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范文
当前位置:聘大网>职场范文>工作总结>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

时间:2024-07-21 11:39:39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5篇

  总结是对过去一定时期的工作、学习或思想情况进行回顾、分析,并做出客观评价的书面材料,它可以促使我们思考,因此我们要做好归纳,写好总结。那么如何把总结写出新花样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乡村振兴工作总结,欢迎大家分享。

(精)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5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

  一、基本情况

  灵璧是奇石之乡、钟馗故里、垓下之战古战场,素有“奇石虞姬钟馗画,灵璧三宝甲天下”之美誉,辖区总面积xxxx平方公里,辖xx个乡镇和1个省级经济开发区,总人口xx0万,耕地xx1万亩。20xx年被确定为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有扶贫开发任务的村(社区)308个,20xx年底建档立卡贫困人口xxxxx户94986人,建档立卡贫困村73个,贫困发生率为8.11%。20xx年全县73个贫困村全部出列;20xx年4月经省政府批准,灵璧县正式退出贫困县序列。经过历年的动态调整和动态管理,现有建档立卡脱贫人口30246户97023人(不含监测对象中的脱贫户)、监测对象20xx户6942人,其中今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xx人。20xx年、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位居全省“第一方阵”,2名扶贫干部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xx名扶贫干部荣获“全省脱贫攻坚先进个人”称号。

  二、主要做法及成效

  (一)聚焦责任落实,建立健全组织体系。县委县政府始终把防止返贫致贫、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最大的'政治任务,不断完善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长效机制。一是强化理论武装。先后40次通过县委常委会议、政府常务会议、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会议,切实用于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二是强化顶层设计。及时调整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高规格成立产业振兴、人才振兴、文化振兴、生态振兴、组织振兴5个工作专班,构建“1+5”领导机制,班长均由县委常委担任,并由政府副县长担任副班长,明确工作职责,形成了“县委统一领导、部门合力共为、镇村推进落实”的工作体系。三是强化部门会商。48家成员单位各司其职、各负其责,先后10余次会商协同推进有效衔接各项工作任务落实,形成了协调配合、资源共享、高效运转、齐抓共管的工作合力。四是强化镇村力量。拉紧责任链条,夯实乡镇党政主要负责人乡村振兴“第一责任人”责任,明确2名党政班子成员分管有效衔接工作;重组乡镇乡村振兴工作站,配备308名村级乡村振兴专干。五是强化督导调度。坚持“五级书记”抓乡村振兴,县委主要负责同志先后调研有效衔接工作xx次,发现问题28个,解决问题28个;制定《灵璧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监督工作清单》,常态化开展有效衔接领域作风和腐败问题监督检查;先后8次组织人员深入镇村一线开展督导调研,发现问题及时指导督促整改。

  (二)聚焦政策落实,保持政策总体稳定。一是抓好衔接政策解读。大力开展政策宣传,组织政策专题培训xx1场次,不断提高乡村振兴系统干部政策业务水平;通过干部入户、媒体宣传、政务公开等方式开展政策宣传,提升群众政策知晓率。二是抓好财政政策衔接。20xx年乡村振兴统筹整合财政涉农资金3.83亿元(乡村振兴衔接资金xxxxx万元、统筹整合其他财政涉农资金76xx.8万元),共安排基础设施类、产业扶贫类、就业脱贫类等项目495个,有力推进了乡村产业发展。三是抓好金融服务政策衔接。扎实做好过渡期脱贫人口边缘易致贫人口小额信贷工作,建立健全提前预警机制和风险补偿金制度,坚持日通报、周调度,20xx年发放小额信贷资金2956户1.43亿元,落实贴息资金947.91万元。四是抓好土地政策衔接。继续用活增减挂钩政策,用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结余指标省内交易政策,统筹安排不少于5%新增建设用地转型计划指标,保障乡村重点产业和项目用地。五是抓好人力智力支持政策衔接。实施农村义务教育阶段教师特岗计划、定向培养乡村教师计划、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计划、招聘农村教师等263个;培训农技人员1xx人,选派科技特派员88人,引进高层次人才、专业技术人才等70余人。

  (三)聚焦工作落实,全力推进重点难点。一是持续开展动态监测帮扶。建立健全网格化监测、信息共享比对、分类帮扶、定期评估等机制,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xx2名网格员,构建全覆盖四级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比对住房、教育、医疗、救助等预警信息xxxx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新增监测对象27户xxx人,分类制定帮扶措施92条,做到早发现、早干预、早帮扶。二是持续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目前,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人口务工xxx人,占搬迁劳动力的80.57%;实施特色种养有38户,对不能外出务工人员,通过发展产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三是持续加强衔接资金和扶贫项目资产管理。建立健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储备项目xxxx个,概算投资8.97亿元;20xx年度下达我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3.07亿元,涉及项目495个,截至目前项目开工率100%,完工率98.79%,支出率97.47%。我县20xx至20xx年共投入扶贫资金27.36亿元,形成资产xx亿元,已全部录入国办系统。四是持续实施“一体四联”消费帮扶。认定公布企业xx4家、产品261个,26家企业成功注册832平台,上线农副产品76个,今年累计帮销产品5.7亿元。

  (四)聚焦成果巩固,持续提升脱贫成效。一是落实控辍保学机制。加强控辍保学,提高义务教育巩固水平,累计发放困难学生资助资金2980.47万元、受益学生xxxx人次;“雨露计划”发放资助资金xxx万元、受益4895人;全县义务教育阶段学生xx.12万人,无一例失学、辍学现象。二是落实防范因病返贫致贫机制。全面落实健康帮扶综合医疗救助政策,实现“一站式”即时结算,切实解决“因病返贫”问题,全县家庭医生签约5万余人,脱贫人口就医共计受益39.32万人次。三是落实住房安全保障。建立常态化住房安全保障动态监测、保障、协作机制,开展群众住房安全和危房改造质量“回头看”行动,逐户排查群众住房安全隐患,逐一开展住房安全鉴定,积极推动问题整改,20xx年完成危房改造任务xxx户,保障了群众住房安全。四是落实饮水安全长效管理。制定农村饮水安全工程长效管理机制,今年投资2976万元,实施农村饮水安全集中供水工程41处,实现了农村安全饮水全覆盖。

  (五)聚焦问题整改,确保问题动态清零。一是强化组织领导。针对中央巡视整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省年中暗访、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市年中督查等各级各类反馈问题,分别成立专项整改推进领导小组,严格按照“谁分管谁负责”原则,常态化开展一线督导、一线调研。二是强化部门协作。多次召开县直部门会商会、座谈会等,修订完善方案、研究细化举措、会商解决问题。三是强化排查梳理。组织县乡村组四级网格员5xx2名,逐村、逐户、逐人、逐项开展全面排查,形成问题台账,建立“四项清单”,实行销号管理。四是强化挂图作战。扎实推进问题整改工作,主动对标对表,针对中央巡视整改反馈脱贫攻坚方面问题1个,制定落实整改任务3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共认领和排查各类问题6个,共制定落实整改任务xx条,已完成整改;针对省暗访反馈问题,共认领3个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xx条,已完成整改;针对20xx年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督查,共认领9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4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年中督查反馈问题,共认领11条问题,制定落实整改任务27条,已完成整改;针对市42周-44周及47周反馈问题,均制定整改方案,均已完成整改。

  (六)聚焦多元帮扶,构建接续帮扶体系。一是接续县级领导联系帮扶。坚持县级领导联系乡镇制度,县级领导划片包干20个乡镇(开发区),实行责任捆绑,指导联系乡镇有序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二是接续驻村帮扶。全县向77个选派村,选派第八批驻村工作干部233名。三是接续定点帮扶。及时调整充实帮扶力量,全县共有各级帮扶责任人6840人,实现脱贫人口和监测对象全覆盖帮扶。四是接续县域结对帮扶。深化交流合作,今年以来两地主要领导互访4次、挂职交流干部xx人;开展镇村结对共建,实施“南菌北移”“北猪南供”“两园共建”,落实帮扶资金xxxx万元。

  (七)聚焦乡村发展,全面开展五大行动。一是开展特色产业提升行动。立足产业优势和资源禀赋,以建设“长三角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供应基地”为引领,深度谋划特色产业项目,投入产业发展衔接资金1.65亿,实施到村项目40个、到户产业项目6897个;巩固建设特色种养业园区74个;持续开展光伏提升行动,累计开发光伏公益岗1.11万余个,今年新开发光伏公益岗1401个,今年累计实现光伏收益6631.90万元。大力推进中央专项彩票公益金支持灵璧县杨疃镇乡村振兴示范区项目建设,打造“一核一带三园”的总体空间格局,计划建成24间智能温控菇房、9条发酵隧道,12月底正式投产运营。二是开展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提升行动。今年以来,举办线下、线上招聘活动200余场次,送岗上门5000余人次,印发就业岗位信息手册(折页)3.5万余份,抖音直播带岗、微信招聘20余次,延续支持扶贫车间务工奖补政策。同时,用好全国防返贫监测信息系统中“务工月监测采集外出务工情况模块”,实时监测务工数据,目前务工人数为3.67万人,占20xx年底脱贫人口务工就业的104.56%。三是开展环境整治提升行动。实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五年行动,高标准推进农村改厕、垃圾处理、品质提升等工作,已排查整改问题厕所2506户、新建砖砌式户厕8000户、新建成改厕服务站点xx个;常态化开展村庄清洁行动,清理汪塘2632口、沟渠xx01公里、无功能建筑3.3万平方米,着力打造特色产业村、党建亮点村、文明示范村。四是开展基础设施提升行动。围绕高标准农田、中小河流水系连通及农村水系综合整治工程、农村电网巩固提升工程,加强通讯、广播电视等基础设施建设。目前,实施县乡路升级改造项目、建制村通双车道公路项目、自然村通硬化路及联网路项目等92个;实施农村电网改造升级工程87个;新建桥涵闸泵站xx4座,疏浚大中小沟44条;建设高标准农田10万亩。五是开展公共服务水平提升行动。进一步提升城乡教育、医疗、养老服务水平,持续推动义务教育薄弱环节改善与能力提升工程,推动城乡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发展,义务教育巩固率97.23%,基本医疗保险参保率106.69%,基本养老保险参保率97.8%。20xx年实施校舍维修改造等项目2xx个,智慧学校建设实现农村教学点智慧课堂全覆盖,农村义务教育阶段营养餐工程惠及全县农村10万余学生。健全农村低保救助制度,进一步落实落细兜底保障措施,今年累计保障农村低保对象47.96万人次,发放低保资金1.85亿元。

  三、典型经验做法

  (一)“四制并举”织牢防贫“保障网”。建立网格化监测机制,创新建立“村组—村两委—乡镇—县乡村振兴局—相关职能部门—乡镇—村两委”工作流程,以村民小组为基本单位,共组建3687个网格,配备5xx2名网格员,对网格内所有农户实时跟踪、常态监测、及时预警、落实帮扶措施,构建全覆盖网格化防返贫致贫监测体系,累计排查并解决各类问题xx59个。建立信息共享比对机制,充分利用防返贫信息监测系统,每月与住建、医保、教育、公安等部门比对信息,实现数据共享,针对重大疾病、大额报销、家庭重大变故等人群开展全面筛查,对接中国社会扶贫网、水滴筹等公益性发布需求平台,累计发布预警信息4xx1条。建立定期评估机制,运用大数据做好监测预警,建立完善筛查预警、数据比对、联合会商机制,部门间数据共享、统筹协作机制正常运转,健全易返贫致贫人口快速发现和响应机制,每月对监测户集中开展评定工作,及时进行动态调整,新增监测对象27户1xx人。建立分类帮扶机制,针对监测对象返贫致贫风险研究制定“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强化帮扶救助,因户因人施策,及时安排帮扶资金项目,分层分类做好救助,实施帮扶对象动态管理,对新识别监测对象制定帮扶措施92条,筑牢兜底保障防线。

  (二)探索农业资源绿色生态循环新模式。灵璧县是农业大县、全省畜牧十强县,适合栽培食用菌的农作物秸杆(麦草、玉米秸、玉米芯等)及禽畜(鸡、牛)粪便丰富,全县黄牛存栏量4万余头,产生粪便约60万吨。我县立足于黄牛养殖和食用菌种植产业主导特色产业,以杨疃镇食用菌产业链为基础,形成园区“畜禽养殖+加工—畜禽粪便+废菌棒—有机肥—农作物”的综合利用绿色生态循环农业发展新模式。利用农作物秸秆和禽畜粪便经3次发酵产生食用菌基料,基料全部用于培育种植食用菌,利用后的菌渣,经生产加工转化为有机肥料,用于果蔬葡萄、火龙果、番茄等产业基地,产出绿色有机农产品,实现农业资源的可持续循环利用。目前,杨疃镇拥有24间现代化温控智能化双胞菇房,占地2.42万平方,年综合利用农作物秸秆2万吨、畜禽粪便8万吨,每平方产双孢菇30公斤,全年种植8个周期,预计年产量5806吨、年产值约5000万。同时以双孢菇种植生产为核心,在五大振兴上联动出击,以辐射带动全县产业发展,形成特色明显、效果显著和可推广可复制的乡村振兴灵璧样板、灵璧模式。

  (三)探索“一体四联”消费帮扶模式。牢牢抓住消费需求升级机遇,坚持政府引导、市场化运作,探索“一体四联”模式,以地方馆为主体,联结企业专馆、智能专柜、商超专区和果蔬联盟,打通保脱贫户收益、保市场主体、保产业链供应链利益联结的阻点,立足产销对接、产销匹配,实现利益共享、市场共赢,营造以消费帮扶促进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电商扶贫,实现多方面帮扶举措融合并进的生动局面,全县累计销售帮扶产品12.4亿元,在全省率先实现智能专柜直连直报目标。

  (四)“多措并举”筑牢小额信贷风险防范“防火墙”。县级成立金融扶贫服务中心,镇级设立金融服务工作站,村级设立金融村官,在首创“一自三合”金融扶贫模式的基础上,深入推广“四带一自”产业帮扶模式,不断完善金融与产业融合发展的联农益农强农机制。通过加强贷前调查、贷后管理、协助营销等手段,建立小额信贷风险预防、化解、处置机制,实施“一张大保单”保险保障、提前一个月提醒预警到期贷款、风险补偿金“兜底”、逾期乡镇末位调度、诚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等措施机制,全过程全时段加强风险防控化解。今年7月6日至10日,国家乡村振兴局委托北京大学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围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领域开展《金融支持乡村振兴年度工作跟踪监测》《脱贫人口小额信贷数据监测》两项课题研究,首站来灵开展实地调研、数据分析等工作。

  下一步,我们将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各项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大力弘扬脱贫攻坚精神,坚持不懈抓好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工作,持续巩固“两不愁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成果,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扎实稳妥推进乡村建设,抓好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切实推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再上新台阶。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2

  为了巩固拓展我市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市医保局按照上级部门部署和要求,真抓实干、扎实、稳步、有序推进各项工作,现将巩固拓展以来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总结如下;

  一、主要工作

  (一)做好资助参保工作,确保贫困人口应保尽保.

  农村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特困供养人员、低保户等困难群众参加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个人缴费实行全额资助,建档立卡贫困人口等资助参保所需资金由市财政全额代缴.完善医保扶贫信息数据库动态管理,加强与卫健、扶贫、民政等部门沟通协调,定期交换、比对、核实数据,确保数据准确无误.对动态调整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逐村、逐户、逐人、逐项摸清底数,做到即认定、即参保,做到不漏一户、不漏一人、不漏一项,切实做到精准识别、精准保障.

  (二)全面落实医保扶贫政策,确保贫困人口应享尽享.

  20xx年,继续稳妥做好贫困人口综合医疗保障“351”“180”政策.规范定点医疗机构住院费用“一站式”即时结报,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市内住院时无需交纳押金,出院时只需支付个人自付部分,确保待遇及时享受.20xx年1-10月,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就医94944人次(住院5523人次,门诊89421人次),医疗总费用共计11824.49万元(住院7038.60万元,门诊4785.89万元),其中基本医保资金支付7190.44万元(住院4281.88万元,门诊2908.56万元),大病保险资金支付972.15万元(住院588.59万元,门诊383.56万元),医疗救助资金支付1984.71万元(住院1192.46万元,门诊792.25万元),“351”xxx兜底资金支付282.68万元(住院222.10万元,门诊60.58万元),慢病补充保障“180”资金支付288.38万元,贫困人口医疗费用实际报补比例达90.65%.最大程度解决了困难群众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三)简化办理程序,确保贫困人口办理慢性病卡“应办尽办”.

  继续做好贫困人口“慢性病”的鉴定发证工作,加大摸排力度,确保符合xxx条件的贫困人口人手一证,及时享受慢性病报销待遇.对需要新办卡的、或已办卡需要新增病种的.贫困人口,简化申报评审程序,加快办卡进度.并对不符合办卡条件的发放告知书,写清不符合办卡的理由,使其知晓理解.

  (四)加强政策宣传,确保贫困人口医保扶贫政策“应知尽知”。

  进一步加强各级政策培训,切实提高政策解读能力.通过在xx网站以及在村委会张贴公告、进村入户等方式开展对政策的宣传解读;在定点医疗机构电子屏幕滚动播放、上墙公示等多种方式,及时向参保人员宣传医保脱贫攻坚相关政策和办理流程,切实提高政策知晓率.印制3万多份贫困人口政策宣传折页,全部发放到每个建档立卡贫困户、村卫生室及村(居)委.

  二、存在问题

  根据上级部门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实施意见,贫困人口政策将有较大调整;

  (一)参保政策调整.

  医疗救助基金对特困人员个人缴费给予全额资助,对低保对象给予90%定额资助.过渡期内,对返贫致贫人口给予80%定额资助,脱贫不稳定和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的给予50%定额资助.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不再享受参保资助政策.

  (二)报销政策调整.

  省医保局联合省民政厅、省财政厅、省乡村振兴局等部门下发《省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全面清理不可持续的存量过度保障政策,发挥三重保障制度对特困人员、低保对象、返贫致贫人口的梯次减负作用.由原先的“351”“180”过渡到三重保障,即基本医保、大病保险、医疗救助进行医疗保障.从省里的方案来看,脱贫人口中低保对象、特困人员等,大病保险起付线降低50%,从1.5万元降到7500元,分段支付比例提高了5个百分点,综合报补比例较高.未纳入农村低收入人口监测范围的稳定脱贫人口报销比例降低.

  三、下一步工作安排

  (一)加强信息比对,确保脱贫人口应保尽保.市医保中心每周比对系统中参保数据,分类别将人员名单发到各镇街,督促参保进度.

  (二)培训医保报销政策.《市巩固拓展医疗保障脱贫攻坚成果有效衔接乡村振兴实施方案》近期下发,方案xxx后我局将及时组织业务骨干对镇街医保、扶贫干部进行培训,对实施方案中涉及大家关心的医保报销政策进行详细讲解.

  (三)及时将经基本医保、大病保险等报销后个人自付费用仍然较高的人员信息,反馈乡村振兴、民政等部门,及时预警可能存在的致贫返贫风险.对符合因病致困救助条件的,依申请按规定实施救助.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3

  20xx年,县乡村振兴局以布局长远、衔接有力的决心、信心,全面对标对表中央、省、市乡村振兴要求,以坚定的决心压紧压实责任,以扎实有效的措施全面夯实基础,以创新发展的思维稳固产业发展短板,确保全面、高质量完成各项任务。目前,我县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正在强有力推进之中。

  一、基本县情

  新晃旧称晃州、晃县。全县总面积xx08平方公里,辖11个乡镇、xx7个行政村,1个省级工业集中区。xx56年成立侗族自治县。总人口25.6万,以侗族为主的少数民族占80.1%。为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示范区、原武陵山连片特困地区县和革命老区县。新晃区位优,交通畅。位于湖南最西部,南西北三面与贵州接壤,素有“湘黔通衢”之称,是湘黔高铁经济带重要节点,是湖南西大门、中西部对接的前沿窗口,在中西部融合发展与交流合作中具有重要而独特的作用。湘黔铁路、320国道、242国道贯穿县境,沪昆高速公路、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县城距湖南芷江机场和贵州铜仁凤凰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50分钟车程。新晃资源特,物产丰。主要有“八个一”(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药、一蜜、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和钾长石,储量分别达4.5亿吨和9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藏;“一牛”即新晃黄牛,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湖南十大农业品牌之一;“一树”即新晃龙脑樟,属于独有资源,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新晃侗藏红米,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一药”即新晃黄精,为特色道地中药材;“一蜜”即五倍子蜂蜜,入列全国名特优新农产品名录;“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为省级历史文化名城。新晃文化浓,社会安。侗族文化、原始稻作文化、傩文化保存完好,傩戏“咚咚推”入列国家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侗族大歌被列入世界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新晃民风淳朴,社会安宁,曾2次被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连续xx年保持省级平安县。新晃生态美,发展好。水环境、空气环境质量均排全省前列,森林覆盖率69.8%,为国家重点生态功能保护区、国家卫生县城、省级文明县城、省级园林县城,正在创建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

  二、科学谋划新晃发展思路

  (一)工作目标。以深入落实“三高四新”和“三城一区”战略、打造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战略桥头堡为总目标,在湘黔边区、革命老区、少数民族地区塑造发展新优势,将新晃建设成为产业振兴高地、流量经济高地、教育康养高地、人文生态高地、开放创新高地。

  (二)工作路径。以“产业为本、基础先行、金融为器、规划引领、项目为王”为总体思路。产业为本,加快发展精细化工、特质农业、商贸物流、文教康养、休闲旅游等现代产业,打造产业振兴高地。实行“新晃教育2.0行动”,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打造教育康养高地。以“目的地”思维营造高调性休闲旅游产业体系,打造人文生态高地。基础先行,充分挖掘县域资源禀赋优势,推进全域物流体系建设,实施公园城市更新行动和原味乡村建设行动,畅通县域经济内循环,逐步打通县域经济外循环,打造流量经济高地。金融为器,探索实施“新晃县精准防贫综合保险”3.0版,开展“1+2+3+N”乡村振兴金融服务试点,赋能实体经济发展,打造金融安全区,激活乡村振兴新动能。规划引领,构建高质量发展技术底图。项目为王,坚持经济工作项目化、项目工作责任化,以项目成效看班子、看干部、论英雄。

  (三)工作抓手。以“领着学、带着干、逼着办”为主要抓手。领着学,就是建立和完善终身学习体系,兴学风、正学风,建设“学习型新晃”。带着干,就是坚定坚决地把“领着学”的成果项目化,全力提升项目能力。逼着办,就是以最高规格的大督查大督办,确保“领着学”的成果、“带着干”的效果。

  (四)工作保障。强化开明、全局、协同、底线思维,以真抓实干推动高质量发展,以高质量党建保障高质量发展。

  三、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推进情况

  近年来,全县上下深入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一系列文件精神,着力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生态发展理念,积极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生态环境、公共服务极大改善,农村整体面貌发生深刻变化,农民生活环境明显变好。

  1、提高政治站位,形成工作合力。一是组建工作班子。成立了以县委书记为组长,县长为第一副组长,县委副书记为执行副组长,相关县领导为副组长,职能单位和乡镇负责人为成员的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城乡环境治理办,由县委常委、统战部部长兼任办公室主任。设立了6个工作推进组,分别明确一位牵头县领导和一个牵头单位,旨在通过开展城乡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城乡环境整体水平,实现“一户一处景,一村一幅画,一线一风景,一县一品牌”的'大美格局。二是科学制定方案。县委常委会、县政府常务会多次专题研究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印发《新晃侗族自治县城乡人居环境整治(农村“清爽”工程暨巩固国家卫生县城)三年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生活垃圾治理专项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等多个行动方案,基本完成了全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制度设计。三是加强工作调度。组织召开了多次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现场推进会、视频会、联席会和调度会。加强实地督促指导,县大督查领导小组扎实开展明察暗访,重点排查和解决存在的突出问题。

  2、坚持问题导向,推进清洁行动。一是加强宣传发动。按照省、市的要求,采取灵活多样的形式广泛宣传,在全县范围内推广“扶罗镇枫木村农村清爽工程十户一体工作经验”利用每月的“环境卫生清扫日”和“党员主题活动日”组织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帮助群众实现“扫干净、摆整齐、有精神”。二是开展集中整治。我们利用传统节假日,实施了村庄清洁清爽行动春、夏、秋、冬四场战役。结合新冠疫情防控,进行了再动员、再部署;积极开展县、乡、村大评比活动,制定了三级评比和考核办法,按照每月一检,每季度一评比的高压态势,督促各乡镇、村常抓不懈,绝不放松。三是及时总结推介。我们充分利用报刊、广播、网站、微信、等媒体,宣传推介村庄清洁行动的好典型、好经验。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现场推进会上,交流推介了波州镇柳寨村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典型范例;新晃“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清爽行动”的行动做法,多次在省、市媒体上稿。20xx年全市美丽乡村幸福家园现场会、20xx年全市乡风文明移风易俗现场会均在波洲镇柳寨村召开。20xx年5月7日,湖南卫视《鲜厨100》节目在伞寨村开机现场拍摄,湖南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9月23日在伞寨召开。

  3、严格质量管理,着力推进改厕。坚持质量优先原则,坚持无害化卫生厕所的改造标准,把改厕质量放在第一位,实行首厕过关制,从源头上严格把关,确保改造一个成功一个。按照“县级统筹、部门指导、乡镇主抓、村级落实”的原则认真组织实施。对有改厕任务的乡镇、村,都明确了乡村两级改厕专干,负责对改厕施工现场的指导和监督。采取召开现场会、举办专题培训班等形式开展改厕技术培训,重点加强对改厕施工队伍、乡村两级改厕专干的培训。20xx年至20xx年新建(改建)农村卫生厕所4894户,完成省下达指标的102.5%,卫生厕所普及率已达到87.5%,改厕户满意率达到100%。

  4、聚焦重点任务,坚持集中攻坚。一是着力推进垃圾治理。按照“户分类、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处理模式,广泛开展农村生活垃圾治理。3年来建成乡镇垃圾中转站6个,全县xx个农村非正规垃圾堆放点全部完成整治销号,垃圾收转运体系覆盖的行政村达85%以上。二是着力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分步实施“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工程”,以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了清淤疏浚,采取综合措施恢复水生态,将农村水环境治理纳入了河长制重点任务,抓好源头治理,开展农村黑臭水体整治。全县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60%以上的村有100个,占所有行政村比例的72.99%。三是着力推进农业生产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工作。大力引进和发展现代化的畜禽养殖企业,开展秸秆直接还田资源化利用,推动种养业协调发展,开展了畜禽养殖废弃物资源化利用整县推进试点。截至20xx年底,全县农作物秸秆综合利用率达87.5%,畜禽粪污综合利用率为80.3%。四是着力提升村容村貌。积极推进“多规合―”村庄规划编制试点,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成功申报3批12个村列入中国传统村落保护目录。加快村庄绿化工作,国家、省级已认定的绿色村庄达到109个,乡村绿化覆盖率达到30%以上,80%的行政村达到绿色村庄的标准。五是着力推进管护机制建设。推行村民自治管理实践,推广“四自两会三公开”建管机制,全县xx7个行政村均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村规民约。按照强化财政投入、拓展金融投入、激活民间投入的思想,着力构建多元化投入机制。3年来共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资金3.32亿元,其中市县两级财政投入2.93亿元,社会资本投入0.39亿元。积极探索网格化监管体系建设,在全县推行了“十户一体”模式。

  5、立足示范创建,打造美丽乡村。按照“以点带面、点面结合”的要求,以农村人均环境整治为突破口,深入推进“千村美丽、万村整治”工程建设,加快美丽乡村建设步伐。3年来,成功创建省级美丽乡村2个,市级美丽乡村6个,县级美丽乡村25个;市级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5个,县级人居环境示范村27个。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波州镇全域推进美丽乡村示范创建工作实施方案》,明确重点建设内容,整合安排资金,全力推进实施。县财政克服资金紧张的困难,对美丽乡村、环境整治示范创建和农村改厕安排资金支持,20xx年安排两级“清爽”工程经费558万元,市级美丽乡村建设和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村奖补资金39万元。20xx年安排市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示范创建资金101万元。

  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推进情况

  今年来,乌兰副书记在全省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工作推进视频会上的讲话精神,雷绍业书记在全市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工作视频会议精神,以时不我待、只争朝夕的责任感、紧迫感,牢牢扛起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历史责任,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放在突出位置,推动脱贫攻坚政策举措和工作体系逐步向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计划投资1亿元建设的博世康新晃黄精产业加工园入驻“中国新晃黄精城”;向家地村入列怀化市第一批乡村旅游重点村名录;万寿街、姚家巷子入列湖南省历史文化街区;柳寨村在全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提升工作现场推进会上作经验交流。9月xx日-24日,全省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管理和乡村振兴工作推进会暨少数民族传统手工艺品展演展示会议在我县召开,得到参会领导、代表、专家的充分肯定,湖南日报、华声在线、怀化日报等省市媒体进行了集中报道。10月5日-6日,邀请国家、省专家到晃召开新晃县黄精产业发展座谈会。11月全省牛羊协会换届会议将在新晃召开,各级专家300人参会。新晃县产业振兴之路走出特色、走出成效,为乡村振兴工作推进提供了坚实保障。

  1、压紧压实责任。建立全面的乡村振兴体系。今年来,召开县委常委会议10次,政府常务会议4次,全县推进会2次,研究和部署有关工作。将县委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领导小组和县委农业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合并,设立战区指挥部,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任战区指挥长。建立责任下沉体系。继续实行“县委常委、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县政协主席包乡,县领导和县直单位包村,驻村工作队和村支两委包组,干部包户”四级联动帮扶责任制。出台《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党建+微网格”结对帮扶全覆盖工作实施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乡村振兴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和帮扶责任人管理考核办法(暂行)》,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体系健全,责任明确。建立统筹权威的调度体系。继续实行“大例会”制度。以党建为引领,以乡村振兴为总揽,对农业农村等各项工作进行统一部署。施行大督查机制。县委成立大督查工作领导小组,坚持重点工作与面上工作相结合、日常工作与中心工作相结合的原则,以乡村振兴工作为重点开展综合性督查。

  2、坚持规划先行。扎实抓好全县“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科学规划编制工作。目前已按照《湖南省“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怀化市“十四五”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征求意见稿)》完成修改。设立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项目库,计划储备项目129个,投资总额2973069.38万元。有效推进1xx个村村庄规划编制工作,12月底前完成规划任务。

  3、加强资金管理。制定《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工作方案》《新晃县20xx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过渡期继续统筹整合使用财政涉农资金年中调整工作方案》,统筹整合涉农资金资金xx600万元,明确资金整合、资金投向、安排比例、部门职责等。对党的十八大以来形成的扶贫项目资产进行全面清查,科学界定资产权属,落实管护主体,明确管护责任。

  4、做好政策衔接。按照中央、省、市相关文件精神,合理把握节奏、力度和时限,逐项分类优化调整脱贫攻坚期政策,结合我县实际制定《关于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实施意见》《20xx年度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重点工作任务清单》等,推进由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政策平稳过渡。对各部门过渡期政策进行梳理,制定《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20xx年度到户政策告知书》,由结对帮扶人发放和宣传到每户脱贫户和监测户,确保广大脱贫群众知晓政策、享受政策、用好政策。

  5、严防致贫返贫。制定《新晃县侗族自治县关于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明确联村后盾单位班子成员等人员作为监测帮扶联系人,提升监测户结对帮扶实效。每月组织民政、教育、医保、残联等部门及时导入省防返贫监测与帮扶平台数据,开展信息对比,核实处理风险点,消除致贫返贫风险。扎实开展“十看十排查”和脱贫质量集中排查行动,动态摸排符合条件监测对象31户,录入全国防止返贫监测信息系统,开展监测帮扶。全面推进“精准防贫综合保险”工作,截至10月底,受理23起(经核实不符合理赔政策5起),完成赔付10起29.336万元,正在办理8起。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20xx年监测户产业奖补实施方案》,新增小额信贷540笔2496.91万元,引导群众发展产业增加收入,出台《关于做好20xx年度监测户外出务工人员一次性交通费补贴申报工作的通知》,引导监测对象外出务工增加收入。20xx年全县外出脱贫人口务工20511人,较去年增长3.58%,监测户278人,较去年增长64.5%。

  6、抓实易搬后扶。调整充实“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队伍,做到力度不减、人员不散。完成《新晃侗族自治县“十四五”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规划》编制。制定《20xx年新晃侗族自治县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帮扶工作计划》,落实易地搬迁后续帮扶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机制。规范后扶管理,安置点水电路讯基础设施配套完备,基层组织建设、户籍管理、不动产登记等公共服务运行完善。有产业发展能力、就业意愿的搬迁人口后续帮扶措施落实率100%。

  7、着力提升能力。完成20xx年春季学期雨露计划职业教育补助975人146.25万元。按照省乡村振兴局9月28日下发的《关于开展20xx年乡村振兴致富带头人培训工作的通知》要求,完成致富带头人参训意愿情况摸底,并与湖南省生物机电职业技术学院对接,将按时完成55人培训任务。我县为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实现科技创新、产业振兴,老蔡公司、永益牧业、蜂窝窝等6家企业与湖南农大签订了定向服务协议,下一步将与怀化学院、华南农业大学签订合作协议。举办了乡村振兴基础知识培训班,实现乡镇干部、驻村工作队及村支两委负责人的分级培训全覆盖。

  8、改善人居环境。制定《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五治”专项整治行动方案》《新晃侗族自治县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暨改厕工作“一月会战”方案》,按照“一拆二改三清四化及六无一全”要求,扎实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健全“村收集,乡转运,县处理”的垃圾转运体系,对各乡镇所有垃圾堆放点进行改造,全县农村规划建设垃圾中转站7个已完成了6个。稳步推进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新建乡镇集镇污水处理设施4个,农村污水处理设施460套。改(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3700户。压实镇村责任,彻底解决焚烧秸秆、垃圾问题。

  五、下步工作打算

  我们将扎实做好中央巩固脱贫成果后评估考核、省市对县20xx年度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各项准备工作。

  一是抓细抓实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持续加大动态监测帮扶排查力度,确保应纳尽纳、应消尽消。运行好防止返贫监测与帮扶机制,重点防范因病返贫、因疫因灾返贫,推进产销对接和消费帮扶。

  二是强化衔补资金项目管理。加快推进项目实施和资金拨付。谋划好20xx年资金使用,提前研究和储备一批基础设施建设、生产设施配套、人居环境整治等乡村建设重大工程,建设完善20xx-20xx三年滚动项目库。

  三是规范驻村工作队选派和管理。加强驻村干部管理和保障,确保驻村帮扶、结对帮扶全覆盖。

  四是认真做好规划编制工作。抓紧编制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规划、乡村振兴村庄规划,确保按时保质完成规划编制任务。

  五是稳中求进防范各类风险。持续开展“十看十排查”专项行动回头看,突出抓好“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易地搬迁后扶等重点领域风险隐患排查,着力解决好群众“急难愁盼”事,把各类风险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4

  xx镇自20xx年xx月份成立创建办以来,在党委政府的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下,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农业农村工作会议精神,严格按照县创建办、县推进办等上级部门的工作安排,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大力推进“三清理三整治四提升”常态化村庄清洁行动,健全完善全镇垃圾分类减量和长效保洁机制,切实抓好厕所革命,农户庭院“六个一”整治,使镇域人居环境得到了一定的改善。现将工作总结如下:

  一是加强宣传引导。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部署,通过主题党日、横幅标语、文明创建倡议书、村村通广播、网格微信群等宣传载体,开展了接地气、深入人心的宣传引导活动,多次大规模组织党员、干部、志愿者下乡入户宣传人居环境整治工作,有力提高了农户对人居环境整治工作重要性的认识。

  二是开展多次专项清理行动。今年以来对全镇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进行了一次彻底摸排整治,共清理肖家塅老垃圾填埋场等8处非正规垃圾堆放点,清理xx村非法固化物堆场4处,清理志溪河及中干渠水体障碍物、漂浮物和堤岸堆积的各类垃圾共3次;针对S206扬尘超标、信访突出的问题,开展了S206公路“见本色”行动:道路“见底色”、设施“见本色”、植被“见绿色”,共清理沿线陈年积垢路段累积10余公里。

  三是规范化管理。将山塘、河道保洁工作认真梳理,与桃江县环保志愿者协会紧密联系,积极探索山塘、河道保洁新模式,签订了“守护志溪河”服务项目,镇域内40余公里的'河道保洁效果明显;对群众反映强烈的火车货运站进场出场运输车辆污染路面问题进行了整治,规范了火车货运站进场出场运输车辆的管理;同时积极向上对接,进一步摸索镇区建筑垃圾管理办法及垃圾分类沤肥回收处理机制。

  四是其他工作。顺利推进了杨家湾、麻园坳“六个一”村创建示范和金沙坪“整洁”村建设,加速推进汪家冲、刘家湾、栗子山、檀树界的厕改工作,有序推进汪家冲、刘家湾创建省级卫生村,软桥、周家潭创建市级卫生村;将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纳入村规民约,以村规明约的形式倡导各村对垃圾处理进行有偿收费。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5

  根据7.28会议要求,现将我院实施乡村治理工作情况总结报告如下:

  一、认真学习,深刻认识和把握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大意义

  年初,院党组认真组织全院干警深入学习乡村振兴战略的有关文件及讲话精神,通过学习,使广大干警深刻认识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也是新时代做好“三农”工作的新部署、总抓手。实施乡村振兴对于推进我县生态文明建设,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具有重大意义。检察机关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积极主动融入乡村振兴战略,强化涉农检察工作,是一项义不容辞的工作职责。

  二、勇于担当,狠抓工作责任落实,确保按期完成阶段性工作目标任务

  院党组根据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指导思想、总体目标、重点任务。及时研究成立了由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马忠良任组长,副检察长李晓齐、马宏斌、徐正海任副组长,第一、二、三检察部负责人为成员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办公室设在第二检察部,马宏斌兼任办公室主任,负责具体工作。按照乡村振兴战略要求,找准检察机关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结合点和着力点,明确目标,突出重点,提升实效,切实做到检察工作与全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同向合拍、同频共振,以更大的决心、更有力的举措、更显著的成效,为全县各阶段乡村振兴战略目标任务实现提供有力司法保障、贡献检察力量。

  三、积极投身乡村治理,为乡村振兴战略提供优质高效的检察产品。

  1、扎实开展扶贫工作。我院立足检察职能,综合运用打击、预防、监督、教育、保护等措施,积极投身精准扶贫攻坚战,努力落实各项扶贫任务,深入开展各项扶贫工作。今年上半年,继续分派三名院领导分别担任八松乡塔庄等三个村的包抓村大组长,抽调4名同志到八松乡烈洼等四个村驻村开展帮扶工作,全院干警与帮扶村群众结对开展帮扶工作,广大干警积极走访调查,准确掌握帮扶对象情况,通过帮扶慰问、法制宣传和履行检察职能、司法救助等方式,切实为群众解难题办实事,增强帮扶的实效性。累计开展法律宣传活动8次,排查化解邻里纠纷12件,开展村道、农村院落和房前屋后环境卫生集中治理活动21次,营造了干净、整洁、文明的乡村人居环境。

  2、突出惩治扶贫领域违法犯罪。我院积极投身扶贫领域职务犯罪集中整治行动,聚焦乡村振兴重点领域、重点环节、重点案件、重点地区,通过切实履行追诉、监督、审查等职能,严惩涉农资金管理、征地拆迁、农村扶贫等领域职务犯罪,严厉打击侵犯农民群众利益的“村霸”、家族宗族黑恶势力违法犯罪和侵犯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的违法犯罪,确保扶贫政策、惠民举措落地落实,确保人民群众正当权益不受非法侵害。截至目前,我院审查起诉扶贫领域犯罪案件14件17人,有力的维护了农村社会稳定和保障了人民群众安居乐业。

  3、强化农村弱势群体司法保护。我院支持农村弱势群体依法维权,对劳动争议纠纷、抚养纠纷、赡养纠纷、追索人身损害赔偿金、工伤赔偿等案件支持起诉,推动形成和亲睦邻、尊老爱幼的文明风尚。严厉打击拐卖等危害农村留守妇女、儿童人身安全的犯罪,依法打击遗弃被扶养人、虐待家庭成员等情节恶劣的犯罪行为。切实加强对农村留守人员、农民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合法权益的保护,推动健全农村留守儿童和妇女、老年人以及处于困境儿童的关爱服务体系。积极开展司法救助工作,为因案致贫、因案返贫的困难群众提供有效司法救助。今年上半年,我院发挥检察职能,依法帮助农民工讨回劳动报酬8万元;开展校园法治宣讲活动2次,发放材料1000多份;抽调12名干警深入帮扶村疫情防控和动员群众接受疫苗接种活动3次;驻村帮扶干警在驻村工作中调处老人抚养纠纷4次;支持农民工起诉2件。

  4、全力强化生态环境领域司法保护。我院围绕康乐绿水青山和旅游资源开发,办案人员多次深入国土、环保、水务等职能部门,开展“保护母亲河行动”、打好“蓝天保卫战”和全省检察机关文物保护专项等活动,第一时间掌握危害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的违法行为。上半年共受理民事执行监督案件2件,支持起诉(追索劳动报酬)15件,办理民事审判程序违法行为监督案件1件,民事公益诉讼4件(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3件),办理行政诉讼4件。

  5、全力强化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优化。上半年,我院集中开展了检察官“千人进万企”活动,了解和掌握全县各类企业尤其是乡镇企业和农村个体经营户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依法对涉及产权和经营管理等方面履行检察服务,注重优化营商环境治理。上半年,共办理涉企案件1件,走访民企43家;在审查办理涉企和企业主案件时,注重强化产权保护和营商环境优化,对1名涉案企业主综合考虑案件情节、社会危害性等基本情况,依法作出做出不起诉决定,维护了企业的正常经营活动。

  6、参与基层治理,为推进乡村基层法治建设提供助力。积极参与城乡结合部等治安复杂地区专项整治工作,加大社区矫正、强制医疗监督工作力度,推动完善农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上半年,我院将123名社区矫正对象进行登记造册,全部纳入矫正范围;5月,我院监所部门配合司法局开展了一次联合走访、回访活动。公诉科在办案中,依照“宽严相济”刑事司法政策,审查办理认罪认罚案件98件,达成刑事和解4件,依新时代“枫桥经验”,充分发挥检察职能作用,努力将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

  四、存在的主要问题

  1、服务乡村振兴工作质效有待进一步提升。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工作中服务手段滞后,服务途径和办法不足,服务质效与日益蓬勃发展的乡村振兴形势要求尚有差距。

  2、服务乡村振兴大局能力与地方党委的`期望和要求尚有差距。在乡村振兴和乡村治理中服务群众的能力不足,在服务全县中心工作大局中主动作为意识不强,在检察监督服务工作中锐意进取意识不足、调查研究不够,检察服务大局能力和水平与地方党委期望和要求尚有差距。这些问题和不足,迫切需要我们在下一步工作中加以认真解决。

  五、下一步工作打算

  下一步,我院将认真做好以下工作:

  1、进一步强化组织领导。从大局出发,把服务和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作为长期的重大工作任务抓紧抓好,紧密结合检察工作实际,确保各项检察服务保障措施落到实处,为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乡村治理提供高层次和高水平的检察保障。

  2、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组织广大干警认真开展乡村振兴专题调研,及时了解掌握新情况、新问题,牢牢把握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主动权,提高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坚持以问题为导向,深入农村了解农民的司法需求,开展调查研究,提供有针对性、前瞻性的司法服务。加强涉农案件分析研究,总结特点规律,形成专门型办案思路,提出完善乡村治理的对策建议。

  3、进一步完善协作机制。健全与公安、交通、农产品检验检疫、农业、林业等部门的联席会议制度,实现多部门联动、同向发力、优势互补。完善与法院、公安机关之间的协调配合机制,定期会商研究乡村振兴战略实施过程中出现的新型法律问题、类型化案件办理问题和重大疑难案件法律适用问题,统一执法思想和执法尺度。加强捕诉衔接、业务部门与综合部门联动机制建设,切实形成办案合力。

  4、进一步加大宣传工作力度。充分利用报刊、电台、门户网站、微信、微博等平台,深入宣传中央、省委、州委、县委有关“三农”工作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宣传乡村振兴或者专项工作开展的新举措、新进展、新成效。广泛宣传涉农法律法规,及时报道检察机关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经验做法和典型事例,为实现乡村振兴营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加强宣传检察机关服务保障乡村振兴战略的举措和成效,积极传播检察机关服务工作的“好声音”和“法治正能量”。

  5、进一步加强人才培养。针对目前涉农检察人才相对缺乏的现象,建立定期学习和培训制度,通过学习考察、专项培训、开展涉农检察相关问题讲座,创新培养一批专门人才,适应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司法需求。注重加强群众工作能力建设,派驻检察干警到农村工作,增进对农村、农民的感情,强化检察队伍的农村工作能力。要转变工作作风,改进办案方式方法,规范司法行为,强化内外部监督制约,为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提供优质的检察服务。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6

  一、基本情况

  xx村位于xx区南部,xx乡东北部。全村总面积5.54平方公里,耕地面积3950亩,目前全村总户数532户,总人口1915人,辖11个村民组。

  二、工作开展情况

  1、坚持脱贫不脱政策、不脱帮扶,坚持扶上马送一程。第八批选派帮扶干部已驻村,继续发挥单位包村干部包户结对帮扶优势,助力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2、调动能人大户、发展能手、农民合作社等各类经营主体帮带热情,积极投身乡村振兴事业;开展党员带动脱贫户“联帮工程”;充分发挥一村一品、扶贫基地示范带头作用。

  3、落实脱贫户“一户一方案、一人一措施”帮扶措施和“三级管理、三段防控”管控,开展“两不愁三保障”及饮水安全常态化评估。

  4、20xx年脱贫攻坚成效考核反馈问题整改情况。村党支部于xx月xx日召开支委会,深入研究,认真排查,共认领三大类计11个问题,我村坚持边查边改工作思路,分门别类采取针对性措施,目前已全部整改到位。在落实整改的过程中,不仅对已经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全面整改,而且举一反三,以改促进,进一步将工作推深做实。

  5、全面开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集中排查工作,以家庭为单位,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户纳入重点监测帮扶对象。

  6、开展脱贫人口动态调整,年初脱贫户110户337人,上半年脱贫人口自然减少(死亡)4人,自然增加(嫁入)2人目前系统脱贫户110户335人。

  7、扶贫档案归档管理。完成全村110户脱贫户户档资料归档和20xx-20xx年度村档资料归档。

  三、帮扶措施落实情况

  1、产业帮扶:

  (1)到户产业:20xx年发展特色种养殖产业29户,包含养殖鸡鸭(鸽)4150只,鹅154只,生猪102头,能繁母猪7头,虾15.5亩,预计财政奖补资金8.14万元。户用3KW光伏电站30户,持续发挥效益,户均增收约3000元每年。

  (2)到村产业:村级60KW光伏电站和户户联建90KW光伏电站,20xx年预计收益和上年度转结总额128768.46元,扣除光伏电站土地租金、运维管理等必要费用支出3045元,剩余125723.46元,计划用于贫困人口承担13个公益岗位(光伏电站管护员1名、道路维护员12名)的工资81900元,占比65.14%;用于村级公益事业建设的劳务费用支出40000元,占比31.82%。

  2、就业帮扶:20xx年就业技能培训4人、补贴4人,培训期限20天,补助资金1200元/人(标准为60元/天/人);保洁员3人,月工资1380元。

  3、健康帮扶:20xx年及以后脱贫户75户201人,开展家庭医生签约、履约服务151人;代缴20xx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参保费用201人。20xx年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正在缴纳中,暂不计数。

  4、智力帮扶:20xx年春学期建档立卡家庭在校生共64人,其中学前幼儿教育9人,小学16人,初中15人,高中12人,中职2人,高校10人。学前教育资助、义务教育两免一补、高中生国家助学金和减免学费、申报春学期职业教育“雨露计划”资助8人。

  5、生态扶贫:公益岗位生态护林员3人,工资每人每年7700元。

  6、金融帮扶:20xx年1户脱贫户贷款3万元到期,已提前还款;存量贷款14户53万元,正发挥效益。

  7、社保兜底帮扶:特困供养户19户20人,月补助资金计16380元;低保户29户61人,月补助资金计24804元。

  四、下一步打算

  1、继续争取各项帮扶政策和资金投入,持续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2、积极谋划村级集体经济项目,进一步壮大集体经济,积极推行“三变”改革,盘活集体资产,力争村集体经济收入逐年稳步提升;

  3、结合美丽乡村建设,积极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加强和创新社会治理,积极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努力实现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奋斗目标。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7

  按照《xx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三年行动计划暨20xx年实施方案》(清乡振组发〔20xx〕3号)文件要求,结合全县健康帮扶工作实际,现将上半年工作情况简要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按照《xx县创建乡村振兴示范乡镇、村三年行动计划暨20xx年实施方案》目标任务,我县创建3个示范乡镇和50个示范村(其中,示范样板村20个)。3个示范乡镇卫生院均能按照“清零达标”要求达标;50个示范村中,固定卫生室36所能按照“清零达标”要求达标,巡诊服务8个,乡镇卫生院所在地有6个。示范乡镇、村能够按照“基本医疗有保障”达到要求。

  二、作开展情况

  (一)制定工作计划,建立整改措施。

  1、卫健委与县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商,制定并印发了《xx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做好20xx年乡村振兴健康帮扶重点工作的通知》,下发各相关单位,按照要求逐项给予落实。

  2、制定并下发了《xx县卫生健康委员会关于落实各级督查、督导、调研反馈问题整改工作方案》和《xx县卫生健康委员会落实20xx年国家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评估反馈问题、20xx年度盟市党委政府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考核发现问题整改工作方案》文件,举一反三,对标制定了整改措施、确定了牵头股室、明确了责任单位及完成时限。

  (二)加强签约服务,防止因病致贫返贫。

  1、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户籍在我县的常住人口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开展家庭医生签约服务,通过入户摸排、随访,建立大病(30种)、重病、负担较重的.慢性病(自负费用超过1万元/年)台账,于每月3日前上报县卫健委基层卫生股,基层卫生股汇总、审核后于每月5日前上报县乡村振兴领导小组办公室,便于精准识别因病致贫返贫监测户。

  2、组建了16个县、乡、村三级家庭医生签约服务团队,按照县医院每季度深入基层不低于一次(其中,全年残疾人和卧床不起患者服务率达到100%),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入基层不低于每月一次(其中,每季度残疾人和卧床不起患者服务率达到100%),村卫生室、服务站按照随叫随到的原则,进行长期处方、出诊、家庭病床、慢性病随访、老年人管理、妇幼保健、健康教育等履约服务。按照“应签尽签”的原则,签约易返贫致贫重点检测对象7073人,签约率100%。按照“签约一人,履约一人、做实一人”的原则,累计慢性病履约3807人次,帮助代购药品66人次。县医院配合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对所有脱贫人口和未消除风险边缘易致贫人员、突发严重困难户中的高血压、糖尿病患者18xx人进行了“两病”认定。

  (三)优质医疗资源下沉,人才服务乡村零距离。

  1、县医疗集团根据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情况,长期派驻了10名工作人员,纳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统一管理,有效缓解了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人员不足的问题。

  2、从县级医疗机构抽调临床、中医、检验、超声、放射等3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医保、医教、财务、药械、信息、护理、院感、公卫、行政、后勤、质量管理和花粉监测10名管理培训人员,组建了9个对口帮扶团队,与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建立了对口帮扶,根据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实际需求,服务基层。

  3、持续加强“名医工作室”和“中医馆”建设,提高基层服务水平。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均建立了“名医工作室”和“中医馆”,县卫健委统一规划了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名医工作室”和“中医馆”的坐诊专家,制定了专家服务补助。上半年累计专家出诊xxx人次,接诊1448人次,开具处方1017人次。

  三、下一步工作计划

  围绕实现农村人口“基本医疗有保障”的目标,继续巩固卫生院(室)“清零达标”成果,常见病、多发病在县乡村三级医疗机构能够得到及时有效救治。建立健全常态化全员人口签约服务机制,推动健康帮扶工作的有效落实。重点打造示范样板村,总结经验,逐步向全县推广。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8

  xx街道严格按照县委、县政府关于乡村振兴的战略部署,坚持“三点一线”工作法,狠抓任务落实,扎实推进乡村振兴工作,真正做到产业兴旺、环境优美、农民得到实惠。

  一、乡村振兴工作情况

  (一)对标先进,争创一流,组织外出考察学习

  为进一步找准差距,补齐短板,理清思路,xx月中旬街道党政主要负责人带队,组织全体班子成员、村居党组织书记、主任、部门负责人150余人前往xx县代村、xx国家农业公园、压油沟现代农业生态旅游区及xx县许家崖美丽乡村连片整治项目,学习考察乡村振兴现代农业综合开发及美丽乡村连片治理相关经验做法;xx月下旬会同县直相关部门前往xx考察学习田园综合体项目。通过参观学习,对标先进,不但学到新理念、新思路,也开拓性的解放思想,找到了自身差距,明确了工作的方向。

  (二)高点定位,深入谋划,编制乡村振兴发展规划

  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意见,街道制定下发了以推动农业转型升级、打造生态宜居家园、保障改善民生水平、繁荣兴盛农村文化、创新乡村治理体系、深化农村综合改革、打好精准脱贫攻坚战为目标的乡村振兴实施意见,确定了近三年的工作重点,明确了今年的工作计划,任务具体责任到人,确保乡村振兴稳步推进。

  (三)亮点引领,突出优势,打造产业振兴发展平台

  立足将农高区建设成为“新六产”提质增效的主阵地,充分发挥“兔果菌”三大优势产业示范引领作用,目前农高区2平方公里核心区域基本成形,已有浩阳物流、维蕾克纺织、御苑生物等8家企业入住,兔毛纺织、食用菌、机械制造及物流等产业雏显。园区建设正在有序推进,科创中心前期立项、环评、规划、水保、图审、财政评审等手续全部完成,近期准备招投标;已完成征地任务,正在进行附属物清理;管网、绿化等基础设施均有序推进。

  (四)科学规划,因地制宜,全力建设田园综合体

  街道坚持高点定位、高点谋划,着力打造山水丰禾田园综合体和田庄田园综合体。

  山水丰禾田园综合体项目专门聘请山东天人景观设计有限公司进行详细规划,计划实施村庄改造、河道治理、高标准农田建设、休闲观光旅游有机结合,立足于现代农业、文化旅游、生态居住融合发展,打造新兴经济复合载体,逐步形成高效农业、文化景观、加工流通、综合服务、休闲聚集5大板块区域,形成农民全程参与、全程受益的发展模式。一是有序推进旧村改造,建设四栋住宅楼144户,主要用于高速路扩容和拆迁户安置,明年老村陆续实施搬迁改造,改造完成后可安置村民900户、2700人,将有利的改善xx村基础设施和村民生活环境。目前,安置区土地已征收完成;二是结合汶河治理和四坝建设对xx河道实施治理,聘请xx水利建设工程设计院对xx河进行防汛、景观于一体的河道治理规划,目前规划正在设计,土地征收已完成;三是在项目规划建设当中突出古街建设,成为乡愁的归宿地。同时,规划建设一处养老、红白公事办理综合服务中心;四是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坚持“企业+合作社+农户”的建设模式,着力发展生态观光农业,目前已与xx集团、天津好来科技发展有限公司、颐高集团三家公司进行对接洽谈。

  田庄田园综合体项目位于县城驻地东南7公里处,规划总面积6550亩,以“生态宜居、产业兴旺”为主题,目前已形成了集现代养殖、循环农业、旅游服务、产业振兴于一体的产业格局。一是凭借自然廪赋,合理布局功能分区。已初步形成养殖、旅游、果品、矿泉水等为主体的主导产业,充分发挥xx种禽、蒙甜蜂业两家市级龙头企业的`示范带动作用,积极培育xx果品、“甜锶锶”矿泉水、中药材种植园等一批成长型企业。二是遵循生态发展,构建新兴产业格局。以xx种禽为依托,引进先进的环境控制设备和微生物发酵技术,对鸡粪实现有机化无害化处理,形成“养殖-有机肥-农业”的循环产业模式。三是带动引领,促进产业扶贫。xx种禽与贫困户签订帮扶协议,并签订优先收购合同,破解贫困户的困境,更提供了致富的条件;蒙甜蜂业充分发挥“互联网+”的优势,将农民纳入产业链条,争取公司、基地、农户三者利益共赢;xx果品有效发挥企业优势,与周边20xx多果农签订收购合同,就近高价格收购果农果品,降低运输成本,带动群众增收致富。

  (五)突出特色,树立典范,抓好乡村振兴示范村建设。

  按照每个工作区建成一个乡村振兴示范村的要求,已确定规划打造东关、xx、万家沟、八达峪、黄沟、茶棚、大田庄、龙山庄8个乡村振兴示范村,因村制宜,每个村在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方面均突出侧重1-2个重点,目前,示范村的乡村振兴发展规划正在编制中。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9

  社会组织具有非政府、非盈利、纯民间的独特性,在乡村振兴中具有政府和企业难以发挥的作用,因而探索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策略路径,引导和推动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就成为建立健全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系,谱写新时代乡村全面振兴新篇章的重要内容。

  一、慈善社工双驱动,助力乡村振兴

  (一)积极打造“四个共同体”,社工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为推动美丽乡村建设,解决村内的问题及需求,长寿区连续多年购买乡村振兴社会工作服务,建立社会工作室,开展美丽乡村建设社会工作服务项目,运用社区发展模式,调动村民的参与、互助合作,积极打造“四个共同体”,助力美丽乡村建设。

  1.打造产业共同体,助力产业兴旺。社会工作者积极链接相关资源,邀请农业专家开展柑橘种植专题培训班,邀请各类专业人员开展政策解读、管理经营、直播与电商带货等主题培训课,组织开展“四有四送”创业帮扶。社会工作者在与村委会的合作中资源链接,联手企业组建劳务合作社,解决村民劳动就业560人,其中吸引外出务工人员回村就业48人,当年村级集体经济增收5.6万元,村民人均增收约3000元。

  2.打造文化共同体,聚力乡风文明。一是挖掘村内闲置资源,完善农村公共服务。邀请医疗机构开展健康讲座,募捐公益基金购入血糖仪等医疗器具,开设“周五健康日”常规服务。二是大力弘扬传统优良文化,努力实现乡村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的融合。与村民领袖一起制定村规民约,开展“村规民约”专题学习小组,帮助村民制定家风家训,开展“最美家庭”、“孝心儿女”等系列评选及表彰行动,运用绘本阅读、互动游戏、有奖问答、实操练习等介入方式,逐步改变村民思维方式及生活习惯。

  3.打造生态共同体,促进乡村宜居。一是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行动。协助村委会面向全村展开“三清一改”(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塘沟、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改变影响农村人居环境的不良习惯)宣传及落实。二是开展环境卫生维护小组活动。通过开展垃圾分类知识学习宣传活动、“环境美如画,受益你我他”环境卫生维护小组活动等,引导村民认识到良好的生态环境所带来的长远利益,学会怎么做才能保护家乡生态环境。三是建立环境卫生保护志愿者队伍。牵头组织村内积极分子建立环境卫生保护志愿者队伍并定期进行环境卫生志愿服务,同时制定落实湾落环境卫生评选制度,调动村民保护家乡环境的积极性,让保护环境的服务形成常态化。

  4.打造治理共同体,优化治理成效。一是搭建治理平台。社会工作者通过与村支两委密切合作,定期参加党日活动并借助活动契机讲解“三事分流”工作法,引导基层议事协商时将群众诉求和矛盾问题按照“大事”“小事”“私事”进行分类处理。二是社会工作者协助村委会组建“五会”,进行自治组织规章制度建设、会长副会长等负责人选举,开展居民领袖能力提升培训小组,积极引导协会负责人进行协会人员招募、协会活动开展等工作,实现村民自治组织专人专管。三是社会工作者挖掘党员资源,培育社区能人,通过与村支两委密切合作,定期参加党日活动并借助活动契机分享国内外社区自治优秀案例等,引导村民党员做好带头工作,发挥党员先进作用。

  (二)关爱“一老一小”,慈善组织帮扶困难群体

  1.“星星点灯”让留守儿童不孤单。长寿区爱心帮扶协会与长寿区有关镇街和相关部门联袂开展助学活动,采用了游戏互动、陪伴成长的方式,通过“陪伴”与“结伴”相结合,为留守儿童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生活环境和成长环境,建立了看护支持网络。20xx年以来,协会结对帮扶农村贫困学生330余人次。

  2.“呵护夕阳”让贫困老人更温暖。长寿区爱心帮扶协会组建了日常关爱网与特殊紧急援助网,在节日之际组织爱心志愿者定期走访贫困留守老人,陪老人聊天,为老人购置药品与生活用品,组织文化娱乐活动,发放慰问物资,为老人义务理发、刮胡子,让老人们感受到了家的温暖和幸福感。

  (三)筑建童梦工程,助力提升困境儿童福利

  1.童梦主题服务,相帮健康成长。长寿区青年公益发展中心先后在长寿区江南街道、凤城街道、渡舟街道、晏家街道等近20多个村社(含学校)为300多名困境儿童开展了近20多次童梦陪伴主题服务活动,为他们送上童梦心愿包同时陪伴他们健康快乐成长。

  2.童梦助学工程,助力完成学业。长寿区青年公益发展中心通过“机构社工+民政部门+村社”的工作方式,以一对一结对帮扶的形式为长寿区55位贫困儿童提供一年的学习生活补助,帮助他们顺利完成学业。

  二、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困境,内驱不足外驱乏力

  (一)社会组织“内驱”不足

  1.结构不健全不合理。长寿区社会组织的总体结构失衡,依法登记的公益慈善类、社会福利、基金类社会组织发展滞后,养老照护类、农业农村类的社区社会组织数量稀少,教育类民办非企业单位一支独大。

  2.自主发展动力不足。经费来源不足,缺乏稳定的资金来源,现有社会组织很少获得政府的资金支持。

  3.发展规模小结构散。社会组织内部组织建设不规范、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乡村社区型社会组织很多都缺乏完整的组织章程;社会组织自身缺乏参与乡村振兴等相关工作的目标意识。

  4.资源匮乏与专业人才严重缺。社会组织动员普遍存在资源缺乏、筹资能力薄弱、专业人才不足和管理水平不强等问题。

  5.创新能力有待加强。乡村振兴是个全新领域,既没有经验可循,没有可以直接参考套用的现成做法,也没固定模式,尤其是针对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来说更是需要考验创新能力。

  (二)政府“外驱”力度不强

  1.综合支持匮乏。缺乏政策、法规的指导与规范,缺乏与之相配套且具有可操作性的实施细则,更缺乏支持社会组织参与乡村振兴的项目、资金、税费、名誉、资源等综合扶持办法。

  2.扶持力度仍显不足。政府对社会组织的激励力度不够,对社会组织发展壮大的优惠措施不够多;政府对社会组织购买服务机制不健全;对社会组织税收优惠政策力度不足。

  3.绩效评估机制不健全。当前政府对社会组织绩效评估的意识较为薄弱,第三方评估机构也不多,如此既难以确保既定目标任务的实现,同时也不利于组织开展下一个活动。

  三、补强内外驱动,共同建设美丽乡村

  (一)明确角色。

  要理顺与政府的关系,明确社会组织在乡村振兴中的角色定位,确定自身职能职责。政府将包括移风易俗乡风文明建设、村规民约等村民自治实践、新型乡村产业发展、乡村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文化事业建设等乡村振兴项目合理地委托给相应的乡村社会组织承担,形成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村民受益的社会治理新格局。社会组织必须明确自己在乡村振兴中是一个独立的主体,需要增强自身的独立性建设,不能照搬政府管理模式。

  (二)提高振兴乡村的能力。

  1.加强机构建设。建立完善理事会、会员代表大会、监事会等议事决策机构,定期召开会议,发挥议事决策机构的`作用,经常性面向会员等服务对象开展经验交流、考察学习、资源链接、与政府部门牵线搭桥、信息共享、能力培训等服务活动,通过提供质价相符的优质服务来吸引、凝聚会员等服务对象,确保社会组织发展壮大。

  2.增强筹资能力。积极参与政府相关部门购买服务;合理利用政府的资助,比如通过提供承办或协办“长寿湖铁人三项比赛”等大型体育赛事、长寿沙田柚等地理标志农产品申报、特色农产品行业标准制定、本土文化遗产宣传与保护、乡村振兴职业技能人才培训班等优质服务项目;精心打造品牌,加强与企业合作,争取更多的资源资金支持;对自身的资金进行合理的管理和投资。

  3.加强人才管理能力。想办法解决优秀人才的户口、津贴、社会保障等现实的问题,尽可能聘用专职人员从事社会组织日常行政、财会等日常工作;加强现有专兼职人员培训教育;完善内部考核与激励机制。

  4.提高创新能力。需要在资金筹集、人才管理和制度建设等方面向发达地区学习,并结合自身实际应用和创新,在运作模式上,可以和村委会、企业或者村民联合,结合当地实际,探索乡村振兴的新形式、新手段和新途径。

  (三)加大激励力度。

  1.给予必要的资金和政策支持。大力支持发展能够承接政府公共服务职能转移的社会组织;出台支持社会组织参与社会治理可操作的实施细则;设立扶持社会组织发展专项经费;推动建立公共财政对社会组织的资助和奖励机制,为社会组织提供启动资金、活动经费补助、工作经费补助等专项资金扶持;加强项目扶持,将社会力量能够承担的乡村振兴等公共服务交给社会组织承担。

  2.完善综合监管机制。明晰部门职责,形成协同管理合力;健全社会组织退出机制,研究简化注销登记的操作办法;加强社会组织诚信征信等自律建设;加大社会组织行政执法力度。

  3.建立健全第三方评估机制。加强第三方评估机构对社会组织的信誉、绩效和目标价值的评估,完善评估制度,并把评估结果和税费减免、星级认定等激励机制结合起来,激励社会组织更加积极地参与乡村振兴。

  (四)大力培育农村社区社会组织。

  1.实施培育发展计划。建设一批支持平台,对社区社会组织提供活动场地、组织运作、活动经费等综合服务;形成一套扶持政策,多渠道加大财政补助、福彩公益金资助、购买服务、公益创投、社会支持的力度,推动政府资金、社会资金等资源向农村社区社会组织和服务项目倾斜。

  2.实施能力提升计划。加强工作指导和统筹协调,从工作力量、工作方法、工作内容和工作资源等方面给予支持,不断提升社区社会组织的组织管理和服务能力。

  3.开展系列主题活动。开展“邻里守望”系列社区志愿服务活动、“共建共治共享”系列社区协商活动、“和谐社区”系列社区治理活动、“文化铸魂 ”系列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0

  20xx年以来县公安局、县委办驻村工作队在xx县委、县政府和xx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xx村“两委”成员的`密切配合和共同努力下,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重大部署安排,立足xx村实际,把解决该村群众困难问题、维护稳定作为帮扶工作的重点和突破口,积极谋划,精心组织,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汇报如下:

  一、基本情况

  1.xx村属于城中村,人口分布较为分散,下辖x个村小组,现有农户xxx户,人口xxxx人,人均年收入xxxxx元。辖区面积xxxx亩,其中耕地面积xx亩,山林面积xxxx亩,水面面积xx亩。多年来由于城市发展xx,人均土地面积不足x亩,主要产业是蔬菜种植。

  2.党支部x个,党小组x个,党员xx人,其中女党员xx人,35岁以下党员x人,35—60岁党员xx人,60岁以上党员xx人。村两委干部x人,其中女干部x人,平均年龄xx岁,高中以上学历xx人。

  二、乡村振兴工作开展情况

  自20xx年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xx村新识别脱贫户xx户xx人,后经“七清四严”、人口自然变更、再次识别等动态调整,我村现有脱贫户xx户xx人、突发严重困难户x户x人(20xx年11月底统计的数据)。

  (一)已脱贫户人口构成

  因残x户xx人,因病x户x人、缺劳力x户x人、自身发展动力不足x户x人。因病突发严重困难户x户x人。

  (二)政策落实情况

  教育帮扶方面:xx村脱贫户中有x户有在校生x名,学前教育x个、小学x个;保障帮扶方面:除xxx、xxx 2户外,其余xx户享有低保。

  安全饮水方面:定期做好脱贫户及村民的安全饮水及旱情对农作物的影响。

  健康帮扶方面:全村脱贫户中办理慢性病x个,20xx年来住院人员主要有xxx、xxx、xxx,报销比例xx%以上。

  残疾人方面:脱贫户中办理残疾证xx个,残疾人补助实际发放x人,xxx、xxx、xxx 3人享受重度残疾照护服务。

  就业帮扶方面:x人普通劳动力、x人弱劳动力,就业人口x人,就业率xx%,3月份发来xxx由于自身身体原因暂未就业。县外务工x人、县内务工x人,其中公益性岗位x人:人社保洁员x人、生态护林员x人。

  产业帮扶方面:x户参加了xx惠民光伏合作社;与xxx产业扶贫项目签订了村集体利益联结机制,每年分红约x万元;全部享受xxx资产收益分红。

  安居帮扶方面:20xx年以来累计为x户脱贫户实施了危房改造、异地搬迁工作(20xx年度付任水享受、20xx年xxx享受)。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1

  今年以来,我中心紧紧围绕乡村振兴战略,推动全市金融机构进村入企,积极开展“金融干部三服务”、“政银企”、“银会企”等对接活动,将金融服务落实到“最后一纳米”,为乡镇、企业提供真正的“妈妈式服务”。

  一是政策引导,推动全市金融机构落实乡村振兴工作。落实《关于调整<温岭市金融机构(组织)评优和绩效奖励办法>》,将“加大乡村振兴金融供给”作为金融机构考核加份项目,引导金融机构加大乡村振兴工作力度,将金融资源持续导向基层一线。同时,动员全市金融机构行长、经理深入基层,进村入企,开展政策宣讲,普及金融知识,对接融资需求,推广特色产品。通过“零距离接触”,进一步增强金融机构的群众观念、责任意识和服务理念,有效提升金融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良性互动。

  二是精准走访,有效建立落实“三张清单”(问题清单、落实清单、责任清单)。推动全市金融机构开展基层走访活动,调研农户、企业的.融资需求,要求各金融机构进一步下沉工作重心,分派工作人员进村入企,全面了解农户、个体工商户生产经营情况和融资需求等信息。通过走访调研,全面建立“问题清单”、“落实清单”、“责任清单”,精准施策,抓住企业需求点、关键点、疏通点,消除痛点难点,从而有效助力乡村振兴。截至10月末,全市金融业机构共收集问题1869个,解决问题1655个

  三是精诚惠农,助力实施乡村整形战略。深化“普惠+精准”服务,助攻农民共同富裕。坚持分层分类,降低普惠门槛,截至10月末,我市金融机构已在530多个行政村开展“整村授信”工作,累计授信金额达200多亿元。坞根“红色文旅”、石塘“山海旅游”、城南休闲观光农业、横峰全域改造等重点项目获得银行机构重点保障。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

  一、高度重视,组织保障有强度

  为全面加强组织领导,保障各项工作顺利开展,组织成立由局主要领导担任组长的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建立健全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具体抓、全体干部协同落实的工作机制。将乡村振兴工作纳入年度重要工作计划,主要领导坚持亲自研究、亲自部署、亲自督办,今年以来,局党组会专题研究乡村振兴相关工作3次,严格落实乡村振兴工作一月一调度、半年一总结的工作制度。

  二、压实责任,工作措施有力度

  (一)持续深化理论学习。以及中央、省、州、市相关文件和会议精神,充分利用党组中心组集中学习、干部职工大会、专题培训会等机会,扎实开展政治理论和政策知识学习,今年共组织开展乡村振兴专题政策理论学习7次,有效增强了全体干部职工参与结对帮扶的思想自觉和能力水平。

  (二)严格落实结对帮扶责任。按照全市统一安排,我局所有在职干部与脱贫户继续保持脱贫攻坚期内结对帮扶不变,重点围绕防止返贫相关指标核查、政策宣传及享受政策情况梳理、群众情绪疏导和提升满意度等方面,扎实开展入户走访工作。截止目前,我局所有帮扶干部均按要求在11月底前完成两次入户走访工作任务。局领导班子成员按要求深入联系乡镇、村,扎实开展换届选举、国家后评估检查补短板的指导、调研,开展十九届六中全会、省十一届十次全会、州第八次党代会、市第十次党代会精神的宣传,完成了对鸭松溪村重点户的走访全覆盖。

  (三)全力支持派驻工作队工作。今年,由于人事调整,原驻鸭松溪村工作队第一书记出现空缺,我局立即组织召开局党组会认真研究,及时选派两名业务骨干补充到驻村工作队当中,增强驻村工作力量,同时严格落实驻村帮扶主体责任,加强人员管理,落实后勤保障,主动关心关爱,切实提升驻村工作队的凝聚力、向心力和战斗力。目前我局驻屯堡乡鸭松溪村工作队有队员3名,其中领导班子成员1名,业务骨干、中层干部2名,三名驻村工作队员始终坚持为民务实的工作态度和争先创优的工作斗志,严格落实工作在村、岗位在村、吃住在村要求,紧紧围绕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各项政策在本村落实落地,苦干实干,攻坚克难,奋力开创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

  (四)主要领导现场办公解决问题。一是在中南民族大学与恩施市对口帮扶机制协调下,中南民族大学出资15万元在恩施市建设一个乡村振兴工作站。为推动项目尽快落地建设,局主要领导亲自带队多次到屯堡乡、鸭松溪村开展实地调研,现场办公解决项目选址、规划设计、后续管理等问题,经过三个多月的建设,12月8日,恩施市首个乡村振兴工作站正式揭牌运行。二是围绕恩施板桥党参产业如何复兴,先后三次邀请中南民族大学药学院的.专家进行对接和指导,聚焦古法“三搓三抖”申请非遗、板桥党参的种植、加工、标准化管理等工作开展理论指导。三是邀请中南民族大学师生到屯堡乡开展为期2天的“五送”活动(即:送政策理论、送文艺活动、送法律服务、送致富信息、送技术培训)。期间有5为中南民族大学教授围绕大数据背景下的基层社会治理问题,结合党史教育、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宣讲、民法典宣讲等活动开展理论讲座和技能培训,有效提升基层党员干部的理论水平和服务能力。四是针对鸭松溪村便民服务中心硬件设施配置不高影响群众办事体验问题,局领导班子成员多次协调,为村便民服务大厅更换新一代电子显示屏,升级相应硬件配置,提升服务群众办事水平。

  三、精准发力,帮扶成效有亮度

  20xx年,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统筹推进各项扶贫项目建设,基础设施不断巩固、公共服务不断完善、组织建设不断加强、产业发展不断壮大、人居环境不断改善,美丽乡村建设成效进一步显现。

  (一)建强基层组织。驻村工作队与村“两委”坚持把“党建统领”作为全村发展的强力支撑,严格按照党章党规要求,规范发展党员,充分发挥党员模范的带头作用,发挥基层党组织教育、管理、监督和服务作用。精心组织策划党建系列活动,不断巩固拓展“五星”支部创建成果,不断提升党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严格落实党风廉政建设“两个责任”和“一岗双责”制度,狠抓正风肃纪、强化廉政教育,不断净化政治风气,确保党的各项惠农助农政策落实落地。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完成村“两委”换届选举工作,新一届村“两委”班子老、中、青梯次搭配,结构合理、思想统一、求真务实、协调高效、团结和谐,为更好地团结和带领广大村民推进全村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组织保障。

  (二)发挥政策效应。集体经济方面,20xx年实现村集体经济收入12.38万元,其中公益林收入3.3万元、光伏发电收入3.4万元,股权分红收入5.68万元。产业方面,按照政策指导,因地制宜发展茶叶、板栗、土豆、玉米、红薯等种植业,发展鸡、肥猪、牛等养殖业。支柱产业茶叶20xx年收益约5万元。就业方面,20xx年全村脱贫劳动力116户288人,经多方努力,组织省外务工65人,省内县外务工20人,县内乡外务工146人,乡内务工57人。教育方面,20xx年上半年落实春季“雨露计划”资助政策21人,下半年申报资助对象17人。金融方面,推进“整村授信”,录入符合条件的农户222户,协助20户农户申请小额信贷63万元。社会兜底方面,全面调查核实低保对象收入情况,按政策落实低保保障23户42人,五保11户。全村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10人,享受残疾人生活补贴13人,社会保障做到了应保尽保、应养尽养、应救尽救。生态建设方面,大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结合生态环保领域大起底、大排查、大整改行动,维修污水收集管网系统,整治318国道、屯渝线、鸭松溪、圈圈河沿线垃圾倾倒问题。开展绿化庭院行动,种植武汉樱花、腊梅、凌霄花、桂花、紫薇等花卉植物约7171棵。开展红蓝棚子整治,共拆除屯渝公路沿线农户院落搭建的红蓝棚子15户,整改18户,同时学习借鉴先进经验,打造特色民居、美丽院落,计划年底开工建设5-10户样板户。宣讲垃圾分类管理,倡导村民扫干净、摆整齐。

  (三)完善后续帮扶。按照《恩施市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驻村工作方案》要求,驻村工作队建立脱贫对象动态排查监测机制,共排查本村“三类对象”7户18人,监测帮扶对象纳入后5个工作日内,落实“1+1+1”包保责任,包保干部一月一走访,制定“一户一策”帮扶措施,建立“一户一档”。“六类对象”由村“尖刀班”落实包保责任,第一书记、书记、包组干部走访全覆盖。

  (四)抓实疫情防控。始终坚持常态化疫情防控不松懈,努力提高全员防控意识,普及全员防控知识,落实全员防控措施。今年累计动员村民接种新冠疫苗1205人,管控重点返乡人员5人,其中境外返村人员1人(新加坡返回),中高风险地区返回人员4人。

  (五)维护平安稳定。广泛深入开展反电信网络诈骗宣传,利用群众会、小组会、屋场会、支部主题党日活动等形式,组织村民观看反电诈宣传片,现场讲解反电诈知识,发放宣传册,提高全民反电诈意识。充分发挥道德理事会、小组长的作用,做好邻里纠纷调解工作。持续做好道路交通安全、防火防盗、防一氧化碳中毒等各类平安稳定隐患的宣传教育和排查处理工作。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3

  今年以来,我们坚持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作为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紧紧围绕“二十字”总要求,把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同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整治改善城乡人居环境、加快农牧村“三变”改革等重点任务紧密结合起来,着力推动农牧业转型、农牧村发展、农牧民增收,主要做了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是加强组织领导,精心谋划研究部署。始终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及时成立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为组长的xx县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协调推进领导小组,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先后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市委一号文件精神加快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脱贫攻坚三年实施方案》《全县农牧村“三变”改革试点工作实施方案》等指导性文件,在调整优化xxx个联村单位的基础上,着力加强“三农”工作队伍建设,选派xxx名年轻后备干部担任乡村振兴示范村、“三变”改革试点村、建档立卡贫困村及后进村第一书记(其中乡村振兴试点村x名),为实施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组织基础。

  二是紧盯脱贫攻坚,全面落实“一户一策”。用“过筛子”的办法对xxx个村(社区)开展困难户摸排工作,完善贫困户基础信息,规范建档立卡村贫困退出的相关资料,围绕产业增收、基本医疗、安全住房、兜底保障等方面,对建档立卡贫困户和有潜在返贫风险的困难户全部制定了“一户一策”帮扶计划,并将“一户一策”精准脱贫计划与三年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乡村振兴重点工作和联村单位帮扶计划有机衔接,确保了帮扶措施有项目支撑、有资金保障、有专人落实,建档立卡贫困村、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达到退出验收标准。

  三是注重规划引领,有效整合项目资金。在全面落实“五个倾斜”的基础上,将县财政结转结余资金50%用于扶贫,地方财政收入增量的15%增列专项扶贫预算,进一步加大项目资金整合力度,高起点谋划、高标准建设,全力破解水、电、路、房、网等制约发展的瓶颈问题和农牧村环境不美的问题。统筹整合资金xxx万元,编制完成了xxx个村的《乡村振兴战略及千村美丽示范村建设规划》工作,确定了x个发展条件好、班子建设强、群众居住集中的村,启动了xxx项农牧村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建设项目、xx个富民产业培育项目、xx个省市县美丽乡村及万村整洁示范村项目,确定的xx个项目预计xx月底全部建成。将改善城乡人居环境与生态环境整治修复、“多城同创”、全域无垃圾等工作有机结合起来,进一步加大投入力度,配齐配全城乡垃圾、污水收集处理设施设备,完善城乡生活垃圾收运网络,统筹推进城乡绿化美化亮化、老旧楼房风貌改造、背街小巷改造提升,推动全县生态环境和城乡人居环境实现了大变样。

  四是坚持因地制宜,壮大发展特色产业。以绿色有机为主攻方向,加大细毛羊“两年三产”、黄牛冻配改良、牦牛复壮改良等实用技术推广力度,复壮改良牦牛共xx万头,冻配改良黄牛共xx头,细毛羊穿衣xxxx万只以上。大力发展肉苁蓉、文冠果等沙产业,种植梭梭xxxx余亩、肉苁蓉xxxx亩、文冠果xxx亩、锁阳xxx余亩、藜麦xxx亩,落实测土配方施肥xxx万亩。由县财政专列xxx万元资金,引领扶持和培育壮大一批具有一定生产经营能力和品牌影响力的农牧业龙头企业及专业合作社,积极谋划建设鹿文化产业园,加快“xxx”等系列生物保健产品的升级换代研发,精心组织开展“互联网+农牧业”和休闲农牧业开发等工作,推动绿色有机畜产品“进城”“上网”,进一步拓宽了群众增收渠道。

  五是全面推进“三变”改革,着力激发发展活力。选择基础条件较好的6个村先行开展试点,以农牧村产权制度改革为抓手,稳步推进清产核资、确权登记颁证、集体资产股权量化、资源评估等工作,加快构建以农民为主体、股权为纽带、产业为平台、企业(合作社)为龙头的发展模式。至目前,我县土地(草原)确权登记颁证工作、“三资”清产核资基本完成,制定出台《肃南县农牧村产权流转交易管理办法》《农牧业设施确权登记管理办法》等规范性文件,开通了县级农牧村产权交易平台,为“三变”改革奠定了坚实基础。各地结合实际积极探索“村集体+合作社+农户”“三变+乡村旅游”等新途径,有效推动了集体经济发展壮大、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农牧民群众稳定增收。

  六是培育文明乡风,优化治理体系。结合“全国文明城市”、“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等创建活动,强化宣传引导和示范引领,对xx名第三届xx“榜样的力量”典型模范和xx户第一届文明家庭进行了表彰奖励。全县xx个农牧村全部制定了村规民约,建立了红白理事会,并借助“善行义举榜”“孝道红黑榜”、好人墙等,褒扬好人好事、鞭笞丑行陋习,通过道德约束的力量,有力提升了农牧村的文明程度。

  乡村振兴是一次战略上的转型和升级,内涵极为丰富,不仅包括经济、社会转型,还包括科技、教育和文化的.复兴,广大群众的期待很大。就目前而言,我县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一是规划引领作用缺失。目前,除制定了xx个村的乡村建设规划外,涉及乡村振兴战略具体内容的农牧、民政、司法、爱卫、文明等相关行业部门和责任单位及各乡镇还没有完成相应的专项规划或方案制定,在引领乡村振兴试点工作中缺乏统一性,对指导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和乡村振兴不全面准确,缺乏前瞻性、完整性和可持续性。

  二是资源整合力度不够。乡村振兴战略涉及部门较多,各部门项目安排时序、渠道不同,很多项目缺乏有效的沟通衔接,使项目资金在计划使用过程中,不能有效整合发挥综合效益。

  三是思想认识存在偏差。部分部门单位、乡村干部及农牧民群众对乡村振兴战略的内涵缺乏全面准确的理解,既有急于求成的心理,也还有等、靠、要依赖思想不同程度存在的问题,参与乡村振兴战略的积极性、主动性不强,主观能动性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四是承接主体不强。全县涉农龙头企业不足,专业合作社规模小、层次低、带动作用发挥不强、农牧户与企业对接合作机制尚不完善等问题比较突出。

  下一步,我们将以此次会议为契机,按照市委、市政府的新部署新要求,认真学习借鉴各地好做法好经验,完善县委负总责、乡村抓落实、x政一把手是第一责任人、三级书记一起抓的领导责任制和工作机制,坚持工业农业一起抓、城市农村一起抓,主动对表、积极作为,把公共财政投入上优先保障,公共服务上优先安排,要素配置上优先满足,干部配备上优先考虑的“四个优先”具体要求贯穿于思路确定、政策出台、责任落实、措施落地等方面,着力推动农牧业全面转型、农牧村全面发展、农牧民全面进步。

  一是坚持规划引领高起点布局。结合各村地理区位、资源禀赋、产业发展、村民实际需要等,严格遵循乡村振兴战略试点村总体规划,充分挖掘整合当地的生态资源、人文资源、历史古迹、传统习俗和风土人情,真正体现个性特色。坚持分类推进,对于人口相对集中、布局较为合理的中心村,在壮大富民产业的同时,加快改水改厕改圈改灶步伐,完善公共服务设施,建设美丽宜居中心村;对于城郊村,按照城市标准改造建设,加快城乡一体化发展;对居住相对分散的行政村和随着人口转移迁出逐步萎缩的行政村,以环境修复治理为重点,全面打造农牧村干净整洁的人居环境。紧紧围绕市委打造“乡村振兴示范带”的部署,先期启动实施农牧村基本公共服务建设项目,全面提升基础支撑和保障能力,着力打造民俗风情体验带、生态旅游观光带、服务产业融合带、避暑休闲度假带,以“四带”建设推进乡村振兴示范点建设。

  二是坚持因地制宜壮大特色产业。以农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因地制宜发展优势产业,因村施策强化各方协作,把绿色有机农畜产品生产供给作为主攻方向,做大做强以高山细毛羊、牦牛、马鹿、小杂粮为主的特色产品体系,将“三品一标”农产品比重提高到50%以上。按照区域型和产业型两个类型,大力组建农牧民专业合作社联合社,加大国家级和省级示范社培育力度,持续调优种养结构、调强加工能力、调大经营规模,着力延伸产业链、提升价值链、优化供应链,加快推动农业向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方向发展。借助创建国家全域旅游示范区,大力发展乡村旅游,集中培育xx个景区依托型、田园观光型、休闲度假型、康体养生型、红色教育型、传统村落型、民俗体验型的旅游示范村和专业村,打造xx家乡村精品民宿,发展xx户以上品牌农家乐。

  三是坚持高标准整治城乡人居环境。以垃圾污水处理、面源污染治理、改圈改厕、绿化保洁为重点,推动环境整治制度化、规范化、常态化。加快xx个集镇和xx个农牧村生活垃圾填埋场及xx个集镇生活污水处理厂建设进度,扎实推进厕所革命,计划3年内新、改建厕所xx座(A级厕所xx座、其它厕所包括农牧户“早改水”厕所xx座),其中20xx年新、改建旅游厕所xx座,努力补齐这块影响群众生活品质和游客服务的短板。坚持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与美丽乡村建设相互统筹,结合“千村美丽、万村整洁”建设,每年建成一批环境美、田园美、村庄美、庭院美的“四美”乡村,力争20xx年实现全县美丽乡村全覆盖,省级示范村达到xx%。

  四是坚持高质量推进乡村治理。着眼完善乡村治理体系、培育涵养文明乡风,坚持把抓基层打基础作为长远之计和固本之举,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突出政治功能,严格落实基层x建工作责任制,持续推动工作中心向基层转移、工作力量向基层下沉、政策资源向基层倾斜。广泛开展以创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县”“国家生态文明示范县”“国家卫生城市”“国家园林城市”“全国全域旅游示范区”等主要内容的八城同创活动,切实加强村民代表会议、村民议事会等群众性自治组织建设,坚决遏制大操大办、天价彩礼等陈规陋习,不断深化村民自治实践,推进法治乡村建设,提升乡村德治水平,推动完善自治为基、法治为本、德治为先的“三治”融合乡村治理新格局。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4

  多措并举“帮”提升,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文化建设是乡村振兴的精神支柱,不仅可以提升农民群众精神面貌,焕发文明向上的新气象,还能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凝聚乡村振兴的内生动力。

  “富口袋,更要富脑袋”,驻村干部要做文化建设的实践者,加强农村思想道德建设,从精神状态上改变风气风貌,破除居民传统陋俗,不论是成立“艺术团”“广场舞队”,还是进行“五好家庭”“孝老敬老户”评比,都要让群众参与其中、“身临其境”,从根本上培育文明乡风、淳朴民风;还要建立“阅览室”“文化广场”“党群活动中心”等,进行公共文化建设,切实让文化“软实力”成为振兴乡村的“硬支撑”。

  今年来,我局深入贯彻落实州委、州政府、县农办印发的.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系列文件精神,认真履职、务实运作,在巩固农村基层政权、发展农村基层民主、落实基本民生保障等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一、工作进展情况

  (一)进一步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通过实施党建年度综合考核,将村级党组织建设情况进行分类定级,采取激励先进、鞭策后进、“抓两头、促中间”的办法,进一步健全农村党建工作的动力机制,着力营造你追我赶、创先争优的浓厚氛围。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结合村级组织换届选举工作,对基层党组织实行分类动态管理,加大先进村级党组织的培育和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积极创建“五好”党组织,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全面进步、全面过硬。结合20xx年换届选举工作,我局联合市组织部,深入各县(市、区)、开发区、投资区巡查摸排,调查摸底,加大对软弱涣散党组织的整顿力度。

  (二)进一步统筹城乡社会救助体系,做好农村社会救助兜底工作,做好农民重特大救助等社会救助工作,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截止目前城乡低保包括低保兜底资金共计支出:4486万元,保障人口达15332户,37772人左右,农牧民重特大救助截止目前医疗救助2177人,支出资金763.45万元,救助限额内救助率已达到70%。1—10月在农村留守儿童和困境儿童信息管理系统录入留守儿童288名、困境儿童279名、散居孤儿187名,同时进一步健全社会养老服务体系,1—10月对全县1960名60岁以上失能和半失能老人、80周岁高龄老人实施居家养老服务,支出资金58.8万元,我局将争取在全县4个公办养老机构建立日间照料中心,进一步为集中供养老人提供多样化服务。继续对城镇“三无”人员、农村“五保”对象和孤儿实现集中供养全覆盖。

  二、下一步工作计划

  1、推进农村社区建设试点工作,推行村级事务阳光工程,建立健全村务联系会议制度,构建民事名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的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建立健全社区服务中心、社区服务站设施网络,扩大农牧区社区服务设施综合覆盖面,完善政府购买社区组织服务机制。

  2、进一步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加强动态化精细化管理,把符合条件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全面落实特困供养制度。

  3、构建多层次农村养老保障体系,加快老龄事业发展。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5

  一、工作基本情况

  二、创新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做法及成效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乡村振兴战略以来,针对农村产业“空心化”、村庄“空巢化”,工商资本进入农村不热、农民增收渠道不多等问题,我区首创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产城村人”融合为发展导向,利用社会资本激活农村资源资产活力,实现农村发展“第二次飞跃”:

  一是推动乡村振兴改革试点。党的十九大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后,区委、区政府大力践行“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精神作风,通过第五次党代会第二次会议等重要会议,将乡村振兴作为今年的重点工作予以部署,制定并印发组织实施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学懂提神”、“弄通提能”“做实提效”工作方案,经过大量的摸底调查、研究,创新提出以市场化模式推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做法,并率先与碧桂园、华侨城达成合作共识,实施乡村振兴试点项目。

  二是高标准全域谋划乡村振兴。在区委、区政府牵头下,各镇、街道迅速开展资源排查,掌握家底,并结合各行政村资源禀赋,制定《镇(街道)全域乡村振兴三年总体规划方案工作表》,明确了试点片区、产业定位、具体工作、发展规模,按照全区102个行政村统一按照市场化模式分三年(20xx年30%、20xx年40%、20xx年30%的行政村覆盖比例)推进。根据中央、省、市精神,结合我区实际,高标准谋划制定《关于推进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

  三是强化绩效考核压实责任。举全区之力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制定《20xx年惠阳区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方案》,将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纳入到有关绩效考核工作,通过落实表格化捆绑式绩效考核作为推动各项工作的重要抓手,把产业振兴最终成果落到促进农民就业、增产增收上来,全力以赴推动农村农民生活富裕。

  四是打造试点推动全面开花。随着试点项目的推进,我区以市场化模式实施乡村振兴实现全面开花,取得了初步成效。目前,落实各类乡村项目共计77个,其中已开工建设30个,初步形成以田园综合体、文化旅游、商业商贸、电商物流、现代金融、城市更新等多种业态带动乡村振兴的发展格局。

  三、存在的困难及建议

  (一)推进乡村振兴人员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人是关键一环。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提升到国家战略的层面,上到中央下到基层都非常重视,但是还缺乏相应的组织保障。例如乡村振兴对于基层特别是村委书记、小组长来说,是个新鲜事物,缺乏相应的认识。但往往工作的开展,他们是主要推动者和实施者,如果意识不转变,那么乡村振兴落地就比较困难。因而在组织保障上不仅需要锻造干事创业的'干部队伍继续解放思想,勇于担当,真抓实干,还要选好配强基层组织带头人深入开展基层党建标准化建设,努力把农村基层党组织建强建优,充分发挥在乡村振兴中的核心作用,并且发挥乡贤作用,鼓励乡贤带领乡亲共同致富创收。

  (二)乡村振兴财政投入保障问题。推进乡村振兴,财政保障是重要因素。根据资源摸排,目前我区存在三种类型农村情况:第一类城镇化程度较高,以二三产为支撑的准城中村;第二类资源丰富,但发展滞后,需导入产业激发发展动能的村庄;第三类是资源匮乏、经济发展薄弱村,亟需政府投入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短板的村庄。我区按照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原则,将村庄捆绑导入产业形成规划编制规划发展。然而占大部分比例的第三类型的农村,虽然随着政府的逐年增加投入,农村面的村巷道、路灯、垃圾处理、学校等硬性条件逐渐完善,但是重大基础设施覆盖面、有效改善农村生产生活设施条件等还相对滞后。乡村公共服务与城镇相比,教育、医疗、社会保障方面不均衡,农民群众的获得感有待提升。因此,需要建立乡村振兴财政投入机制进行精准施策,将乡村振兴建设资金列入每年财政预算,同时科学系统整合政府公共财政资金更大力度向“三农”倾斜,确保财政投入与乡村振兴目标任务相适应。

  (三)农村土地利用问题。当前在推进乡村振兴工作中土地利用工作中,存在村庄村土地利用规划与村庄规划期限不一致,且村庄规划对村庄建设用地的需求远远超过村土地利用规划实际建设用地规模,无法发挥村土地利用规划在“多规合一”中“底盘”作用,导致实际编制的村土地利用规划和村庄规划难以落地实施。此外,建设用地项目预审和用地审批时限过长,程序复杂造成部分重大建设项目无法及时落地。对此,建议市级层面出台相关配套政策和指导意见。

  下来,在此基础上不断推进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继续拓展乡村振兴范围,积极调动更多社会力量参与乡村振兴,让乡村振兴成为惠阳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的重要动力来源,为全市乃至全省走在前列主动担当、多做贡献。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乡村振兴专干工作总结01-26

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9-23

振兴乡村工作总结范文10-24

乡村振兴部门工作总结12-08

开展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08

乡镇乡村振兴工作总结12-11

乡村振兴建设工作总结03-15

推进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9-08

街道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5-15

[荐]乡村振兴工作总结05-17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