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改工作总结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帮助我们总结以往思想,发扬成绩,因此,让我们写一份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课改工作总结,供大家参考借鉴,希望可以帮助到有需要的朋友。
课改工作总结1
在新课标实施以来,全体成员善于把握机遇、立足本职、敢于开拓、勇于实践,有序有效地投身到课程改革的实验工作中去。我们数学实验的中心是数学生活化,生活数学化。我们以“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为中心,以师生的发展为根本,突破以数学学科为中心的知识体系,优化学生的数学学习方式,力求做课改路上的先行者,为全市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提供一定的经验。现将我校近年来的数学课改工作总结如下:
一、数学课改工作的回顾
1、课堂教学与课题研究相结合,提高课改研究的有效性
1999年底我校开始进行“小学生数学学习活动的实践与研究”此课题后被评为市十五规划课题、省教育学会十五教育课题。20xx年课改课程全面实施,由于我们的课题先行,所以全校教师很自然的就把课题研究与新课程的研究融合起来了。当时我们正在研究小学生在校内开展数学课堂学习及课余学习活动的研究,主要侧重于对学生学习内容及学习方式的改革,这一课题当时在市里已经有了初步的影响,这为后来我们课改的实施奠定了基础。
2、课内资源(教材)与课外资源(生活)相结合,创造性使用教材
近几年来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立足于课堂进行首先进行了学习内容的改革。我校先后两次接待市骨干教师培训班和安徽、杭州等地的教育代表团,同时以校为本,开展了校内数学实践活动的赛课,出现了“校园绿化”、“小米尺告诉我……”、“年、月、日探密”、“组合图形的面积”、“不规则物体的体积”、“购房中的数学问题”、“看电影途中的数学问题”等一系列富有研究意义的课堂教学内容。课题与活动的开展提高了湖小数学组的声誉,20xx年底我校教师代表在杭州全国第五届综合实践活动教学研讨会上了一节研讨课“移动电话的入网选择”,获得了一致好评。此案例设计也在此次会议中获全国一等奖。
数学实践课的研究丰富了我们的课堂教学视野,增强了教师教研的能力,为数学组后来的成长奠定了基础。20xx年我们感到数学实践课的研究,更重要的是应该把教师个人对数学的理解融入课堂,实现与编者的对话、与生活的对话、与学生的对话、与课堂的对话,在不知不觉中我们真正使自己成为了新课程的开发者。
在研究课中教师们着力于对教材的创造性使用。例如朱莉老师的“用字母表示数”。教师从学生感知、激疑、顿悟、深化四个环节对教材进行了处理。首先同学们交流了在课前收集的用字母表示的各类缩写,如CCTV、NBA、NJ、XXHXX等等,在学生初步体会字母妙用的基础上教师创设了“我比你们大14岁”这个数量关系,先让学生说一说“当你多少岁时老师多大”,学生们积极涌跃发言之后逐渐感到可以说很多,太麻烦,产生疑惑,此时教师一问激疑“能不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这种关系呢?”于是学生们想到了用符号、用字母表示这种关系,学生在不断的探索中终于顿悟出“a+14”这种用简洁的字母表示的数量关系。在这之后教师安排学生自己去看书,进一步体会书中“姐姐比弟弟大4岁”用“a+4”表示的意义。很显然,教师在这节课的设计中巧妙的使用了教材,教材在这里只是一个文本,它只是师生开展课堂数学学习活动的一种工具,再不是唯一的素材。
3、基地建设与课堂改革相结合,做课改的先行兵
(1)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内容的探讨、研制、开发,强调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跨学科的内容组
合,使数学实践活动成为多学科、多能力的组合,加深对数学实践活动外延及内涵的认识。数学实践活动内容可分为专题数学实践活动与常规数学实践活动的研究,使数学实践活动长期化、长效展开,以实践促进学生思维火花的迸发,以活动促进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
(2)通过对课堂内、外数学实践活动多样形式的研究,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力求创设教师导动、学生主动、师生互动、生生连动的局面。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小组合作的意义、作用、方法、分配原则、适用范围等问题的认识与研究,促进多形式,多角度的理解学习中群体提高与个体发展的关系。关注数学实践活动中课堂的常规变化。例如研究组织教学、学生讨论交流、教师引导等一系列问题的变化。
(3)研究数学实践活动中师生关系的变化规律。力求从师和生两个不同的角度重新认识课内、外新型的师生关系。
4、校本教研工作的业绩
(1)形成了稳定的专家指导团。
我校的数学教学研究已初步形成了以市区教研员及相关专家领导组成的比较稳定的专家指导团,市区教研员每学期多次亲临我校,具体指导课堂教学实践,另外市教研员还在我校定点开展数学实践周活动,亲自讲学、上课、研讨,专家们的指导大大加快了我们的成长步伐。
(2)构建了数学研究课体系。
我校的数学研究课已在逐渐摸索之后显现了自己的'特色。我们的校内研究课先要依据个人的研究课题确定研究的问题,其次是年级组内备课、试上,接着才是在全校的上课、说课、评课、研讨等一系列的教学研究活动,在活动的全过程中我们更多的强调全员的参与、平等的竞争、达成共识、共同进步。在每次教研活动之后再由执教的年级汇总资料,写出活动小结。这样的一条龙研究不仅培养了教师个体的教学能力,同时也增加了群体的凝聚力。
(3)初成了常态课研究机制。
常态课的研究很大程度上需要采取对比实验法。即在某个时期找到一个共性的数学问题,分析问题的成因,找出解决问题的策略,最终使课堂不断的良性循环发展。上半年的研究就是此研究的一个实例。通过这样的研究,引起老师们对某些问题的集体关注,集思广益,众人的力量是无穷的。
(4)扩展了学生数学学习的时空。
学生的数学学习活动不应拘限于课堂,我校开展的数学小故事、数学小游戏、数学小报、数学小论文这些数学活动为学生对数学的领悟提供了更广阔的时空。最近我们又在策划“春晓杯数学之星”全校性的比赛活动,意在改变过去传统的数学竞赛活动,准备将其作成全员参与的大众性的数学活动。
二、数学课改工作的展望
实施数学课改以来,我们逐渐学会了用课改的新思想去科学的引导数学组的发展,去突显教师个人风格的形成。学会了处理学校数学长远的发展目标与近期的工作要求之间的关系。我们开始学会了自己去思考、去实践、去体验。也真切的体会到学校是课改的研究基地,课堂是课改的实验田,教师是课改的主力军这句话的真正内涵。
当然,在工作中我们也遇到了一些困难与困惑,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1、理念与行为的偏差
我校的年青教师比较多,在新的理念上比较容易
接受,但是在理念转化为新的行为时还缺乏理必性思考,课堂上出现了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有些教学形为如蜻蜓点水,流于形势。如小组讨论的泛用、教师过多的铺垫性问题、活动过程的形势化等等。
2、民主与集中的引导
在课堂上老师们往往会引发学生不同的思路、不同的解决问题的方法,但是学生的思维有时是无序的,学生的个体之间也存在着差异,所以教师也出现了不能很好的把握这个尺度,过多的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言论或者引导的不到位,使学生数学思考能力的发展受到了限制。例如,算法多样化与算法的最优化之间的协调问题。
3、预设与生成的脱离
年青教师在课堂上还存在过多的关注教案,关注教师自己,在课堂上对学生产生的即时问题视而不见,在教师心目中教案比学生重,这些教学形为与以学生为本的理念是背道而驰,所以说新时期他对教师的教育机制及课堂调控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数学课改工作的开展为小西湖小学数学教师的发展提供了机遇,对学校的发展起到了催化作用。今后我们还要扩大影响,将我校的数学课改工作做实、做细、做深、做透,让数学成为学生的挚友,让数学成为教师发展的着力点,让数学成为我校再攀高峰的不竭动力!
课改工作总结2
20xx年的春天,课改的春风再次吹遍了小店区的每一所校园。我校也不甘落后,迎着课改的春风,开始了轰轰烈烈的课程改革。回顾一年来在高效课堂理念指导下的课程改革,我校通过一年的教学实践,一年的不断尝试,在教育教学课改方面有了些想法,下面谈谈这一年来的工作。
一、外出学习
在区教育局领导的号召下,我校在20xx年3月份派出33名教师到山东昌乐二中学习;在9到11月份又派语文老师、数学老师、英语老师、物理老师,分批去上海华东师大学习;在20xx年5月份有组织全体一线教师赴山西省灵石二中进行学习。在学习回来后,每位老师不仅写出了心得体会,而且还向全校老师做了二级培训。每位教师接受新课改理念,感受新课改思维,使用新课改教材,自始至终课改给人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在新课改理念的指导下,校长和业务领导利用教研活动时间和大家一起交流学习什么样的课堂才是真正高效的课堂。通过面对面的交流和网上自主学习,还有每位老师的不断尝试,得出了新课程理念的核心是“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这也是评价新课程课堂教学的标准。
二、课改带来的变化
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课改是平台,是一片广袤的天空,是一条期待探索的路”教师教学理念的变化,主要表现为三种观念的更新:一是教学观。课改后,教师已不再是教学的主体,学生成了学习的主人,教师的教学成为对学生学习的一种服务;二是教材观。新课标指导下的教材,仅仅成为教师教学的一种媒介,成为学生学习和接受知识的一个组成部分;三是师生关系观。新课程带来的一个重大变化就是新型师生关系的.建立,课改中,师生关系不再是过去那种教与学的关系,师生之间是平等对话、和谐交流,共同学习成为了新的课堂风格。
教学方式的变化,对话、交流、感受、体验、探究、实验、合作、自主成为新的课堂教学风格,在课堂上,很少听到教师讲解,有的是学生的实验和探究,教师的活动主要是对学生进行组织和指导,从而通过学生自主合作、实验探究得出结论。
学生的变化,新课改下学生学习方式由单一性转向多样性,学生能够在听中学、说中学、做中学、在思考中学、在游戏中学、在合作中学、在实践中学。
三、课改中的收获
通过思考,摸索设计出一套适合本校的学案设计活页,这一年中尝试使用,部分老师也设计出了一些优质学案。一学年中,我们把教研与教改结合起来,不断探索与尝试新的课改模式,让同年级、同学科的成员统一备课,然后请其中的一位老师试讲,然后统一观课议课后再作修改,之后再请一位老师去尝试,这样参与备课的老师都去尝试,直到锤炼出一堂真正的高效的课堂。
我们还举行了“推进课程改革,提升教育理念”的课改汇报交流比赛,外出学习教师,骨干、能手、新秀等教师都参加了这次比赛,并涌现出了一批课改积极分子,效果很好。
四、学校课改工作进展情况
经过将近一年的外出培训学习,学校课堂实践改革,我们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课堂教学得到了一定的改变和出现了一些新气象。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师的教育教学观念有了较大的改变。
在这次课改之前,教师的观念比较固定,对教育教学理念的认识和行成都比较肤浅,只是停留在文字表面,而通过这一年的学习实践,不少教师对课程理念体会更深了。比如数学教师王银芝、邢淑红两位老师都认为学生的学习探究过程是不能省略的、语文教师张艳红、王晓琼老师认为小组合作学习对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其他学科教师也有了不同程度的理念转变。
2、小组建设有了一定的规模和成效。
很多教师受山东昌乐二中小组建设的启发,开始尝试建立自己的小组学习合作模式,我校10个班级,现在班班都在小组建设上面动脑动手。形成了4人小组和6人小组两种模式,我校以4人小组建设为主。在课堂教学中,课后学习生活中,尽可能的发挥小组的作用,促进学生在合作中进步成长。
3、初步形成了学案模式。
过去的教师上课,只是以教师为中心,在备课环节中,往往不能考虑到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代劳现象严重,既加重了自己的工作负担,又不能让学生有效的学习提高,更谈不上把课堂还给学生。针对这个实际问题,结合课程改革理念,借鉴昌乐和永威中学的作法,依据太原市“343”课改模式和小店区“一三三”区域课改活动,我校推行学案模式,要求明确学生能做的让学生提前自主学习,不能独立完成的合作学习,从备课环节体现学生学习主体性和主动性。这样就促使教师必须考虑学生,把学生放到教学中的主体地位,一切教学活动,都是为了学生的学习而进行。
五、课改中的不足
1、经过学习尝试与实践,还没有真正确定适合乡二中的课改固定模式。这样让课改全面铺开造成了阻碍,有些观念滞后的老师无从下手去做,这还是我们有待努力的地方。充分利用连片大教研辐射作用,使我校课改工作落到实处,找到切合我校师生实际的课改发展之路。
2、评价机制跟不上,要进快建立新课改下的教学质量评价体系和评价机制,以督促老师更新观念,加大改革力度。
我个人认为,课改应该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针对各自学生应采取不同的课改方案,而不应盲目地学习照搬,模仿只是形式,却没有得到精髓,而且学校、教师和学生对于课改要有一定的适应过程,必须在这个适应过程中不断的修改和调整,才能寻找到适合当地、本校或者本班学生的课改正确之路。
课改工作总结3
一.教师观念在学习中转变
XX年九月,新课程改革的浪头已经扑面而来了,要搞好课改,首先要解决教师的认识问题,只要认识到位,转变了观念,就可以将课改顺利推行。学校领导非常重视,学校首先抓好通识性培训,从XX年上半年就开始组织有关基础教育改革和课程改革的理论学习。提前半年为英语教师购买课程标准,做到人手一册,要求教师提前学习课标、解读课标,了解课改的基本要求,并且在每学期的教研组活动规定至少组织学习、讨论、交流课标的教研活动三次,做到人人对课标有较为全面的了解。在暑假期间派我们参加过区级新课改培训,结合学校通过校本培训对全校英语教师进行定期培训,并适时召开新课改教学研讨会,为其它年级教师做示范课,起到了新课改的引路作用。同时,学校多次派出有关领导和部分英语骨干教师参加区、市、全国的学习,观看有关课改的专题讲座录相及课改示范课录相,并组织开展讨论。可以说,课改理念已深入学校全体英语教师的头脑中。
二、课改从教研活动中探索
开展了扎扎实实学科培训学习,做到边学习边实践。每学期落实教研活动“五定”(定时间、定地点、定内容、定主讲人、定文字总结),要求教研组每周组织以课改的专题教研活动,备课组坚持每周开展集体备课,研究教材,讨论教法和学法,而且又学校领导参加组内的教研活动,把通识性学习与学科性研究有机结合,力求将课改教学做到正确把握,适用有效。同时,组织英语教师积极参加区、市组织的各种课改活动,学习借鉴兄弟学校的做法。在校内开展教学竞赛活动,增强教师研究新课程的热情与能力。并规定每位教师每周至少听同年级同科教师1-2节,并间周在备课组举行教学研究课研讨活动,通过组内的说课、听课、评课系列活动,解剖案例来不断改进教法学法。三年来我们共开展校内研究课,其中王志云老师的课改论文《合作学习在英语教学中的尝试》获区十一届年会一等奖,天津市三等奖; 《关于提高中学英语合作学习有效性的思考》获天津市三等奖,李晓月老师的论文《合作学习中的小组讨论》获区三等奖。杨宝军老师的论文《课堂学习中的小组合作》获天津市三等奖。
三、课改在教学活动中实践
在我校科研课题《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在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的基础上,我们英语组结合学科特点,确立了《合作学习方式在英语教学中的实践与研究》子课题, 积极、大胆地实施合作学习教学模式的构想,在教学策略上,合作学习教学模式要创设一个全员乐于参与、主动参与的氛围,实行集体教学、小组教学、个别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方式,在每学期的课堂教学中,我校英语教师们认真实践,努力按课改理念去进行教学。一改传统的“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鸦雀无声”课堂状况,教师想方设法调动学生,让学生积极参与学习活动,让教师真正成为“平等中的首席”,让课堂成为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平台,课堂气氛较之以前面目全新,学生的反映强烈,认为老师们的教学灵活了,生动了,有趣了,愿意积极参与师生互动。家长也反映学生进初中后一改小学对学习兴趣不高的情况,对学习有了热情,并主动的开展课外各种学习活动。众所周知,我校的生源情况,小学升上来大多数是良b 以下的',优秀的学生都择校走了,学生的学习基础差,学习习惯差,学习态度更差,就这样,我们一点一点由兴趣入手,使他们看到学习的光明 ,有的学生小学学了四年英语,甚至连26个字母都默不下来,我们就帮助他树立自信心,用字母歌唱着背,到后来的一天两个单词到现在每天背四个单词,一学期规定三篇课文的朗读,使每一个孩子都能有所收获。一年来学生在习惯方面有了很大改善,学习态度也有了明显的好转,由原来的满不在乎到现在的忙于准备。虽然在学习成绩方面仍然很差,但起码,他们的心态转变了,开始有了积极的心态,有了一些自信,我们认为,这对于培养一个人来说是最重要的。
四、课改以评价改革促进
随着课改的开展,学校还探索新的评价方式,通过综合评价展现学生学习情况,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促进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在全体老师的反复研讨、实验下,英语科组印发了英语科“学生形成性评价量表”,包括学生课堂行为评价表(教师对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进行评价)、学生自我评价表。此外我们还根据学科特点,结合教学实际,制作了“学生成长记录袋”。记录学生“闪光点”的发展情况,记录中下层面学生的转化情况。
五、课改在总结中深化
课改需要探索,也需要总结。我们要求每位英语教师尝试进行反思性教学,课后试行写教后记,不断总结课改教学。学校定期召开课改实验专题研讨会,交流课改实验的经验、体会与困惑。通过研讨会和教研,老师们学到了一些好的做法,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较好的解决措施。课改实验的思路更加明确,课改实验的操作更趋科学,信心更加坚定。每学期末,要求教研组、每个备课组写出教学工作总结,每位教师写出教学总结;总结全期教学进行的系统经验和不足之处。同时,每位教师上交优秀课改案例、反思及课改论文给校教科室。
三年来,我们在教学观念,教学方式和课堂教学,师生关系等方面都有了一定的转变和提升,取得了一些经验,但也有一些教训,在教学中仍有“穿新鞋走老路”的表现,同时面对程度参差不齐的学生状况,如何让所有学生都投入到新课程的学习中,让学生和教师在课改中共同成长,这还需要我校全组英语老师继续探索,在课改“实验田”精耕细耘。
课改工作总结4
我们五年级数学组组积极开展课改实验,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也发现了一些问题,现就对我们主要做的工作以及成效作一小结:
一、制订课程改革的实验,是一个充满探索、创造和建设的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其范围广、政策性、业务性强。因此,学期初,制订了五年级组课改方案,并认真学习,了解实施课改实验的指导思想、目标、任务、课程结构和课程设置等方面内容,以指导自身教学实践。
二、定出当前,实施课改实验是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为了促进教师教育观念的更新和专业的发展,努力让自己适应课改发展的要求,我们充分利用教研活动和其他活动认真学习,确定新课程理念,制定教学常规底线要求和教学,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以保障课改的顺利实施。
三、边教边改,收获甚大启动课改实验以来,我们坚持边教学边反思、边边提高的做法。,我们组的四位教师通过接受新课程改革的洗礼,了解新课程改革的宏观背景、教育理念和具体内容,对新课程有了一个整体的了解。在教师撰写的中,无不反映出自己转变教育观念的思想,并在心理上和观念上做好投身课程改革的准备。为了学习和借鉴课改成功经验和做法,更好地推动课改实验活动的开展,我们积极参加区教研室组织的各种教研活动,认真参加区级课堂大赛的听评课,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平时,注意结合教研活动,通过具体的情境、典型的事例对数学课程标准进行解读,并要求老师通过自学加深对新课标在编写思路、结构、内容和要求等方面的理解。
四、课改工作带来的可喜变化
(一)教育观念有所更新我们经过培训、研讨和实验的砺练,已基本接受课改的理念,愿意投身课改实践,积极实践课改,努力体现课改“以人为本”的价值取向,着力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二)师生角色发生了变化我们教师不再只是知识的传播者,课堂教学的绝对权威,在课改工作中,是组织者、参与者和合作者,与学生是伙伴及朋友关系。学生在课堂上是主体,是问题的探究者,是解决问题的构建者和实施者。
(三)教学方法有所改进教师传统的教学方法正在逐步更新,各学科相互观摩、借鉴,围绕教学方式的转变开展广泛的研讨、评比,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合作学习、探究性学习、研究性学习、综合实践活动等成为校园的热门话题。教学方式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学生的.主体作用得到较好的体现。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增强。充分开发教育资源,以学生身边熟知的事物引入课堂拓展教学,注重小学数学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使学生学习方式发生了根本变化。
(四)学生乐学愿学,发展势头良好通过问卷调查,几乎所有的学生愿上课改学科的课,在学习中兴趣高,愿与老师、同学交流,学习的信心增强。课改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学习自信心,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
五、存在的问题新课程给学校、教育带来了春的气息,新课程正悄悄地改变着老师,改变着学生,在收获着喜悦的同时,我们也发现了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对下一步工作作初步的思考。
1、新课程涉及许多综合性的知识,对教师的素质要求很高,而我们的教师大都专业知识较为扎实,其它相关知识明显不足,难以适应课改要求。
2、学科之间教学时间不平衡,课时量相对不足,难以满足让学生尽兴探究问题的要求。
3、校本课程如何开发和利用的问题。
课改工作总结5
课堂教学是素质教育的主渠道,任何一种教育改革,最主要的还是课堂教学改革。如果课堂教学没有变化,那么其它改革也难以取得显著效果。在课改中,我们提出“真心实意搞课改,扎扎实实抓课堂”的口号,并以“四导”为抓手,推进新课程课堂教学改革。
㈠导理念——扎实做好老师的培训工作
实施新课程,老师是关键,为了转变观念,我校开展了一系列的培训活动。通过校领导和骨干老师的辅导报告,引导老师学习、领会新课程的理念;通过讨论、学习成功的案例,引导老师学习新课程教学的设计;通过分阶段的培训与指导,引导老师掌握实施新课程的科学方法、评价理念;通过推荐一些教育理论书籍、课程改革信息,引导老师撰写课改论文、案例和体会。此外,学校还抓住兄弟学校请专家指导的机会,让实验老师参与到该项活动中去,与专家对话,接受教育专家的思想传播,获取大量信息,使老师们在实践中更好地琢磨、体现、完善新的理念。
㈡导方法——抓好课堂教学的前期工作
课改一开始,老师们就遇到了许多难题,如,数学没有学具,音乐、美术没有教案,体育不规定内容……为了尽快解决这些问题,一方面,学校根据实际情况,自制学具,自主选择教学内容;另一方面,我校充分发挥各学科组的作用,加强集体备课。在备课中要求老师们考虑以下因素:
(1)收集与教材内容相关的'音像资料、图书资料、网上信息以及生活中的小知识;
(2)采用“马蹄型”、“品字型”等教学形式,增加交流机会;
(3)多创设一些让学生参与活动的情境,发散他们的思维,发展他们的个性。在集体备课时,由执教老师作中心发言——说教材,说教法学法,说体现新课程的理念,学科组其他老师认真倾听,并在各自钻研教材的基础上,提出改进意见,对于出现的问题大家争相探讨。
㈢导策略——进行课堂教学交流活动
我们扎实开展课堂教学交流活动,组织好示范课、研究课、公开课。我们还开展了跨学科听课,加强学科与学科之间的沟通与融合,听课后老师都能抓住课堂的亮点谈自己的收获与体会,真正做到了一课一得。我们组织骨干教师深入课堂听课,发现“提问式”、“注入式”的课堂教学较多,针对出现的问题,我校领导、老师一起把脉、商讨,决定老教师靠骨干教师带,走“仿——悟——创”之路。一学期来,在广泛的交流中,老师们改变了以往的教学方式,新课程理念在课堂中有所体现。
㈣导评价——着力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
新课程带来了新的课堂教学评价。在实施中老师经常提出这样的问题:怎样的课改课是好课?怎样的课堂教学才是有效的课堂教学?学校以怎样的标准来评价一堂好课?例如一年级的语文课识字2,老师在教完生字后,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演课文内容。学生有的表演动作,有的表情朗读,有的索性走下来,三五个聚在一起指手划脚,老师呢?穿流于学生中间,忙得不亦乐乎。正当师生激情投入,兴致高昂的时候,下课铃响了……抄生字没来得及在课中落实。用以往的课堂教学评价来看这堂课,教学内容没完成,课堂结构不严谨,学生行为太随意,充其量只能是一般课。用新的课改理念来衡量以上教学,我们觉得这堂课虽有不足,但课堂上学生主动参与,快乐体验,个性得到发展,精神得到满足,老师成为学生合作学习的伙伴,这堂课仍值得肯定。我们通过以上课堂教学评价的尝试,让老师们大胆地创造性地进行课堂教学,有效地激励和促进学生的发展。
“四导”解放了老师们的思维和手脚,曾经拿着教材茫然的老师豁然开朗了;曾经拘泥于课堂或习惯于课堂上滔滔不绝的老师少了。迈着课改的步伐走过来的教师最有发言权了,他们深有体会地说:“课改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充实;课改,让我们再次审视自己;教学方式的改变是对未来教师最大的挑战。”
课改工作总结6
一年来,我校在上级的领导下,以课堂教学创新实践与研究课题为重点,把创新的教育观念有机地溶入课堂教学设计之中,通过创设自由、和谐、开放、民主的学习氛围,让学生在合作、探索的情境中,主动地、创造性地学习知识,获取基础知识和思维方法,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创新意识,发展了学生的创新能力,取得了一定的成绩。现做如下工作回顾:
一、扎实做好教学的培训工作实施新课程,教师是关键,要切实搞好研究工作,就必须有一支师德优良、教学艺术精湛、能适应未来教育要求、具有创新意识的开拓型、学习型教师队伍。为此,学校精心从四方面入手:
1、青年教师的培养:为加快青年教师成长,让全体教师都能积极地从事“创新教学设计”的研究工作,学校采用传帮带形式,使青年教师努力缩短“适应期”,尽快突破“高原期”,早日走向“成熟期”,尽早实现由新手向能手的转化。
2、为促使教师不断学习,形成一定的科研能力,适应未来教育的需要,提出教师必须具备四种素质,即良好的思想素质;先进的教育思想素质;扎实的专业素质;健康的心理素质。学校还开展一系列培训工作,组织教师出去学习考察,定期举办学术交流等活动,让教师在活动中学习,在学习中提高。
3、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能力,学校组织骨干教师外出听课学习。通过借鉴兄弟校先进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以及教学改革理念,不断提高自身的业务素质,提高科研能力。每一次外出培训的教师回校后,我们立刻进行二度培训。我们还定期通过观看优课好课给全校教师“充电”,开阔了教师的眼界,在课改大潮中,所有的教师主动地探究性地研读新课标,荡涤旧观念,催发新思潮,正确地发掘其内涵,整合地理解其要义,变通地实践其要求,在课题研究的试验田里撒下希望的种子,收获累累的硕果。
4、学校重视骨干教师培养,通过开展学术交流、集体备课活动,集中智慧,资源共享等形式,扩充知识背景,显示才能;通过撰写论文、开展课题研究,形成风格,崭露头角。
二、以“科研”为先导,推动“课题”研究的.开展我校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坚持以教育科研为先导,走“科研兴教”、“科研兴校”之路。“一所小学的实际工作者的薄弱之处,便是缺少理论,一个小学教师应该自觉地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路。
1、齐进修,共发展。为了提高教师的科研理论水平,我校为教师订阅了多种教学杂志,购买了关于创新教学设计的光盘,为教师提供了充足的理论学习材料。对这些学习资料,我们采取分散学习与集中学习、个人自学与集体辅导、个人写心得体会的方法,作全面的研究和掌握。全体教师作信息摘抄,写学习心得。2、搭平台,促成长。开展课题研究以来,我们组织了教案设计、说课、课堂教学等多项竞赛活动。另外,采用教学反思、协作解决、结对帮扶、专题讲座等活动形式,促使教师去学习、钻研业务,实践培训。
3、同备课,勤交流。开展集体备课活动,主要采取跟踪“备、教、听、评”的形式,即集体备课、指名试教、跟班听课、参加评课,一条龙活动,有效地提升教师驾驭新课程的能力,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通过交流和展示,使大家的科研成果得到及时的推广和应用。其中获奖论文国家级一篇,省级4篇。
4、用科研指导教学,树立课堂教学示范 ,推行课程教学改革的关键在于教师必须明确什么样的教学才是符合时代理念、高质量的教学。我们大力支持教师外出听课学习,组织教师集体观摩优质课、进行讨论、书面评析、探讨现代课堂教学的基本模式。通过评优课这些活动的开展,使部分教师看到了自己的差距,明确了努力的方向,极大地调动了教师钻研业务、自修提高、切磋教艺的积极性。
三、结合本校实际情况,我们边学习边实验边总结,因地制宜,精心策划,轰轰烈烈搞课改,一心一意抓课题研究,取得了教育教学的显著成效。
1、针对性,从学校和教师的实际出发,在教学实践中尽力开发农村中所蕴含着的丰富的课程资源。如,我们就地取材,数学课上创造性的进行了社会大调查等教学活动,将统计知识的学习融于生活实践当中,通过数学活动课的开展,丰富了我校的课程资源,使新课程更贴近农村学生的生活,既培养了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也丰富了学习的内容,使教学真正落到实处。
2、形式的灵活多样性。 通过课题研究、专业人员的科研报告、新老教师之间的交流、互听互评、经验交流会等各种形式进行培训。3、定时间、定研究专题、定内容,有活动计划,有活动内容,有活动记录,及时进行整理,及时总结,整理出文字材料。
我校正逐步加大课题研究的投入和管理力度,建立健全各项相关的规章制度,不断提高创新教学设计的能力及水平。我们相信在领导及教师的配合帮助下,我们四十八小学会在未来的教育改革中绽放出更灿烂的光辉。
课改工作总结7
一、一期来高中新课改所做的主要工作
1、校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教导主任及全体高一年级任课教师分别参加了由教育部、省教育厅及市教育局组织的通识培训和学科培训。
2、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新课改领导小组以及评价小组、选课指导小组,分别召开了专题研讨会,确定了学校新课改实施方案。
3、学校已经制定了四个方案,分别是评价方案、教师培训方案、选课指导方案、新课程编排方案。
4、学校严格按新课程计划开课,并将“研究性学习”作为一门课程单独开设,每周1课时,由专任教师任课。
5、进行了广泛深入地宣传。一是多次在全校教职工会上宣讲新课改的目的、意义、理念等;二是各教研组作为专题研讨新课程学科实施方法;三是教导处出了两期新课改知识专题教学简报;四是召开高一年级学生会,向学生宣传新课改的意义;五是向高一学生家长印发了《致家长的一封信》,让家长和社会了解新课改知识,争取家长的理解和支持。
6、第七周学校在高一年级组织了一次新课改教学调研活动,进行了学生问卷调查、听课、查教案、作业等。
7、学校制作了《学生综合评价手册》和学生成长档案袋,其内容包括: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方案,研究性学习,社会实践活动和社区活动,模块成绩等内容。
8、学校开发了《湘潭地理》及《传统体育活动》两种校本教材,其中《湘潭地理》已出初稿。
9、举行了新课改现场观摩会,实验教师上了公开示范课,进行了新课改研讨会,做了经验交流。
二、20xx年上学期新课改工作要点
(1)继续学习新课程、新课标、研究新课程、新课标,找出新旧教材、课标的区别,以备课组为单位形成书面材料报教导处。
(2)以备课组为单位,分学科组织教师观看新教材培训资料包的光碟,以便把握新课程。
(3)加强集体备课,研究探讨新课程背景下的教学模式。要求由主备教师提前一周确定教学目标,选择教学方法,设计教学程序,确定教学内容,每人都是主备教师,每人设计一节课,交备课组审核,审核后提前两天交给全体组内成员,然后召集组员集体审稿,提出修改意见,主备教师按集体审稿意见修改审核后形成文本,任课教师对文本再次进行理解和补充,教师共用,课后教师记下课堂后记,下次教研时再讨论交流。通过上述设计、研讨、交流、修改、上课、课后反思、总结等几个环节,使我们的集体备课落到实处,同时也形成了校本教材,在此基础上安排高一学年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实现研究新课改。
(4)为丰富和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教师的专业化水平,打造名师品牌,有计划、有针对性地进行学法指导和学科的学术讲座,讲座内容可以是学生感兴趣的时事、社会科技、学科专题等。采取教师申报和学校确认相结合的形式确定讲学内容和讲座教师。准备成熟后下发选课申请单,根据选课人数的`多少,排出讲课时间、地点。
(5)若条件成熟,在举办骨干教师模块教学研讨课赛的基础上,本着走出去、请进来的思路,拟邀请市教科院来校进行听评课的业务指导,时间安排在期中考试后进行。
(6)面对新课改,进行校本研究课题的研究工作。要加强课题研究的实效性,切实将课题研究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运用于我们的教育教学之中,切实解决教育教学所遇到的一些实际问题。每位教师本学期至少写一篇课题研究成果,可以是教学经验,也可以是教学案例等报教导处,从中评选出优秀论文发表在学校的专刊上或推荐到上级教研部门,实现优秀教育资源共享。
(7)在课题研究总结的基础上进行学科模块教学典型经验介绍,实现总结新课程,创新新课程。
(8)在实践中逐步修改完善课改的各项制度等,以彰显十一中特色,同时各处、办、高一各备课组在安排高一所有活动时都要有活动材料,整理完后交教导处。建立课改管理平台。
三、高中新课改的困惑
高中新课改到底怎样改?我们面临着四大困惑:
(1)教育经费短缺
学校财力紧张,因为学校所收取的学杂费充其量只能保证学校正常运转。可是,新课改工作的展开确实又需要相当数量的经费支持,比如教师培训、必要的教育教学软硬件添置等,无一不需要一定量的花费,这部分钱从何而来呢?
(2)师资力量短缺
“走班教学。”是课改体现成效的有效途径之一,但目前我校高中多数班级都在五十人以上,师资怎么解决?而新开的课程教师更始凤毛麟角,如新增的“通用技术”,目前没有配套的师资。同时,课改后将加强学生实验课程,缺少实验设备和教师。
(3)教师培训与“实”相违
对于新课改,很多一线老师感到最困惑的是,课改的理念了解了不少,但太虚,而老师做的是具体而细微的工作,要研究一个个章节怎么上,要面对一个个不同的学生;个别老师甚至感慨不知如何上课。怎样培训教师也是一个新课题。
(4)学生管理难以操作分必修课和选修课后,教学模式应怎么确定?实行走班制后,如何管理学生也是亟待解决的问题。选课制带来的最大问题是,行政班班主任失去对学生的监管。在选修课增加的过程中,教学班的形式越发显著,甚至超过行政班的作用,如何做好教学班与行政班的衔接,显得至关重要。
四、建议
1、上级主管部门组织学校教导处外出考察课改搞得好的学校,以获得好的经验。
2、统一建立新课改管理软件的平台,以减少学校教导处的工作量。
3、对课改搞得好的要有激励机制。
课改工作总结8
体育与健康教学建立了“健康第一”的指导思想,强调以学生为主题。但在体育教学中,仍有不少老师在追求学生服从命令,步调一致的机械操练。这种一刀切的教学方法,束缚了学生的行动。违背了学生身心发展的规律。现将所得总结如下:
一、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教学中来。
在以往的体育教学中,主要以跑、跳、投三大项为主,学生接受起来感觉到枯燥无味,甚至讨厌这种周而复始的形式体育课。把音乐、美术引入到体育课,可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和参与的积极性。通过音乐,烘托出气氛。学生在完成活动时会感到轻松和愉快。充分调动了学生的积极生。在体育活动中引入美术,既能培养学生的动手动脑的好习惯又能锻炼了学生的身体素质。如在游戏加,让学生自己拼摆图形,然后再利用学生自己创造的图形进行游戏,学生既高兴又有成就感。这大提高了学生的自主参与的精神。
二、在体育教学中以游戏教学为主。
游戏是学生非常喜欢的一种活动。学生愿意参加,游戏在教学中能使学生产生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而愉快肯定的情感可以对人产生积极作用。这种积极作用能使学生的情绪饱满。利用学生这种喜欢游戏的心理把一些枯燥的'体育练习带入到游戏中去。学生就会更容易接受。如教学50米跑时,可以把这个内容游戏化,把学生分成人数相等的四组。进行迎面接力赛。这样既达到了教学目标,还在不知不觉中培养了学生的集体意识。
三、把爱心贯穿于整个体育教学
体育教学与其它课程教学的最大不同就是体育是以身体活动为主,由于学生年纪较小,活动能力有限,在活动中不免会受到各种问题。这就需要教师用一颗爱心去关心和爱护他们。要用适合的语言来鼓励学生。特别是对一些活动能力较差的学生。让他们形成自己也能行的心理。而不能用训斥挖苦和讽刺的语言来伤害他们。更不能嫌弃歧视他们。
教师的爱心关系到学生的健康发展。在体育教学中教师的爱心要在整个教学过程中体现出来,让学生真正体会到体育的乐趣,喜欢上体育课。
课改工作总结9
我校课程改革以《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为指导,继续推进课程改革进程,全面深化和推进素质教育。以新的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理念指导教学工作,勇于实践,不断探索,通过全体教师的努力,学校的课程改革稳步推进,取得了初步成效。
一、加强领导,优化课程改革
课程改革是基础教育的一项重大教育改革。为使学校课程改革工作真正做到坚强领导、落实措施、扎实工作,我校成立了以校长为首的课程改革领导小组,明确了各成员的具体分工。各成员通常加强课程改革的咨询研究、领导指导,及时跟踪了解课程改革工作情况。
二、加强学习,树立新观念
1、我们学校密切关注新课程理念的学习,不断尝试新的教学方法和更新新的教学理念。注重实效、方法和过程,开拓进取,引导教师采用参与式教学,构建和谐课堂,让学生学习简单、简单、快乐。
2、在学习了课程规范后,教师们认识到,教学的最终目标不是让受教育者适应现实,而是改造和创造新的现实,从而培养具有创新能力的人。重点是引导学生学会如何学习和做人。
3、加强教育的开放性,加强教学与学生生活、现代社会和现代科学技术的联系。引导教师挖掘课堂潜能、课程潜能和学生潜能,丰富教材内容,拓宽学生视野。同时,在教学中结合教材开展研究性学习、参与式学习、互动式学习和综合实践活动,为学生创造宽松的学习环境,提供实验平台,将课堂教学拓展到课外,从而加强学校教育与社会的密切关系。
三、注重教学日常管理,注重实效。
完善教学管理制度,严格要求,严格管理,提倡一周多备课,注重课后辅导,为学习困难学生打开“小火炉”,引导他们正确成长。精心组织每堂课,引导教师开拓进取,挖掘教材潜力,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坚持“两条主线”教学模式,深化课程改革。深入学习教材,明确重点难点,掌握重点。认真总结教学反思,吸取教训,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技能。密切关注作业批改工作,努力要求每位教师进行精细批改,必要时进行面对面批改。加强“三个结合”教育教学工作,要求教师首先制定计划,定期监督实施。定期召开班改会,及时纠正问题,认真反思,改进工作。
四、实践活动与优化课堂教学
课程改革的主战场在课堂。学校以“关注课堂教学改革,提高课堂教学效果”为重中之重,努力使课程的生命在课堂中焕发,课程改革的魅力在课堂中显现。
1、发挥教研组优势,加强小组备课
备课从“为教师教学服务”到“为学生学习服务”。备课重点“立体整合,为学生设定全面的发展目标,了解学生,为学生找到真正的起点,挖掘资源,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材料&Rdquo;在小组备课过程中,中心发言人将在小组中讨论概念、教材、教学方法、学习方法和过程。其他教师会在事先独立学习教材的基础上认真倾听,提出建议和建议,提出改进建议,探究问题,并在课堂尝试的基础上分组讨论,以进一步改进和优化。这样,它凝聚了团队的智慧和力量。教师备课比以往更多地体现了课程标准的理念,更具可行性,更有利于教师优化课堂教学。
2、发挥骨干力量,点对点带动全区
骨干教师是学校课程改革试点工作的排头兵。因此,学校尽一切努力为骨干教师提供更多的学习方式。今年,一名教师参加了国家培训计划培训,两名教师参加了区级骨干教师培训,两名教师参加了镇级骨干教师培训。通过上述培训和学习,使我们的骨干教师真正深入新课程,成为课程改革试点工作中的一支生力军。在此基础上,重点教师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应用中,从一点到另一点。三位骨干教师在我校进行了专题讲座,带领其他教师深入理解和体验新课程理念,成效显著。
3、转变教与学的方式,优化课堂教学,做好每一堂课。在认真备课的基础上,教师注重做好每一堂课。努力使学生的学习方式从被动、孤立和理解转变为自主、合作和探索。教师注重在课堂上营造民主、平等、愉快的教学氛围,做好组织者、引导者和助手。让学生学会他们能理解的,让他们立刻学会他们不能理解的,引导学生独立探索和学习,学生在自主学习中遇到困难,相互合作和帮助学习。这样,教室比以前更加充满活力。
五、校本培训,丰富多彩
学习是不竭的动力,建设学习型群体是推进课程改革的.必要条件。为此,我校开展了一系列丰富多彩的校本培训。
⑴阅读活动,提高阅读能力竞赛
我们学校正积极在学术学校开展阅读活动。每个人都阅读新课程理论书籍,撰写阅读笔记,交流经验,参加阅读比赛。
⑵走出去观察、讨论、交流
老师们不仅向书本学习,而且向同龄人、兄弟学校的老师、市内外先进学校的老师们学习,本学期学校组织老师们走出去到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河南永威学校等实验观摩学习,亲临课改现场,探讨课改经验,完善教学理念
六、存在困惑
部分教师对新课改仍有肤浅的认识,他们的理解还不够透彻。因此,课程改革还存在一些形式化的东西,需要进一步认识、实践、总结和完善。
新课程改革中新旧观念的碰撞,使我们的教师在实践中不断产生新的问题和困惑,如:如何更有效地开展课堂教学?如何兼顾个性与人文,面向整体,注重科学性。这一切都需要我们的教师在今后的课程改革实验中不断探索和梳理。
我们相信,只要我们按照新课程理念不懈努力,我们的课程改革实验的未来将更加辉煌&“取得伟大的成就,取得更大的进步”成就只代表过去,但它们是激励我们继续学习、探索、继续推进新课程的无限动力。
课改工作总结10
现将我校在课程方面所做的工作进行简单的回顾,我们主要从所做工作,存在问题和课改方向这三问题,开展工作,也是希望能够顺利度过这个课改时期,让全体师生尽快投入到教学学习工作中去。
一、所做的工作
(一)、建立领导小组,明确课改思路。
1、我校高度重视课改工作,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教导主任为副组长,年轻教师为组员的课改工作领导小组,统一思想不课改,就没法减轻师生负担,不课改在新形势下教学质量就没有保障,每个教师必须无条件改变思想,付诸行动,走课改之路。课改模式为24字模式,是被印证了的可行的模式,学习行动。
2、课改评价同评先晋级,评模表先挂钩,调动积极性。
(二)、加强理论学习,积极教研,不断提高
1、思想理念是行动的首要因素,因此,更新教师的教育理念是实施课程的前提,也是课改工作成功的关键。学期初召开全体教师动员会,统一思想认识,确定努力方向。
2、组织教师学习山西太谷张四保二十四字教学模式,谈学习感悟交流心得。
3、开学初要求每班精心设计班名、班级口号、并认真进行了试行和修改。各班进行小组建设,并制定出小组合作探究学习的评价方法,为后面课改的顺利开展打下了基础。
4、根据太24教学法,缓步推进,一步一个脚印,稳步向前推进,对学生的小组长、组长,进行培训,培养学生的领导能力、分配任务、讲解的能力。实行了小组评价机制,对学生进行捆绑式评价,提高了学生的合作能力、探究能力。
5、认真组织听评课活动,听课时无课教师全部参加听课,一二年级、三四年级、五六年级任课教师之间互相评课。评课活动结束学校积极进行总结,评出马晓燕、刘洪元老师为我校课改能手,三年级、五年级、六年级为课改先进班集体。
6、认真思,撰写实施新课改心得。结合新课改理念,鼓励老师们每天更新一个新理念,让老师在实践中不断思,认真总结。并将心得体会写成经验性文章,客观评价课堂中的.优缺点。促使教师对自己的教学方法、教育内容进行思研究,促进教师成长。
二、存在问题;
1、课改中出现课堂效率不高,导学案运用问题较多,经常落堂,有时偏离主要内容和主题。
2、教师不能适应新课改下的课堂角色,一些教师整节课基本不参与课堂,而还有一些教师不舍得放手把课堂教给学生,让学生探究学习过少。
3、教师在评课时,意见还有所保留。建议不中肯。
4、部分教师对新课改认识还比较肤浅,理解尚不透彻,因而出现了一些形式化的东西,。
5、小组评价只是停留在分数的累积上,缺少有效的激励措施师生易出现评价疲劳。
三、下期课改努力方向:
1、制定教师课改评价考核方案,调动教师的课改积极性。
2、从学期初就扎实开展组织听课、调研、分析、诊断问题,对课改中出现的情况进行交流。
3、小组合作的.记分过程较复杂,花费的时间较多。
4、收集和积累课程的各种资料和案例。
5、加外出学习,提高教师的视野和知识面,本镇的学校也可以,可以调课对换去学习。
新课改对于我们来是既是挑战,也是难得的机遇。我校将在今后的工作中,继续努力,进一步深化新课改教育教学理念,让新课改理念正在服务于我们的实际教育教学,开创我校课改新局面。努力使工作干得更好。
课改工作总结11
前言:从课堂师生表现来看课改工作:教师越来越注重学生的主体位置,努力从“讲”“灌”向“导”“引”转变;学生“动手、动口、动脑”活动明显多了,学生在“语言组织、思维逻辑、仪态展示、自信大方”等方面有了明显的效果。
从质量数据看课改工作:七、八、九年级期中测试、每周验收测试数据来看,学困生比例在逐渐减少。
从学生行为习惯来看课改工作:小组建设的摸索使用、日检点日志的反馈小结、学困生日帮扶、周公益辅导的开展,学生行为习惯有了明显好转,学风、班风、校风朝好的方向发展。
一、本学期初预期的目标
1、“两个研讨”再“细”、再“实”,为课堂高效保驾护航,打造各年级各科最少一人的“课改引领课”,力争全校90%教师达到“课改合格课”。2、牢牢抓住、时时抓好“学困生转化”工作,七年级把学困生面控制在20%左右,八年级控制在30%左右,九年级控制在35%--40%。
二、主要工作
(一)两个研讨工作(学案研讨和课堂研讨)
在上学期两个研讨工作的基础上,我们认为“不实、不细”是制约我校课改工作有显著成效的瓶颈,因此,本学期,我们首先抓了包科领导的思想,树立“没有这两项工作的基础,课改工作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并且明确了在活动前、中、后的具体任务,以及实施了“每周一活动反馈制度”。在“课堂研讨”中,我们依据我们的课改理念和需要解决得问题重新修订了《xx推进以学案为载体的自主高效课堂的教学评价表》,课堂结束,主评教师及时针对评价表进行评价,每周一例会,包科领导根据课堂实施情况和同科教师的评价进行概括总结。这些工作都为打造“课改引领课”和“课改合格课”做了必备的工作。(二)学困生帮扶转化工作
1、教师行为
为了促进老师们能认真做学困生转化工作,我校建立“学困生转化工作日志”制度。也就是要求大家把每天对学困生的.检点帮助情况简要的记录下来,目的是通过这一个有形的东西来检点大家,每天不要忘了给学困生一些实实在在的帮助。作为检点大家转化学困生工作日常化的一项具体措施。具体形式如下表。X班XX学科XXX日期是否检点月日……一日具体检点帮助情况纪要再者,通过《课堂教学评价表》来衡量教师在课堂上是否对学困生给予足够的关注。
根据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把每班的学困生分科组成一个强化辅导班,利用每天中午和下午自由时间进行帮扶。为了使这项工作落到实处,我校分别从“安排辅导教师”“安排所辅导内容”“调查落实情况”“定期交流”入手,力争把学困生人数降到最少。
本学期利用周六上午,对七、八、九年级学困生进行公益辅导,力争通过这些“吃偏饭”的途径,他们的学习自信心、学习成绩能有所提高。
2、学校领导行为
从本学期开始,领导进行包“学困生”工作,每位领导承包5名学困生,每天下午下学,进行一天的小结反馈,内容包括:学习行为,思想行为、行为习惯和所学习的内容。
三、课改中遇到的困惑和问题
领导方面:
1、技术层面的问题
在课改中,有些课堂中出现在教师和学生中的问题,得不到实质性地指导和帮助。借鉴名校的处理办法,又情况不一,自身的业务水平不能很好地指导、帮助教师的成长。
2、杂事、琐事的缠身
如今学校有很多事情需要领导去构思、安排、检点、小结,而许多业务领导又身兼上课一职,这样一来,有时在“两个研讨”活动参与到位上、课改深思熟虑上难免存在空隙和漏洞教师方面
1、思想态度方面
有部分教师思想还存在“懒惰”意识,自己能认识到课改的好处,也能在“课堂研讨”中中规中矩地进行课改,可为了省事,家常课仍然存在“我讲我灌”的现象。
2、行动中“偷懒”
“两个研讨”和“学困生帮扶”工作中,包科领导检点不力,还会存在“偷懒”现象,如:“学案研讨”中到位时间、活动时间、研讨质量等情况。“学困生帮扶”中课前准备、上课质量和课后追踪反馈工作。
四、努力的方向
1、业务领导多学习先进学校的课改成功之道,多想、多看、多琢磨、多积累、多总结,力争使自己在课改理论上有一定的高度和广度;再者,能走进名校,蹲下来,通过长时间的看、想、发现名校课改的内涵。
2、继续牢牢抓好“学案研讨”和“课堂研讨”这两项工作,领导亲力亲为,教师认真有效。
3、加强学生思政建设,树立“没有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学习关,课改就是一潭死水”的观念。
4、进一步调整和完善教学管理制度要求,建立与学案式教学相适应的检查评价制度。校本教研以研学习目标、研学案编制、课堂实施评议为主要内容。研制与学案式教学相适应的教学设计模板。课堂教学着眼点放在以学案为载体的学生自主学习情况等。通过这些来约束、促进和保障学案式课堂教学改革的推行。
5、高频度地开展学案编制研究活动,以及课堂实施研讨活动,在具体的实践中发现问题、研究问题、纠正偏差、不断完善。同时,开展大范围的课堂实操竞赛活动,通过活动、评价,调动教师实施课堂教学改革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课改工作总结12
时光飞逝,转眼之间半年的时间过去了,在这半年的时间里,我们学校的课堂教学经历了一场史无前例的巨大变革,轰轰烈烈而又从容有序。课堂改革搞的是热火朝天、如火如荼。现将这半年以来的课改情况总结如下:
一、课堂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教师的变化
杜郎口之行以及这半年多的教改实战,使我们的观念有了深刻的变化。我们本着在教学过程中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敢于放手,敢于把教室真正的还给学生、还给学生充分展示自我的舞台。教师不只是学生学习的组织者,更重要的是学习的参与者与共同探究者。
二、教学模式的改革带来了学生的变化
1、分组合作
我们采取按学生学习程度的好、中、差搭配的原则将学生分成几个学习小组进行教学管理,有利于在组与组之间开展竞争,其次也方便了同一个组里同学之间的互帮互助、共同提高。这样,班集体在竞争、合作中,学习气氛更浓、学习主动性更强、成绩有了整体提高。
2、展示提升
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还设置了展示环节,改变了过去每节课都是优等生在发言的状况,使得每一位学生都有了展示自我的机会。尤其是对后进生来讲,这种机会对他意味着一种被认可,给他带来了巨大的激励作用,增强了他们的自信心。
3、反馈检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们做的最成功的一点是设置了反馈检测环节。这是检测学生对知识的落实情况和学生通过学习体验成功、享受学习成功乐趣的有效环节。反馈检测形式不一,有科任老师对全体学生的当堂检测、有班主任教师利用下午自习课对部分同学的综合抽测,还有晨读之前科代表对后进生的作业检测等;激励机制也是五花八门,比如加分量化制度、添星制度、夺红旗制度等等。真可谓是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啊!在这种浓厚的竞争氛围中,大部分学生都勇于争先、不甘落后。这种竞争,除了给他们学习上带来了进步,还培养了学生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
在半年多的课堂教学改革中,每位教师都是摸着石头过河,边学边改。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不足之处也有许多。
一、教师课前的精心备课、精选例题还存在一定问题,对课堂教学的调控能力也急需提高。
尤其是课堂教学秩序,有时还不如课改前好维持,不同学科、不同教师课堂秩序的.情况也有一定差别。其实,新课改背景下,对于不同学科、不同类型的课程,教师维持课堂秩序的策略应该不一样。同时,对学生纪律教育不应该仅仅被视为学生道德成长的需要,而且应作为教学方式成功转变的重要保障。所以,在这方面我们应该高度重视,要把课堂教学秩序调控成活而不乱、乱而有序。
二、部分学生的学习热情不能持久。
反馈检测环节里好多班级都采用了各种形式的竞争机制来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活动开展之初,学生的积极性的确很高,但过了一段时间,学生的积极性就出现了差异。部分优等生、学习态度端正的学生积极性仍然很高,但另一部分就表现的非常漠然。还有一部分同学为了保持自己的优势,不愿意帮助其他组的同学,甚至是互相攻击,个别的还有在检测中营私舞弊的等等······其实,这也都是很正常的现象,我们要积极的寻找解决的策略。竞争机制的确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但学生如果长期处于竞争环境中,过分关注学习的外在动机,不能真正体验到学习本身的快乐,随着时间的推移,学习积极性肯定是会下降的。因此,引导学生端正学习态度、学会体验学习本身的快乐是首要的,其次还有竞争机制是否公平合理、是否适时更新、是否不断完善等都需要重视。
三、部分后进生在学习上存在依赖思想。
部分老师可能也已经感受到,学习后进生无论你怎样“调动”,他仍然很“被动”,有的即使稍微看到点气色,但总是坚持不了多久,就又归为原位了。他们总在等,等组长教他怎么去做,等组长做完以后自己参考,等老师逼着要作业的时候补,自己因为害怕困难而从来不主动去思考问题,缺乏独立思考和独立学习的精神,有的甚至连这种想法都没有过。面对这样的学生,我们出来做思想引导疏通之外,还因该采取分层教学,降低对他们的要求,降低难度。尽快的帮助他们找到自信心,自信心是成功的首要前提。
最后,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集体协作能力培养等都是我们急需
解决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每一位教师要把课改工作做的细之又细,每一个环节都稳扎稳打、落到实处,要把课改作为一个持久的工作,不厌其烦地去做,同时还要求我们善于总结得失,及时修正不妥之处、及时完善。只有这样,我们的课堂改革才会取得成功。
XX中学
20xx年7月6日
课改工作总结13
在新一轮国家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中,特别强调学生学习方式的改变,在各科的国家课程标准中,将科学探究作为核心,这是科教兴国战略在课程改革中的具体体现。探究学习是让学生在主动参与过程中进行学习,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获取知识、了解科学家的工作方法和思维方法、学会科学研究所需要的各种技能,领悟科学观念,培养科学精神。这种学习方式是对传统的教学方式的一种彻底的改革,目前,探究式学习在我国毕竟尚处于探索阶段,在理论和实践上都引发了一系列问题甚至困惑和疑虑。本文重点阐述作者在两年多的探究性学习课堂实践中的实践和反思。
一、我的探究性学习实践:
在国家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中,在教育局、学校领导的组织指导下,从20xx年处开始,作为教研组长的我带领生物教研组领跑率先,开始了学科教学中的探究性学习的探索。我通过看书学习,在网上收集资料了解其它城市和国外的先进教学经验,结合本校学生特点,大胆实践和创新。20xx年,全校共有近200名学生参加了生物学科的探究学习活动,在活动过程中,从选题、制定研究方案、实施过程到形成成果的每一个环节,我都对学生进行了精心的组织,给予了细心的指导。学生开展课题研究二十多个,共有19个小组拿出了研究成果,在我的指导下,学生们撰写小论文、制作多媒体演示稿、制作展板、建立自己的网站发布他们的研究成果,20xx年12月,江苏省中学生物探究教学研讨会在我校举行,与会的有全国生物新课标核心组专家、全省各地教研员、骨干教师近300人,我的探究性学习阶段性成果文集、教学网站、研究课受到与会专家、同行的高度评价。20xx年,我又进行了网络情境下的探究性学习的探索,并在镇江市及江苏省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教学设计评比中分别获得了一、二等奖,20xx年10月,我作为江苏省的代表参加了全国中学生物探究教学案例评比,来自全国各省的教学精英展开了激烈的角逐,我的教学案例受到专家们的一致好评,夺得全国一等奖。
二、我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的反思:
(一)教学反思及其意义: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提出了本次课程改革的六项具体目标。在关于评价改革中,强调建立促进教师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尤其强调教师对自己教学行为的分析与反思,以促使教师形成自我反思的意识和自我监控的能力。反思是教师以自己的职业活动为思考对象,对自己在职业中所做出的行为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结果进行审视和分析的过程,教学反思被认为是教师专业发展和自我成长的核心因素。
在两年多的探究性学习的实践过程中,反思伴随着我的学习、探索和总结过程,反思使我有所思、有所悟、有所得。
(二)我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的反思
反思1、新课程的探究教学以学生活动为主,在探究性学习中,学生活动多了,教师的作用是否减弱了?对教师的要求是否降低了?
曾听过这样的公开课:教师只提出了课题,然后,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跨小组的讨论,小组讨论时,每个人都在高声地说,谁也听不清谁,教师没有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没有对学生的活动进行精心的策划
和组织,没有适时的指导和准确的点评,没有对学生学习目标达成情况的的评价和检测,课堂表现盲目而无序。
诚然,探究性学习是学习者自己理解和发现世界的过程,但并不意味着探究性学习就是把课堂交给学生,教师什么都不用管了;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角色应该是学生探究过程的促进者和引导者,而不是主持人或报幕员。探究性教学决不等于课堂上的杂乱无章,而应该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在探究式教学中,学生在知识能力、过程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应该达到怎样的目标?达到这样的目标应该进行怎样的教学设计?你的教学设计是否与学生已有的经验、知识储备和能力水平想适应?你的探究性教学的实施过程需要给学生准备或提供哪些教学资源?学生探究过程中学生自主活动的重点是什么,教师重点指导探究的`哪些方面?如何引导,何时介入,介入多少?在开放的课堂中,会出现哪些情况?该怎样应对?如何进行及时正确的评价,怎样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这些都是教师要思考和探索的问题。
新课程所提倡的探究性学习承载着科学知识的掌握、科学探究能力的发展、科学精神和科学思维习惯的培养等多重任务。正是这样的任务决定了“探究性教学实际上是一种精心设计的教学活动”。教师要充分发挥在新课程中合作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教师在课堂中活动的时间少了,但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必须具有更高的“含金量”,探究性教学中,教师的责任更重了,对教师的要求更高了。
反思2、不能什么都拿来"探",要选择适合学生探究的内容来探究。提倡探究式教学不能完全否定讲授式学习。
新课程提倡探究性学习,因为基于直接经验的、探究式的学习有利于让学生体验科学研究的方法和过程,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使学生的科学素养得到全面发展。但我们不可能也没有必要将所有的学习内容都设计成探究性的。学生学习的知识大多是人类经过几千年探索的结晶,最有成就的科学家也最善于吸收前人已有的成果,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攀登科学的高峰;有些知识内容,由于各种原因,难于通过探究式的学习活动去获取;还有大量的学习内容,虽然可以设计成探究活动,但由于具有较高的难度和教育资源所限难以实施。在义务教育有限的时间内,没有必要强调堂堂课探究、强调事事都要探究。到底多少时间用于间接经验的学习,多少时间用于学生探究,才最有利于学生的最优发展,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最值得选择的内容应该是对于学科来说具有核心和基础地位的那些概念和规律性知识,因为学生真正理解了这样的知识,就等于掌握了学科知识的主干,形成了扩充和扩展自己知识结构的能力。
讲授式学习和探究式学习均是中小学生的重要学习方式,不能认为探究式学习就是先进的,讲授式学习就是落后的。二者应该彼此取长补短,互相促进,不可偏废。学生在学校的学习过程中,应综合运用多种学习方式。每种学习方式各有长处和短处,运用得好都会发挥其他学习方式不能代替的特殊功效,运用不好也都会产生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能以一种倾向代替另一种倾向,从一个极端走向另一个极端。
反思3、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应追求形式,而应体现实质。
与一位很敬业的老师交流时,她说:她认为表演小品是她这门学科的探究性教学的最好形式,所以她每节课前都要给学生排练小品,甚至写好台词让学生背熟课上表演;我观摩过一节公开课,学生分好组摆开架势拿着稿子按着排好的顺序表演着辩论。在这些形式上的探究中,本来在传统教学中,教师要说的话换成了由学生来说,直截了当传授的知识变成了小品的台词和辩论词,这是实质上的探究吗?很多老师心目中的探究性教学就是给学生一个课题然后让学生分组收集资料制作演示稿在课上进行成果汇报。查阅资料、写小论文、制作演示稿、准备发言稿占据了学生大量的时间,增加了学生的学习负担,教师只重视成果汇报的热闹花哨,而不重视对学生进行探究活动的过程性指导和帮助,缺乏体现教师高超教学艺术的点拨,很少有准确的富于指导性的评价,只有探究性活动的形式表现而没有师生间、学生间的实质性jiao往和真实的思维碰撞。所以我们会看到学生在课堂上朗读从网上复制粘贴下来的他自己也不甚理解的文字,我们也会看到由家长甚至电脑公司制作的精美的多媒体演示稿。在这些形式的探究性教学过程中,学生真可谓“动”起来了,可是,学生是怎么“动”的?又“动”了些什么呢?其实,科学探究真正要强调的是“动脑”,学生肢体上的“动”、嘴巴上的“动”,最终都是为了更好地、更积极地投入思考。从这个意义上说,就是“行动
不如心动”。
在镇江市新课程实验校际巡回观摩活动中,我开设了一节题为“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的公开课,这节课我的设计理念是:不追求表面的热闹,而追求探究理念的实质性的体现。这节课要解决的问题是“外界气体是怎样进出肺的”,即“肺的通气”。这一内容的探究学习,必需建立在有关概念的基础上,所以,在进入探究环节之前教师先帮助学生认识与“肺的通气”有关的结构:如胸廓(肋骨、肋间肌、膈)等。在探究过程中,教师将学习内容与学生生活紧密结合,按照学生思维发展的规律,设计一系列环环相扣的问题,将实验、观察、测量、模拟实验等科学探究的方法,有机地组织在学生的学习过程中。这节课,没有试讲,学生课前没有做任何准备。探究学习过程中,有学生面临思维的瓶颈状态时的沉默,也有柳暗花明、豁然开朗的激动,有观察未知的实验现象的出现时的紧张,也有经过积极的分析推理后得出结论的兴奋。教师在学生活动过程中及时进行画龙点睛式的点拨、引导、评价,促进学生在本节课的探究活动过程中,达成知识技能、过程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各方面的的学习目标。
这节课的成功开设,使我更清楚地体验到,“探究性学习”应该是一种在好奇心驱使下的、以问题为导向的、学生有高度智力投入且内容和形式都十分丰富的学习活动。其主要特征是通过高水平的思维来学习,基于问题解决来建构知识。教师应该通过精心的教学设计来引导学生探究,使学生“乐学、善学”。探究性学习活动不应追求形式,而应体现实质,应该真实、平实。
反思4、在探究性教学过程中,过程是否一定比结果更重要?能力、情感是否一定比知识更重要?
在课程改革的实验过程中,关于这个问题,我与同行进行过广泛的讨论和交流。有的老师认为:科学家的研究在很多情况下是失败的,没有得出结论,这不也是一个科学探究过程吗?不少老师认为:许多知识都容易遗忘,更何况当今知识更新的速度极快,只要具备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就可以通过许多渠道获取知识,所以,学不学得到科学知识并不重要。但我和一些老师认为,这样的理解是有偏差的。
从科学探究的内涵看,探究性学习指学生通过类似于科学家科学探究活动的方式获取了科学知识,并在这个过程,学会科学的方法和技能、科学的思维方式,形成科学观点和科学精神。因此,科学探究是既作为科学学习方法,又作为科学学习内容出现的。
从科学探究过程来看,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应该包括从发现问题、提出假设、直到得出对问题的解释(结论)、以及验证结论等,没有“得出结论”这个环节,就不是完整的科学探究过程。
如果仔细研究过各学科的课程标准和根据新的课程标准编制的新教材,我们就会发现,新教材在知识体系上已经作了大刀阔斧的改革,删掉了繁、难、偏、旧的知识内容,选取了对于学生终身发展最必要、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知识。教学目标也是包括知识能力、过程体验、态度情感价值观等方面的。爱因斯坦曾经把科学定义为“探求意义的经历”,这句话同样适用于教学,教学是指导学生探求新知(意义)的过程。其中,知识既是“载体”又是“目标”。首先,科学知识是探究性学习的基础,没有一定的科学知识作为基础,探究性学习又怎能起步?其次,科学知识是探究性学习的目标之一,学生必须掌握那些对于他们终身发展必要的、现代生活不可缺少的知识,没有科学知识的获得,又哪来的运用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
探究性学习必须满足学生在短时期内学到学科的基本知识和学科的结构的要求,认为在探究过程中作为“载体”、作为“目标”的概念和原理无足轻重,“探不探究
出结论无所谓吗”的观念,其结果必然演变为徒有形式的机械练习或无理论指导的盲目摸索。长期下去,探究学习的目标的达成是残缺的,探究成功的体验是不全面的,又怎么谈得上使学生终生受益呢?所以,新课程中提倡的探究性学习,不能片面强调教学过程,片面地强调学习方法的获得,而将教学方法与教学内容割裂开来。
在探究性学习实践中,我认识到,教学反思不简单是教学经验的总结,它是伴随着整个教学过程的监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活动。教学前的反思使教师全身心地投入,使教学成为一种自觉的探索;教学中的反思使教学少走弯路,取得事半功倍的效率;教学后的反思使教学更趋理性化,使教学经验理论化。教学反思帮助教师不断探讨与解决教学目的、教学手段、教学方法的问题,不断提升教学实践的合理性。教师在反思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找出解决问题的方法;在反思中关注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关注自己各方面的成败得失,在实践和反思过程中,教师的教学理论水平和实践能力得到螺旋式的提升。
在探究性学习过程中,在新课程实验工作中,还有很多问题需要我们在实践中进一步思考,如怎样结合学生生产、生活实际,结合当地教学资源和经济生产实际,科学地运用教材?如在开放的课堂中,教师怎样充分发挥教师组织者、参与者、引导者的作用,帮助学生实现学习目标?怎样运用信息技术进行探究性学习?教育的过程本身就是一种探索与创造,课程改革也是探索和创造的过程,课程改革的最终实施者是教师,要靠广大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去实现,去反思、去总结、去完善。还有很多课题等待我们去研究。
课改工作总结14
我们从事中学英语教学,虽然学习了一些教学方法,但在实际的教育教学中,我们深深感受到中学英语教学的困难和疲劳。我们真的是“他们身上苦,心里乐!为了改进今后的教学工作,现对本学期的教学工作进行总结。
英语是中学生的主要课程。无论是学校、家长还是学生都非常重视这门课,但很多学生觉得这门课枯燥难懂,甚至很多学生放弃了。究其原因,是学生与英语学习的接触少,说话和练习的机会少,以及与汉语形成一定反差的诸多因素,使学生在英语学习中常常产生“厌恶、恐惧和遗弃”的不良心理。这迫使我改进教学方法。
一、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学生是学习的主体
我们学习了英语课程标准,了解了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目的,掌握了当前英语课程改革的重点,明确了英语课程各层次的总体目标和各类教材的评分目标,并了解了英语教学原则,学习了一些科学的评价原则,为以后的教学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保证了教学的顺利进行。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不能理解任何真理,不能掌握任何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才能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因此,我们改变“一个演讲厅”,把课堂还给学生,形成师生沟通、创业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二、采取的措施
1.认真学习和反映以素质教育为目标的新课程理念和学校工作计划,认真学习教材,与王华老师共同制定本学期教学工作计划,加强计划实施情况的落实、反馈和总结。
2.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常规教学,以学生为主体,组织全员教学,注重培养学生的听、说、读、写能力,充分利用早期阅读时间,要求学生朗读课文。
3.注重词汇和句型的学习,经常进行听写训练,提高学生记忆单词和句型的能力。此外,从一开始就要密切关注英语课文背诵。在李阳老师的报告会后,利用李阳老师“用业余时间征服英语”的教学理念,制定课前阅读英语的策略,背诵英语计划并密切关注其实施。
4.在教室内外多听多说英语。老师们尝试在课堂上用英语授课,这可以使学生更多地接触英语。每节课都应利用必要的时间,让学生以不同于他们所学的日常语言和课堂语言的形式进行对话。还可以结合实物和图片进行简单的英语描述,培养学生的语感。
5.掌握测验,通过学习计划,注意定期复习。
6.注意准备,每天课前、课后在年度课室进行交流,讨论课堂教学中的各种情况。
三、教学经验、存在问题及未来实践
(1)教学
积极运用杜浪口教学模式和灵石四中学案模式进行教学,深入了解和分析学生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教学。由于每个单元中的单词和短语经过多次强化训练,因此,词汇得分率比以前高。由于加强了英语书面表达的背诵,英语作文的得分率有了很大提高。此外,由于“学法”的实施,学生的学习习惯进一步改善,我班英语成绩取得了历史性突破,平均分、合格率、优良率名列前茅。虽然我们也进行了英语阅读训练,但学生的阅读能力没有多大提高。单项选择题和句子完成题的得分率可以接受,但未来综合知识和其他项目的得分率较低。今后应加强完形填空、阅读理解和综合测试的训练。
(2)在学习方面
首先,我们应该培养学生学习英语的兴趣。第二,培养学生的`责任感。我们应该从小事做起,从感恩做起,带头使用“集成系统”并用类规则实现它。我们应该坚持经常、自觉、随意地接触英语,全年使用英语知识,英语成绩将不断提高。经过一个学期的努力学习,大多数学生觉得他们的英语有了进步。过去,他们阅读不流畅,但现在他们能背诵一些英语文章。如果你只是为了考试而临时抱佛脚,即使你能应付一段时间,你掌握的知识也不是很扎实。新旧知识会兼顾一件事,失去另一件事。
首先,树立与新课程相适应的教育理念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阅读、感知、观察、分析和思考,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教师只能让学生自己阅读、自己感受、自己观察、自己分析、自己思考,才能理解任何真理,掌握任何规律。于是我改变了“一个演讲厅”,把教室还给了学生,形成了师生交流、创业互动、共同发展的教学过程。
第二,让学生了解学习的目的
要学好英语,首先让学生认识到学习语言的目的和意义。众所周知,人类社会已经进入21世纪,新的世界将是一个充满竞争和变化的世纪。中国要想在跨世纪的竞争中取得主动,中华民族要想腾飞,归根结底要靠优秀科技人才的涌现。如果我们不懂英语,如何理解这个世界?以三亚为例。第55届世界小姐选举在三亚举行,那里有许多外国游客前来旅游。如果我们不会说英语,也听不懂他们说的话,我们就无法与他们交流,更不用说进行商业交易了。学生只有自觉地把自己的梦想与祖国的前途命运联系起来,才会对英语学习产生真正的兴趣,这种兴趣也可能成为学习英语的动力。因此,我结合本地区学生的实际情况,通读选择教材,围绕最简单、最基本、最常用的英语词汇、句型和交际会话进行教学,使学生对英语产生兴趣,形成学习动机。
第三,努力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相对而言,初中生比小学生更加独立,他们的自尊逐渐增强,他们渴望得到尊重。只有师生之间相互尊重和信任,才能建立友好关系,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因此,我必须树立正确的学生观,正确认识学生的主体地位。我以满腔的爱心关心和尊重学生,耐心细致地引导学生,沟通学生的思想感情,使自己成为一个受学生欢迎和喜爱的人。在课堂上,我是一名学生的老师,不断地哄骗和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大胆地寻求创新。下课后,我成了他们的大姐和好朋友。我谈论了一切,点燃了我内心的光芒。在生活中,我是他们的父母,非常照顾他们。
第四,严谨的学识和良好的教学态度
教师的教学风格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风格。驾驶的一言一行始终影响着学生。因此,我提高了自己的思想认识,善良自觉,热爱本职工作,敬业奉献,不倦学习,孜孜不倦教学,以身作则,严谨治学,坚持良好的教学态度。教师的教学语言和教学态度直接影响学生的学习。教师教学态度好,学生喜欢,听课兴趣高,理解知识快。相反,学生们不喜欢甚至讨厌它。异常是指处于青春期的初中生。他们开始对问题有独立的意见。他们应该更加注意这个问题
课改工作总结15
根据县教科局全县十二所小学课改试点校加强课改试点工作的有关要求,我校组织全体教师认真学习先进的教育理论,结合自己的课堂教学实践,不断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提高教师基本功,打造具有人民小学特色的教学模式。现将我校课改工作推进情况汇报如下:
一、坚持课改工作的长效机制。
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校长宋永生担任课改组长,主管教学的副校长任小华为副组长,学校中层和各教研组长为组员的课改领导小组。在实施上,既不搞一哄而上,也不搞一刀切,而是长期负责领导学校的课改工作,做到了组织上有保障。
二、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全面提高教师业务技能,竭力推进大目标教学,就目前学校实行的“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进行小组课改探讨,要求教师对所教教材的各个目标要了如指掌,教材之间的联系要熟透于心,且能举一反三,做到心里有书,胸中有数。这样在课堂上才能应用自如、有效点播,达到预期目的。
三、典型引路,确立课改年级。
我们利用学校骨干教师资源,开展课改创新,引领全体教师投入课改之中。学校首先请在教学中有引领示范作用的4名教师进行了课改示范,为全体教师作了很好地榜样作用。为了稳步推进,我们以四、五、六年级的语文、数学科为试点,从内容到形式都进行改革,以学校研究“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为重点,并结合小学生的特点,始终将愉快教学法贯穿全过程,展示“六步四环”教学理论在课堂实际教学中的应用。改变教学结构,改变座次排位,开展小组合作探究;开放课堂教学,让所有教师观摩受益。
四、全面辐射,分步推进。
根据不同年级,构建不同年级的学习合作框架:五、六年级学生有了较好的学习基础,在小组合作学习的时间上占到总时间的80%。同时,合作小组实行六人一组,由组长牵头、组员互助,确立合作讨论学习模式。老师的检查、提问、指导时间不超过总时间的20%;三、四年级在运行这一模式时,老师指导的时间不能超过总时间的35%。
一、二年级学生学习基础薄弱,要完全靠老师扎扎实实地教,但这种教,绝不是咀嚼喂养,要给学生渗透学习方法、灌输合作意识,到第二学期,老师在指导时,一定要留出20%的时间让学生自主讨论、合作探究,培养学生合作意识。二年级要利用已有的学习方法,让学生初步通过查字典,借助学过的旧知识,逐渐辅导他们自学,引导他们学会质疑、提问,讨论,逐渐过渡到合作学习。在时间分配上,学生自主占有时间逐渐加大,逐步过渡到60%。
五、根据年级不同,确立探究要求。
老师的提问精心设计,提的'问题只要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有利于学生的思维发展和智力开发。在讲的训练上要严格遵守七不讲:知道的不讲,通过自学能学会的不讲,经过查资料可以学懂的不讲,通过同学帮助后能弄懂的不讲,借助于旧知识能解决新问题的不讲,通过相互讨论能弄懂的不讲,通过合作学习能得出结论不讲。把学习的时间还给学生,使学生真正变成学习的主人。在方法上做到,即全面抓课堂教学改革,又要做到分层次逐渐推进。根据学生年龄小、知识量少的实际,在不同年段,实行不同的小组合作学习形式,竭力倡导先学后教,不断地挖掘和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六、组内研讨,个人尝试。
学校在校本教研上推行的是“先周备课,中心发言,形成共案”。这种研讨模式有力的促进了教学资源的整合,变单一的教学个体为群策式的集体智慧,实行了资源共享。大家在先周备课的基础上,研训课例,使课型得到延深,集思广议,充分发表对教材施教施学的策略,形成了共识,明确了课改的方向和担负的责任。教师在课改尝试教学中会遇到许多问题和疑惑,往往会阻碍课改的进程,但通过组内研讨使问题和疑惑得以解决,就会加速个人课改尝试。
七、提炼出“六步四环”课堂教学模式。
学校通过认真研究洋思经验,杜郎口经验,发现这些先进的教学法模式都是以学生为主体,体现学生学习的自主性,培养学生学习的方法及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何打破传统的应试教学模式,让更多的学生获得自己喜欢的有效知识成为我们每个教师思考的问题。我们通过查资料,外出学习,上实验课,开展教研活动,进行了及时的学习与交流,得到一定的解决。立足学生发展的需要,立足学生成长的必要,我们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与创新尝试,提出了人民小学课堂有效教学模式。
1、整体结构:目标导航----课前预学----预学检测----质疑解惑(合作探究)----检测反馈---培优辅差(拓展培优、补救巩固)
2、基本特点:10+20+10自主学习,学案引领,小组合作,先学后教,学导互动。
3、模式板块:预学检测板块和展示反馈板块
第一板块:预学检测(课前30分钟)
总体目标:学生根据目标导航(自学指导)完成自己能解决的所有问题,并生成展示反馈课的学习目标。
要求:
教师:制定学生预学目标,预学指导,并作适当引导启发,并在课前对学生预学情况进行检查。
学生:通过阅读,操作,查阅资料等多种方法完成预学任务,完成自己能解决的问题。
第二板块:展示反馈。(课内40分钟)
主要课堂教学流程如下:(略)
质疑解惑(自主合作探究):是课的中心环节。这个环节中,首先学生根据教师的目标引领交流展示自己学习的成果,其次让学生交流点评,再次让学生谈谈自已学习中的困惑,最后教师根据学习情况点拨引领,对于学生无法解决的问题进行集中处理并对学生提出课后探索的要求。
检测反馈:通过相关不同类型测试题,来分层检查一下学生当节课的目标完成情况,并产生日日清的对象,利用课后补救巩固提高,达到真正巩固掌握。
培优辅差(拓展培优):鼓励中上学生做一些教师设计的拓展题,进行拓展培优,对学习困难学生进行个别辅导,查漏补缺。
4、方法步骤
(1)调整原有教学模式,如课堂结构必须保证10+20+10时间。
(2)调整原有常规管理模式,如时间要保证新课前的预习时间30分钟,课前要检查学生预学准备情况,课堂评价要根据课堂情况对学生标准量化,实行积分制,调动学生积极性。
(3)保证当堂完成作业,并产生日日清对象。
(4)实行小组承包制,进行每一节课的小组成员都要有任务。
老师要把握每一个学生特点、爱好、特长、不足等,明确学生的动机,服务和满足学生的需要,相信学生的潜能,充分发挥他们的主观能动性。教师一方面要真正实施民主化教学,做引领者、合作者,在关键时给予点拨与指导;另一方面要敢于放手,敢于向自我和传统挑战,要通过不懈的努力使自主学习成为学生喜爱的最主要学习方式,为学生的成功人生奠基。
八、课改工作的疑惑
1、由于学生长期受教师讲授为主的课堂学习影响,实施“六步四环”教学模式时,学生动口的积极性不高,需教师不断地激励和发动,学生座位的突然变化,学生精力难以集中,讨论时有的学生开小差,不能抓紧时间学习。
2、受教师组织教学能力和讲授式课堂的影响,班级间学生的表现程度不均衡,有的班级学生不够活跃,甚至出现冷场的尴尬局面;有的班级学生过于活跃,抢话说,争着展示,课堂显得有些乱,学习小组管理方法过于单一,需要教师加强组织教学,适度调控。
3、给学生以足够的自学、讨论交流的时间,教师担心完不成教学任务,时常不由自主地给学生讲课,影响自主学习的效果。小组讨论后鼓励更多的学生展示,展示人数、次数、精彩度与展示时间存在着矛盾。
4、班额过大影响课堂活动的开展。我们现在班额都是70多人,这无疑使教师在组织实施课堂教学的时候,对学生的观察了解及师生间的互动、合作等增加了难度。
以上是我校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些做法,很多地方还需不断修正完善,我们将不断地学习借鉴其他学校的成功经验,结合自己的课堂实践,将课堂改革推向深入,创设有效课堂。我们坚信在教育主管部门的指导下,在全体教师共同努力下,我校一定会在课改中取得更好的成绩。
【课改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课改工作总结02-02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10-21
学校课改工作总结05-29
高中课改工作总结05-21
课改工作总结 14篇05-22
高中课改工作总结【精】07-25
课改工作总结14篇06-01
课改实验阶段工作总结06-05
课改工作总结15篇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