文教学,乃至学生的身心健康都有着重要的意义,其主要有以下好处:

  (一)一夜好睡,早上头脑清静,思路清晰,记忆效率高,声读书有利于理解和记忆知识;

  (二)声读书,倾听自己的声音,能给自己带来自信,获得充实和满足感;

  (三)声读书,眼、耳、手、口、脑各种记忆器官的综合运用,有利于良好学习习惯的形成和智力的开发;

  (四)早上声读书,调动了口腔、鼻腔、喉咙、肺部、胸腔等部位的协调运动,有利于身体健康;

  (五)长久坚持,形成习惯,量的积累,质的飞跃,知识储备会渐渐丰厚。

  七、课题变更情况的说明

  本课题无变更情况。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3

  在各级教育专家的指导下,在学校行政的大力支持下,经过全组教师两年多的精心探索、深入研究,认真总结,已完成预期研究任务,并取得不错的成绩。现就两年多来的研究情况总结汇报如下。

  一、 制定计划,为后来的课题研究工作起一个总体的规划和指导作用。

  在确定了课题的题目和研究内容后,我们课题小组首先制定了在未来的两年课题研究工作的总体计划。主要包括:明确小组分工;落实实验教师、实验班级和普通班级的人数和名单;确定相关理论培训、操作培训、实验活动的内容和时间等。

  二、 积极搜寻相关资料,为以后的课题研究工作做好准备工作。

  主要任务是通过网络或者相关书籍等查询相关文字资料,了解全国各中学关于本课题研究的情况和进展,确定本课题研究的重点,制定课题研究的具体实施方案。如下:

  ⑴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对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开展数学教学的重要性的认识。

  ⑵举行软件应用培训,重点培训几何画板、Flash、authorware、Photoshop等相关软件,使教师能运用这些软件制作课件。

  ⑶举行课件制作比赛(每学年一次);

  ⑷实行联合备课;

  ⑸收集网上的圆锥几何性质的.教学资源,建立专题学习网站;

  ⑹实验教师每学期使用多媒体技术上课不少于20节;

  ⑺进行实验评价;

  ⑻组织研讨会交流实验经验。

  三、 有条不紊的开展课题研究实施工作,不断提高教师的和学生的教学信息技术素养。

  1、加强理论学习,提高教师的理论水平。

  20xx年前,我校教师对什么是因特网、什么是校园网、什么是现代教育技术几乎是一张白纸。陈至立多次指出:“要把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有机结合起来,从根本上改变传统教和学的观念,以及相应的学习目标、方法和手段。”而如何改,改什么,每个教师都必须在心中有自己的一套理论体系。所以说理论支撑是课题研究深入实施、并取得预期成效的有力保证。因此①要求每位组员精读一本相关的理论专著,认真学习每期《中国电化教育》、《中小学电教》、《教育技术》等专业期刊,并认真做好笔记和心得体会。②每周四的下午自习时间为小组集体学习时间,在此时间,小组成员可以相互交流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始终坚持以自学与集中学习相结合,做好摘录,期末进行学习札记评比活动。③带着问题广泛收集相关资料,不断解决新问题。交流中许多问题得以解决,不能解决的问题,教师们继续深入研究,或是在教学实践中尝试解决,或是利用理论知识个别突破。④借助现代教育技术手段,提倡教师网上学习和积极交流。我们制定了课程网浏览制度,要求实验教师每周至少浏览一次网站,看两篇相关文章,撰写一篇稿件;每月每位实验教师的文章至少要在校级简报或教学平台上登出。通过以上多种形式的培训,使实验教师的研究热情提高了,研究能力增强了。

  2、举办相关实际操作和相关软件培训。

  为了使组内教师更好地掌握多媒体操作技术、网络应用技术、“几何画板”、“flsah”、“authorware”等相关软件应用技术,为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应用水平,学校和教研组每学期都举行十次培训,分别由学校信息技术教研组和本组掌握软件应用能力都强的教师担任培训工作。通过培训使全组教师提高了软件应用水平,提高了网络信息收集、分析、整理、应用水平。

  学校先后购买了大量的CAI课件,有武大华软、科利华及全国、全省部分优秀课件光盘等。通过观看、学习和试用,提高了课件制作、运用水平。

  教师现代教育技术水平的不断提升,为课题深入开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3、积极参加学校举行的课件制作大赛。

  我校在每一学年会举行一次全校的课件制作比赛,利用这次机会,鼓励数学学科的教师和实验班的学生制作圆锥曲线的几何性质的相关课件。通过课件制作比赛,一方面提高了教师和学生对信息技术的认识,同时也加深了学生对这部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学生能力、创新能力。

  4、推行联机备课。

  由于教师掌握计算机及相关软件应用水平参差不齐,学校教学资源库的资源容量有限。为了解决上述矛盾,为使组内更多教师较好地应用现代教育技术开展教学研究,我组推行联机备课制。一方面发挥部分软件应用技术水平较好的教师的技术,另一方面挖掘经验丰富的老教师的教学经验,使其达到比较完美的结合,真正实现资源共享、技术互用、经验互惠、成果同乐,从而使教学实验研究更加具有成效,并逐步建立和完善数学教学资源库。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4

  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注意力是人的心理活动集中在一定的人或物上的一种能力,是人最重要的心理素质之一。它包括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

  《新课程标准》中指出,基础教育阶段学习的主要任务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自信心并养成良好的习惯。学习习惯之一就讲到注意力集中倾听的习惯。可见,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注意是学习的门户”。门开的越大,我们学到的东西就越多。因此,注意力的培养显得尤为重要。

  结合我校学生课堂学习注意力不集中的实际情况,开学初提出了“如何培养学生注意力”为题的小课题研究。经过一系列的上课、听课、评议、交流、探讨、实践等形式的活动开展。就“培养学生注意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作如下总结:

  一、树立责任意识

  “学习即责任”。这是作为老师首先要向学生渗透的一种思想,要让学生潜意识里有一种认识,“学习就是作为一名学生的责任,而不是凭兴趣想学就学”。老师的责任是教书育人,医生的责任是治病救人,农民的责任是种田收割,学生的责任就是学好知识。只有当学生真正的把学习当作自己的一份责任时,他们才能明确自己学习的目的。目标明确以后,老师要引导学生增强对目标的重视,增加对完成目标的重要性与有用性的认识。只有对目标对象、责任明确了,重视程度提高了,注意力也就可以集中了。

  二、着重兴趣培养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兴趣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当他对学习或某一事物染上兴趣后,就会集中精力努力去做好。那么,如何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培养他们的兴趣呢?

  首先,学习动机是决定学习兴趣的先决条件。老师要善于发现学生的学习动机是什么?为了得到家长的奖励、为了完成家长交给的硬性任务、或是为了得到他人的肯定、还是真正认识到学习就是自己的责任。只有让学生真正的从内心深处萌发出对学习的主观能动性,才有支撑他学习的动力,也才有学习的兴趣。

  其次,积极合理的评价,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必要条件之一。每个学生都有其独特的个性。他们有不足的一面,也有闪光的一面。作为老师,在日常的教育教学工作中,务必做一个有心人,了解每个学生的个性特点,善于捕捉他们学习生活中闪光的点点滴滴并及时给予表扬或鼓励,即使是学生通过努力没有取得成功的一些事儿,也应及时地合理地评价。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的认可。这样他们的心灵就会得到慰藉与满足,他们也才有信心、有兴趣投入到学习中。

  第三,构建宽松和谐、丰富多彩的课堂。

  学生在没有压力、宽松、愉悦的环境中所释放出来的学习能量是最大的。学习环境是否和谐,决定课堂教学效益的好坏。一堂课就是一个剧本,老师就是导演,学生是剧本中扮演不同角色的演员,要导演“悲剧”或“喜剧”,一切皆由老师掌控。因此,老师要在提高自身业务素质的同时,学会调节自己的心情,创设良好的学习氛围。

  每一堂课,老师都要精心设计。复习、导入、传授、小结,每一环节都应考虑周到,井然有序。在教学过程中要结合教材及学生实际,设计丰富多变的教学活动,吸引学生眼球,激发学习兴趣。教师要充分发挥主导作用,运用科学的教学方法和手段,讲究教学艺术,不断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学习的兴趣。

  三、注重劳逸结合

  小学生的注意力,尤其是低年级孩子,是以无意注意(自发的、不需要努力的)为主的,这就决定小学生注意力集中时间相对较短,注意力就会发生转移。因此,一堂课学生不可能将全部精力投入到学习当中。所以,我们的课堂教学要注重劳逸结合。在教学过程中,结合教材内容及学生年龄特点,设计合理有趣的教学活动,辅助教学,从而不断培养学生有意注意(自觉的、有目的.的,需要一定的努力)的学习品质。

  四、没有爱就没有教育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这是教育教学亘古不变的主旋律。在培养学生注意力的过程中,同样不可缺少来自老师对学生的爱,只有当学生真正爱上老师时,他定会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过程中。这就要求老师要自身形象(外在的言行举止、内在的气质涵养)、基本功(教学语言、教学机智)过得硬的同时,老师对学生的关爱更重要。因此,老师在教学工作之余,要多与学生沟通,与他们交心。老师与学生在一起,不仅谈学习,更多的要了解学生的生活,走进学生的情感世界。只有让学生体会到来自老师内心深处的关爱,学生就会“爱”上你,他们才更愿意主动地溶入到学习的主流当中。这样,学生的注意力在师生心与心的交流,便会生成新的教育资源,而学生的注意力在新的教育资源生成的过程中也逐步得到提升。

  学生注意力集中是提高课堂教学效益的前提和保证。善于集中注意力的人,就等于打开了智慧的天窗。所以。老师要最大限度地培养、控制好学生的注意力,优化课堂教学,提高课堂教学效益。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5

  在深入调查任教班级学生试卷的过程中发现,计算题占了85%,学生计算能力直接影响数学成绩;因而数学计算十分重要。计算速度慢也是一个问题,在口算技巧上需要特别的指导。课题名称的界定:

  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和速度,并有一定技巧,能在最短时间,完成最多最快的计算题目。结合教材内容,进行与教材同步的口算训练,培养学生的口算速度,口算准确率。课题研究内容:

  1、提高计算准确率。

  2、提高学习兴趣及计算主动性。

  3、提高计算速度。

  课上对口算训练应采取多种方式,视算、听算、课前练,课后算,培养学生对口算的兴趣,口算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效率,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研究方法及手段:

  实验法、讨论法、练习法已有条件和采取的保障措施:

  教师在实验过程中认真积极投入,及时分析,写总结。

  具体措施:

  九月

  1、制定测评计划,制作记录卡;

  2、摸底测试,作对比研究;

  3、搜集相关资料,充实课堂。

  十月

  1、技巧训练;

  2、充分利用一切可利用资源加强训练;

  3、举行适当的竞赛。

  十一月

  1、技巧训练;

  2、培养学生的时间观念,从一秒钟抓速度;

  3、口算记录卡分析。

  十二月

  1、学生计算状态分析,技巧训练;

  2、测评分析;

  3、科研小结。教师个人课题研究总结

  -----关于加强学生口算能力的'研究

  口算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的部分,它不但计算的基础,而且是培养学生逻辑思维能力及口头表达能力的重要内容。新大纲提出:“口算既是笔算、估算和简便计算的基础,也是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口算能力的培养也成为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我本学期在自己所教的班级进行了提高学生口算准确率的研究,经过几个月的实验学生的口算能力均有了不同层次的进步,下面把我的几点小做法总结如下。

  1、联系生活、多种形式,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培养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尤为重要。我在学习口算之前给学生讲了小明卖货总算错帐赔本的故事,使学生感受到口算在生活中的应用,培养了学生要认真学习口算意识。

  课堂上我力求让口算的形式多样,让学生始终保持做好的欲望。我经常采取卡片抢答、对口令、口算大比拼等形式来进行口算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口算的兴趣。在“口算超市”中学生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题组,并根据自己做题的速度和准确率,在收银员那得到了相应的奖品。

  2、讲清算理,提高学生的口算速度。

  在教学除法口算时,我采用了课件辅助使学生明确算理。“52÷4”时,我让学生先讨论应该怎样分树苗,然后再用课件演示先分整捆的,最后分剩下的。这样很快使学生理解了算理,我还让学生说自己不同的算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学生在理解了算理的情况下,可用自己喜欢的方法很快算出得数,口算速度较之前有很大的提高。

  3、掌握技巧,提高学生的口算准确率。

  口算也有一些小窍门,如连乘法“5×76×2”先引导学生计算5和2相乘再乘76,这样学生进行口算就不易出错,而且对乘法交换律有了初步的感知。我还把简算的方法向学生进行了渗透,使一部分能力强的学生能应用于口算中。

  4、坚持练习,提高学生的口算能力。

  凡事要取得成功,我觉得最大的功劳应归公于坚持,口算能力的提高亦如此。经过这样的坚持练习,我所教的班级的口算能力有了很大提高,期末考试因口算丢分的学生有明显减少。

  虽然学生的口算能力有了提高,但我也感受到这次实验还有需改进的地方。如数据没有及时积累,实验没有对比班级来检验实验效果等。我想实验应该在总结中提高在总结中发展。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6

  本学期研究的课题《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有效性研究》。近年来,课题的研究确立了以课题研究与课堂教学实践研究紧密结合,阶段成果与具体运用紧密结合的工作思路,有效促进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切实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益,完成了研究预设的目标任务。

  一、研究背景。

  1.重视问题的解决是数学课程标准的一个显著特点。

  数学课的根本目的是使所有学生获得解决他们日常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问题的能力。小学阶段学生学习数学应立足于他们的终身学习和发展服务,让每一位学生学得有用的数学。让学生从小能形成解决实际问题的基本策略就是以这一点为出发点。本课题从学生学的角度,探索学生解决问题时选择基本策略的过程,是如何形成解决问题的策略的?形成了怎样的策略?对学生今后学习数学有什么样的实践意义?即对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的有效性进行研究。通过研究达到培养学生良好的解决问题的习惯,揭示学生解决问题时的心理历程,对实践课程标准,达到标准对学生的总体目标要求都具有很强的理论意义与实践意义。

  二、课题界定。

  解决问题的策略应当是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动态过程,是人们对要解决的问题进行深入的思考,并寻找各种方法加以解决,从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有效途径(或最有效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的充满智慧的思维活动的过程,这中间有学生的分析、思考、选择、判断、对比、优化等一系列复杂的'思维活动。“策略”应诠释为一种选择的过程,而不仅仅是一个个具体的方法。

  三、研究目标。

  1.经典案例通过执教汇报课,推广研究成果。借助苏教版国标本教材,通过组织、实施有效课堂教学的研究及课堂教学的过程构建,进行理论研究,丰富和拓展课堂教学的操作理论,促进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

  2.转变“教”、“学”方式。通过本课题的研究与实践,规范数学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引导教师在参与课题研究过程中丰富和提升自身的专业素养,努力形成本校扎实、朴实、有效的课堂教学风格,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形成本校课堂教学特色。

  在研究过程中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学习智慧和创新意识,引领学生理性学习,养成积极思考和反思自己学习行为的习惯,形成健康向上的学习精神。

  3.形成研究报告,通过专家组结题,展示研究成果。四、研究内容。

  小学生须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简单的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探索解决问题的有效方法;并试图寻找其它方法,发展应用意识,能借助计算器,学会与他人合作等方式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关于小学生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形成度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方面内容:

  1.小学阶段学生形成了哪些解决问题的策略?2.小学阶段学生怎样选择与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

  3,小学阶段学生形成解决问题基本策略的系统工程情况调查与研究。

  本课题预期,通过研究构建小学生有效学习的策略体系,充分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指导学生运用灵活的学习方法,自己去观察、自己去质疑、自己去探究、自己去发现。促进学生有效形成解决问题的多种基本策略,为学生今后的终身学习打了坚实的基础。本课题研究过程中将学生选择与优化解决问题的策略作为研究的重点,将学生对解决问题的基本策略的形成的度的研究作为难点,探索出有效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途径与方法,用研究的成果指导今后学生解决问题策略的形成的数学教育教学工作。在外因强有力的刺激下,促使学生学习内容积极主动地发展,使学生能面对学习,面对困难,努力吸取人类宝库中的营养,提高小学生的学习能力,面对未来世界进行积极的探索。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7

  “十一五”期间,我市共承担国家级课题子课题1项、省级课题4项、国家级课题省协作区的子课题1项、XX市级课题17项XX县级小课题193项,目前这些课题均已开题,且取得初步成效,有35项县级小课题通过结题鉴定。下面,将我市“十一五”课题立项、开题和研究情况总结如下:

  一、扎实做好课题立项工作。

我们积极发动广大学校、教师申报各级课题,并对申报的课题进行了初步的论证。我市的研究项目《新课程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在20xx年6月10日由教育部中小学教师综合素质培训项目办公室和中央教科所“新课程师资培训”课题组批准立项。20xx年8月29日,我市共4项课题XX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批准立项为XX省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20xx年12月12日,我市共有17项课题被XX市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被批准立项为XX市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重点课题,其中3项为重大课题。20xx年11月6日,我市共确定78项县级小课题;20xx年3月7日,又确定115项县级小课题。

  二、扎实做好课题开题工作。

课题立项后,要及时开题,尽快进入实质性研究阶段。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我们通过召开校长会议的形式了开题,通过《海阳教研》印发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后来根据研究形势,又在全市教育科研工作会议上,就课题研究的有关要求做了具体部署。对省、市级课题,我们专门下发了《关于公布XX省和XX市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课题的通知》,要求在接到通知后一个月内完成开题工作,并上报课题研究实验方案,对各学校的开题情况我们进行了抽查。今年4月12日,我们已将省级课题的开题报告、实验方案和市级课题的`实验方案全部上报XX市教科院。对小课题研究,我们要求各学校在课题公布之后立即开题,结合实际进行研究。目前,所有县级小课题全部开题,都上报了课题研究实验方案。

  三、扎实做好课题主持人培训工作。

课题主持人素质的高低决定着课题研究成效的大小。为此,我们非常重视对各级课题主持人的培训。20xx年10月7—9日,组织4名省级课题主持人到济南参加了XX省教育科学“十一五” 规划立项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聆听了XX市教科院副院长顾泠元、北师大教科所所长裴娣娜、华师大博士生导师郑金洲的专题报告;20xx年6月18日,组织 17名XX市级课题主持人参加了XX市三级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使省、市级课题主持人更新了观念、开阔了视野、提高了素质。20xx年3—6月,我们共举行三届小课题主持人培训会议,不仅就教育科研、课题研究做了专题讲座,而且请优秀的小课题主持人交流了研究经验和心得,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这三次培训,我们共培训400余人,使他们初步掌握了课题研究的常识,清楚了小课题如何研究。

  四、扎实做好课题研究工作。

对国家级课题子课题、省级重点课题“教师专业化培训策略研究”,我们深入各实验点校进行指导与督查,采用专题讲座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巡回各学校进行课堂教学、课题研究的讲座,举办了课堂教学观摩研讨会,组织市直小学下乡送课,课题研究主要成员和一线教师共同研究教学中的实际问题。广大教师结合教学,选取现实问题作为小课题进行研究,有效地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和自身的研究水平。通过课题培训、学科培训、课例培训等形式,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对学校承担的省、市级课题,要求各学校自主开展,教研室、教科所提供专业引领,目前这些课题都取得了初步的成效。由教研室教研员承担的课题都全面展开,有效推进,通过召开教研会、举行教学观摩会、课堂教学比赛等形式,引导广大实验教师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促进了学科教学质量的提高。其中,初中物理反思教学和英语“六环节”课堂教学两个课题的研究成效显著,例如在20xx年全国中学生数理化奥林匹克竞赛中,我市物理学科有 52人获国家级等次奖,其中有5人获XX赛区特等奖和国家级一等奖,有1人位居全省第八名;在英语竞赛中,我市有7人获得国家一等奖。国家级课题省协作区的子课题《小学数学小组合作学习的组织与指导策略的研究》在全市所有小学全面推进,收到很好的成效,探索出了“四四小组合作”学习法。所有小课题研究都以教研组为单位,自主开展,由教研室提供指导。目前,全市已经有35项小课题完成预定的研究任务,我们通过组织专家团对这些课题予以结题鉴定。

  当然,我们在研究过程中还在一些问题,这些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选题切口大。题目贪大求全,内容涉及面广,研究任务重,在预定时间内完不成研究任务。二是研究目标大。研究目标不具体、不明确,动辄提高能力、构建模式、形成体系,没有考虑是否在研究后能够达成预期目标。三是研究力量散。单打独斗,自娱自乐,不能集思广益;缺少交流,不能碰撞思维,分享经验。四是少课题界定、少内容细化、少研究方法、少研究行动、少研究成果。

  为了有效解决这些问题,我们将在今后采取以下措施:一是继续通过专题培训与现场指导相结合的方式,加强课题主持人和科研骨干培训,提高研究人员的理论素养和研究能力。二是举办小课题研究推介会,对部分课题进行结题鉴定,对已通过鉴定的优秀课题研究成果予以推广。三是与学科教研员联合进行课例培训,提高广大教师的课堂教学研究能力。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8

  当研究课题申报后,我们成立了课题研究小组,认真做到研究课题、人员、奖惩三落实。确保课题研究工作有序开展。

  一、认真探讨,抓好落实

  课题研究小组成员紧密围绕“整体间构与和谐教学的关系”这一主课题,广泛探索适应于新课程要求下的教学方法,认真做到了五点:

  一是坚持理论学习不放松,每个课题组成员坚持每周搜集资料,强化语文知识积累教学理论指导;

  二是坚持每学期上好一节公开课,在课堂教学中找规律;

  三是坚持每学期写好一篇相关小论文或教学反思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部创特色;

  四是在学生学习效果上求论证;

  五是课题成员坚持在相互交流,研讨中提升自我。

  我们通过文献学习、课堂实践、调查反思,总结提高的课研思路,组织看优质课例光碟,进行优质课堂技能竞赛撰写的论文反思等有效研究,使课题研究内容得到了落实,课题研究的目标基本实现。

  二、完善推广,深化教研

  本次课题研究极大地提高了教师研究教学的积极性,虽是“摸着石头过河”,但通过课题研究增强了我们的自信心。因为我们在课题的研究中得到了成长。今后我们将认真总结经验,将研究成果在教学中推广应用。

  我们在完善已结题的课题基础上,围绕新课题改革的实际,紧密联系实际汲取成功经验,克服研究中的不足,确立新课题,使研究工作再上新台阶,以达到优化课堂结构,优化教学手段,提高课堂教学效益之目的。使广大教师由普通型向专业型、学者型教师转变,让我校教师在课题研究工作上由“羽毛未丰”向展翅腾飞的大雁一样凌空翱翔。去拥抱又一个灿烂的科研春天!

  三、对培养数学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探索

  1、整体建构,梯度上升想象是思维探索的翅膀。在教学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想象,缩短解决问题的时间,获得数学发现的机会,锻炼数学思维。

  在研究过程中,我们结合教学内容设置问题情境,诱导学生运用对比、类比等方法,自觉搜索留在大脑中的某些表象,揭示事物间丰富的多元化的.联系,从而产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或因果互及的丰富联想。如在探究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时,我借助了几何画板,让学生总结它的性质:

  ⑴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一类特殊四边形————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等腰梯形的性质,那么要探讨圆内接四边形的性质,一般要从哪几个方面入手?

  ⑵打开《几何画板》,让学生动手任意画⊙O和⊙O的内接四边形ABCD。

  ⑶量出可试题的所有值(圆的半径和四边形的边,内角,对角线,周长,面积),并观察这些量之间的关系。

  ⑷改变圆的半径大小,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

  ⑸移动四边形的一个顶点,这些量有无变化?由(3)观察得出的某些关系有无变化?移动四边形的四个顶点呢?移动三个顶点呢?

  ⑹如何用命题的形式表述刚才的实验得出来的结论呢?(让学生回答)通过现代教育媒体,设计具有内在联系和一定梯度的数学问题,构成"问题系列"。使学生的思维始终处于不断解决问题和原有认知水平构成矛盾的良性循环之中,充分体现学生的自主学习,呈现出积极建构态势,开发了学生创造潜能。

  2、发散思维,促进师生关系的和谐

  学生学习的目标就是要运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面临的问题,在研究中,运用现代教育技术合理设计变式题、开放题进行训练,促使学生的数学知识的纵横沟通,并留给学生课后继续思考的问题,吸引学生参与,为学生提供广阔的思维舞台,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

  3、创新思维,促进教与学的和谐发展在新型的课堂教学中,知识不再仅仅作为信息简单传递,它应该成为引发学生思考的对象,成为学生学会学习的象征,成为引发创新思维,培养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载体。在"以发展为本"的课堂教学中教师必须迅速转变自己的角色,使自己成为:①学生学习的合作者;②学生学习的帮助者;③学生学习的激励者。

  通过老师和学生的努力,有效地促进了学生学习观念的转变,使学生体验到了数学的魅力和学习数学的乐趣。学生的直觉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能力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发展,并且有效地促进了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同时转变了教师的教学行为,提高了课堂教学水平,我们的科研素质也得到了提高,现代教育技术水平也不断提升。

  四、本研究今后应该努力的方向:

  1、在“以问题为基础学习”教学中,过于容易的问题无法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而选择恰当的问题并非易事。要针对学生的知识水平和承受能力,准确掌握学生的思路和意图以便于及时引导。

  2、应该尽量避免教师主导性过强:新教学培养模式重在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教师在提出问题后主要起到催化剂的作用,使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够顺利进行下去,引导学生更加深入地思考问题,并确保所有学生都能参与到这一学习过程中来。教学中教师的角色不是将自己的专业知识直接传授给学生,而是通过问题的提出为学生搭建一个框架,让学生自主地将已有的知识和需要了解的知识有机地结合起来。

  3、应继续完善教学效果的评价体系:我们教学主要是以小组讨论的形式为主,如何调动起小组内的每个成员的积极参与是个难题。

  虽然这个学期我们在课题研究方面取得了很多的成绩,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很多的问题。如学生学习数学的习惯如何培养,如何使学生都能参与到小组讨论与合作等,这些都有待我们作进一步的研究和探讨。及时发现研究中的问题,调整和改进研究的策略,争取以后能使得课题研究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9

  作文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环节,是语文教学的落脚点。所以我们进行了大胆的研究和尝试。

  一、研究活动

  对作文教学的研究,我们从写和改两方面出发进行研究。现在,教材中所需要写的一般是由要求的作文。过去的做法是当堂布置,当堂指导,当堂完成。学生没有充分准备,急得团团转,写了又勾,勾了又写,一节课下来,连个作文开头还没写出来。

  我们全组老师坐下来展开讨论,如何让学生作文时既感到轻松,又言之有物。大家一致认为,要给学生充分地观察、走访、查阅的机会,并且交稿时间延长到一周。稿子交上来就万事大吉了吗?不,改这一环节不可忽视。怎么改?大家各抒己见。一致认为首先是自批自改,就是让学生对自己的初稿进行加工,修改;然后组织互批互改,小组内4名同学轮流交换,并且把自己的想法告诉对方;最后全班交流,每组选出一篇优秀作文,在全班宣读,学生发表评论,指出优、缺点,以利于进一步修改,实现共享。

  当然,在修改前教师要帮助学生明确,文题的确认,主题的确认,题材的确认,文章层次的'安排等,同时包括对字、词、标点的修改。

  二、研究进展

  一学期共有八篇大作文,每次作文教师都相机进行实践。并且对写景作文和叙事作文进行重点研究操作。

  在写第一篇作文时,在真正让学生写之前,让学生去观察,查阅资料,或去体验,从物到人仔细观察,做到心中有数,然后静下来开始习作,很多学生初稿就很棒。再经过一系列修改,作文就更棒了。

  写人间真情的叙事作文前,先让学生走访,也可以查资料或向家长了解相关事例,使学生受到触动,然后成文。现在全体教师都集中精神探索不同类型作文的指导和修改,探索作文后进生的补救办法,总结前段经验,在新学期作文教学中加以落实。

  三、研究成果

  经过一学期的研究实践,各位老师积累了一定的教学经验,自己写出了高质量的反思、案例、小故事等。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0

  本学期我校切实抓好小课题的研究,针对小课题的研究,我们立足“小”字,帮助教师们关注自己具体教育教学中的现象和问题,追求真实的研究;立足“课题”,引导教师从计划到反思,以科学的方式探索问题的解决或现象的改变,追求经验的提升。我们把教师的“小课题”研究作为教师获得个性化成长的重要平台以及特色教师成长的重要途径。回顾研究过程,我们主要做了以下扎实有效的工作:

  1、培训选题,确定立项小课题

  本学期,我们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了学校关于小课题研究的实施方案,针对开展小课题研究的意义、小课题的选择、研究中应注意的问题、小课题研究的实施等方面内容”对教师进行了培训辅导,使老师们懂得了“开展自己的教研,发表自己的见解,解决自己的问题,改进自己的教学”是进行小课题研究的根本目的所在。

  本学期,我们组织各学科教师认真选题,经过了“困惑”“问题”“课题”三步曲:首先,我们利用教研组活动的时间,组织全体教师交流自己在教学实践中的困惑、疑点;然后,让老师们进行思维加工,并提出问题,把一个个小问题,转化成一个个小课题;最后,指导教师分析背景,查找资料,形成课题,要求学校全体教师人人参与。

  2、抓行动、抓反思。

  本学期,我们教师小课题下发了立项通知,在学校内进行了立项公示。小课题通过多次研讨活动,让老师们在反复实践的基础上,及时小结反思,分享经验,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计划、改进研究方法。对典型的课例,还采取现场诊断的形式进行指导。

  3、抓检查、抓评估。

  为了确保小课题研究扎实有效地向纵深推进,我们学校成立了跟踪检查小组,抽查听课和查阅记录、跟踪研讨活动等方式检查工作,便于了解各课题研究的进展情况,及时解决普遍存在的问题,并对各教研组的教研活动进行阶段评价。目前,我校的小课题研究进展顺利,初步收到了明显的效果,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一是老师们对本人承担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有了更为清楚的认识;二是老师们相互交流、相互借鉴,掌握了课题的研究更多灵活实用的方法;三是积累了初步的小课题研究的组织、管理经验。

  在学校的正确引导及各位老师的积极加入下本学期的小课题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

  1、精心计划,用心总结,课题研究融入日常教学过程。

  每个课题都做好详尽可行的计划,每次教研活动的主题提前通知每一位课题成员。每个课题成员在研讨时,把自己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与课题研究有关的困惑与收获进行交流,通过研讨总结经验与教训,及时把教研的成果纳入课堂,大大提高了课堂效率,也受到了学生的欢迎。

  2、活动形式灵活多样,课题研究扎实有效

  各课题研究根据不同研究阶段的需要,采取不同的研讨方式。每个课题的研究都围绕学生的习惯培养及能力提高,扎实有效。

  3、研讨活动效果显著,资源共享

  每一课题发挥本教研的优势,以教研促教学,以教研的先导作用促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达到教研兴校的目的。

  当然,本学期的小课题研究工作也存在不足:

  1、个别学科组研讨活动有的老师参入态度不积极,教师的个人发言材料偏离研讨主题。

  2、课题研究集中活动次数偏少,有的问题不能及时解决。

  3、不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与积累,收集的材料单一。

  4、活动过程学生材料过少,没有学生反馈的资料。

  5、有部分教师存在上网下载的现象。

  针对以上存在的问题今后需做以下改进:

  1、提高学科组成员的参入意识,针对每个学科课题研究成员的表现进行评价考核,与学期绩效工资挂钩。

  2、注重过程性材料的收集,把收集整理资料贯穿始终,注重平日的积累,特别是学生资料的积累,及时反馈学生的意见,掌握学生的动态。

  3、可以把平日集体研讨的问题积累归纳,抓出重点,这样可以提高研讨的容量与效率。

  4、针对部分教师上网下载的现象在学校大会上进行点名批评。

  总之,在学区的正确引导下,我校小课题研究收到了很大的成效,教师的教育思想意识增强,学生的学习面貌焕然一新。为了更合理使用新课标,贯彻新课标的教育思想,我们会继续加强学习,更新教师理念,继续加强研究,提高各项工作的实效性,争取再上一个新台阶。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1

  一、课题的确立

  我们组的子课题是“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研究”,我们选择这个课题的本意就是实用,实际,每节课、每个老师都离不开的就是提问

  二、前期工作

  (一)收集资料,学习理论

  多途径地理论知识学习,确保从根本上认识提问,研究提问。研讨学习并总结出现阶段我们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存在的问题以及关于提问的理论知识和解决策略。

  (二)找准根源,把握方向。

  通过阅读文献资料和分析实际的语文课堂,我们全组老师讨论研究发现我们语文课堂提问存在的一些问题:

  1、提问的目的不明确,不能准确把握知识本质。如这个知识点的知识基础是什么,又能为后面哪个知识点的学习做服务?重难点是什么?

  2、提问的个人主观性太强,太随意。在一节课中的提问多的可达几十个问题,少的却只有几个问题。特别是在常态课上,这类问题非常严重。

  3、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得不到落实。教师只注重自己问,忽视了让学生提问。答案开放的问题比较少,不敢放手。

  4、存在口头语式提问。比如“是不是”、“对不对”。这样的问题学生没有任何思考过程,顺水推舟就回答“是”“对”。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现象普遍存在。

  依托课例进行实践,努力实现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发现问题了,我们就来解决问题。首先,我们制定了严把课堂提问的三个环节:“课前备课中设问”、“课堂实践中精问”、“课后总结中思问”。把课堂提问研究的意识渗透在每个环节,并落实行为。确立了这个教学行为的目标和要求,我们心里就有底了,研究起来也更有方向性了。那就是提高语文课堂提问的有效性。

  为了提高语文课堂中提问的有效性,我们有计划的开展了多节课堂教学听、评课活动,主要从提问的数量要求少而精、提问的难易适度、提问要切中要害等几个方面入手对小学语文教学中课堂提问的有效性进行研究。我们在同讲一堂课活动中,就特别留心了各节语文课堂提问的质量,同时观察课堂中老师们的提问技巧,学生们的提问能力,从中吸取对自己有用的经验和教训,在评课中,每位老师也都针对课堂提问发表了看法。

  在课堂中,我们首先转变自己的观点。努力开发学生的“问题意识”。我们是这么做的:(1)激发学生提问的兴趣。教师应相信学生的潜力,给予学生提问的机会,对学生提出的问题给予及时反馈,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给予表扬。(2)鼓励学生大胆置疑。课堂教学中应鼓励学生大胆允许学生表达自己的疑惑和见解,即使学生的问题很幼稚,也应给予积极的肯定。(3)让学生参与课堂提问的设计。在预习、学习或复习阶段,均须安排学生参与到课堂提问的设计中来,因为学生提出的问提才是他们真正感兴趣的问题,才是他们关心的问题,

  四、总结课题研究的成果和今后的改进措施

  (一)取得的成绩。

  1、通过对《小学语文课堂提问的研究》这一课题的自主学习研究,我们真正认识了课堂提问,明确了课堂提问对于提高课堂效率的重要性,学习了提高课堂提问的策略,并通过实践证明了真正有效的课堂提问会使我们的'课堂教学达到意想不到的效果,使得事倍功半。由此我们撰写了教学反思、案例分析、阶段报告。

  2、学生们则在老师精心设计的“精问”、“设问”中争当学习小主人,改变了被动、懒惰、依赖等不良学习习惯,很大程度上激发了他们探究课堂问题的兴趣,思维得到锻炼。

  (二)今后的改进措施。

  1、进一步落实教学研究。在课堂实践中注意提问层次和梯度,并根据问题的难易提问不同的学生,使得学生全面发展。以及,教师在设计提问时应注意趣味性,课堂提问的内容新颖别致,富有情趣和吸引力,使学生感到有趣而愉快,在愉快中接受学习,做学习的主人。

  2、进行多渠道的学习,注重平时积累。

  3、继续充实完善个人研究资料夹,装载每次研究过程中的个人研究成果以及个人撰写的案例分析、教学反思、教育教学心得体会、教学论文、优秀课例、等,便于随时查看自己的成果,回顾自己的成长历程,不断反思和提高自己的专业研究素质。

  以上是我们课题研究小组完成的一小部分工作,以后我们会本着“想到一点就做到一点”的课题研究作风,扎扎实实地做好课题研究工作,决不敷衍了事,一切本着课题研究的精神,实实在在地做好每一项工作,使课题研究成为日常课堂教学的一部分。为推进实验小学优质教学模式和方法研究总课题的进程添翼。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2

  时间过得真快,转眼一学期又接近尾声,其实,本学期的时间很短,也难怪不知不觉就要结束了,回顾本学期的工作,在课题研究方面,还是做出了不少的的成绩。下面就简单的小结本学期的课题工作。

  一、制订计划,加强落实

  开学初,根据学校课题组计划制定个人课题研究工作计划。并在工作中围绕本学期“各学科教学中培养学生积极心理品质的研究”课题研究工作的中心任务,积极落实。并取得很好的成绩,本学期是课题研究的中心阶段,课题研究成果,已经初见弥端。

  二、提高认识,加强学习

  本期来,在学校领导的高度重视下,首先加强课题组教师的理论学习,本学期我校理论集中学习,通过理论学习使我们的课题研究有知识支柱,使我们在研究的.过程中,有明确的方向,认识到课题研究是学校工作的头等大事。

  三、本学期课题研究成果

  本学起初,我校进行了五个课题的研究,并在研究中有针对性的加以总结。我主要做了以下几个工作:

  1、学习教育理论,努力提高自身的理论水平。

  2、每月按时参加学校的课题集中研究学习,并认真撰写学习笔记。

  3、跟踪观察学生个案,并及时解决学生的心理问题,在课堂和课后积极培养学生的良好的心理品质。每月都在详细做好观察笔录。

  4、每月及时把科研进展情况和个案分析进行总结在课余和休息时间,以便课题组老师们共同探讨,互相学习沟通。

  四、做好资料的收集和整理工作

  课题研究课,是教师走向成功的开始,我能积极参与上课、听课和评课活动。本学期,课题组进行了说课评课活动,在每次的活动中,我都能认真学习、记录,和课题组的老师座谈,交流,并把评课意见上传到个人博客上。在评课的过程中,我觉得自己收获很大,学到很多新的理念。本人虽只是课题组组员,但能够按时参加课题组活动,并按时完成为课题组任务,每月参加一次小组会议,积极发言,并在月末及时上交课题组各项资料。

  本学期的工作已经结束,在课题研究过程中我们遇到很多问题和困惑,在今后的研究中也会遇到的困难和艰辛,但我们坚信,凭着坚忍不拔、永不放弃的执着精神,在以后的研究中一定会取得更令人满意的成绩。

  城关镇解放小学

  何建红

  20xx、6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3

  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使用是数学教育的一大进步,信息技术作为一种认识工具延伸了人的大脑思维,是改进数学教学的强大平台。采取信息化教学设计的方法来进行课程与教学设计,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基于以上的原因,本课题组试图通过开展《基于信息技术环境的有效学习研究》课题,力求能达到:把信息技术作为一种工具、媒介和方法,融入到教学的各个层面中,包括教学准备、课堂教学过程和教学评价等,使信息技术作为构建自主、探究学习环境的重要要素来支持学习。现将一学期来的工作总结如下。

  一、加强学习,提高素质

  理论学习是实际教学的有力指导。通过学习,首先在思想上转变教师的观念,只有教师观念的转变,才能有利于课题的开展。我课题组利用每周业务学习时间,组织本课题组的老师进行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教学的理论培训,学习资料来源于《教育信息技术》、《信息技术教育》、《课程教学理念与实践引领》、以及从网上下载的有关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整合教学的论文和理论及课题组成员从各方收集到的资料。对教师的科研能力进行了培养,例如如何开展课题研究,如何攥写论文等。有了大量的理论做积淀后,我们进入了课题的实施阶段。

  二、以课堂为依托,开展各种活动,使课题得以有效研究

  1、开展了实验教学,课题组成员在本班开展实验教学。

  运用信息技术到课堂,探究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教学形式、激发学习兴趣、拓展学生思维等方面的联系。实验教师课前利用网络查找与教学内容有关的资料,并进行整理。课后进行梳理概括,归纳总结。

  2、开展公开课、观摩课活动以公开课、观摩课的研究为载体。

  为保证开展课题研究课的质量,我们规定每次的活动都要做到“四个要”:一要集体备课,二要全员听课,三要说课反思,四要重视评课。每节研讨课都采用各人构思——说课讨论——达成共识——形成教案的备课方式。教学设计体现新课程理念,做到:“一个突出”(突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教师是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与合作者);“两个关注”(关注学生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培养,关注相互竞争、实践创新意识的渗透),“三个必须”(必须是实践化的课堂,要唤醒学生的情商和学习欲望;必须是互动的课堂,要学生主动参与,自主提问,师生互动,共同探讨;必须是开放的课堂,课外收集信息,课内人人都说、人人都做),从而确保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研究的.有效开展。

  3、开展对比教学活动。

  以对比研究的形式,组织同年级老师就同一课题上电教研究课、示范课,通过对比研究,横向探讨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优化数学课堂教学。

  三、采用多种方法,对案例分析、研究

  学校组织课题组成员采用“个案研究法”对典型案例、课例进行分析、研究、总结。课题组成员,针对这个典型案例,要分析是否运用了现代信息技术,是否优化了课堂教学,从哪些方面表现出来。对教学效果有何实质性影响。学生的学习兴趣是否得到了激发,是否降低了教学的难点,突破了重点。先由老师自行分析,再组织教师发表各自意见,进行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应用“经验总结法”,结合自己的教育教学提炼形成一批又价值的论文。教师上课的教案、制作的课件、课堂教学评议表等一些资料及时进行收集整理。对于学校的公开课,尽可能地集中群体的智慧,集思广益,集体研讨,要求老师跨年级、跨学科听课,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吴玉霞老师执教的《长方体、正方体的整理复习》一课,就是按照“上课老师说课、课题组成员提意见、形成教案、制作课件、试教、听课老师讨论修改、再试教、再讨论调整、最后推出研究课、上课老师谈得失、其他老师谈感想”的程序进行的。

  存在问题分析:

  1、如何创造性地使用教材,使网络教学的设计与运用致力于为学生创**思性的、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情景和问题情境服务,防止陷入纯粹的技能训练或是花俏的课件演示。

  2、教师深化课题研究还存在许多问题:缺乏资料、投放精力不够、理论水平有待进一步提高。

  3、学生的信息素养参差不齐,如何全面提高学生运用计算机搜集、提取学习资源。

  4、无法形成一个比较完善的适合网络教学的发展性评价工具,评价落后于课堂教学改革,也制约了课堂教学改革的进一步深化。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4

  为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落实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我校幸运地承担了《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的子课题《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实验研究》,课题实验从20xx年11月正式启动,两年来,在广大教师的积极探索中,已取得阶段性的成果,现将实验的开展情况作如下总结:

  一、课题研究问题的提出的背景及意义

  小语修订版《大纲》将“原大纲”中的“听话〃说话”修改为“口语交际”。这当然不只是名称和形式上的改变,而是体现了在认识上的发展和要求上的提高,具有更深广的涵义。

  口语交际是母语教学中的重要内容。长期以来,人们一直认为语文的学习主要是书面语的学习。在我国的语文教学中,口语交际一直处在被忽视的地位。其实口语交际与书面表达都属于表达范畴,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偏指,这一点已在广大小学语文教师中形成共识。然而,在语文教学的实践中,学生的口头表达与书面表达是否真正摆在同等重要的位臵去发展呢?我们认为重笔头、轻口头的现象在教学中反映的比较突出,这将严重制约着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高。因此开展本课题的研究具有独特的意义。

  课程评价对课程的实施起着重要的导向和质量监控作用。评价的目的功能、评价的目标体系和评价的方式方法等都直接影响着课程培养目标的实现,影响着课程功能的转向与落实。因此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落实与推广中,评价改革是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它既是课程改革的一个热点,又是一个难点。

  长期以来,中国的教学评价研究比较薄弱,没有建立起通过评价支持教学改革和发展的有效机制。在评价内容上,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书本知识,而忽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情感、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在评价标准上,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在评价重心上,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为了适应新的教育形势,必须改革现行的教学评价的内容和方法,逐步建立起符合素质要求的,能够促进学生不断发展的、教师不断提高的和课程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由教育部课程改革发展中心主抓的评价课题研究是全国教育科学规划教育部“十五”重点课题,《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研究与实验》是其中的重要项目。希望通过改革现行的小学语文评价体系、评价内容和方法,促进小学语文课程标准的实施与课程改革实验工作健康发展。

  新一轮的课程改革中,口语交际作为一种重要的语文素养被提了出来,在《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口语交际与识字、写字、阅读、写作、语文综合能力一起在每个学段的目标中都有明确的要求。因此,在开展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时,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是其中的重要一环。

  二、课题实施的基本思路

  ⒈口语交际能力评价课题分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是阶段性总结评价。这一类评价是经过一定阶段的学习,通过评价了解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发展情况。编制的工具为口语交际能力的示范性评价量表。从横向看,量表可以分为听的量表和说的量表;从纵向看,量表可以分为三个学段,分别为小学低年级(1—2年级)、中年级(3—4年级)和高年级(5年级)。每个学段结束时,进行一次总结性评价。这种总结性评价主要是一种能力评价,即利用编制好的评价工具,对学生在一个阶段内习得的口语交际能力进行评价。在这种类型的评价中,最重要的是设计评价工具,工具的合理性和可行性与否,是决定评价是否有效的关键。

  第二部分是教学过程中的形成性评价。这一类评价主要是在教学过程中由教师开展的评价,主要是形成性评价方法和手段的开发,它体现为日常评价方法的提炼和总结。这种类型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与阶段性总结评价的区别之处在于,总结评价依据的是相对稳定的工具,评价的对象主要是口语交际能力;而形成性评价则把口语交际能力的复杂特性作为自己的评价对象,特别是口语交际能力与语境相结合,与情感、价值观相结合作为评价的对象。在开展这一类的评价时,绝不能囿于测量的观点,而应从价值关联的角度,从人与人相互理解的角度思考评价问题,特别是以情感、态度、价值观为评价对象的评价,更要从全新的`视角来审视评价,也就是说以人文评价方法论来指导评价活动。在这类评价中,没有一个固定的方法和工具,评价方式和手段多元化是其突出的特点。另外,这种类型的评价不以区分优劣为目的,主要在于发现学生口语交际活动中的优势和不足,以便师生能够更加有针对地教学。值得注意的是在形成性评价中,没有固定的工具并不等于一味地排斥工具,是否需要设计工具,可视具体情况而定。

  ⒉本评价的主要依据是《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对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要求,这些要求作为口语交际能力的基本标准。在评价中不能拘泥于某一种特定的教材和教学形式,而是以能力为中心开展评价。在这里,口语交际能力采取的是比较宽泛的定义,它不仅包括学生的认知,还包括学生口语交际过程中伴随着的情感、意志、价值观等,特别是在上述第二部分中应有一定的体现。

  ⒊寻求评价方法乃至编制和运用评价量表的目的主要在于服务于小学语文教学,通过评价使教师与学生认可评价标准,并通过标准的导向和方法的运用促使语文教学水平的提高。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口语交际能力是现代公民的必备能力。应培养学生倾听、表达和应对的能力,使学生具有文明和谐地进行人际交流的素养。言语交际活动包括说话和听话两个方面,说是言语的运动和表达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运动分析器活动实现,而听话是言语感受过程,它主要通过言语听觉分析器和言语分析器活动实现。要想符合儿童语言获得和发展的规律,小学阶段就是发展语言的最佳时期。因此,我们认为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要从小学生抓起,并依托于科学合理的评价。

  四、课题研究方法

  进行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研究应采取以下研究方法。

  ⒈理论研究

  搜集资料,进行文献分析和整理,主要包括以下四个方面:

  ⑴语言哲学对口语交际能力的研究。

  20世纪以来,西方哲学界在研究哲学问题时,大多与语言有关,特别是西方语言哲学对口语交际的研究,对于了解口语交际能力的哲学基础有很大的帮助。

  ⑵语言学和语用学对于口语交际的研究大多体现在外语教学中,它对于母语背景下的口语交际能力的培养有什么启发,需要进一步研究。

  ⑶心理学对口语交际的研究。语言心理学对于语言的形成和发展已经有了系统的研究,语音为基础的口语交际能力的特点是什么,语言心理学会有全面的回答。

  ⑷儿童心理学对小学儿童口语交际特点的研究。儿童口语交际特点是培养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的基础,只有在此基础上开展的口语交际能力评价,才更具有合理性和有效性。

  ⒉调查研究

  小学生语文能力评价是基于我国实际开展的研究项目,在开展评价研究之前,应对我省小学生语文素养有一个准确的认识。在小学生口语交际能力评价中,首先应对我省小学各学段口语交际特点进行调查分析。针对这些特点,编制出的测试工具才会更合理,提出的评价方法才能更有效。

  ⒊测量研究

  针对第一类阶段性总结评价,主要工作在于编制评价口语交际能力的评价工具,编制工具的过程就是一种测量过程。它需要根据理论研究的结果,编制出特定的适合测试口语交际能力的各类测试情境,形成初步的工具,在此基础上,进行多次测试,不断地修订,形成比较稳定的测试工具。

  ⒋实验研究

  包括两个方面:一是编制出的工具,在实验中检验并进一步完善。另一方面,主要是教学过程的形成性评价实验。由于口语交际能力的形成性实验,主要是根据在具体的评价实验活动中不断搜集资料、总结经验,研究者在实验中形成共识,使评价方法和手段在实验中日臻完善。评价实验研究,并不是采用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而主要采取行动研究的方式,研究者与教师以及学生进行互动,在不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有价值的信息,作为评价的结论。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5

  20xx年3月,我校初中物理、化学组申报了合肥市有效教学课题研究。我们课题组便在市、校教研部门的组织领导下,积极开展课题研究,全体实验教师分工合作,不断探索与积极实践,该课题已取得初步成就。下面就整个课题研究做阶段总结。

  一、研究体会

  我们研究内容首先是学习相关课题理论。我们通过网络平台和专业杂志了解有效教学教育研究的最新进展与动态。

  其次我们开展教师培训,统一思想。加强对每一位教师参与课题的使命感、责任感教育。我们认为做课题研究不是塑料花和花瓶仅仅供摆设的。我们要做专家型教师,要培养高素质人才必须要通过尝试与创新来实现。由于特色校的缘故,我校初中学生素质相对较好,因而我们有义务和责任多做一些新的尝试与创新。

  我们把研究与日常教育教学活动相结合。课题研究计划注重与教研组、备课组及学校的科技节等活动计划联系起来,成为其中有机组成部分。当然这并不意味着日常工作就是课题研究,为了提高课题研究的研究性我们明显的特色在于

  1、加强相关理论的学习与培训力度。

  2、课题组进行比较明确课题任务的分工、责任明确。

  3、课题组成员人人学会总结与反思并注重团队分享。

  4、有意识地进行过程性资料的收集。

  我们的研究的范围不仅局限于课内,我们的教育资源的利用也不仅局限与校内。具体内容如下:

  1、围绕学生物理、化学小制作来展开,主要以学生动手操作为基本特征,在制作中学习,在制作中体会。在小制作过程中我们不仅要关心学生小制作的成果,更要关注学生在制作过程中的收获与体会,关注学生在“做中学”中的心情愉悦程度,还关注学生自主评价能力的培养。我们的理念是“今天小制作,明天大手笔”。学生的小制作成果也的确让我们感到兴奋与意想不到。我们的特色在于:

  (1)使小制作系列化,有序化;

  (2)重视交流评估与展示;

  (3)兼顾普及与提高;

  (4)制作主题与教学同步;

  (5)既有规定主题制作,又有适当比例的自主创新课题制作;

  (6)倡导自主评价,标准多元。

  2、在理化课堂教学中渗透有效教学理念。

  物理、化学是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在课堂教学渗透有效教学理念是课题研究内容的主渠道。我们通过革新课堂,转变学生学习方式,培养学生质疑探究、动手创新、观察思考、查阅资料等各方面的能力,让学生在实验中学习,在实验中体会。对学生在实验中所发现的问题,及时给予指导和点评,或鼓励学生通过网络、图书等多种形式获取答案和有用信息。我们的理念是“让学生成为学习活动真正的主人”。此外还通过课内外的结合与互动,让学生在课内学习理论,课外进行调查研究、创新发明、数据收集等并通过制作板报、 课件、 图表、写心得等多种形式研究体会

  二、研究经验:

  1、团结协作、加强学习

  课题研究必须依赖团队的力量,而我校物理、化学组新教师偏多。许多教师有工作热情、研究兴趣,但教学经验、研究经验缺乏。所以开展校本教研,立足校本,以课题研究为载体,突出开展新老教师结对子,突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学习尤为重要。课题组利用有限的课题经费,购置数十本与课题研究相关的理论与实践书籍供全体课题组教师轮流参阅。这也促进所有课题组教师理论与实践技能的提高。

  2、突出学生主体,调动学生参与课题研究的积极性

  “做中学”的目的是培养学生科学素养,创新精神与实践能力。所以实践的主体是学生,学生的积极性是否调动是本课题研究成败的关键。我们除了采用与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感受到做的意义外,还将培训学生参与小制作作品的评价作为调动学生积极性的方式之一,并取得良好的效果。此外,我们在评价方式上将学生在课题研究中的`表现与成果以适当比例量化成考试成绩,进一步激发学生参与课题的积极性。

  3、认真反思,大胆探索

  “做中学”在初中物理化学中的应用,是一个实践性很强的课题。我们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行动研究。所以有了想法,必须进行周密计划进而大胆实践。我们坚信“做中学”尽管会耽误学生一些课余时间,但是科学教育的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就会得到很好的达成。所以,从这一点上看,“做中学”对学生的学习是有利的。这一点在这一两年的全市统考中也能看出。

  4、研究过程能较好的处理两对关系:

  (1)处理好课程与课题的关系。我们按教学内容顺序安排学生课题研究活动的主题,使课题研究对学生学习有促进作用。丰富学生的体验从而有助于他们对科学知识的理解和应用。

  (2)处理好普及与提高的关系。做中学课题的核心理念之一是面向每一个学生。因此我们课题的任务针对每一个学生,进入门槛较低,要求标准多元。但是我们在面向全体学生的同时还重点关注少数优秀项目,通过挖掘家长、社会资源予以专业指导和提高并通过每年度的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平台让少数优秀项目脱颖而出。

  5、注重细节,提倡“小题大做”

  要把先进的理念落实在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就必须脚踏实地,扎扎实实的去做。我们十分注重案例的编写与实施后的总结交流。例如对于案例内容课题组提出了统一的标准,要求至少包括:

  (1)相关资源整理(有关课件、视频、相关小实验、小制作等)。

  (2)在资料收集的基础上,至少选取两个典型案例进行开发。

  (3)案例要体现目的意义、实验原理、准备条件、过程安排、安全要求、注意事项等。

  (4)案例实施过程一定要有过程性的记录。如实验报告、相关活动视频等。这样针对一个案例往深处挖掘。使案例设计更具体,操作性更强。从而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三、不足之处:

  1、外出交流较少。

  由于教学工作繁忙和经费有限的缘故,所以外出活动无法进行。

  2、课题组整体性成果偏少。

  许多年轻教师基本处于学习和消化阶段。总结和反思方面做得不够。课题成果的取得往往依赖于一些老教师。课题组希望今后有一批年轻教师以课题为依托积极实践,脱颖而出。

  3、课题管理制度化有待加强。

  课题活动时间原本与教研组、备课组活动时间同步,虽然较为定期,但活动主题往往会被日常工作事务所冲淡。课题研究相关的奖励制度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此外,还要在用好用足课题经费上下功夫,发挥它的最大效益。

  四、下一阶段推进策略

  我们今后要努力的方向:

  1、加强反思与总结。课题组今后每学期开展一次征文活动。收集与课题研究有关的论文成果、案例、教学设计等。同时要求课题组成员每人每年至少开设一节与课题研究相关的公开课。并及时将经过教学实践形成的相关案例,相关科技创新大赛获奖作品和其它成果汇编成册,固化成果。

  2、建议学校支持建立学生作品展示橱窗,不定期的举办学生作品展览。加强交流与推广。

  3、进一步细化分工、明确职责、各尽所能,加大课题管理力度。

  建立课题学习例会制度,注重专业引领和团队分享。

  4、积极开展理化综合的课题研究活动,探索跨学科领域的做中学渗透。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题研究的工作总结09-28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10-12

课题研究阶段工作总结06-17

课题研究准备阶段工作总结11-17

(荐)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5-15

学校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1-28

课题研究个人工作总结05-28

小课题研究工作总结06-20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热)05-18

课题研究工作总结【优】05-15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