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
总结是指对某一阶段的工作、学习或思想中的经验或情况进行分析研究,做出带有规律性结论的书面材料,它可以有效锻炼我们的语言组织能力,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写总结吧。那么总结要注意有什么内容呢?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1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以下简称广厦学院)是建筑类专业为主体的民办高职院校。并且坐落于有“建筑之乡”之称的东阳,并由浙江广厦建设集团作为支撑。20xx年办学至今,为建筑行业提供了许多优秀的人才。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是学院的主力军,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的建设是学院的重点工作之一。
一、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学院建筑类教师队伍建设现状分析
本次问卷调查主要对象是广厦学院的建筑类专业带头人、骨干教师和一般专任教师及兼职教师。采用无记名的方式,总共发放了问卷100份,回收问卷共97份。问卷的回收率达到97%,其中有效的问卷为95份,占了实际回收问卷总数的97.9%,可以作为研究结果使用。
1、教师的学历结构
建筑类专业教师的学历结构直接体现了教师的基础理论水平。从表1中的调查结果中可以看出,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中本科生的比例达到94.7%,占主导地位,而硕士生的比例只有3.2%。
2、教师的职称结构
图2是广厦学院建筑类专业教师职称结构分布图,学校的建筑类教师中级职称占62%,其中讲师占40%,工程师占12%;副高职称占23%,其中副教授15%,高级工程师8%;初级职称占19%,其中助教15%,助理工程师4%;教授占4%;无职称占2%。从职称结构来看,中级职称人员占学院建筑类教师的主要组成部分,副高职称人员发展情况良好,正高职称偏少。
3、教师的来源组成
从表2中发现建筑类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是高校应届毕业生和企业工作人员,来自高校并且具备工作经验的教师非常少。
二、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1、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
(1)教师队伍整体结构不合理
第一,学历结构偏低。从调查中发现,广厦学院建筑类专业教师中硕士以上学历的只有2位,学院的高学历人才整体数量偏少。建筑类专业教师学历水平的偏低,制约了队伍建设的发展。不过从参与问卷的从访谈中得知,拥有硕士学位的教师较多。学院从20xx年前后就下发《培训管理制度》,鼓励教师在职攻读硕士学位,制度的出台极大地提高教师自我提升的积极性,从而改善了广厦学院建筑类教师的学位结构。
第二,职称结构。从职称结构中可以得知中级职称是建筑类教师的主导力量,高级职称偏少。建筑类专业教师职称结构的不平衡,导致队伍建设工作的起点较低。广厦学院20xx年办学至今,职称评审工作逐渐趋于规范,从时间以及教师的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形成了中级职称占主导地位的情况。
第三,来源。现今建筑类专业的专职教师大多是从高校毕业以后就直接到学校参加工作。师资队伍的来源的不合理,影响了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整体的质量。广厦学院招聘的高校应届毕业的教师数量,占教师总数的54.7%。应届毕业生在实践经验方面有所欠缺,例如建筑施工、建筑测量、工程预决算等经验。
(2)教师专业能力不平衡
从问卷调查以及访谈中可以发现,建筑类专业教师的专业理论及实践水平不平衡比较严重。高校应届毕业生进入民办高职院校从教人员缺乏实践经验,没有任何的建筑类专业实践经验。从企业中直接招聘进校的教师,由于平时从事的都是一线的实践操作工作,对于课堂教学法知之甚少,缺乏课堂授课经验。
(3)教师队伍不稳定
民办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相对于公办院校而言相当不稳定,而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则更加相当不稳定。每年学院招聘计划的重点都放在建筑类专业教师的招聘上面,由此可见建筑类教师的流动性较大。
2、民办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1)民办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引进途径窄
第一,民办高职院校处于发展阶段,社会认可度不高。2002年出台的《民办教育促进法》中明确规定:民办教育的性质是“公益性事业,是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组成部分”,但是,民办高职教育做为民办教育的一部分起步较晚。长期以来,社会对民办高职院校存在着一定的偏见,认为民办高职院校是不入流的教育。另外,民办高职院校正处于发展期,自身的管理制度以及发展前景也存在一定的不足,种种原因让有志于成为建筑类专业教师的人员对在民办高职院校就职前景缺乏信心。
第二,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是建筑行业的紧缺人才。建筑行业中的高职称、高技能人才是极度缺乏的',人才供不应求。以浙江省东阳市为例,东阳市是全国著名的建筑之乡,东阳市的建筑行业从业人员共计约45万多人。但是,东阳市持证的建筑专业技术从业人员,仅占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总数的19%。同时,建筑行业从业人员所持的专业技术职称中,高级职称从业人员只占持证从业人员总数的10%。由于建筑行业高职称、高技能人才的缺乏,建筑企业会用高薪聘请,甚至通过猎头公司进行挖角。然而民办高职院校的薪酬福利待遇,相较于建筑企业而言根本没有吸引力。
第三,建筑类专业应届毕业生就业空间大。建筑类专业高校应届毕业生是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基建、高铁、地铁、桥梁和高速公路的建设均需要建筑类人才,从事这些项目的公司对于应届生的吸引力相对较大。另外还有建筑公司、设计院和公办院校都是民办高职院校招聘建筑类专业教师的竞争对手。整体而言,建筑行业的薪酬待遇普遍高于民办高职院校,致使民办高职院校在招聘中优势更少。另一方面,就读建筑类专业学生中,是以男生为主,由于传统观念的束缚,愿意从教的男生较少。建筑类专业应届生就业选择多,建筑行业的待遇优厚,是民办高职院校人才引进窄的重要原因之一。
(2)建筑类专业教师理论及实践教学技能弱
第一,专业授课能力缺乏。师范类专业毕业学生通过四年的在校学习,掌握了教师基本功、教学技能、教学技巧以及教学能力等基本技能和较强的授课技巧。然而,在师范类院校的专业中几乎没有建筑类专业。因此,建筑类专业毕业的应届生,没有参加过系统的师范课程学习,在授课方面存在一定的缺陷。从企业招聘的工程师、高工就更缺乏授课经验。
第二,实践教学能力缺乏。应届生毕业以后直接进入高职院校的建筑类专业教师缺乏实践技能培训,工作之前除了学校的实践课,几乎没有机会接触建筑类行业。进入高职院校工作之后,由于学校师资紧缺,专业实践基本上安排在寒暑假,因此,工作后参加短期专业实践的人较多,脱产参加企业锻炼的人员较少。
(3)公办高职、本科院校及建筑行业对建筑类专业教师的诱惑大
公办高职、本科院校的工资福利待遇和地位以及建筑行业的薪酬待遇对于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的诱惑是无法避免的。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按照年龄段可以分为三类:应届毕业年轻教师、中年教师和退休返聘教师。首先,青年教师缺乏授课以及实践教学的经验,需要通过三至五年的培养,才能够很好地胜任建筑类专业教师这个岗位。但是,由于地域、家庭、经济等方面的因素,三五年过后留下的较少。其次,中年教师拥有职称和教学经验对于公办院校来说也是非常具有吸引力的。这类教师的在公办院校和建筑行业的召唤下,很容易放弃现有的工作。最后,对于公办退休教师而言,经济的诱惑不大,他们就职的目的大部分是为教育事业发挥自身的余热。因此,根据教师的自身情况来说,民办高职院校的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是比较不稳定的。
三、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对策
1、实现建筑行业与院校人才的双向流通,优化教师队伍结构
合理的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结构,能够提高学生课堂的活力、提高教师授课的积极性、提高建筑类专业整体的教学质量,实现教学资源配置的最优化。作为依托集团办学的民办高职院校,通过实现与集团下属的建筑企业的建筑人才的双向流通,实现教师队伍结构优化。
在建筑类专业教师学历结构方面,建筑行业对于民办高职院校的助力较少,建筑行业从业人员自身的学历结构普遍偏低。学校只能通过尽可能招聘硕士研究生乃至博士研究生来优化学历结构。同时,可以参考广厦学院的相关培养政策,鼓励教师参加硕博士研究生的在职、脱产学习,甚至培养全日制的硕博士,以提高教师队伍的学历水平。
在建筑类专业教师教师职称结构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可以从所依托的集团公司引进一批高职称、高技能的兼职教师。对于集团公司的建筑企业而言,兼职教师的工作并不会影响其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正常工作。相反,院校的授课可以提高建筑行业从业人员的自信,并了解即将踏入建筑行业的学生的真实水平。兼职教师还可以通过与专职教师的沟通与交流为人才的培养计划作出贡献。兼职教师的引进又一次实现了民办高职院校和建筑企业的双赢。
在建筑类专业教师来源结构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发挥集团办学的优势,到集团下属的建筑企业中,招聘建筑类专业教师。虽然民办高职院校不能用薪酬待遇吸引建筑行业从业人员,但是学校的假期对于部分建筑业从业人员来时具有较大的吸引力。对于集团而言,可以实现建筑专业人才的内部流通,减少建筑类专业从业人员的职业倦怠感。另一方面,民办高职院校可以加强与公办高职院校、本科院校建筑类专业院系的联系,引进退休教师。退休教师拥有丰富的教学经验,可以指导高校应届毕业教师和企业引进教师的理论教学。
2、依托集团公司提供实践机会,拓展教师实践动手能力
在民办高职院校建筑类专业教师队伍建设的道路上,学校通过办学集团公司和建筑行业为教师提供行业一线的实践机会,拓展教师专业视野、提高教师专业素质、锤炼教师专业技能。
(1)拓展教师专业视野
民办建筑类专业教师需要走下课堂,走出学校,下企业,参加访问工程师等活动拓展自身的专业视野。建筑行业在不断地发展当中,例如,国务院的《节能减排“十二五”规划》中提出,发展绿色建筑是转变建筑业发展方式的重要举措。绿色建筑这一概念如何进入课堂,怎样传输给学生,建筑专业的课本中并未提及这一概念。民办高职院校的办学集团一般拥有较强的实力。以广厦控股集团为例,建筑企业遍布全国乃至世界。将建筑类专业教师送往全国乃至世界的建筑企业以及建筑行业前沿的研究所,教师就能接收最新、最广阔的行业知识,回校后再传授给学生。
(2)提高教师专业素质
提高建筑类教师专业素质,需要民办高职院校充分利用校内资源以及结合校外办学集团公司资源,对教师开展培训。首先,理论知识方面包括教学研究、理论培训和观摩听课等培训开展。其次,“二带一”的导师制,是教师专业素质提高的捷径。为建筑类专业教师配备一位校内授课经验丰富的教师和一位建筑企业实践经验丰富的从业人员作为导师,通过“二带一”的模式培养新教师,让新教师在各方面可以得到快速的提升。教师导师的人选,在校内选拔。企业导师的人选需要通过民办高职院校依托的集团公司,在建筑企业中推荐。现代通讯业发达,导师和新教师可以通过网络、手机、视屏等进行交流。学校整合校内和校外的资源,为教师提供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有利于提高建筑类专业教师专业素质的提高。
(3)锤炼教师专业技能
建筑行业的从业经历决定着教师的实践动手能力。民办高职院校依托办学集团公司以及建筑企业提供的实践岗位,安排教师下企业提高专业技能。在建筑类专业教师人员富余的情况下,以学期或者年度为时间单位,轮流安排部分教师到建筑企业的一线进行实践锻炼,强化动手能力;在教师紧缺的情况下,安排教师寒暑假到建筑企业进行实践锻炼,了解行业的现实运行模式。同时,学校利用现有的教学环境,为集团公司和建筑行业的从业人员进行理论知识的培训。当然,建筑专业人才的双向流通培训,需要校企双方建立合理的合作模式。
3、营造良好校园工作氛围,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
营造良好的民办高职院校校园工作氛围,增强建筑类专业教师的工作满意度,有利于提高教师队伍的稳定性。良好的工作氛围包括美好的校园环境和和谐的人际关系。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2
一、校本教研要顺应教师专业发展需要
教师的专业发展除了靠内在的因素外,学校开展的教学研究活动也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的重要渠道。学校的校本教研要在教师发展中发挥出应有的作用,必须弄清教师的需要,学校发展的需要和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只有把这三个需要有效地结合起来,才能建立起稳定的校本教研的基础。有的教师希望自己尽快成为胜任教学的教师,有的想进一步提升自己的业务水平,有的想对自己的专业进行研究等等。这些因素考虑清楚了再开展校本教研工作就能做到有的放矢,就会得到教师的广泛支持和响应。我校自20xx年至今,先后经历了两次县级教育改革试点和两次镇级教育内部调整,都涉及了教师的切身利益,有的教师因为业务水平不高而下岗,近似残酷的改革现实教育了广大的教师。他们认清了一个最基本的道理——课堂教学水平是衡量一个教师的关键。要想适应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首先要胜任教育教学工作;要想有发展,自身的专业素质必须要不断地提高。教师对提高自身教育教学水平有了空前的需要。洞悉到这种需要,结合教育改革与发展的需要,提出校本教研活动要求就水到渠成了。
二、校本教研要有计划、有目标、有重点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同样校本教研也要进行科学规划,使有限的、宝贵的教育时间发挥出最大的效益,切忌为了形式、为了所谓的面子开展活动。因为教师工作的时间都非常宝贵,如果浪费了他们的时间就是“最大的犯罪”,所以校本教研要有计划、有明确的教研目标,有科学地组织实施措施,这样工作才会有效率,才能更充分地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所谓有重点,就是校本教研要顺应教师发展的需要,直接面对教育改革与发展所提出的要求和学校教育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新课程改革形势下,教师需要更加深入地了解新课改,了解新课改的操作技术,尽快成为实施新课程的行家里手以及洞悉学科教学中存在的具体问题。
三、校本教研要有基本的运行机制
科学有效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是校本教研持续深入开展的'有效载体。为此,我校从校本教研的活动内容、运行层次、操作层面等方面着手进行优化整合,建立起了基本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在活动内容上,我们根据主题教研、创建学习型学校、教学练功、继续教育、教育科研等工作要求,采取了校本教研的常规性活动和主题性活动统筹兼顾、整合开展措施,收到了事半功倍的效果。在校本教研的操作层面上,我们通过不断完善我校的“专业引领、自主实践、同伴互助、自我反思”校本教研运行模块,不断地丰富创新校本教研活动的内涵。每学期,我们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可以概括为“示范研究——汇报研究——阶段反馈性矫正研究——发展性研究——总结研究”、“五环一体”的循序渐进、螺旋上升的校本教研运行机制,各个环节的教学研究活动一般都围绕着教研主题,按着“备课、说课、上课、测试、反思、评课、专题交流、领导点评”的程序进行。在备课活动中,我们分别采取了集体备课与个人备课相结合,常规备课和主题备课相结合的形式;在课堂教学环节中,采取了同课同构、同课异构、同课异构同上等形式;在校本教研组织形式上,逐步实现了校本教研以教研组层面活动为重点的校本教研常态化,形成了集体教研、同伴互助和个人自主实践、个性发展有机结合的良好局面。
四、校本教研要有制度保障
建立健全校本教研制度是校本教研健康发展的保证。为此,不仅要建立教师学习进修方面的制度,还要建立规范教研活动方面的制度。通过制度保障教研活动的科学性。例如,我校为了建立保障校本教研工作的长效机制,把教师参与教研工作情况直接纳入教师工作考核之中,把教师开展校本教研工作与骨干教师、优秀教师评选、晋级加分等工作结合起来,使教研活动与教师的工作业绩和切身利益挂钩,有效地促进了教师开展教研活动的自主性和积极性。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3
《国家中长期人才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明确了适应走新型工业化道路和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要求,以提升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为核心,以技师和高级技师为重点;改革职业教育办学模式,大力推行校企合作、工学结合和顶岗实习。加强职业教育“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同时,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职业教育教学质量的若干意见》也明确指出,注重教师队伍的“双师结构”,改革人事分配和管理制度,加强专兼结合的专业教学团队建设。因此,按照职业性、开放性和实践性要求,大力加强高职院校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已成为我国高等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项重要战略任务,如何开发建设高水平的双师结构教师队伍也已成为高职院校必须面对和研究解决的重大现实课题。
1、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的现状
广东省高等物流职业教育从20xx年开始建设,从开办物流专业的高等院校不足10所,发展到近百所。经历了从探索到发展积累,到质量内涵建设的阶段。目前,广东省一般高校总数达112所,在校生约133.41万人。其中99所高等教育院校开设了物流管理专业,高职院校占64所,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约为24,900人,占全省普通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在校生总数的68%。开设物流管理专业的64所高职院校,其专业方向主要为:国际物流、工商企业物流、电子商务物流管理、物流运输管理、港口物流设备与自动控制、港口物流与航空物流管理、物流信息化等方向。
广东省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双师素质教师7人,双师比率为41%。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均有开展校企合作,建设顶岗实习基地并邀请企业物流专家参与人才培养方案的制定;全省各高职院校物流管理专业平均有8个校企合作单位;81%的院校投资建设了校内物流实训室,全省64所高职院校物流实训软件和设备(不含实训场地投资)建设总投资超亿元,各校平均投资物流实训建设约168万,各校平均物流实训面积316平方米。
2、高职院校物流专业人才培养存在的问题
2.1 “工学结合”落实困难,校企缺乏深度合作
物流是一个应用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具有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相结合的特点。物流作业包括:运输、储存、配送、包装、流通加工、搬运装卸、信息处理等多个环节。目前,为了实现“工学结合”的教学需求,许多院校投资建设了各种类型的物流实训室,来实现各种物流作业环节的模拟教学。但由于物流作业的市场综合性,这些模拟的实训室还是很难实现全真的市场物流作业环节,同时,各物流专业课程中实践课时的考核标准及教学方法也还没有形成统一体系,使得教学难以实现真正的“工学结合”。往往在校内实训室里的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无法有效的融合,学生无法掌握真正的物流作业技能和知识要领。
从目前各院校的校企合作模式来看,有的采用“企业校区”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企业配合”的合作模式,有的采用校企联合培养的合作模式,尽管形式各有特色,但这些校企模式大都属于短期的、浅层次的合作,均存在可持续发展及深度合作的问题。如何有效实现院校办学与企业经营管理相融合,构建“教、学、做”为一体的课程体系,是当前物流管理专业教学存在的第一难题。
2.2师资队伍水平不高
目前,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初步形成了一支理论联系实践、专兼职相结合的师资队伍,为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尤其是100所高职示范校的建设,对高职院校师资队伍水平提升起到巨大的带动和引领作用。但较突出的问题依然不容忽视,一方面,公办高职院校的专任教师来源比较单一,大都缺少企业实践工作经历。目前各级政府举办的高职院校师资来源的渠道比较单一,专任教师缺少企业工作的经历。部分学校对兼职教师还存在一些重聘任、轻管理的现象。另外,专任教师的整体学历层次偏低,具有研究生学历的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较小。另一方面,民办院校教师队伍兼职比例高,但“双师型”教师比例偏低。民办院校兼职教师很多直接来自其他普通高校的在职或退休教学人员,大多是负责一些普通基础课的教学,或担任班主任等学生管理工作,而来自行业企业的兼职专业教师实际比例并不太高。
由于物流管理是个新兴专业,专业开设才10余年,目前国内尚没有形成系统的学科体系,高校内总体的专业教学师资团队的专业背景是较弱的。同时,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由于物流行业发展的'欠发达水平,目前物流市场运作仍处于低门槛、低技术含量、经验运作为主的局面,专业性管理优势不明显。因此,目前无论是高等院校还是物流行业市场内都缺乏具有高水平的物流管理专业人才。这也正是高校物流管理专业师资队伍显得尤为薄弱的原因。
因此,为满足市场经济对物流专业人才的需求及顺应高职院校课程整合和理论实践一体化改革,作为一名教师,无论是学校型还是企业型教师在教学能力方面都有一个很长的培养和提高过程。高职教师队伍整体的教学能力、理论水平、实践能力有待全面提高。有必要建立一支有效的、稳定的物流管理专业双师结构教学团队。
3、以《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为例的双师教学团队探索
3.1课程基本信息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是管理系物流管理专业企业物流方向和国际物流方向共同的核心专业课程。课程一般开设于第四学期,是以其他所有专业基础课和部分专业功能课程为先导的最重要专业核心课之一,是省市部级物流技能竞赛考点分布的主要课程,是评价校内校外实训基地开展实践课程的主要体现课程之一。由于课程的应用性较强,一般要求实践课时占总课时50%以上。课程的教学重点在于将仓储作业的实践操作与理论教学相结合,使学生能具备一定的理论只是水平,能对操作原理进行分析并设计作业方案,同时又熟练掌握各项操作技能,以提高就业水平和物流专业岗位能力。
3.2双师团队教学设计
3.2.1团队设计
要形成有效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不是简单的将校内教师和企业教师进行书面组合。而是要切实的将两个人的优势共同实施在学生身上。同时又能促进老师的共同进步。因此,在团队人员设计上,校内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有良好的专业理论基础,具备一定的科研能力,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和方法。而企业教师应是一名以上,具备一定的物流专业企业工作经验,对物流市场需求、市场状况、物流岗位工作之分了解,熟悉物流作业操作流程,掌握大量实践教学案例及培训素材。这样的团队组合,加之有效的教学设计,方能达到双师结构团队的教学效果。
3.2.2教学计划及分工
教学团队的教师要明确双师结构教学的意义和方法,统一教学目标。共同完成教学任务,共同参与教学、教研,共同完成教学大纲、教学进度表及教案。校内教师主要指导课程理论知识,负责理论教学及考核,实践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负责企业仓储与配送流程认知指导、实训设备训练、课程市场调研、方案设计、物流应用系统操作等实践教学,校内教师学习并予以辅助。企业教师按实践项目模块,设定相应的评价标准,对学生进行考核。理论与实践考核共同形成课程考评成绩。
3.2.3课程设计
《仓储与配送实务》课程的设计,应综合考虑先导课程和后续课程的内容,结合物流管理专业岗位定位,将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划分或整合。以所选教材为参考,校企合作单位为支撑,将教学内容、岗位能力和学习模块一一划分,并形成有效的对应。校内教师演示教学内容,帮助学生总结模块重难点,掌握基本的计算方法、原理、调研方法,优化方案的设计及实施战略,使学生具备对仓储活动进行调研和总结分析的能力;企业教师演示与之对应的实践模块,使学生掌握仓储与配送管理中各项作业技能,熟悉各种物流设备、物流信息管理系统的作用及使用方法,并按一定的考核方式,进行不同的考核和评价,共同形成学生的岗位能力,并提高教师团队的双师能力。
4、总结
目前各院校对于“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探索,还处于较浅层次,尤其缺乏针对具体课程进行的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实践,往往流于形式和口号,因此,要真正实现“双师型”教学,优化教师队伍,必须切实做到:
1)重视“双师结构教学团队”的建设。许多院校对于“双师型”教学团队建设只是形式上应付检查和评估,并没有政策规定和相应的建设措施。同时,相关领导和教师应加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的研究和探讨,深刻理解“双师结构教师队伍”的内涵。
2)将“双师结构教师队伍”建设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由于物流专业的特殊性,必须要将“双师型”教师队伍连同校企合作一起纳入专业人才培养计划,从而切实推进专业的教学水平。
3)拓宽人才引进渠道,建立“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各院校应在积极引进企业能工巧匠,充实兼职教师队伍的同时,加强建设“双师结构教师队伍”激励机制。鼓励教师进行课改、教改,稳定教师队伍,为学科建设积累教学经验。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4
近年来,中职学校招生数量呈现不断下降的趋势。面对中职学校招生难的趋势,增加中职学校的吸引力,提高中职学校的认可度与中职学校的教育质量迫在眉睫,而教育质量的提高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师资队伍的质量。《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与发展规划纲要(20xx―20xx年)》指出要注重教师队伍建设,增加“双师型”教师数量,造就综合素质较高的专业化教师队伍。《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强调为中职学校教师提供接受继续教育的条件,促进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化发展。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结构变化总体情况分析
(一)教师年龄结构较为合理,基本呈现梯队结构
年龄结构反映了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活力和发展潜力,其结构的合理性直接关系到中职学校发展和教学质量的提高。一般来说,学校老、中、青教师的理想年龄结构比例为2∶5∶3。依据《中国教育统计年鉴》的统计结果,我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年龄结构布局较为合理,基本上形成了教师年龄的梯队结构。20xx―20xx年,青年教师占专任教师比重呈现下降趋势,到20xx年达到42.79%。伴随着青年教师比例的下降,具有丰富经验的中年教师所占比例呈现上升的趋势,到20xx年达到54.57%,大于当年青年教师的比重。20xx年老年教师占专任教师的比例为3.55%,之后呈持续下降趋势,到20xx年下降到占2.64%。可见,近年来中职学校专任教师基本以中、青年教师为主,老年教师比重较小,以后可能延续这一趋势,如表1所示。
本研究把35~55岁的教师定义为中年教师。
(二)教师的职称结构不尽合理,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偏少
从下页表2中等职业学校专任教师职称统计情况可以得出,20xx―20xx年,拥有正高级职称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量的比重均在0.80%以下,并呈现下降趋势(20xx年除外,20xx年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为0.71%,小幅度回升)。拥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呈现上升趋势,拥有中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相对稳定,从20xx年到20xx年,比例均在40%左右。拥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比例也呈现持续下降趋势,20xx年拥有初级职称的教师所占比例为32.56%,到20xx年下降到28.05%。未定职称的教师比例相对稳定,从20xx年到20xx年均在8%左右。拥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下降是由于国家对于中职教师职称评定提出了严格的要求,包括毕业学历、毕业年限、发表科研论文的数量等标准。总体来看,我国中职学校专任教师职称结构不尽合理。
(三)教师类型结构相对稳定,专业课教师与实习指导教师数量偏少
一个运行良好的中职学校,必定拥有类型结构稳定的教师队伍,即文化基础课教师、专业课教师、实习指导教师在总数量上达标,相互比例适中,这也是保证中职教育质量的重要条件。专业课教师是保证中职学校教育质量的根本,如果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将严重影响教育质量及其专业的生存与发展。实习指导教师是指导学生实践操作,培养学生实际操作技能的指导者,实习指导教师的数量和质量将直接影响到毕业生的质量,这要求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掌握本专业的全部内容,更要有娴熟的操作技能。教育部20xx年11月印发的《关于“十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量中的比例达到60%左右,每个专业至少应有3~5名专业课教师。”20xx―20xx年中职学校教师类型结构情况见图1。
从统计数据得知,20xx―20xx年,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呈上升趋势,而文化基础课教师所占专任教师比例呈下降趋势。到20xx年,专业课教师在教师总数中占53.69%,距离《意见》对中职学校专业课教师比例的要求还有一定差距。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等原因,20xx―20xx年,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比例偏低,稳定在0.3%左右。
(四)专兼职教师队伍稳步发展,但兼职教师队伍发展缓慢
教育部、财政部在《关于实施中职学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意见》中就提高教师素质做出了明确的规定,提出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选聘高级技术人员兼职任教,进一步优化教师队伍的素质结构。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比例适中对于真正实现校企合作,充分利用和整合教学资源,达到学校与企业双赢具有重要意义。20xx―20xx年中职学校专兼教师结构情况见图2。
由图2可知,中职学校教职工总数呈上升趋势,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与专任教师所占比例基本呈上升趋势。但由于兼职教师选聘难度以及管理难度较大、工资待遇较低等原因,兼职教师所占比例上升缓慢,20xx年仅为8.47%,到20xx年占教职工总数的10.37%。专任教师作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的主干部分,在20xx年至20xx年间,专任教师比例呈上升趋势,20xx年占教职工总数的60.60%,到20xx年,达到教职工总数的66.55%,上升了6个百分点。
(五)中职学校教师学历水平总体偏低,具有高学历的教师偏少
教师学历达标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职学校教师的总体质量。随着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中职教育要求不断提高具有硕士学位的教师的比重,这也是评价中职学校师资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
由表3得知,无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偏小,但基本呈上升趋势,兼职教师从20xx年的4.87%上升到20xx年的7.77%,专任教师到20xx年达到5.15%;拥有本科学历的教师是中职学校教师的主体部分,到20xx年,具有本科学历的兼职教师达到71.51%,具有本科学历的专任教师达到81.80%;具有专科学历的兼职教师所占比重呈下降趋势,由于兼职教师相比专任教师稳定性较差,20xx年、20xx年小幅度回落。具有专科学历的专任教师呈直线下降趋势,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下降了15个百分点;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兼职教师在20xx年至20xx年期间呈下降趋势。由于近年来对兼职教师聘任要求的变化,重视兼职教师的实践经验,聘任部分拥有工作经验和熟练技术的技术工人,20xx年之后小幅度回升,但所占比重较小,到20xx年达1.50%。具有高中及以下学历的专任教师呈直线下降趋势,到20xx年仅占教职工总数的0.60%。
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及成因
(一)教师结构不尽合理
一是职称结构失调。通过上述分析发现,到20xx年,具有正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0.59%,具有副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占22.39%,具有中级职称者占40.57%,具有中级以下职称者占36.46%。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太小,具有中级以下职称的专任教师比例过高,这说明中职学校普遍缺少专业骨干教师和学科带头人,不利于中职学校的长远发展。二是具有高学历的教师数量少,学历水平总体偏低。表3显示,虽然在20xx年至20xx年间,中职学校教师学历不断提高,但无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教师所占比重偏少,到20xx年,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兼职教师达到7.77%,拥有硕士及以上学历的专任教师仅占5.15%。可见,我国中职学校中不论是兼职教师还是专任教师,都是以本科学历者为主,缺乏高学历的教师,甚至部分教师学历不达标。
(二)专业课教师数量不够,特别是实习指导教师亟待增加
专业课教师的数量是保证中职学校专业发展和教育质量的必备条件。根据教育部加强中职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文件规定,目前很多学校专业课教师数量不足。但不少学校却盲目招生,无奈之下,有的从社会上聘请一些没有教学经验的人来代课,有的则由文化课教师任教。除此之外,还存在文化课教师与专业课教师比例不协调、文化课教师比例过大等问题。相对于文化课、专业课教师而言,实习指导教师数量较少,从20xx年至20xx年,实习指导教师占专任教师比例偏低,稳定在0.3%左右。这主要是由于对实习指导教师的要求严格,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适应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懂得如何开展教学。除此之外,实习指导教师还存在管理困难等问题。这都造成了目前中职学校实习指导教师数量过少、比例偏低的现状。
(三)兼职教师数量不足,学历偏低
中职教育是为社会培养一线技能型人才的教育,应建立专任教师与兼职教师相结合的师资队伍,这样才能真正使职业教育服务于社会,紧密联系企业、产业的需求。《教育部关于“十二五”期间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到20xx年,专任教师中兼职教师的比例占到30%,全国中等职业学校专兼职教师总量达到135万人左右”。建设熟悉生产一线、掌握最新技术的兼职教师队伍能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使兼职教师与专职教师优势互补,弥补部分专任教师实践动手能力不足的缺陷。但是,由于兼职教师聘任制度不健全、管理难度大等原因,我国中职学校兼职教师存在数量不足、学历偏低等问题。
关于中职学校师资队伍建设的建议
(一)健全兼职教师聘任机制,壮大兼职教师队伍
教育部等三部委联合颁布和实施的《职业学校兼职教师管理办法》对职业学校兼职教师任职资格、聘任程序、专业身份、权益保障、经费来源、企事业单位职责等进行了明确规定,把职业学校聘请兼职教师与校企合作有效地统一起来,通过聘请兼职教师促进职业学校和企业建立紧密合作的关系。采取有效措施吸收企业中具有丰富实践经验的高级技术工人,经过教育教学方面的短期培训使其具有从事中职学校教育教学的能力,把企业作为学校教师队伍的重要培养基地之一,打造高素质的职教师资队伍。而如何吸引企业中的高级技术工人从事职业教育呢?首先,可以聘任企业高级技术工人作为兼职教师承担中职学校的教学工作,享受学校教师应有的福利待遇;其次,学校可与企业建立起长期合作的关系,共同培养企业所需要的人才,调动企业参与学校教育的积极性,为学校提供高素质的职教师资;再次,可对从企业聘请的兼职教师实行多元化的激励机制,在科学考评的基础上对兼职教师实行效率优先、优劳优酬的激励原则。例如,提高兼职教师的薪金及福利待遇;允许具备条件的兼职教师参加学校教师的职称评定;适时开展一些娱乐活动、交流会,及时给予兼职教师心理上、情感上的认同和接受,调动他们工作积极性等。
(二)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完善实习指导教师管理
实习指导教师是我国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职业教育质量有重要影响。实习指导教师不仅要具备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还要适应生产技术的不断发展,更要懂得如何开展教学,实习指导教师培养是专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水平决定着职业学校专业建设的水平。为此,必须加强实习指导教师队伍建设。首先,要建立实习指导教师激励机制,包括思想上的激励和物质上的激励。思想上,可以通过思想教育促进实习指导教师对工作的热爱与激情,鼓励其不断提高自身专业素质;物质上,可以提高实习指导教师的待遇水平,增加实习指导教师这一岗位的吸引力。例如,把实习指导工作作为年终评优的硬件之一,把实践教学质量作为教师晋升、评优的依据,并与教师的薪金挂钩。其次,应对实习指导教师实行岗前培训制度,严把实习指导教师入口关,确保实习指导教师具备合格的业务水平和理论素养,胜任实习指导工作,在提高数量的同时保证实习指导教师的质量。再次,要完善实习指导教师定期考核与培训制度,对实习指导教师进行定时考核,对业务水平及理论素养不达标的实习指导教师加强培训,确保实习指导教师能与时俱进,不断提高自身的专业水平。
(三)完善教师职称评定标准,优化教师职称结构
中职学校教师职称评定必须具有职业教育特色,体现中职学校教师工作岗位特点及要求。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包含教师能力、业绩等众多方面,而每一方面的比重也应有所不同。为了突出职业教育的特点,在完善标准时可以考虑教师的类型:专业课教师要较多考虑其专业实践情况,文化课教师则较多考虑其调研情况,而实习指导教师则要多考虑其实习教学质量。总之,教师职称评定标准应多元化,同时又有所侧重,使教师职称晋升名副其实,优化教师的职称结构。
(四)加强教师培训工作,提高教师整体素质
针对目前我国中职学校教师的学历层次有待于进一步提高的实际,必须保证职教师资队伍培训工作的顺利进行。职业教育在对职教师资的培训提高上应从职业教育实际情况和教学工作实际需要出发,采取多种形式和多种渠道,实行脱产培训与在职培训相结合,长期培训与短期培训相结合,提高学历与提高专业水平相结合,提高专业理论水平与提高实践技能相结合。根据中职学校教师的专业结构、学历结构等情况,开展不同层次的培训。对学历未达标的教师抓紧学历补偿教育,可以通过专接本、自学考试等形式,提高学历达标率。同时,鼓励教师进一步提高学历层次,攻读相关专业的硕士学位,在提高学历层次的同时,完善更新自身的知识储备。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5
我从事教育工作至今已有二十八年了,我品尝过不同学段不同岗位的教学工作的酸甜苦辣。从最初的高中教育到后来的中职教育,再到现在的初中教育;从一名普通的英语教师到协管教学工作的教导主任,从教导主任再到中心学校主管面上工作的副校长,如今则是xx最偏远乡村中学的校长。随着教龄的增长,个人业务素质的提高以及显著的教育成绩,本人也从多年前的一名中学二级教师成长为中学一级教师,如今则即将成为中学高级教师。回首近三十年来的教育生涯,我真正是百感交集。我能成长为一名中学高级教师,离不开领导、同事及家人的帮助和支持。我怀着感恩的心作如下专业技术工作总结:
一.用赤诚和奉献铸造师魂
1、做人真诚,有良好的人格修养。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良好的人格修养应是师魂的核心,而“真”字则是人格修养的基石。因为“善、美”也只有在“真”的基石上才能开出灿烂的花朵。我把“真”字视为我做人的准则。对领导,我说真话,哪怕逆耳;对同事,我讲真情,哪怕曾有隔阂;对学生,我授真知,若自己知识有限,我会虚心向他人请教。
2、思想纯正,将教育事业视为个人的第二生命。
我生长在一个教育世家,父亲是一个解放初从私塾走出来的能激情吟诵“巍巍乎昆仑”的老先生。父亲为他挚爱的教书生涯奔波了一生,虽然父亲现在去世了,但他教育生命依然在我血液中流淌。我的弟弟是中学一名语文教师,如今我的女儿也走上了讲台。教育不仅是我个人的.第二生命,也是我们这个教育世家的第二生命。作为一名党员,我对党忠诚;作为教师,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学生。我思想纯正,从未参加过任何不良组织,从未干过任何违法乱纪的事。
3、追求卓越,有坚定的教育理想。
我所工作的学校位于鄂赣皖三省交界之处,十分偏僻。我的教育理想是改变农村落后的教育面貌。虽然这一理想的实现充满坎坷,甚至终其一生也许难以实现,但我坚定不移。我愿为此奋斗一生,奉献一生。
二.用勤奋和创新彰显能力。
1、勤奋学习以增长才干。
我是一名英语教师,为了给学生一碗水,我努力让自己拥有知识的河流。我自费订阅了《英语周报》等报刊,购买了李阳疯狂英语磁带,勤写读书笔记。在教学上,我积极参加各种教学研究活动,尝试各种教学改革,力求让学生学得轻松,学得快乐,且学习成绩有显著提高。在教学教研的同时,我十分注重从理论的高度审视个人的教学实践,研读教育理论,撰写教学论文。
我又是一名校长,从事教育管理工作。角色的转变催逼我要不断学习,尤其是学习教育管理方面的知识。我一方面向书本请教,《中国教育报》等报刊书籍从此摆上了我的案头;我一方面向同行求教,就学校管理中存在的困惑寻求解决之道;我更是注重向教育专家学习,各种校长培训活动我总是积极参加。
2、创新工作以革新面貌。
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有限的教育资源
农村初中教师编制紧并且师资良莠不齐,为改变这一现状,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大胆进行了人事制度改革。全体教师实行竞争上岗,通过竞争然后上岗的教师再由班主任自由组阁,落岗的教师则由乡中心学校安排到小学任教。
管理思想改革——凝聚人心
一些学校是以刚性管理为主,教职工有抵触情绪。我在我任职的学校尝试了人性化的管理模式,教职工关系十分融洽。像制度的制定与修改,一定让教师代表参加讨论,充分听取他们的意见;像考勤工作,较之过去更为宽松;像教职工个人生病及家中婚丧之事,我都会去看望或慰问。
平面整治——创造育人环境
任职几年来,我带领我的团队先后兴建了学生食堂、学生厕所、排球及乒乓球运动场,扩建了连接教学区与生活区的石桥,水塘边栽种了垂柳。为彻底解决垃圾存放问题,我们购买了几十只垃圾桶,并与校外村民协议了垃圾运放一事,垃圾历史难题终于解决,学校面貌焕然一新。
教育教学——凸显特色
德育工作突出以活动育人,改变过去以堵为主的管理模式;教学工作我强调要走一条属于自己的路。近年,我正在教师中推行“教学练”这一教学模式。
三.用执着和坚守感受辛勤
距离没有让懒惰成为理由。我现在所工作的学校距离我镇上的家有三十里地,我从未因这三十里地而迟过一次到,也从未缺勤过。我在中心学校工作期间,每天早晨七点半一定准时到岗,风雨无阻。担任中学校长之后,我把家搬到了学校,妻子也只得跟我一起从镇上迁下来过清苦的日子。在老人生病及去世的日子里,我让妻子去照料,为不耽误工作我只请假三天。
贫瘠没有让坚守成为虚言。我所工作的学校在物质条件方面不是很好,但我从未有过放弃与逃避的念头,虽然我有过多次能离开的选择,但我没有,因为让这片贫瘠的土地开出灿烂的教育之花是我的执着追求。
四.用心血和汗水书写业绩
作为一名英语教师,我所带的班级学生英语成绩总是名列年级前茅;个人在公开课比赛中屡获佳绩;撰写的论文也在部级刊物上发表。在年度考核中我多次被评为优秀等级,xx年我被评为县“先进教育工作者”。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集锦6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一)指导思想
以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开拓创新,围绕学院20xx年总体工作思路,在认真落实教学管理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基础上,抓好专业建设,师资队伍建设和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加强实践教学,突出课程建设工作,努力实现各专业的培养目标。
(二)工作重点
1、教学管理工作
2、专业建设特别是课程建设工作
3、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4、师资队伍建设工作
5、毕业生就业工作
6、学生管理工作
二、加强常规教学管理,完成各项常规教学任务
完善的常规教学管理是实现专业培养目标的重要保证。我系的常规教学管理工作运行良好,但在评估工作过程中仍然暴露出一些问题,为此,在新的一年,我们将一方面坚持计划,规划的规范性,制度性,减少弹性;同时,加强教学管理工作中检查,督促的经常性,持续性,有效性。
1、要求各任课教师根据所任教课程的特点,认真完成好各教学环节,做好课前,课中和课后的各项相关工作。
2、吸取迎评工作中的经验教训,建立,健全相关教学文件,加强档案建设与档案管理工作。齐全,完整,高质量的教学文件是保证教学质量的关键。我们在新的一年将大力加强相关教学文件的建立,健全工作。如理论教学中的教学大纲,考试大纲,教学档案,教案,教学日志,听课记录,点名册,作业及作业批改纪录等;实践教学涉及到的基本教学文件如实践教学大纲,实践教学任务书,计划书,审批表,总结,实习/实训报告(含报告批改记录,报告成绩),实习/实训指导记录等都要建立健全,并在教学检查和期末评定中作为考核项目。
3、各任课教师应在遵循教学规律,坚持教学原则的前提下,围绕专业培养目标积极探索高职高专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必须充分考虑到学生的文化素质及专业特点,做到因材施教,实现教与学的有机结合,杜绝照本宣科。
三、加强专业建设,突出课程建设
1、办学模式的探索
财务会计专业已经有了四届毕业生,在办学上有了一些成熟的经验,力争在20xx年形成关于高职财会专业的示范性办学模式;投资理财专业属于新兴专业,目前各高职院校尚未形成成熟的办学模式,我们应在此领域抓紧探索,尽早摸索出一套可行的适应地方经济发展需要具有地方特色的人才培养方案。我们对会计电算化专业也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积累了一些经验,今后要继续加强该专业课程体系的改革与建设,争取尽快办出鲜明的专业特色。
2、20xx年上半年做人才需求状况调查,论证涉外会计,金融与保险,房地产经营与管理三个专业设置的必要性,可行性,并通过人才需求状况调查,对投资理财专业
人才培养目标定位,素质能力结构和教学计划等进行调整与修订。
3、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专业建设的基础,是实现专业人才培养目标的关键。我们要首先抓好核心专业课程的建设,带动其他课程的建设,进而推动专业建设的步伐。在20xx年,我系各专业课程建设的重心是根据各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加强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的修订,力争尽快建立起科学的,完善的理论和实践课程(教学)体系。
4、加强教学方法改革
先进的教学方法能够提高教学质量,促进学生理论水平与实践技能的提高。在新的一年,我们鼓励教师加强教学方法改革,推广案例教学等先进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所学专业知识独立思考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使学生在探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敢于解放思想,勇于创新的精神。在实践实训环节教学中,探利用多媒体教学方法和现场教学方法等,提高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5、加强实践教学
认真落实各专业的实践教学环节,切实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我系财务会计和会计电算话专业实践教学大纲和已编写完成,明年进行各专业的编写工作,在编写实习/实训指导书过程中要以教研室为单位认真讨论,反复修订,以使制定后的指导书能够真正对实习/实训起到应有的支持作用。
继续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充分利用社会资源来完成我们的若干实践环节。财务会计专业和会计电算化专业在充分利用现有实验设施和校外实习基地的同时,力争在财务制度建设规范的工业企业建实习基地两处;投资理财专业是新上专业,争取建立两处校外实训基地(金融或保险企业一处,房地产企业一处),以满足实践教学需要。
四、加强各项规章制度建设
认真落实各项教学管理规章制度,用制度来规范和约束教学管理工作和教师的教学工作。加强各项工作的计划性,规范性,避免工作中的盲目性和随意性。
1、加强教研室建设,规范教研活动
教研室是教学,科研工作和教学管理工作的基本单位,教研室工作的顺利开展是做好各项教学工作,专业建设,课程建设的根本保障。各教研室要加强管理工作,每周开展一次教研活动。教研活动的开展要具有计划性,实效性。教研室每学期都要制定详细的教研活动计划,严格按照教研计划开展教研室工作。各教研室要在20xx年解决各专业专业建设和课程建设的几个重要问题。进一步修订教学计划,缩减开设理论课程,重点加强核心专业课程建设,详细研讨制定各专业课程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进一步加强实践教学,继续修订实践教学大纲,根据专业培养目标适当增删实践课程和实践环节,编制实训,实习指导书并装订成册。
教研室同时要加强科研工作,积极参加高职高专统编教材的建设和科研课题的申报工作。
2、定期召开例会,加强考勤
我系定在每周一召开例会,总结上一周工作,计划,安排本周工作,促进各项工作常
总结,找出问题,顺利推进。
3、听课
听课是教师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一种手段,通过相互听课能及时找出老师在上课过程中存在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促进全系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教学水平的不断提高。老教师每学期听课5次以上,新教师每学期听课10次以上。
五、继续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为改善师资队伍状况,首先,我们将继续派出教师外出进修有关课程,争取派出2—4名教师利用寒暑假外出进修学习;其次,继续加强对新教师的管理和培养,对新教师制订的个人学习计划加以督促落实,"帮带"教师及新教师都要按时作出总结和下一阶段计划,使新教师不断提高教学水平;要以事业凝聚人心,给新教师创造一个良好的发展环境,并且在工作上,生活上予以帮助,减少人才流失;再次,通过学院专业带头人,专业拔尖人才和青年骨干教师的评选活动,充分调动广大教师的工作积极性和创造性,推动教师积极从事教学,科研工作,提高教科研水平。
同时,根据专业发展需要,我系拟在20xx年招聘新教师7名,其中:财务会计教师1名,国际会计/涉外会计教师1名,证券投资教师1名,房地产经营与管理教师1名,审计教师1名,会计电算化保险教师1名。
六、大力加强学生管理工作
1、进一步加强学生思想教育
学生思想教育工作应常抓不懈,深入开展。在政治思想教育方面,以十六大精神为主要学习内容,引导和帮助学生深刻理解,贯彻,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我们要做到与时俱进,创造性地开展思想教育工作,使十六大精神深入到每位同学心中,做到识大体,顾大局,坚持正确的思想方向。在人文素质和制度规范教育方面,采取集中教育和自我学习相结合的方式,对学生进行生动具体的人文教育和常规制度教育,通过以上教育培养德才兼备的新世纪大学生。
2、重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
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是学生中的先进分子,是学生管理工作顺利开展的中坚力量。充分发挥他们的带头作用,会起到事半功倍的管理效果。因此,本学期应高度重视学生党员和入党积极分子的教育培养,每月至少组织一次党课,一次思想汇报,每半年交一次思想汇报和工作
总结。通过教育培养使他们逐渐提高思想认识,把进步思想贯彻到日常的学习,工作,生活中,起到模范带头作用。
3、强化制度管理,重视各项工作考评
制度管理是学生管理的`重要手段,其效果好坏关键在于落实。本年度应继续加强各项学生管理制度的执行力度,以学生综合测评为中心,对班级和个人进行综合测评,每周反馈测评结果,表扬先进,鞭策落后,发现问题及时解决,做到防患于未然。
4、组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综合素质。
本学期从思想品德,专业知识,文艺,体育等方面组织各种活动每月不少于三次。主要由学生会各部室负责组织,辅导员进行指导。
5、加强学生会建设工作
学生会是连接老师与学生的桥梁,加强学生会建设,吸纳有工作能力,有热心为同学服务的学生充实学生会力量,加强学生会成员的思想品德教育,充分发挥学生会的纽带作用。
6、做好迎新生及新生入学教育工作
20xx年下半年预计各专业新生数量500人,新生接待任务将非常繁重,我系将提前安排,早作准备,将迎新生的各项工作落到实处,作的扎实,保证迎新工作的顺利开展。新生入学后做好新生入学教育工作。不仅要做好专业教育,同时也要作好德育教育,重点做好法制教育。让新生入校后能够尽快地适应大学生活,能够遵守法律以及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做一个合格的当代有秀大学生。
7、做好学生突发事件的应对措施。
组建一支由书记,辅导员老师及部分优秀学生组成的工作小组,由学生随时向书记,辅导员老师报告突发事件,书记与辅导员老师具体负责筹划,应对事件,做到对突发事件及时发现,及时处理。
8、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
我系将认真做好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20xx年全国就业学生338万,比去年增长58万,总体形势不容乐观,为此我们在总结去年就业的成功经验基础上,开辟了新的工作思路,除了在院就业办的领导下,还发动一切可以利用的资源,广开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为学生的明天负责。另外通过聘请有关专家及老师为毕业生作就业指导报告,使学生对就业形势有一个清醒的认识,掌握就业招聘技巧,做好就业准备。同时要不断加强与学院就业办公室之间的沟通联系,及时组织各种供需见面活动,努力提高毕业生的就业率。
七、重视毕业生就业工作,拓宽就业渠道
我系02财会和02会电学生将于20xx年7月份毕业。我们要通过就业办公室提供的就业信息,教师积极联系,组织学生参加人才交流等方式拓宽就业渠道,提高就业率。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相关文章: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08-28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9篇05-26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10篇09-15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9篇)05-26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11篇05-27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8篇05-27
中专教师工作总结(10篇)11-14
职业中专教师工作总结10-14
中专教师学期工作总结11-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