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范文
当前位置:聘大网>职场范文>工作总结>残联工作总结简短

残联工作总结简短

时间:2024-07-26 07:59:55 工作总结 我要投稿

[优秀]残联工作总结简短

  总结是把一定阶段内的有关情况分析研究,做出有指导性的经验方法以及结论的书面材料,写总结有利于我们学习和工作能力的提高,不如我们来制定一份总结吧。你想知道总结怎么写吗?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残联工作总结简短,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残联工作总结简短

残联工作总结简短1

  设施农业:一份实在的支持

  三堡乡台藏村的残疾人阿帕尔然木都最近总是乐呵呵的,原来他去年秋天种的大棚西红柿刚刚收获,虽说数量不多,但销量极佳,这不,没有几天就都卖了出去,光纯收入就有9000多元。要搁几年前,他的日子可不会这么充裕。由于视力残疾,阿帕尔找不到合适的工作,虽说还会做些小生意,但到年终一算,收入大多还了贷款,总也攒不下什么积蓄。现在好了,不但家中孩子的学费有了着落,剩下的钱还可以给自己添点家当。俗话说吃水不忘挖井人,生活富裕了,阿帕尔总想找机会谢谢那些帮助过他的残联同志,正是由于地区残联帮助推广的设施农业项目,才让他有机会种植了大棚蔬菜,也才使得他的生活有了这样的变化。

  吐鲁番地处盆地,位于新疆中部,长年干燥少雨,日照充足,优越的光热条件和独特的气候,使这里盛产果蔬。为了充分利用本地区独特的自然条件,从2008年起吐鲁番地区政府开始推广“万亩温室大棚基地建设项目”,计划用5年时间建成温室大棚近10万个,从推广到现在虽然还不到两年,但是已经建成大棚两万余个,这使许多村民脱贫致富。普通村民富裕了,那身边的残疾人的生活是否也有了改善?为了能够真正了解本地区残疾人的实际情况,吐鲁番地区残联借助地区开展“联乡驻村入户”活动的机会,深入基层,对本地农业生产、村级组织建设、经济发展思路和残疾人基本情况展开调查。经过多次探访,地区残联逐渐发现了问题。原来本地区推广的设施农业项目虽然效益不错,但是门槛也挺高。村民种植大棚需要先交纳5000元的押金,加上种子化肥等投入,这笔费用已经相当可观。见到身边的朋友渐渐富裕起来,许多残疾人也想尝一下设施农业的好处,但是又因为资金问题,只能无奈选择放弃。村里的残疾人犯了难,地区残联的同志看在眼里,急在心上。经过多次研究,地区残联决定先以三堡乡台藏村为试点对这里的残疾人进行扶持,帮助他们早日建起大棚脱贫致富。

  目标定下了就要看行动。地区残联通过在三堡乡展开调查,找出了有意愿种植大棚的残疾人,然后由残联与他们签订借款协议,为他们把押金交上,所借资金分5年还清且不计利息。考虑到有部分重度残疾人无法参加田间劳作,而在他们家中却有亲属可以帮助他们从事这份工作,地区残联也对这样的家庭进行了扶持。这样的举措虽然看起来简单,却着实解决了大问题。资金问题不愁了,残疾人的压力顿时减轻了很多,原本那些可望不可及的愿望立刻就得以实现。然而硬件问题解决了,还要看软件的落实。考虑到很多残疾人缺乏相应的大棚种植经验,地区残联出面与乡政府领导联系,在每个片区安排技术员,并请技术员定期来到村里为残疾人手把手进行指导,以此解决残疾人在种植过程中遇到的技术难题。遇到农忙时节,地区以及市一级的干部也会来到残疾人家中帮助他们分担部分农活,同时带去面粉、肉制品以及一些慰问金,为他们解决家中的燃眉之急。

  精心的安排、细心的扶助,让地区残联的工作收到了实效。“自从种了大棚以来,我们的生活确实好了起来。”三堡乡的另一位村民沙代温汗热合甫笑眯眯地对记者说。由于腿脚残疾行动不便,沙代温汗家以前仅靠丈夫在外打工所得的收入勉强度日。同阿帕尔一样,在与地区残联沟通之后,沙代温汗也成为了第一批享受设施农业成果的残疾人。通过种植白菜、豇豆等多种蔬菜,短短一年时间沙代温汗的收入就翻了番。而目前在全三堡乡也已经有8名残疾人在残联的支持下开始从事大棚种植,这里残疾人的生活也普遍得到了提高。

  “三堡乡只是个开始,我们今后要把这个工作继续做大,让更多的残疾人享受到实惠。”地区残联的同志这样告诉记者。也许听起来平常,但正是这平常的话语却让人看到了地区残联那份对未来的期望。也正是这句平常的话语,让人看到了期望之下蕴藏的那份对残疾人的责任,那份对工作的热忱。

  特色就业:一个双赢的成果

  一把刻刀、一支画笔、几管染料……你可不要小瞧这几样简单的工具,就是这么几件工具在任和平的手里却能变腐朽为神奇,只不过他挑选的物品比较特殊――是那些大小不一的葫芦。经过任和平的雕刻制作,原先普通的葫芦转眼就变成了一个个精美的工艺品。然而看着眼前的雕刻作品,谁又能想到有着这样一手绝活的任和平曾一度陷入了困顿之中。

  由于身患残疾,行动不便,任和平在工作中总会遇到各种阻碍。眼见生活没有着落,他开始寻找别的出路。任和平逐渐发现吐鲁番地区的旅游业是别具特色,各地的游人来到新疆多会慕名到吐鲁番游览一番,而归去时总会带一些当地的特产来做纪念。可不可以制作一些纪念品来满足游客的需求?渐渐地在任和平的心中有了这样一个念头。经过反复观察比较,自幼酷爱美术的任和平选中了葫芦作为创作的原材料。这不仅因为吐鲁番当地盛产葫芦,也是由于它便于雕刻,易于制作,特别是做成工艺品后所散发的浓郁的西域风情,特别受到外地游客的喜爱。虽说想法成了型,但要成为现实却谈何容易。几经考虑,任和平找到了地区残联,当他把自己的构想说完时,残联马上给予了积极的回应。从联系厂家提供原材料到与景点沟通寻求销售渠道,地区残联总是尽最大努力为任和平解决就业过程中遇到的不便;同时,为了把任和平的手工艺品的知名度打开,残联同志又多方联系,使任和平有机会参加其他多种文化活动与业界的同行交流。慢慢地,任和平的`生活有了起色,身边的徒弟已有20多个。他还开始创作沙雕画艺术品,利用本地丰富的沙漠资源,找到一条新的创作道路。

  通过对任和平的支持,吐鲁番地区残联也发现了一条将就业工作与本地区特色相结合的新路:可以组织残疾人像任和平一样学习一门技术,借助本地优势旅游资源将残疾人的手工艺品推介出去,从而为他们的生活找到出路。地区残联会同吐鲁番市残联一道对本地区未就业残疾人进行了摸底,进而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掌握他们的就业意愿、技能培训、残疾程度、个人特长等情况,从而为具有一定条件的残疾人举办了多期葫芦工艺品雕刻、染色技术培训班等,使他们也能为自己的未来打下基础。

  吐鲁番地处新疆中部,少数民族众多。由于风俗不同文化各异,地区残联在打造特色就业方面,也就更加注重对少数民族残疾人的引导支持,在对其民族习惯深入了解的基础之上,为其就业寻求办法。在这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就是苏公塔社区的十字绣培训学校。

  苏公塔社区地处吐鲁番市城乡结合部,社区总人口3800多人,其中少数民族居多,尤以维吾尔族为主。残联工作人员在与社区干部入户走访时发现,在维吾尔族家庭中,女性往往留在家里不外出工作,而残疾人女性就更是如此。同时,工作人员也看到维吾尔族家庭中的女性大多酷爱女红,尤其善于十字绣创作,许多绣好的作品常常闲置家中。那么为何不把大家聚集起来培训一下,让她们的技术能够更好的施展出来?抱着这样的想法,社区干部对各家进行了宣传,没想到效果着实不错,许多维吾尔族妇女以及一些残疾人逐渐加入到培训的行列。学员过来了,就要学技术。为了让大家的技术迅速得到提高,社区在外聘请了专职的老师给学员提供指导,并以远程教育和集中培训的方式对学员进行定期授课。除此之外,社区干部还积极对外联系货源,并通过建立商店,为学员的作品搭建销售平台。精心的打造让培训学校逐渐有了名气,许多残疾人学员也来到这里希望学到一技之长,现在培训学校里的30余位学员中,残疾人就有11人。面对残疾人学员逐渐增多的情况,社区又进一步推出了集中工作或居家灵活工作这两种新的工作方式,将刺绣所需物品直接送到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家中,以便于他们在家中就能够完成自己的作品。同时又由于残疾人学员有耐心坐得住,对这份工作极为珍视,他们的技术也不断进步,同样工作效率也提高了不少,现在一位技术熟练的学员一个月就能有1500多元的收入,而这也是他们留守家中时,不曾想象到的。

  “就业能与吐鲁番特色相结合,这是我们的一个新特色。”一位残联的同志笑着说道。的确,在吐鲁番采访期间,能真切地感受到这种新特色在工作中的延伸。正是这份富有特色的就业工作,为吐鲁番打造了一个又一个崭新的文化名片,将吐鲁番的声名继续远播;也正是这份新特色,让吐鲁番的残疾人享受到了一个又一个实实在在的成果。

  既然是双赢,那何乐而不为呢?

  社区康复:一个崭新的起点

  老城街道广场社区的赵衍发是个呆不住的人,虽说已经51岁有点上了年纪,遇着闲来无事,老赵总爱出去走走。然而由于患上脑瘤动了手术,老赵最近只能留在家里。老赵想出去看看,但因为腿脚不便,这个想法只能压在心底。社区的同志留了意,把老赵的情况告知了街道残联。没过多久,一个好消息就传到了老赵的家里,原来为了方便小区里的残疾人,社区新开了一个康复中心。一个小小的康复中心让老赵的生活逐渐有了色彩,每天老赵总会在家人的陪伴下来到康复中心活动活动,别看就是一小会儿,日积月累老赵的身体倒也恢复了不少。

  康复,是残疾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改善残疾人身体功能,使他们重归社会生活主流的重要基础。基于这样的认识,吐鲁番地区残联一直将康复工作摆在残联工作的重头。为了确保残疾人“人人享有康复”目标的顺利实现,地区残联结合地区康复工作“十一五规划”,联系地委组织部、地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地区民政局、吐地区卫生局等多家单位,经过协商出台了一系列加强社区残疾人康复机构建设试点工作的实施方案。在实施机构建设过程中,地区残联共投入了16万元,提出负责在每个县(市)各抓1个试点社区,三县(市)在本县(市)各抓1个试点社区。全地区在6个社区、2个行政村同步开展试点工作。遵循先易后难、持续发展的原则;按照精心选点,合理布局的方针,因地制宜,量力而行,最终通过地县联动,做到统筹安排。同时为了确保试点工作的顺利开展,为广大残疾人群众提供更好更全面的康复服务,残联等五家单位联合成立了地区残疾人社区康复机构建设试点工作领导小组,明确了责任,以期扎实推进,稳步提高。

  老城街道广场社区就是地区残联选中的试点社区之一。从筹办之初,残联的工作人员就对社区康复机构的建设投入了极大的精力。在资金的投入上,地区残联为广场社区投入了3万余元用于配备相应的康复设施,并请专人对这些设备进行维护管理。同时为了能使新建的康复器材得到充分利用,街道残联召集辖区的残疾人、身体健康状况较差和有康复需求的人员,对他们进行相应指导,并让他们亲自来到社区体验这里舒适的康复服务。通过残联的宣传引导,社区居民康复意识被逐渐增强,一些因为重病残疾长期困守家中的残疾人也渐渐感受到了社区的诚意和残联的关爱,主动走出家门尝试融入到社区这个大家庭里。

  广场社区的残疾人康复中心从筹建到正式启用虽说才有一年的时间,但是这里却以完善的设备,周到的服务让社区的残疾人有了自己固定的康复之家。康复中心集庇护工厂、体能训练、物理治疗、心理评估、作业评估、言语训练、特殊教育等多种功能于一体,并能针对残疾人的不同情况,吸纳本社区的残疾人开展娱疗、物疗等康复服务,使身体功能障碍的残疾人,通过康复训练改善或恢复功能,达到康复的效果。一些轻度的精神残疾、智障人士也可以来到这里,通过与康复指导员以及普通残疾人交流,可以增加他们接触社会的机会,并通过一系列的工疗训练,学到一定的劳动技能,提高他们参与社会的能力,为他们的家庭解决后顾之忧。

  除了对残疾人有所支持,地区残联还注重对社区的康复指导员进行培养。吐鲁番地区残联经常定期组织康复指导员到地区以及自治区参加康复培训,使他们的专业技能得到不断提高。同时残联还与地区医院联系,每周邀请专业的康复师来到社区为在此训练的残疾人提供康复建议和指导,从而使社区康复中心的水平不断提高。

  “我们想让残疾人在这里更多的体会到康复带来的快乐”,热依汗古丽是广场社区康复训练室的一名康复指导员,别看她年纪不大,但却亲眼见证了广场社区康复工作的起步与壮大,通过每天指导残疾人进行康复训练,她也真切感受到残疾人在康复中所体会到的那份喜悦。现在的训练室已经成为广场社区的一个新的亮点。虽然不算宽敞,但是每天总会有10来人到这里进行锻炼,他们当中不光有渴望康复的残疾人,也有高龄的老人和普通的居民。他们之所以来到这里,不仅是因为在这里可以了解更多的康复知识、增强自己的健康意识,更是因为在这里居民们可以自在的享受社区大家庭的温馨和快乐。

  虽然刚刚开始,虽然还在摸索,但是通过广场社区,我们却看到了地区残联对康复工作中所抱有的信心。“这是一个新的起点”,采访中谈起社区康复,一位残联的同志这样说道。但正是通过这个起点,这里的康复之路将越走越阔。

  采访结束,即将作别。正遇身边一位维吾尔族老人,抚动都塔尔的琴弦唱起十二木卡姆中一段悠扬的旋律,浑厚的声音配以柔美的乐曲让人久久沉浸其中不舍离去。虽然停留不久,但是吐鲁番的一沙一石,一草一木却已然牢记在我们心里。火州的风物让人沉醉,火州的工作更让人欣喜。短短几日,让我们体会到这片火热的土地上所包蕴的那份对残疾人事业火热的感情。

残联工作总结简短2

  一直以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结合“移动信息专家”战略定位,夯实推进移动信息化平台建设,以综合信息化产品扶助弱势群体。作为2008年“感动广东”活动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已经推出了旨在让信息服务惠及全社会的“绿色行动计划”。其中一项重要的内容就是绿色公益,该计划的实施将让包括残疾人在内的社会弱势群体从中受益,更好地工作、生活。

  业务助残:生活更便利

  随着科技发展的日新月异,人民群众的通信需求不断提升。残疾人士也像普通人一样,渴望享受信息服务带来的精彩生活。考虑到残疾人出行不便,但使用宽带上网沟通、了解各类信息、用纤指拨动手机沟通世界的信息服务正在成为他们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为了更好地满足残疾人使用信息通信技术的需要,中国移动广东公司率先推出适合残疾人使用的定位导向服务、短信语音、语音读报等多项新业务、新产品,用信息化发展成果回报社会。

  早在2001年,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即联合广州市残联,在全国率先建立起残疾人综合信息服务平台――广州市盲人定位导向、聋哑人紧急呼叫中心(96931),向各类残疾人提供包括移动定位导向、语音短信、固定电话短信中转、残疾人信息查询以及报纸新闻电话收听等个性化服务。中心运作7年以来,受到广大残疾人士及亲属的一致好评,由于支持面广,更为港澳地区提供相关服务,得到广东省政府、港澳地区和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与重视。

  今年4月2日,一位残疾女孩在广州天河城为双亲买衣服庆祝生日,但到了商场才发现没记住父母穿衣的准确尺码,只好求助于紧急呼叫中心,用手机拨打96931,由移动秘书短信至这位女孩的父母手机上。经过呼叫中心传递信息,她终于为父母购买到称心的衣服,尽了儿女的孝心。据悉,目前广州地区“爱心信息服务”业务使用量平均每月可达15000多人次,为残疾人士的衣食住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

  在“爱心信息服务”的基础上,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还特别为残疾人士推出了12593语音号码簿及影音书刊俱乐部两项信息化业务。据介绍,12593语音号码簿是一项语音增值服务。用户只需将个人通信录录入系统平台,就可以通过拨打平台接入号12593进行声控拨号、电话本管理、短信发送、事件提醒、信息下载等操作。此项业务借助声控拨号技术替代手动拨号的业务功能,为不方便操作手机按键的盲人或视觉障碍客户提供一种适合于他们操作的服务,让他们能在信息化产品的帮助下享受信息化时代所带来的各项便利。

  影音书刊俱乐部业务则是基于移动支付平台而开发的手机购买文化类消费品的服务。用户通过手机可随时购买或预订正版碟片、图书、全年杂志期刊等,并享受直接配送上门服务。此项服务让行动不便的残疾人客户一样能享受多姿多彩的文化生活。

  目前,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还在不断优化各项信息化服务系统,借助移动信息技术进一步提高残疾人的生活质量,使得残疾人信息服务日臻完善。

  为了方便残疾人士办理业务,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在广州投资建设了两个无障碍营业厅,分别是位于越秀区天河路13号润粤大厦首层的润粤营业厅和位于江南大道中153号的江南中服务厅。

  上述两个服务厅大门前的台阶已设置成无障碍坡化通道,方便坐轮椅的残疾人士出入。同时,服务厅还与旁边的停车场建立良好关系,提供了残疾人停车的专用停车点。记者采访时正好遇见一位坐着轮椅的客户办理完业务,他高兴地说:“希望所有的服务场所都能有这样的无障碍通道。”据了解,除无障碍通道外,中国移动广东公司这两家营业厅还设置了特殊人士专席,特别为坐轮椅的客户降低了服务台高度,方便客户与营业员之间的交流。

  而对于盲人客户,无障碍服务厅提供了全程跟随式的贴心服务。当柱着杖的盲人客户出现在服务厅门前的时候,有专人负责第一时间打开大门,并搀扶引导客户他走进服务厅,并安排专席为其服务。考虑到聋哑人沟通不方便,而服务厅暂时又没有会用手语的服务人员,移动公司服务人员专门设置了“心灵沟通手册”,与聋哑客户通过纸笔沟通。这样既方便详细了解和确认客户的需求,而且也为日后进行聋哑客户的跟踪服务建立了档案。

  江南中服务厅还针对残疾人出入不方便的问题,专门为残疾人设置了服务专线。当残疾人朋友需要办理业务时,可致电服务专线,服务人员根据客户需求提供上门服务。每当有行动不便的客户到该厅办理业务时,服务人员都会主动告知服务厅提供的这项贴心服务。目前,登记享受上门服务的客户已经越来越多。家住江南中服务厅附近的盲人客户李先生对上门服务十分感慨,他说:“虽然从家到服务厅只是短短的500多米路程,但是如果没有移动服务人员的上门服务,这500米对我依然是难以跨越的障碍!”

  信息化助残:生命更有价值

  以往残疾人生活往往依靠政府或慈善机构的救济,而现代社会应该是按照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客观要求,积极发动和鼓励每个残疾人参与学习培训,使残疾人充分体现和认识自身的价值,和健全人一样学习进步,为社会付出自己的努力,共享劳动成果。近年来,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提高残疾人就业技能,配合政府实施扶持残疾人就业的“造血”计划。

  2008年3月28日,在广州市一所残疾人学校,两位失明女性用手指迅速地敲打电脑键盘,发出欢快的“噼啪”击打声。悬挂的投影屏幕上演示出这两位失明女性敲打在word文档里的内容:“感谢移动,为我们送来信息化科技的眼睛”。她们还演示了浏览网页,下载音乐,收发邮件等。其中一位失明女性在通过电脑修读电大的课程,她激动地说,“虽然盲人不幸地失去了光明,但是电脑能消除我们与外界信息沟通的障碍,是盲人朋友的第二双眼睛。”此时,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和欢呼声……

  这只是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协助残联协会大力发展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的一个缩影。去年,移动公司在延续“渔业生态系统”援建希望小学、万家农户脱贫就业工程成功经验基础上,积极利用自身业务优势,设计出适用于残疾人学习培训、提高技能的综合服务平台。为残疾人提供了更多的就业机会、拓宽了残疾人就业渠道,不但“授人以鱼”,开发多项通信技术让他们共享世界的精彩,更“授人以渔”,帮助他们扬起事业的风帆。

  广州残疾人呼叫中心话务员多为残疾人士,其中信息咨询员由盲人担任,开创了盲人从事呼叫服务的先河。目前残疾人可以通过该中心了解广州市的残疾人职业培训、劳动就业和康复训练的指南、协会活动等。据统计,该平台自建成开通以来,为残疾人提供各类服务累计近30万人次。在平台指引下,在各职业培训机构接受非学历职业教育的残疾人士有3万人次。

  由一群聋哑姑娘表演的“千手观音”节目成为2005年春节联欢晚会的重头戏,而在汕头也有一群“千手观音”,这是全国第一家聋哑人经营的“无语珠宝精品店”。该店隶属于汕头无语珠宝精品有限公司。目前,该公司不仅仅是奥运会的礼品提供商之一,也是残运会的礼品专门提供商。

  进入无语珠宝公司的厂区,服务人员真诚的微笑,翻飞的手指和他们身上所散发出的热情,仿佛告诉人们他们的生活充满了希望、和谐和幸福。感动之余,在那无声的世界里,这家公司是如何保持与员工们的沟通,才使得每位员工都如此认同企业?

  无语珠宝的老总魏金忠笑着说,“以前,沟通曾经是困扰着我们的一个大问题。可自从使用了移动公司为我们提供的爱心卡和移动信息化供应链管理系统,沟通就开始变得容易了。听说,我们还是企业移动信息化这一块的应用先锋,是汕头第一家使用3M产品的客户。短信和彩信,让无声的世界色彩更缤纷。因此,我们一直非常感激移动公司。”

  无语珠宝自从使用移动供应链系统之后,每天销售一线的反馈信息发送到后台,公司负责人只要看看手机,就能知道当天的销售总额、热销产品及库存情况,及时部署调整经营战略,改变了过去“用手语传达最新通知、下达任务”的.传统管理方式。信息化手段的接入,减少了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流失,增加了信息传递的实效性和有效性,从而实现了企业的有序发展。

  魏先生深情地说,无语不是残缺、无奈,也不仅仅是沉默、深蕴,“大音希声”、“上善若水”是无语追求的境界,“于无声处听惊雷”是无语执着的信条。而移动公司,正好“成人之美”,为我们这一执着的追求铺平了沟通的畅途。

  为了向更多的人推介由残疾人朋友精心设计和制作的精品,向更多的人展示残缺世界里自强不息的拼搏精神和这个世界所创造的艺术之美,目前移动公司又开始了一项新的工程,准备开发以无语公司为代表的残疾人企业WAP门户网站,让更多的人来关注他们的事业,欣赏他们所创造的美丽人生。

  爱心助残:人生更精彩

  2008年2月27日,原信息产业部副部长蒋耀平在通信服务年会上指出,各通信企业要结合行业特点,与残疾人组织共同建设并完善集短信、彩信、视频,人工服务,以及互联网为一体的通信广告平台,努力为残疾人提供康复、医疗、就业培训,法律援助等全方位服务。作为助推通信产业快速发展的排头兵,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做信息社会栋梁的使命感,助力构建和谐社会,通过实施一系列“爱心助残”工程推动残疾人事业发展。

  从2005年开始,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心系弱势群体推出“爱心助残”工程,用服务在羊城树立“爱心助残”新风。今年春节,移动公司为广州越秀区六榕街街道办事处公疗站送去了两件不同寻常的新年礼物――移动飞信和手机报,这让公疗站站长罗慧华和站里的20多名残疾人着实新奇不已。为让工作人员、残疾人和他们的亲属能随时交流,通过对信息化产品的筛选,飞信和手机报这两种产品派上了用场。“现在,飞信成了我们公疗站第二课堂,回家了,大伙儿就靠这个沟通。”罗慧华说,针对聋哑和伤残人士定时发送的手机报,也让他们能彼此沟通、不跟外界脱离。

  在东莞地区,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与东莞市残联专门成立联合工作小组,启动了“爱心助残”项目。该项目的核心内容是建设包括定位导向、短信呼叫中心、短信转语音三大主要功能的“爱心系统”。系统可以将手机短信内容转换为语音格式,方便盲人听取,也可以将盲人说的话,转换成文字发送给对方。同时系统还能帮助盲人“看”短信,通过文字自动转换成语音读出功能,让盲人也能“读书看报”。尤其值得一提的是,该系统也能将手机来电转换为短信,或者将用户编辑的短信转换成语音发送给对方,让聋哑人也能“听”电话,减少了其家人或者朋友编辑短信的麻烦。

  深圳南山区民爱福利院是一家专门为有智障等生理缺陷的特殊儿童提供学习和特殊训练的民间公益性机构。为了帮助智障儿童在家长和学校之间建立起有效的联系纽带,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主动为家长和学校开通了“校信通”业务,不但解决了这些儿童父母的后顾之忧,也让学校管理更加省心。据了解,在移动的“校信通”业务功能上,专门有一个特殊家庭教育栏目,从儿童心理、教学方法、家长沟通等多个环节,实现了特殊儿童的家校互动。

  通过“爱心助残”工程,移动信息化为残疾人串联心灵的字符,让他们共享和谐社会的信息通信技术发展成果。

  2006年12月,中国移动广东公司开通了动感地带品牌爱心卡,借助移动短信服务平台,向聋哑人提供多种服务功能的特色服务。为了解决聋哑人输入不便,爱心卡专门设计将一百四十六条的各类日常用语和公共信息(包括天气预报、航班查询等)、股市行情等指令固化在16K的SIM卡内,让聋哑人在短消息、信息点播功能的基础上,通过在手机键盘上的简单操作即可实现与外界的信息沟通。据了解,在广东省聋哑人协会的积极协助下,爱心卡业务在全省顺利推广。目前,动感爱心套餐基本覆盖到全省聋人,聋人与聋人、聋人与健全人之间的沟通更加方便了。

  对于广大残疾人来说,近乎封闭的生活圈大大缩小他们对外界信息的摄取量,别说找对象,就是找到一个普通的朋友也很难。中国移动广东公司以此为出发点,充分利用信息化手段加强残疾人群体的信息沟通,让众多残疾朋友通过999520飞信交友平台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有的甚至成为相扶一生的伴侣。

  “要让残疾朋友克服自卑,勇敢地与人沟通。”移动公司数据业务中心相关负责人介绍说:“飞信既保证了通信号码隐私权,又方便了即时沟通。残疾朋友只需开通飞信业务,通过飞信特服‘999520飞信交友平台’查询、联络心仪的对象,就可以让情缘永不下线。”

  XX是一位高挑美丽的姑娘。两岁那年,一次药物中毒使她从此走进了无声的世界。但不幸没有摧垮XX,她对生活依然充满了热爱,喜欢跳舞、看书、电脑和运动。通过飞信交友平台,XX把自己的资料放到了网上,不久,一位南京的小伙子就抛来了绣球。他叫孙进,也是一个聋哑人,大学毕业后从事广告设计工作。同样喜欢飞信聊天他在网上看到了XX的资料和照片后,很快便与XX联系上了,两人通过交换手机爱情段子,开始了初步的交流和了解。渐渐地,两人的话题越来越多,从各自的生活到对未来的憧憬,从个人的爱好到对一些事情的评价,他们发现两颗年轻的心越来越近。

【残联工作总结简短】相关文章:

残联工作总结简短05-31

残联工作总结03-03

残联工作总结05-22

社区残联工作总结05-17

县残联工作总结05-18

乡镇残联工作总结05-15

社区残联工作总结05-26

残联工作总结(集合)05-22

街道残联工作总结06-27

残联工作总结(热门)07-25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