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范文
当前位置:聘大网>职场范文>实习报告>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

时间:2024-07-05 13:15:01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野外实习报告

  随着个人的文明素养不断提升,报告的用途越来越大,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大家知道标准正式的报告格式吗?以下是小编精心整理的野外实习报告,欢迎阅读与收藏。

野外实习报告

野外实习报告1

  一、实习目的

  1.实习时间:

  2.地点:宁夏沙坡头

  地理位置:

  沙坡头地区(37°32′N ,105°02′E)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地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草原与荒漠、亚洲中部与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交汇地带,植物有417种,野生动物有130余种,充分展示出一个以亚洲中部北温带向荒漠过渡的生物世界。该保护区是中国第一个具有沙漠生态特点,并取得良好治沙成果的自然保护区,是干旱沙漠生物资源“储存库”,具有重要的科学研究价值。

  景区气候:

  该景区位于腾格里沙漠的东南缘,处于沙漠和草原的过渡带。行政区属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104°57′E,37°27′N,站区平均海拔1250m,黄河水面海拔1200m,沙丘最高点海拔达1500m。气候属于干旱气候区,平均气温9.6℃,最高气温38.1℃,最低气温—25.1℃。年均降水量186.2mm。腾格里沙漠旅游宜在夏秋两季开展景区评价:

  沙坡头旅游区位于宁夏中卫市城区以西20公里腾格里沙漠东南边缘处。这里集大漠、黄河、高山、绿洲为一处,即具西北风光之雄奇,又兼江南景色之秀美。自然景观独特,人文景观丰厚,被旅游界专家誉为世界垄断性旅游资源。沙坡头旅游区是国家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是第一个国家级沙漠生态自然保护区,是中国三大鸣沙一一沙坡鸣钟所在地,丰硕的治沙成果于1994年被联合国授予“全球环保500佳单位”的光荣称号,同年被国务院授予“科技进步特别奖”被世人称为“沙都”。2004年被国家体育总局授予“全民健身二十个著名景观”。2007年5月8日,中卫市沙坡头旅游景区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中科院沙坡头沙漠试验研究站: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始建于1955年,它的建立是中国沙漠科学与沙漠化防治事业的一个里程碑。现有固定人员16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4人,助研3人,网络监测及管理人员5人。40岁以下青年科研骨干占90%以上,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客座研究员20人。已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及硕士30余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8人。50年来,该站在流沙固定、沙漠环境、沙漠化治理和沙地开发利用及生态恢复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包兰铁路流沙固定防护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沙地生态恢复模式及其应用获得了联合国首届“全球环境500佳”的称号。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已获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学科定位及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

  中国科学院沙坡头沙漠研究试验站(简称沙坡头站)始建于1955年,它的建立是中国沙漠科学与沙漠化防治事业的一个里程碑。现有固定人员16人,其中研究员4人,副研究员4人,助研3人,网络监测及管理人员5人。40岁以下青年科研骨干占90%以上,均具有硕士以上学位。客座研究员20人。已培养博士后4人,博士及硕士30余人。目前,在站博士后2人,博士研究生6人,硕士研究生8人。50年来,该站在流沙固定、沙漠环境、沙漠化治理和沙地开发利用及生态恢复等研究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果。包兰铁路流沙固定防护体系的理论和实践获得了“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沙地生态恢复模式及其应用获得了联合国首届“全球环境500佳”的称号。其研究成果的推广已获得了巨大的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

  学科定位及主要研究方向与进展:

  主要立足于干旱沙漠地区生态过程、受损生态系统的恢复与重建及实验风沙地貌与沙漠环境的应用基础理论研究。注重沙区农业技术开发、试验示范和技术推广。近年来,主要研究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①干旱地区水分平衡研究。②植被动态研究:生物多样性的研究;微生物结皮的研究;沙区植物生长的CTM模型与数值模拟。③植物对生境胁迫的生理适应研究,重点突出了以下几个方面的研究:主要建群植物油蒿、柠条的气体交换特征的研究;对国内珍稀灌木沙冬青几种光合特性的季节性变化研究;风和风沙流对不同固沙植物生理状况的影响研究;对沙生植物叶表皮特征、营养器官的旱生结构、种子微形态与化学元素含量以及氨基酸组成与抗逆性的关系(在氨基酸的组成中脯氨酸含量依干旱胁迫减弱而降低)的研究;应用分子生物技术,开展了沙生植物光合作用反应中心功能和捕光色素复合体2辅基蛋白质的代谢及其基因表达研究。④物迁地保护试验研究:成功引种植物300余种,建成占地为30ha的干旱沙漠区植物物种多样性迁地保育基地,对这些物种的生理、生态、生物学及物候学的特性进行了系统研究。⑤大气降尘监测及搬运分布规律的研究。⑥风沙物理与沙漠环境的研究。(赵金龙)

  3.为了贯彻理论教学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教学原则,提高同学对地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

  自然地理野外实习的根本目的是1):让同学们近距离接触大自然,认识大自然,加深对书本知识的领悟,全面了解我们生活的自然环境;2)通过实习,增加同学们热爱大自然、珍惜大自然、欣赏大自然的意识,提高我们保护自然的能力;3)通过学习,为下一阶段的专业课打下一个扎实的知识基础。

  宁夏腾格里沙漠是我国最大的风沙活动地区,沙漠地形、沙漠化现象、人地矛盾等非常典型。

  这次选宁夏腾格里沙漠作为野外实习地点,就是期望通过实地的考察,让大家对沙漠进内的自然环境特点、成因,对我国东西部地区环境的差异了解认识,树立一些基本的自然地理思维,以帮助后期的专业课学习。

  4.实习要求:1)一切行动听从指挥;注意日常的行为和语言,彰显我们旅游学院的文明风尚;团结互助,关心关爱;顾全大局,礼貌谦让。2)以平等和尊敬的心态看待大自然的一切、当地社会文化的`一切。尊敬地域上的文化差异。在可承担的前提下,可适当献上我们对当地儿童的爱心。3)实习前,要对以前学过的地理课程温习一遍。准备相关资料和东西。4)以专业实习为第一要务。实实习期间,仔细观察所有看到的自然景观和地理现象,善于提出问题,并得到解决。5)实习结束后两个星期内交实习报告。

  二、实习内容

  考察荒漠—草原过渡带、土壤特征,认识当地气候特点和沙漠治理方法沙坡头地区(37°32′N ,105°02′E)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濒临黄河,属草原化荒漠地带,气候干旱而多风;该地区格状沙丘群由西北向东南倾斜,呈阶梯状分布,以沙漠生态治理与旅游闻名于世。

  沙坡头南靠重峦叠嶂、巍峨雄奇的祁连山脉香山,北连沙峰林立、绵延万里的腾格里大沙漠,中间被奔腾而下、一泻千里的黄河横穿而过,在沙与河之间,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绿洲。沙与河这对本不相容的矛盾体,在沙坡头被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蕴灵毓秀的黄河、横旦南岸的香山与世界文化遗产战国秦长城、秦始皇长城。沙山北面是浩瀚无垠的腾格里沙漠。二沙山南侧则是郁郁葱葱的沙漠绿洲。游人既可以在这里观赏大沙漠的景色,眺望包揽铁路如一天绿龙伸向远方。

  沙坡头驰名中外,还缘于其辉煌卓越的治沙成果。自古以来,上游半干旱黄土高原地区的过度开发使得其出现严重的水土流失,大量的黄沙进入黄河,进入下游之后由于水流缓慢大量泥沙沉积抬升河道形成“悬河”。因此治理黄河,最主要的就是减少中上游黄土高原地区的水土流失,改善当地环境使得进入黄河的泥沙量减少,从而使得进入下游的泥沙量减少,加上河道清沙工作从而达到治河目的。为了确保西北交通大命脉包兰铁路畅通,从1956年开始,勤劳智慧的中卫人民与治沙工作者、科技工作者一道艰苦探索,创造出了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最经济、简便、原始的方法,成功制服了沙漠,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一片片绿洲。在裸露的移动沙丘上大面积固沙造林,建立起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固定了流沙,绿化了沙漠,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创举,治沙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先后有60多个国家来宁学习。在引黄、扬黄灌区腹地应用“一水、二林、三田”的方法,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沙漠绿洲;在干旱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实行生物固沙造林技术;在湿润、半湿润沙地实行乔、灌、草综合造林技术;在平铺沙地重点保护中草药资源,加快甘草、麻黄、肉苁蓉等人工种植,目前已种植2.7万公顷;在银北低洼盐碱荒地重点营造红柳、紫穗槐、沙枣等喜水、耐盐碱的灌木林和乡土树种。先后建立了盐池、灵武、同心、中卫四个县级综合治理示范区和灵武白芨滩、盐池哈巴湖、中卫治沙等多个综合治理示范林场,其中,灵武白芨滩、盐池哈巴湖林场经过多年的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发展经济林,现已成为沙漠边缘新的绿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工程:

  2000年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被列为新开工建设的十大工程之一,这是宁夏回族自治区“十五”期间开工建设并将建成发挥效益的一项重点水利工程。位于黄河干流宁夏中卫市境内。黄河沙坡头水利枢纽主要任务是灌溉和发电。总控制灌溉面积134万亩,总库容2600万立方米,总装机12.04万千瓦。最大坝高37.8米,坝顶长867.65米,坝顶高程1242.6米。河床电站安装4台灯泡贯流式水轮机组,泄洪闸设计泄洪流量6550立方米每秒。枢纽总投资12.8亿元,总建设工期为45个月,计划2003年第一台机组发电、2004年9月底工程竣工。

  三、实习结果

  沙漠的定义:

  地球表面干燥气候的产物,一般是年平均降雨小于250mm,植被稀疏,地表径流少,风力作用明显,产生了独特的地貌型态。如各种沙丘,风蚀劣地等。

  腾格里沙漠的成因:

  腾格里沙漠形成的两个主要原因,就是干旱和风。加上人们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令土地表面我去了植物的覆盖,沙漠便因而形成。沙漠的形成,除了干旱气候条件与滥伐森林树木,破坏草原外,还要有丰富的沙漠物质来源,它们多分布在沉积物丰厚的内陆山间盆地和剥蚀高原面上的洼地和低平地上。沙源有来自古代或现代的各种沉积物中的细粒物质。如中国的塔克拉玛干沙漠和古尔班通古特沙漠的沙源于古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毛乌素沙漠和小腾格里沙漠的大部分沙源于古代与现代的冲积物和湖积物;塔里木河中游和库尔勒西南滑干河下游的沙漠都来自现代河流冲积物;腾格里沙漠和贺兰山、狼山-巴音乌拉山前地区的沙丘来源于洪积-冲积物;鄂尔多斯中西部高地上的沙丘来源于基岩风化的残积物。

  沙波头沙漠特征:

  由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沙坡头附近新月形沙丘表面沉积物的系统采集分析结果,发现从北部沙漠主体向黄河南岸,沙丘沙平均粒径变细但分选变差.同时,粒径及分选性在沙丘断面出现两种变化模式,其一是沙漠主体新月形沙丘由两侧坡部向丘顶区域粒径变细分选变好;其二为黄河两岸阶地和湖盆滩地的新月形沙丘丘顶沙粒粗于其它部位。

  沙坡头自然保护区气候条件:

  保护区地处温带干旱地区东部边缘的腾格里沙漠东南缘,是亚洲中部和华北黄土高原植物区系的交汇地带,为荒漠和草原间的过渡,生物种类及生态过程具有明显的过渡特点。主要有构造侵蚀山地、流水堆积的黄河阶地和风成沙地以及湖泊湿地地貌类型。属温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保护区为高原荒漠地带,沙丘高百米,风大,年均起风时数900小时,年均风速2.9米/秒,最大风力11级;年均温8.8℃;年降水量202.1毫米。

  保护区地处西北内陆,靠近沙漠,既有大陆性气候特征,又有沙漠型气候特点。冬季严寒,干旱少雪,多西北风。春季温差大,升温较快,降水少,易发沙尘暴。夏季炎热,降水较少,秋季凉爽,降温快,多雨。多年平均降水量188毫米,多年平均蒸发量1974.5毫米,年均气温8.5℃,平均风速2.4m/s。主要自然灾害有沙尘、干旱、霜冻等。

  沙坡头治沙方法:

  以“麦草方格”为主的“五带一体”综合治沙工程体系,最经济、简便、原始的方法,成功制服了沙漠,在流动沙丘上营造出一片片绿洲。在裸露的移动沙丘上大面积固沙造林,建立起卵石防火带、灌溉造林带、草障植物带、前沿阻沙带、封沙育草带“五带一体”治沙防护体系,固定了流沙,绿化了沙漠,解决了世界性难题,创造了人进沙退的伟大创举,治沙成果被联合国环境规划署确定为“全球环境保护500佳”。在引黄、扬黄灌区腹地应用“一水、二林、三田”的方法,结合基本农田建设和中低产田改造,建设农田防护林体系,营造沙漠绿洲;在干旱流动沙丘、半固定沙地实行生物固沙造林技术;在湿润、半湿润沙地实行乔、灌、草综合造林技术;在平铺沙地重点保护中草药资源,加快甘草、麻黄、肉苁蓉等人工种植,目前已种植2.7万公顷;在银北低洼盐碱荒地重点营造红柳、紫穗槐、沙枣等喜水、耐盐碱的灌木林和乡土树种。先后建立了盐池、灵武、同心、中卫四个县级综合治理示范区和灵武白芨滩、盐池哈巴湖、中卫治沙等多个综合治理示范林场,其中,灵武白芨滩、盐池哈巴湖林场经过多年的封沙育林、人工造林、发展经济林,现已成为沙漠边缘新的绿洲,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我国东西部环境差异:

  东方因处于季风区,气候湿润,温差小,适于作物生长,人口大量集中,植被主要为森林,草原,农田等。

  西方除去准格尔盆地,和雅鲁藏布江谷底外,处于非季风区,大部分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日温差和年温差都较大,人口稀疏,植被逐渐过渡为荒漠草原和荒漠。

  四、实习总结和体会

  5月16日,地理科学系专业09级全体同学在胡小猛王初周巧兰秦建业老师的带领下,赴中卫市沙坡头地区进行了自然地理野外实习。这次实习的目的是在自然的大课堂中印证学过的自然地理知识,通过感性认识,提高同学对地然地理学基本概念、基本理论的认识和理解。同学们观察了沙坡头沙漠实验研究站,看到了几种常见的治沙方法。每个人熟练地掌握了沙漠环境下的很多知识。这次实习,时间是短促的,收获是巨大的。同学们领悟了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自然界还有很多的奥秘需要去探索,同学们表示今后要更加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知识,揭示自然规律。这次实习在学术和生活方面都有很大的收获,在沙坡头,我们深刻体会到了生活的艰辛,实习是辛苦的。老师也是很不容易的。专业老师是实习队伍的领头人,他不仅要走在队伍的最前面,控制速度、方向,而且要在烈日下给我们不断地讲解。操心最多的是他,承受压力最大的也是他。我们对他产生一种课堂上所产生不了的崇敬感。这次实习虽然很艰苦,但是真的让我爱上了它,不仅增强了师生关系,更提高了我们的兴趣。

野外实习报告2

  实习是理论的巩固和提高,我们技术班5月12日—16日的大亚湾海滨动物学实习正好说明了这一点。动物学实习是动物学教学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可以丰富我们的感性认识,不但弥补理论课本上难以理解和记忆的抽象概念和有关动物图片不足的问题,而且弥补了动物学实验课上动物标本不足和大多数是死标本的问题,还有实习可以补充课本里面为数不多或缺少的关于动物生态和动物行为的内容的介绍。通过这次实习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学习动物学的兴趣和探索大自然的强烈欲望,相对于单一和乏味的课堂理论知识的介绍和灌输,实习既有趣又好玩,使我们充分的理解课本里面的知识。更重要的是,它锻炼了我们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思考问题的方法和和处理实际问题的能力,以及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之,在这次实习中,我们不但学到了很多丰富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学到了专业以外的很多东西,收获非浅,具体如下:

  1、了解了动物(大多为海产贝类)的形态特征、生活习性、分布特点、动物对环境的适应以及动物的多样性;掌握了观察动物的基本方法、如何记录观察结果;学会了如何采集动物标本、鉴定和制作动物标本的方法。

  2、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应有的科学态度,注重理论知识与实践结合;锻炼和培养我们大学生观察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锻炼和培养了我们大学生的学习毅力和组织工作能力,培养了我们大学生吃苦耐劳的工作作风、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好问精神;巩固专业思想,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工作科研打下了一个坚实的基础。

  一、实习地方:

  深圳大亚湾青少年培训基地沙滩、坝光的泥石滩和石砾滩、杨梅坑的石砾滩和沙滩、东郊场的岩石滩。

  二、实习目标:

  掌握所采集动物(大部分为海产贝类)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三、实习内容:

  动物标本采集、海滨样方调查、参观东山珍珠养殖场。

  四、实习成果:

  经过四天的`努力,我们小组一共采了156种动物标本,分属于11个动物门,从低等到高等分别是:海绵动物、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螠虫门、星虫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腕足动物门、棘皮动物门、脊索动物门。其中软体动物门占了绝大部分。

  总结:通过这次海滨动物学实习不但巩固和提高了我们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一些进行野外的实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海洋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资源,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又去保护它,而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破坏它。

野外实习报告3

  前言

  本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活动是在大学学习了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专业课程,对气象、土壤、植物、综合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等学习完成后,于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在莫教授、陈副教授、丁副教授、张老师的带领下,和全体毕节学院地理与生命科学学院XX级地理科学本科班同学,在xx海底世界、xx银滩、xx老街、xx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等地区,主要针对土壤、植被、气候、地貌、地质、人文景观的实习活动。

  1、实习目的和意义

  综合野外实习是地理科学本科专业重要的教学内容和环节,是理论联系实际、强化技能和能力培养的重要途径。通过对野外自然地理、人文地理的综合考察和调查,能够获得更多典型的自然地理和人文地理的相关知识,拓展视野,陶冶情操,加深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弥补课堂教学的不足,并初步掌握地理野外考察、调查方法和步骤。

  2、实习时间、地点和线路

  实习时间:XX年5月13日至XX年5月19日

  实习地点:xxx

  考察路线:海底世界——xx银滩——xx老街——xx金海湾红树林——涠洲岛火山地貌

  3、实习区域概况

  地理位置:xx市是中国广西壮族自治区所辖地级市之一,地处广西南端,北部湾东北岸,面向东南亚,位于东经108°50′45″~109°47′28″,北纬20°54′~21°55′34″之间,西北距南宁206公里,东距广东湛江198公里,东南距海南海口市147海里。它背靠大西南,面向东南亚,南与海南省隔海相望,西濒越南,是东南亚、中亚、西亚、非洲和欧洲各国与中国大陆海运最近的港口之一,云、贵、川及广西各省区对外贸易便捷的出海通道,也是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的始发港之一。

  面积: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

  人口:总人口135万,其中市区人口43万

  气候:xx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南部沿海地区、北部湾东北岸,属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温、光、雨源充沛,气候宜人。

  xx市每年从春季开始雨量逐渐增多,湿度变大,有时会出现 阴雨连绵的天气。夏季温度不算太高,平均最高温度为32-33℃,极端最高气温也不过36-37℃,但由于湿度大,人们仍会感到炎热潮湿。夏季是xx多雨的季节,时常出现大到暴雨,月雨量可达300-400毫米,此时出门需要注意携带雨具。xx的秋季雨量锐减,秋高气爽。到了冬季,雨量更少,月雨量约20-30毫米,天气不冷,平均温度在15℃左右。

  概貌:环视市区,道路宽阔笔直,绿树成荫,四季飘香。碧蓝的大海,明媚的阳光,沙白水净的海滩,中西合壁、华洋并存的市区建筑,环境优美的住宅小区,别具风格的绿化广场,组合和谐,相映成趣,美不胜收。城市居民淳朴友好,珠乡文化、客家文化、蛋家文化形成了鲜明的地方文化风貌。

  xx素有“南珠之乡”之称,其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南陲,北部湾东北岸,总面积3337平方公里,约有万人口,海岸线长达500公里,地理位置优越。

  xx所濒临的北部湾是中国沿海四大渔场之一,有经济鱼类600多种、虾类10多种,海产品十分丰富。xx自古是南珠故乡,这里出产的珍珠素有“西珠不如东珠,东珠不如南珠”之称,为珠中极品。xx盛产优质亚热带水果、蔬菜和花弈。

  xx的贝雕、角雕、竹编工艺品美伦美奂。xx同时是中国烟花炮竹生产基地。在xx,你可以自由燃放烟花炮竹,五彩缤纷的烟花令你童心大发。

  景观:xx市拥有xx银滩国家旅游度假区和涠洲岛、星岛湖两个省级旅游度假区、冠头岭国家森林公园、山口国家红树林自然保护区、儒艮国家自然保护区、白龙珍珠城遗址、合浦汉代墓葬保护区和大士阁、东坡亭古建筑群等一大批国家级、省级著名的旅游景区,集“海、滩、岛、湖、山、林”于一体,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兼备。xx银滩被国家列为中国五个最美的休憩地之一;星岛湖是大型电视连续剧《水浒》拍摄的主要外景地,湖光山色,景色迷人;涠洲岛是中国最大的火山岛。岛的周围浅海生成的珊瑚礁,是中国最靠近大陆架的珊瑚礁,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

  4、实习观察路线及其描述

  xx银滩以其“滩长平、沙细白、水温净、浪柔软、无鲨鱼”的特点,被誉为“天下区是我国极富滨海湿地风情和渔家文化内涵的黄金景点。

  观测点的`位置:位于xx市区东南方约15公里处。

  观测点的自然地理内容:金海湾红树林景区内有红树种类7种:白骨壤、桐花树、秋茄、海桑、卤蕨、木榄和红海榄;整个景区面积约20平方公里,由红树林观光带、金滩和主园区三部份构成。区内拥有一片XX多亩的海上“森林卫士”——红树林,百种鸟类、昆虫、贝类、鱼、虾、蟹等生物在此繁衍栖息,是我国罕见的海洋生物多样性保护区。

  景区内的红树林属于沙地红树林,约XX多亩。金湾沙地平坦、阳光充足、降雨充沛,非常适宜红树林的生长。红树林也是陆地与海洋间特有的景观。红树林是一种特有的木本胎生植物,红树胎生的方式非常特殊。红树种子成熟以后不掉落,而是在母树上发芽,向下伸展出幼根,将胎根暴长成茎,上端生出两片叶子,变成一棵幼树。幼树一旦长成,便自行从母树上脱落。由于茎和根较重,幼树便垂直下坠,幼根很好地插入海滩泥中,继续独立地生长,一至二年后便可长成一株小灌木。从种子成熟到完全成材,红树的这一系列创造生命的过程,完全可以和哺乳动物生养后代的行为相比。适应海水,胎生幼树,红树的这两种特性是植物中独一无二的,所以它受到世界许多国家科学家和民众的高度重视。此外,红树林还有个奇特的功能,它的根叶可以滤去使植物死亡的咸水,因而是惟一能生长于热带地区沿海滩泥和海水中的绿色灌木。

  在金海湾郁郁葱葱的红树林和浩瀚的海天之间,是一望无际的迷人沙滩,金海湾的沙滩辽阔、纯净,虽然和与沙质细白著称的银滩相隔不远,却呈现出迥然不同的令人惊艳的金黄,远远望去像是镶在岸边的一条金色丝带,这片沙滩因此得名金滩,金海湾红树林生态休闲度假旅游区也由此命名,金滩绵延20多里,滩平坡缓,沙质细腻,因为红树林的原因有着丰富的海产品资源。退潮时宽广的沙滩上留下无数的贝类、螃蟹、沙虫、泥丁,当地的渔民男男女女都走出家门拿着工具准备去赶海,他们的工具分为两种锄头和铲子,男的力气大用锄头,女的力气小用铲子。看到沙滩上有小洞,洞口里有水并有小气泡,那就说明洞里有东西,这时要求动作非常快把小洞挖开,迅速掏出里边的东西,有时是沙虫,有时是贝类总会有意想不到的惊喜哦!说到这时有些朋友忍不住要跃跃欲试了,那么一会我们到主园区后,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到我这报名领取工具,小扒犁和小竹篓跟随渔民一起在沙滩上去赶海,摸螺、捉蟹、挖沙虫、挖泥丁,体验渔民生活。经常有很多游客在赶海的过程中,不仅学会了摸螺、捉蟹、挖沙虫的技巧,而且还确确实实收获了不少的海产品,乐趣无穷!兴,空阔无边;水天一色;气象恢弘。位于涠洲岛西南端,是涠洲最富特色的游览区,其火山口景观、海蚀景观、热带植物景观、生物和天象景观独特,并具有很高的科研价值。主要景点有绝壁揽胜、龙宫探奇、平台听涛、百兽闹海等。

  在港口东拱手与西拱手下,有几处景点:有个山洞传说是反清武士的驻地,叫“贼佬洞”;有个状似卧龟的石穴,叫“海龟窿”;一个形像仔猪的小岛,叫“猪仔岭”;一个酷似一张长着宽额、高鼻、翘下腭的人脸的岩石,叫“洋人头像”。在波浪、海流、潮汐的侵蚀下,涠洲岛海岸基岩出现海蚀洞、海蚀沟、海蚀龛、海蚀崖、海蚀柱、海蚀台、海蚀窗、海蚀蘑菇等奇妙地貌。

  从整体山岩上分离出的巨型石块,在海水旋流冲刷剥蚀下,形成头大腰细的海蚀蘑菇。岛上西港码头有高3米、宽6米的巨型海蚀蘑菇。当几个海蚀洞受侵蚀而连成一体时,就成为凹进陆地的槽形穴,它被称为“海蚀龛”。涠洲岛风光壮美,比较著名的景点有“滴水丹屏”,“龟豕拱碧”,“芝麻滩”,“法国传教士人头像”,“火山弹荟萃”及三婆庙,圣丹庙,天主教堂和汤显祖观海处等。

  5、体会与收获

  这次综合地理野外实习之行不仅让我们丰富了地质、地貌等自然地理和人文知识,进一步提高了我们对地理科学这个专业的认知程度。在这个野外实习实践过程中,我们学会了如何使用自身所学的知识来对我们生活或专业领域内碰到的一些现象及问题进行广泛的思考,并寻求出呵护主客体双方利益或多方利益的博弈机制。

  本次野外实习,可以活也算得上是一次毕业旅行,沿途到处流溢着无限的地质地貌和海滩风光。在看过很多地方后,我们会发现,有差别的地理基础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地域发展前景,这一点我们可以在xx老街的文化景观——建筑景观上看出来。当地的气候、水文、地貌、植被、土壤等地理要素决定了其主要的建筑骨骼,而文中的一些宗教、政治等因素也是一个地域所具有的特点。

  任何在地理空间存在的事物都能在它所处的地理环境中找到能与之对应的地理因素,而自然地理与人文地理相互作用而产生各种地理人文景观现象的分析要素、方法则是在本次实习过过程中感觉到应该锻炼的地方。也就是说,以后要通过综合地理学各种理论、方法来综合分析各种地理空间现象。

野外实习报告4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知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对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科院开展了为期十天的野外实习。实习地点是陵水的吊罗山自然资源保护区,该地区是中国少有的热带雨林之一,野生动植物种类繁多,为我们的实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次实习我们班分为四个小组,每个小组每天分别跟着一位老师进行实习,实习的内容分为植物的实习和动物的实习,而我们一班是先实习植物。

  第一天,我们这一小组的成员跟着钟琼芯老师沿着吊罗山公路的方向走。每到一个实习地点,大家都仔细地观察着路两旁的植物,便在老师的指导下采集植物标本。遇到不认识的植物则拉着老师问个不停,老师也会给我们介绍了一些植物的特征、它所属的科目及其某些种类植物所具有的经济功能,例如樟科的山鸡椒是我国著名的香料植物,于是我们就认真的记下这些植物的'形态特征。到了下午,我们在湖边的草地上进行植物检索,钟老师给我们仔细讲解了怎样利用检索表进行植物的检索并示范了植物标本的压制过程,接着我们就三两成群的聚在一起检索起来。这一天下来,我和我们小组的成员一起检索出的植物有山茶科的油茶、唇形科得小洋紫苏、石松科的铺地蜈蚣、卷柏科的深绿卷柏石松科的石子藤,检索好后我们便在本子上记下它们的详细特征,最后便将检索好的植物压制成标本。

  第二天,由于天气不好,所以我们上午没有出去采集标本,而是在会议室里听中科院来的两名博士给我们上讲座,讲座的内容是有关于热带雨林蜘蛛物种多样性、蛙类声音通讯与性别的选择。大家都听得很认真,并做好笔记。通过这个讲座我们学到了不少知识,也拓展了我们的眼界。下午虽然天气还不是太好,不过我们依然出发了,我们这一小组是跟着许平老师进行实习。我们沿着大吊罗的方向前进,雾还是很大,但这并没有影响我们实习的心情,我们仍旧热情高涨的观察并采集植物。吃过晚饭后我们便在宿舍门口的空地上检索并压制了今天所采集的植物。我们组一起检索出的植物有姜科得艳三姜、藤黄科的红厚壳、大戟科的中平树、漆树科的杧果、茜草科的匍匐九节......我们记下它们的特征后也将它们压制成标本。

  第三天我们进行实习的目的地是吊罗山后山的原始森林,我们组今天仍然是跟着许平老师进行植物的实习。对于没走过如此山路的我们来说,今天的实习经历更具有挑战性!后山木制的吊罗栈道已经破损不堪,山路崎岖陡峭,并且这原始森林还是山蚂蝗肆虐的地带,不过我们依然不畏惊险、兴致盎然的继续着我们的实习之旅。这次后山之行我们还一睹了神树的风采。所谓神树是一棵有着1500多年历史的陆均松,它高有30m,直径200cm,这让我们无一不感慨大自然的神奇。我们没有只顾着爬山,也没有忘记我们此次出行是要观察植物、采集植物的任务。这一路上也采集了不少植物,诸如桃金娘科的桃金娘、茜草科的菲律宾耳草、芸香科的飞龙掌血、金星蕨科的单叶星月蕨.....? 在这短短的三天植物学实习中,我们亲身体验了采集、检索并压制植物标本的全过程,让我们从中学到了不少关于植物方面的知识,更加有效的巩固和加深了理论知识的学习。

野外实习报告5

  一.实习目的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加深对基本理论的理解,掌握基本的野外调查工作方法和一些简单的技能。

  2、通过野外实习,了解调查地区气候、地貌、母质等成土因素的特点及其和土壤发生的关系。

  3、通过对土壤的观察和采集,掌握主要土壤类型及其发生演变和分布规律,学会土壤剖面点的选择和修整、土壤剖面层次划分,形态描述和记录。

  4、了解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和变化的影响。

  二.实习地区自然概况简介

  地点:浙江省杭州地区

  时间:xx年8月27日—xx年9月2日

  杭州地处长江三角洲南翼,杭州湾西端,钱塘江下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长江三角洲重要中心城市和中国东南部交通枢纽。杭州市区中心地理坐标为北纬30°16'、东经120°12'。杭州西北部和西南部系浙西中山丘陵区;东北部和东南部属浙北平原,河网密布,是著名的鱼米之乡的一部分。全市丘陵山地占总面积的65.6%,平原占26.4%,江、河、湖、荡、水库占8%。

  杭州地区处于中北亚热带过渡地带,属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区。四季分明,温和湿润,光照充足,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6.2℃,夏季平均气温28.6℃,冬季平均气温3.8℃。无霜期230x260天。年平均降雨量1435毫米,平均相对湿度为76%。

  杭州地区大地构造处于扬子准地台钱塘台褶带,中元古代以后,地层发育齐全,岩浆作用频繁,地质构造复杂,成矿条件较好。近期由于现代构造运动趋向缓和,地震活动显得微弱,地壳相当稳定。区内地层出露和岩石种类组成较齐全,地质构造复杂而地貌类型多样,有火山熔岩地貌、构造地貌、岩溶地貌、流水地貌等等,地表起伏变化大,山、丘、岗、沟和平原组合,更添人类文化(特别是杭州城市文化)因素影响之叠加。由于以上地带性和非地带性因素的作用,使杭州市域土壤、植被具有明显的地带性和区域性的'特点。

  上述各内在因素(包括岩石、构造、地貌、气候、土壤、植被和人类文化等)及其彼此间的共同作用,铸就了杭州地域综合体系统(包括杭州自然地理综合体系统)

  三.实习时间、地点和任务

  实习时间

  实习地点

  实习任务

  xx年8月28日

  大奇山

  认识森林土壤,水稻土壤等主要土壤类型,观察其分层情况,学会土壤剖面的描述、选择和整修,土壤标本的采集,分析人类活动对土壤形成的影响

  xx年8月29日

  玉皇山

  xx年9月1日

  新沙岛

野外实习报告6

  今年7月中旬,为了深刻认识和巩固地质学和自然地理学知识,我们级人文城规跟随着唐院长来到韶关进行我们大一暑假的实习。韶关位于间歇上升区,流水侵蚀作用强烈,造成峡谷众多,山地陡峭,以山地丘陵地貌为主。而且地质构造复杂,地层发育基本齐全,岩溶地貌广布、种类多样,岩类以红色砂砾岩,砂岩、变质岩、花岗岩和石灰岩为主,丹霞山更以独特的红岩地貌闻名于世。

  第一天我们在去帽峰山的途中观察到典型的平卧褶皱,沉积时是水平的,后来由强烈的挤压力和构造变动使地表发生塑性变动,主要是碳酸盐岩和石灰岩,厚度都大于1米,属于巨厚层沉积。

  马路的对面采石场,有典型的断层构造,中间接近水平,两边近于直立,根据山体两侧岩石的颜色和岩性差异,判断可能为正断层。不难看出,这一带的泥盆纪的地质运动比较活跃。可以推出,平卧褶皱受到断层干扰。

  随后,我们来到帽峰公园南部,沿着公路由北往南走,出露地层由新到老,观察岩层产状及性质,可以明显发现开始是以泥灰岩为主,伴有粉砂岩、泥质灰岩、页岩,后来以石灰岩为主。中部存在较多层间揉皱,小型断层,考虑到属于海相沉积,初步判断为潮间带到潮下带过渡类型,地层由几厘米的薄层变为几米的厚层,说明沉积环境由复杂多变变为稳定,北侧为帽子峰组,南侧为天子岭组。

  最后,我们来到武江边观察河流的发育,河流在弯道处存在横向环流,使凹岸侵蚀后退,凸岸堆积生长,而在河流一侧可观察到三级河流阶地。

  7月10号我们乘车到达广东韶关芙蓉山国家矿山公园,首先观察的是石炭系下统、石凳子组的断层构造,观察到上盘相对上升,下盘相对下降,所以判断为逆断层。返回出口的路上观察到灰白色带状的方解石脉。

  步行到达芙蓉山的石炭系下统测水组的煤窑所在地,()主要成分为煤矸石。往上步行到达古生物化石的沉积地点,图示为挖掘化石所获。

  在登山终点,我们观察到喀斯特地貌中的溶蚀洼地、峰丛及芙蓉湖的秀美景观。芙蓉湖岸边,我们观察到山体的向斜构造,向斜判断依据为岩层受到水平地质运动挤压后岩石由老变新以及地形起伏状况。

  第三天,我们去到了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世界上由红色陆相砂砾岩构成的以赤壁丹崖为特色的一类地貌均被称为丹霞地貌,丹霞山便是这类特殊地貌的命名地。

  不过在去的路程中,我们先在国道106线2202公里+250米的地方下了车,这里有一个性质为古浈江河流阶地沉积的`地貌点。我们对其进行了观察,发现它是二元相结构,地层的上部为河漫滩相沉积,地层的下部为河床相沉积,它的成分大多是粘土粉砂粒、鹅卵石、泥沙,而且从鹅卵石有规律地朝同一方面排列这一现象,可看出古浈江河流的流向是近似水平的。

  随后,我们进入了丹霞山景区。一路往上走,我们来到了著名的阳元石景区。阳元石已经有30万年的历史,被誉为“天下第一奇石”、“天下第一绝景”.它的性质是蚀余石柱,其岩性属于碎屑岩类(包括砂岩、长石石英砂岩、砾石岩)。阳元石是由于地壳抬升后,两组岩层相互交叉,流水沿着节理面侵蚀搬运,即是由垂直节理发育而形成的。在阳元石的表面我们能看出水平层理,这是由于岩层岩性软硬不一,软层被侵蚀凹陷,硬层不易侵蚀被保留而形成的。

  后来我们又坐上车,来到了一处性质为水平韵律层理与节理发育的地貌点。它是由于地壳抬升后巨大岩块由错落方法坠落形成,而又由于其下错的岩块形似向上爬行的鳄鱼,故称“鳄鱼上山”.其岩石的本色是红色和白色,但因雨水冲刷而发黑。岩石的沉积层基本上为水平层理,其上的黑色条带上有鹅卵石,反映了河流相与湖泊相转换的古地理环境;岩石的红色部分反映的是交错层理和斜层理,其倾斜方向代表古水流方向和流速大小。

  第四第五天我们来到马坝人遗址、大峡谷,这是实习内容的最后一部分了。在路上我们还看到一个滑坡体现场,我们亲自爬到滑坡体的对面进行观察,老师们给我们介绍了滑坡体形成的特征以及我们面对滑坡体可以采取的一些防护措施。真正到野外实习了我们才会发现,原来生活中,身边的事物就蕴含知识。在你经过一大堆黄土的时候,你绝不会想到那叫滑坡体,也不会想到我们还总结出它们的特征以及应对措施。

  要观察大峡谷,光有观察力还不够,还要有体力。在大峡谷中我们可以看到跌水、瀑布等,在汗流浃背之际感受水流冲下来引起的气流,真的是应了那句广告词“透心凉,心飞扬”.当然,那一千多级的阶梯更是考验人,所以我觉得我们去实习不仅仅是收获知识,更是磨练人的一个过程。当有想偷懒的同学问院长可不可以不爬的时候,院长调侃地说,你可以不上来,但一定要下去。是的,大峡谷下面没有缆车,所以只能通过爬楼梯的方式上来。但是当你重返“地面”的时候,你会为自己自豪的。

  最后一站就是马坝人故址。在炎热的夏天我们步入溶洞之中,不禁佩服古人竟会找到如此宜居之地。

  为时五天的实习,你会发现你不仅仅在思维能力上得到极大提高,更能练就坚持的毅力。和组员一起分工合作,感受大自然的鬼斧神工,以不一样的视觉来看生活!

野外实习报告7

  一、实习目的

  该教学实习是生物科学专业在学习了普通生物学(植物生物学和动物生物学)后在动物学方面进行的一次教学实习。目的在于结合实际情况,培养学生观察海洋生物、了解生物生活习性并进行实物标本制作的训练,培养学生的野外动手能力。主要目的是:

  1、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对不同海岸生物的观察和描述,巩固课堂上讲的基本内容,掌握不同海岸生物的特征及其与环境间的关系。加深学生专业所学课程理论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专业思维能力。

  2、通过实习路线的讲解、室内标本的制作及实习报告的编写,锻炼学生的观察力、动手能力和综合分析能力,进行专业论文撰写规范的训练,为学生今后阅读、撰写生物科学方面的专业文献、收集相关专业资料打下基础。

  3、培养学生艰苦奋斗的生活作风,实事求是和团结协作的工作作风,开阔眼界,激发专业兴趣。同时增强体质,以适应野外工作环境。

  二、实习要求

  实习要求学生掌握野外生物调查工作的基本方法、海洋动植物标本的基本制作过程和方法、生物种类是别和签定、海洋生物与环境关系的调查的基本方法等。

  三、实习内容

  1、动员准备阶段

  通过实习动员、实习情况介绍,使学生了解实习的目的、内容、安排及要求达到的目标。从思想上和物质上做好准备,时间为一天。

  准备工作包括:

  (1)每班按4—5人编一组,指定每组的实习组长;

  (2)检查野外用品(捕捞器械、标本桶、标本瓶)及其它劳保装备(手套、铁锹等);

  (3)购买室内标本制作的药品、器具等;

  (4)了解野簿的记录格式。

  2、教学阶段

  在教师的带领下,以小组为单位进行野外基本工作方法的基本训练,为期一周。

  基本训练内容有:

  (1)海水的运动;

  (2)基岩海岸和沙质海岸的底质特点;

  (3)海洋生物标本野外采集;

  (4)室内标本制作;

  (4)标本的鉴定、描述和保存;

  (5)生物丰度和分异度的统计。

  要求有:

  (1)每天及时整理当天收集的资料、清绘图件及上墨;

  (2)每天要作实习小结;

  (3)每天预习与第二天实习有关的内容。

  3、编写实习报告阶段

  编写实习报告主要培养学生整理、归纳和综合分析实际调查资料的能力,使理论与实际相联系。时间为为3—4天。

  要求:

  (1)教师讲明资料整理的目的`和要求,图件的格式、报告的提纲;

  (2)学生用三分之二的时间完成图件的编绘及报告初编;

  (3)教师认真辅导,审阅图件、批改报告初稿;

  (4)学生用三分之一时间修改,清抄。

  四、实习程序及时间分配

  教学程序

  教学内容

  1、实习动员

  烟台实习区基本情况介绍、实习要求、分组及准备工作

  2、海洋环境路线

  通过海水运动、海水性质、海岸底质特征的认识,了解海洋生物生活的环境条件;

  3、基岩海岸的生物调查

  通过基岩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北戴河地区基岩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习性及分布特征;

  4、泥潭海岸海洋生物调查

  通过对泥潭海岸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养马岛泥潭海岸的生物种类、数量和生活习性及分布特征。

  5、河口生物调查

  通过对夹河河口生物的采集、观察和描述,了解和口生物的特点,并比较河口与海洋生物之间的异同点和不同点,并分析原因,学会对所观察到的现象进行合理的解释,提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6、实习报告编写

  根据教学路线的内容和标本制作、环境调查的成果,编写完成实习报告

  五、部分动物分布情况

  1、沙滩环境

  (1)底栖动物

  环节动物:沙蚕、(多毛纲)

  软体动物:(腹足纲)扁玉螺、脉红螺、古式滩栖螺

  (双壳纲)泥蚶、毛蚶、镜蛤、文蛤、竹蛏、

  棘皮动物:(海参纲)海棒槌

  (2)海滩爬行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豆形拳蟹、宽身大眼蟹、日本大眼蟹、寄居蟹、海蟑螂、肉球近方蟹、绒螯近方蟹

  (3)自由游泳的动物

  节肢动物(甲壳纲):美人虾、泥虾

  2、礁岩环境

  (1)岩岸固着生活的动物

  腔肠动物(珊瑚纲):绿疣海葵、纵条矶海葵

  软体动物:(双壳纲)猫爪牡蛎、密鳞牡蛎,僧帽牡蛎

  (2)岩石上、下或岩缝隙生活的动物

  扁形动物(涡虫纲):平角涡虫

  软体动物:红条毛肤石鳖(多板纲)、短滨螺(腹足纲)、古氏滩栖螺(腹足纲)、贻贝(双壳纲)

  节肢动物:海蟑螂(甲壳纲)、麦杆虫(甲壳纲)、近方蟹(甲壳纲)、四齿矶蟹(甲壳纲)、日本寄居蟹(甲壳纲)

  棘皮动物:多棘海盘车(海星纲)、海燕(海星纲)、刺参(海参纲)

  六、采集方法

  海葵:用铁凿和铁锤连同固着的岩石一起采下来。

  平角涡虫:反转石块,仔细观察便可发现,当看到涡虫在石块上爬行,可用毛笔逆虫体运动的方向诱导取下,移入盛有海水的小瓶或小直管内,单独存放。

  纽虫:挖掘沙泥可将其采出,纽虫极易卷曲必须使用专用容器保存带回。

  沙蚕类:采集时白天用铁锹挖掘。

  七、动物种类

  (1)寄居蟹

  寄居蟹又称为“白住房”、“干住屋”。它的鼎鼎大名是由于它常常吃掉贝壳等软体动物,把人家的壳占为己有。寄居蟹多产于黄海及南方海域的海岸边,通常能在沙滩和海边的岩石缝里找到它,有时还在竹子节、穗椰子壳、珊瑚、海绵等等其他地方看到它。随着它的长大,他会换不同的壳用来寄居。

  中文学名:寄居蟹

  别称:白住房、干住屋

  门:节肢动物门

  (2)玉螺:螺类的一种,海水生活。俗名,潮汕:肚脐螺、蚶虎。科属,软体动物、腹足纲、前鳃亚纲、中腹足目

  玉螺外表呈球状,壳口为半月形。,内唇滑层厚,有时呈肋状,几乎把脐孔遮盖住。它们的足极发达,可包被贝壳,其作用如锄,可用来挖掘泥沙,使身体埋于沙中。玉螺的触角呈三角形而扁平,前端尖,眼已退化,吻长能伸缩。这种动物均为肉食性动物,以双壳类软体动物或者其它动物为食。它的吻的腹面有穿孔腺,能溶解双壳类动物的贝壳,然后用齿舌锉食其肉。通常在潮间带看到许多双壳类动物的空壳,在顶部有一圆孔,菘始作俑者,十之七八是玉螺穿凿。

  纲名:腹足纲

  科名:滨螺科

  形态特征:短滨螺,壳近球形。高13毫米,具粗、细不均匀的螺肋,黄褐色,杂有褐、白和黄色云状斑及斑点,软体动物。

  生活特点:高潮区岩石上常见。

  (3)肉球近方蟹

  头胸甲方形光滑,黄棕色散生有红色斑点,前半部稍隆,後半平坦,胃、心域间有'h'形沟相隔。螯脚两指基部之间具一肉球,但雌性及幼蟹则不明显。

  头胸甲长约27毫米,宽约3毫米,近方形,前半部微隆起,具颗粒和红色斑点半部平坦。胃区和心区间具一横沟,心区和肠区两侧凹陷。额宽,前缘平直,中间稍凹。眼窝下肾外侧由小颗粒组成一条细线。螯足雄的大,雌的小。各节肾面具红色斑点。长节内侧腹缘近末端具一发音隆背。腕内侧具齿状突起,掌节膨大,两指内缘具细齿。雄性两指基部间具一膜质球,雌性无此球。步足各节间具红色斑点,指节具六条纵列黑色刚毛。

  中文名称:海葵

  界:动物界

  门:腔肠动物门

  纲:珊瑚虫纲

  亚纲:六放珊瑚亚纲

  目:海葵目

  分布区域:海洋

  海葵,六放珊瑚亚纲的一目。虽然海葵看上去很像花朵,但其实是捕食性动物。这种

  无脊椎动物没有骨骼,锚靠在海底固定的物体上,如岩石和珊瑚。它们可以很缓慢的移动。海葵非常长寿。寄居蟹有时会把海葵背在背上作为伪装。

  (4)海星英文名字

  棘皮动物门、海星纲,下分海燕和海盘车两科,不过人们都俗称其为海星或“星鱼”。海星主要分布于世界各地的浅海底沙地或礁石上,主要以浮游生物为食物。

  我们对它并不陌生。然而,我们对它的生态却了解甚少。海星看上去不像是动物,而且从其外观和缓慢的动作来看,很难想象出,海星竟是一种贪婪的食肉动物,它对海洋生态系统和生物进化还起着非同凡响的重要作用。这也就是它为何在世界上广泛分布的原因。

  八、实习总结

  通过这次海滨动物学实习不但巩固和提高了我们的动物学专业知识,而且锻炼了我们各方面的能力,开阔了我们的眼界,提高了我们学习的主动性。如果有条件的话,多一些进行野外的实习,不失为一种很好的学习方法。海洋是我们的资源宝库,它不但为我们提供了各种各样的食物,而且还提供了各种各样有用的资源,我们在开发海洋资源的同时,也又去保护它,而不应该为了短期的利益破坏它。在实习的过程中大家互相帮助、互相谅解,组员之间团结协作,分工明确,很好的完成了实习的任务。

  虽然实习过程比较辛苦,但是大家依然微笑着面对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大家在笑声中掌握知识、锻炼耐力,它给我们带来的欢乐和知识令我们难以忘怀,实习给我们留下了很多美好的回忆。

野外实习报告8

  前言

  20xx年8月1号早上,我们一个班的同学准备前往拉萨周边三个地方进行为生物专业的野外实习,此次实习是我们第一次外出实习,也是我们生物专业的一次很重要的专题实习。此次实习共三天,地点分别是拉萨地区的甲玛沟、羊八井和扎耶巴沟。主要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标本采集制作。

  1 实习的简要概况:

  1.1实习时间:20xx年8月1日---20xx年8月3日。

  1. 2地点:拉萨周边的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

  1. 3参加人:全班29人,共分三个小组,每组10人,由两名老师带领。

  1. 4任务:常见动植物分类,外出辨别野外动植物,采集和制作标本,从而提高自己的专业水平。

  2 标本的采集:

  2. 1动植物标本的辨认:通过第一学期所学的《植物学》和《动物学》内容以及平时积累的专业知识,为这次野外实习特别准备的知识和有关的资料,通过动植物的形态特征,比较分析辨认其所属的科。在实习过程中,老师每天都带我们外出认识动植物,老师出了介绍它们的特征外,还教我们如何去辨认各科的特征。

  2. 2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在这次野外实习中还有一个重要的内容,那就是如何采集和制作动植物标本。在采集标本的过程中,要注意很多的问题,并不是所有的动植物都可以制作成标本的,所以在采集标本时,一定要选择其特征明显的部位或具有代表意义的生长期的动植物,以便于将来的标本鉴定。采集完好的标本知识制作标本的开始,在制作标本时,要注意的问题很多,一定要讲究技巧,对于不同的`动植物有不同的做法,在压制植物标本是还要经常换纸。因此,要制作一个成功的标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还需要我们去努力学习和实践。

  2. 3动植物的分类:在这次野外实习中我们一共辨认了动植物各十几个科的,所达的种类接近一百种,其中大多是西藏特有的高山动植物类群,这些动植物都需要我们能够加以辨认和牢记,想要记住并辨认出这么多的动植物并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因此,需要我们的努力学习和足够的实践。

  3实习的行程及内容:本次野外实习共经历3天时间,三个站点,走过了甲玛沟、羊八井、扎耶巴沟等三个地方,主要进行的是动植物的调查、认识和标本的采集和制作。

  3. 1 8月1日拉萨市墨竹工卡县拉木区甲玛沟

  早上九点自西藏大学新校区出发11:00到达甲玛沟,然后徒步沿山路行走,进行动植物的观察和辨认,并采集植物标本。下午2:00在海拔高度为4057m,北纬29度43分37.12秒,东经91度40分24.63秒处休息吃饭,并采集动植物标本.晚上八点回到学校实验室学习动植物标本的制作(在该地区所见动植物见附表1、2)。

  该地区为藏南河谷灌丛草原区.气候特点:1气候比较温和,年平均温度为7.5摄氏度-17摄氏度.2河谷地干燥,温度高.3是农业中心区,有西藏粮仓之称.

  3.2 8月2日拉萨市当雄县羊八井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该地区为高山草甸景观,特有植物为松草微孔草等低矮植物.常见动物为鼠兔高原蛙红嘴山鸦高原兔等.期间还做了关于该地区植物种类多少情况的样方调查,并做出了一个图标(见附表3),在该地区见到的新的动植物种见附表1、2。

  3.3 8月3日扎耶巴沟

  早上出发,十点左右到达目的地,然后沿山路上山,边走边观察辨认动植物,并采集标本,期间见到了肉质雪兔子等西藏特有植物。中午一点半休息吃饭,然后下山。下山后在河边一处草地上进行动植物野外实习考试,下午五点左右回到学校.这标志着我们为期三天的野外实习宣告结束。

  4 小结

  为期三天的生物专业野外实习,在3号下午考试并回到学校后,然后制作标本,在标本制作完成后,此次野外实习宣告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野外的动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

  此次的野外实习收获很大,我学会如何通过动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边人他们的种类,是属于哪个科那属。如辨认植物时,先观察花,在观察叶和根等特点。了解了西藏特有的动植物和高山特有植被分布;以及高原特有动物,如牦牛、鼠兔等。还学会了如何制作动植物标本,如何使用一些精密仪器等等。

  通过此次野外实习,无论《动物学》方面还是在《植物学》方面的知识,对我来说最大的体会就是:西藏的动植物种实在是太丰富了,或许对于其他学科的人没有多大意义,但对于一个生物专业的人来说,可以生活在这样一个生物多样性的大省,还有这么好的机会去亲身经历大自然的神奇,实在是太幸运了!

野外实习报告9

  一、实习概况:

  本次实习为期一周,实习的主要目的是激发和提高学生土木工程和交通工程专业的热情和兴趣。实习包括课堂讲解和实地考察两部分。在课堂中,导师简单讲解实习内容及各种地质相关内容,在现场根据具体情况老师深入分析,精心讲解,不仅使我们掌握了野外实习的基本要领,还使我们对课程理论知识有了感性认识并加以巩固和深化。

  本次实习的内容是:实习动员会,福清宏路、东张路线,闽江—洪塘—洪山路线,长乐江田—北山—下沙路线,鼓山路线

  二、实习内容:

  1.罗盘的认识——祖宗的骄傲

  罗盘是利用一个磁性物体(即磁针)具有指明磁子午线的一定方向的特性制造而成,是我国四大发明指南针的另一种应用,因此这是我们中国人的骄傲,我们应引以为自豪。了解和掌握罗盘的结构构造特征、功能及使用方法是本次实习的一大内容。

  罗盘分为上、下两个刻度盘,上刻度盘从0到360度,下刻度盘从0到90度,罗盘有两个水准器——短柱状水准器和圆水准器,调节圆水准器,根据上刻度盘可以测量走向、倾向和方向;调节短柱状水准器,根据下刻度盘可以测量倾角。本次实习我们利用罗盘在多处测量了岩石的走向、倾向和倾角,在这些过程中,我对罗盘功能的认识和操作得到了很大的提高,此外,我还熟练了产状三要素的各种表达方法——方向法、象限法和图示法。

  2.岩石及边坡工程地质问题

  地质实习本质就是研究各种地质情况,其中一大块内容便是岩石和及其构成边坡的工程地质问题,因此,此次实习最大的内容就是观察各种岩石和分析其构成的边坡情况。实习中我们几乎每天都跟岩石和边坡打交道,姚老师也花了大半部分的精力讲解这部分的知识。下面按时间顺序介绍实习各地的岩石及其边坡:在青盛酒楼旁我们看到了由残积土形成的土质边坡,其下的坡积物颗粒大小悬殊,工程性能很复杂,需要压实的能量相当的大。由于该坡的坡角和坡度均不大,这里只采取了最简易的边坡防护方式——铺一层水泥砂浆和插上一些排水管,但似乎还是让人有些担忧。

  在福清324国道旁我们看到岩浆岩中的酸性喷出岩——流纹岩,我们知道由于岩浆喷出地表后,迅速结晶,以致其形成的岩石具有一定的流动性,并且排列有序,在此就可以用肉眼看到。该岩体结构是整体块状结构,强度较高,并且风化程度低,属于微风化程度,故此边坡稳定性相对较高,但由于该坡的结构面倾向和坡面倾向相同,且倾角小于坡面倾角,导致该坡存在潜在滑动问题。在这里我们测量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65°,155°,35°。

  在地质灾害危险点,我们看到了一个路堑式边坡,该坡的结构体为散体状、碎裂状,风化程度高,属于强风化,稳定性较差。因此,该边坡防护采取就地取材,用片石做成坡角挡墙,坡面铺上一层水泥砂浆,插上一些排水管,但是山体的另一面则没有做任何防护,真为山下的居民担忧。

  在农大我们看到由岩石和土构成的坡,该坡的表层是沉积土。由于该坡的地质构造产生的结构面倾角小而且与边坡平行,加上岩体属于全风化、强风化程度,导致该坡具有较严重的失稳问题,因此其采取路堑式边坡加固方式,用铆钉、抗滑桩和挡墙做防护,这也是在高速公路上常见的防护方式。

  在江田北山火葬场我们看到了在其公路的剖面上我们看到了具有一层一层堆积现象的层理层面构造的沉积岩,这也是本次实习唯一一处岩石类别为沉积岩的观察点,该岩为碎屑岩中的细砂岩、混砂岩,有明显的褶皱现象,较为完整,而且是倾斜背斜褶皱构造。这是我第一次见到背斜褶皱现象,由此我感到相当的荣幸。

  在这,我和同组组员对背斜两翼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进行了测量,左翼:73°,341°,34°,右翼:334°,240°,34°。

  在下沙度假村我们看到一个具有很高观赏价值的海岬,其独特性给度假村增加了不少的观赏性。该海岬主要由酸性的侵入岩即花岗岩和基性的侵入岩脉构成,花岗岩石为其主体,中间穿有多条暗黑色呈脉状的基性的侵入岩,即辉绿岩。该海岬受到的侵蚀作用较强,其下方水的深度较深。在这,我们测了两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73°,341°,34°;334°,240°,34°

  在鼓山公路旁我们看到路旁的花岗岩的风化作用包括物理风化作用、化学风化作用和生物风化作用,岩体的表面长着一颗树,自上而下遭受着植物生长活动引发的物理风化和化学风化作用,这让我想起了郑板桥的一首《竹石》诗,不禁感叹大自然的力量。

  在鼓山的半山停车场采石开挖的剖面上我们可以看到其岩石的风化程度自上往下逐渐减弱,并且强风化层中夹有新鲜岩石,使得岩体表现出了显著的不均匀性。鼓山受到的物理风化作用较强,所以我们可以看到较多的孤石和石鼓,这也是鼓山的一大特点。

  3.闽江水的地质作用

  我们知道水的地质作用可分为地表水和地下水的地质作用,闽江水的地质作用属于地表水地质作用的经常性流水的地质作用,其地质作用包括侵蚀作用、搬运作用和沉积作用,这导致闽江沉积有大量的沙石,是较好的建筑材料,目前有较多的采沙场位于闽江上。

  闽江南港河谷较为宽阔,水流缓慢,主要以堆积作用为主;闽江北港河谷较窄,水流较急,主要以剥蚀作用为主。

  洪塘桥于xx年建成,首修于xx年,其位于闽江的南港处。在洪塘桥南端由于近几年闽江上采沙场的建立,闽江的含沙量减少,导致的桩基础露出严重,基础受到的摩擦阻力减小,产生了侧向位移;在洪塘桥北段,存在软土构成的斜坡,极

  不稳定,以致其出现了边坡滑移和破坏。洪塘桥桥面面垂向位移最大达到6cm,垂直位移最大达到8cm。因此,洪塘桥进行了整修,南北两端的桥台都进行了加固,其桥墩以增桩为主的加固方式,此目的是为了提高被动滑动力。

  洪山桥于1985年12月竣工,其位于侵蚀作用强、堆积作用弱的闽江北港处。闽江南北港的水流分流量不平均,北港的来水量大。闽江中游修建有水口电站,于xx年开始投入使用,这使得北港的来水量变大,河流的含沙量减少,夹砂能力增强,冲刷和侵蚀能力增强。洪山桥分有新旧桥,旧桥的桥面已被拆除,只剩下桥墩。常年以来北港流水已形成了流量平衡,拆除桥墩会使河流流量增大,侵蚀作用增强,故旧桥的.桥墩还保留着。由于北港以侵蚀作用为主,故在其河床两岸都进行了加固、加高防护。

  4、大坝工程地质

  观看的录像中我们了解到了大坝的工程地质条件和各种工程地质问题。修建一个好的大坝需要一个好的地质条件,因此大坝的选址成为关键。选坝址,必须了解该岩土的工程性质,分析地质结构、地形地貌和水文地质情况,当然还应包括了解其自然地质现象和天然的建筑材料。

  福清东张水库历史悠久,修建于上个世纪xx年代中后期,即19xx年,属于大型水库,库容量为1.9亿立方米,最大高度为38m,属于重力式钢筋混凝土坝,其要求地基的地质条件较高,荷载大且集中,其具有饮水、灌溉和发电等作用。东张水库的选址较为好,其位于龙江上,并且为峡谷地貌,上游为永泰、仙游和莆田。大坝的地基为花岗岩,并且是整体块状致密结构的基岩,其强度高,稳定性好。地基的风化程度较低,属于微风化。大坝存在平行结构面,倾向大坝的上游,稳定性好,其高倾角,对大坝的安全有利。在坝底,我测了一组岩石的倾向、走向和倾角:5°,95°,88°。

  三、实习感想

  为期一周的地质实习很快的就结束了,通过这次实习,我不仅培养了对大自然的热爱,陶冶了情操,提高了对地质科学的热爱和兴趣,而且还在实习的过程中加深了对地质知识的了解,尤其是工程地质学中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概念的理解,从之前的感性认识升华为如今的理性认识,这种质的飞跃,应该归功于实践的作用。

  这次实习令我们加深了对地质学的了解,更深刻认识到了学习地质的意义,巩固了学习成果,体会到“学以致用”的道。知识从感性认训升华到了理性认识,从抽象变得具体起来,我学习到了很多书上没有的东西,了解了工程地质对实际工程建设的重要性。在这里深深的感谢老师在的认真指导。在实习中学会了一定的观察地质地貌的方法要领和细节。例如,出外实习要对考察对象做一定的了解,合理安排考察路程和考察内容,注意研究的方法,一些考察的细节,充分认识到地质地貌考察的必要性和艰苦性,激发了我们自己考察地理和各地典型地质地貌的兴趣。同时,懂得和组成员合作的重要性。这些都将对我们日后的学习乃至工作起到积极的作用。此外,在此次实习中我在导师身上学了不少的东西。体会最深的就是做事要认真、不能懈怠,更不能放弃,爬鼓山时,在导师的激励下,我坚持下来了,所以要铭记:做事要认真,即使不喜欢的,也要努力去做,努力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让自己造福于人类!

野外实习报告10

  第一章 绪论

  1.1 野外实习的目的与任务

  1.1.1 实习的目的

  为了开阔学生的视野,更好地巩固课堂所学的理论知识,得到一手野外资料,巩固深化掌握地质地貌基本概念,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切身体会地质与地貌,为以后的学习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这次野外实习,积累大量感性资料,分析对比,归纳分类,通过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循环往复的形式,得出反映客观事物本质的结论。同时,也要锻炼学生的毅力与耐心,发扬艰苦奋斗的精神,培养合格的与地学专业相关的学生。

  1.1.2 实习的地点

  河北省秦皇岛市柳江盆地抚宁县石门寨镇上庄坨村北江地质实习基地

  1.1.3 实习时间

  20xx年7月7日至7月14日。为期一周。

  1.1.4 实习的主要任务及工作

  1.1.4.1 实习的任务

  系统的了解秦皇岛柳江盆地地质地貌的概况。学会野外实习所必须掌握的基本要领和考察方法,掌握一定的野外工作技能。

  1.1.4.2 实习的主要工作

  { = 1 * GB3 * MERGEFORMAT |① 矿物和岩石(矿石)的肉眼鉴定与描述;

  地质罗盘的.基本使用方法和野外岩石产状的判别;

  断层、褶皱等地质构造的识别;

  地层的划分与对比及其描述;

  河流阶地、海岸地貌等的识别;

  野外地质素描的练习;

  实测地层剖面的野外构造方法;

  学会野外实习报告的编写。

  1.2 实习区地理概况

  1.2.1 位置与交通

  1.2.1.1 位置

  秦皇岛地区位于河北省东北部,地理坐标为:119o30'E~119o50'E,39o50'N~40o10'?N。包括三区四县,三区为海港区、北戴河区和山海关区;四县为昌黎县、抚宁县、芦龙县和青龙县。市区南北长20km、东西宽13km,总面积约7812.4k㎡,人口约为289万人。全市海岸线总长为126km,是一个狭长带状滨海城市。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接辽宁省市,西接,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柳江盆地国家地质公园(北江)实习基地位于秦皇岛市北部,其中心距秦皇岛市区28km,地理纬度为:119o34'45?E~119o36'10?E,40o7'45?N~40o9'50?N。位于燕山山脉东段,属河北省秦皇岛市阜宁县管辖。

  1.2.1.2 交通

  秦皇岛交通便捷,通讯发达。交通以水路、陆路为主,是连接东北与华北的交通枢纽,陆、海、空交通都极为方便。秦沈高速铁路、京哈、京秦、四条铁路干线和、、102、205国道贯穿全境。从、到只需两个多小时。开通了至、、、、等国内数十条航线。此外,其港口是我国北方最重要的不冻天然良港,是我国最大的能源输出港,由秦皇岛码头乘轮船,可直接抵达烟台、青岛、大连和上海等地。 秦皇岛发达的通讯网络系统,可与全国各地和世界上230多个国家、地区直接通话,银线连五洲,秦皇岛与世界宛若比邻。

  1.2.2 实习区的地形

  秦皇岛北倚燕山,南临渤海,东越长城与辽宁省绥中县毗邻,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为燕山山脉东段,南部为华北平原北端的滨海冲积平原。

  鸟瞰秦皇岛地区,表现为北高南低,西高东低,总趋势为西北高,东南低,由山地、丘陵、平原、滨浅海四个地带组成,总体上属于丘陵区。但其北部和西北部的局部为低山区,低山区以东、以南为丘陵地区,山体海拔高度在500m以下,并且多孤山,少线性山脊。

  贯通盆地的大石河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盆地内以低山、丘陵地形为主,最高山峰为西北部的老君顶,海拔493.7m,最低处为东南部大石河河谷内的南刁部落,海拔为70m左右。盆地中西部的火山岩分布区为山高坡陡的地形,海拔多在200~300m之间,山峰多在400m以上;东部山区山峰海拔高度一般为160~300m。在低山和丘陵之间,多发育有小盆地和河流,河流短小,河床全是砾石堆积,河床、河漫滩和阶地等河流地貌发育。总的地貌特征与全区相同,亦表现为西北高,东南低。

  1.2.3 实习区的气候

  本区地处于中纬度地带,为暖温带半湿润季风区,属于暖温带半湿润华北型大陆性季风气候。主要特征是四季分明,光照充足,水热资源丰富。春季多日照,气温回升快,降水少,相对湿度低,空气干燥,蒸发快,风速较大;夏季多阴雨,空气潮湿,气温高但少闷热;秋季时间短,降温快,秋高气爽;冬季长,寒冷干燥多晴天。年气温差较大,年降水量多寡变化显著。四季气候特征为,夏季平均气温为25.7℃,冬季平均气温为-7℃,春、秋季介于两者之间,全年平均气温为10.5℃。每年11月中旬初入冬,到翌年3月底为冬季,长达140天;4月初到6月中旬初为春季,长约75天;6月中旬初到9月中旬初为夏季,约90天;9月中旬到11月上旬末为秋季,约60天。年降水量为400~1000mm,年平均降雨量为695.5mm,多集中于7~8月份,可达年降水量的70%,山洪也多集中在这个季节。 总体而言,不热不干不湿,气候宜人。

  1.2.4 实习区的水文状况

  秦皇岛市水资源总量为16.22亿立方米/年,其中地表水12.74亿立方米/年,地下水7.08亿立方米/年,重复计算水量为3.6亿立方米/年。现已开发利用水量8.6亿立方米/年,有大型水库一座,蓄水量1.42亿立方米/年;中型水库两座,蓄水量1立方米/年;小型水库286座。目前国家正在青龙河下游,即青龙县与卢龙县交界的三道河附近兴建桃林口大型水库,总库容17.5亿立方米,年平均调节水量7.14亿立方米。实习区的主要河流有大石河、汤河、洋河和戴河等,均系入海河流,为临海小型水系,都是明显的季节性河流,且处于华北最大暴雨中心地带。其特点是流程短、流量小、含沙量高、水系分散、汛期洪水量大、非汛期河水干涸或断流、暴涨暴落。境内各河均发源于燕山山区,其流向均为由北向南、由西北向东南流入渤海。河流的补给以降水补给占绝对优势,约占全年径流量的80%左右。

  1.2.4.1 大石河

  大石河发源于青龙县黄前山附近,是本区最主要的水系,由西北向东南流经柳江盆地后在山海关西侧老龙头注入渤海,全长约70km,其中近60km河段流经山区,并有九条小河汇入,仅下游12km河段流经向海倾斜的平原。该河流域面积约为600k㎡,其中560k㎡以上为山区,故为山区性河流。河床总高差为400m,平均坡降为6‰左右,河床组成主要为砾石,少有粗砂和中砂,砾石的主要岩性为中生界侏罗系中的火山岩,其次为花岗闪长岩和花岗岩,河岸边多鹅卵石,主要是沉积岩。大石河及其支流在小傍水崖村汇合,由于地壳断裂和河流的侵蚀作用,再此形成离堆山。

  图1-2 离堆山与大石河

  大石河水量水量丰富,年平均径流量多为1.68亿立方米,河流补给来源以降水为主,所以平时流量很小,一般为0.3~0.6立方米/秒,枯水期最小流量仅为0.15立方米/秒,7~8月雨季时,平均流量为25.4立方米/秒,占全年的70%~80%,暴雨后洪水立即上涨,且暴涨暴落。据统计,大石河大汛周期为二十年,小汛周期为五年,过去曾造成多次水患。

  1.2.4.2 汤河

  汤河发源于抚宁县柳观峪西沟和温泉市一带,全长约36km,在秦皇岛(海港区)西侧入海,流域面积约177k㎡,流域内除了西北源头为低山外,其余皆为丘陵和平原。

  1.2.4.3 洋河

  洋河由东洋河和西洋河两大支流组成,与洋河水库汇合,至洋河口村西入海。东洋河发源于青龙县南大峪和独石,高差达500m,西洋河发源于卢龙县相公庄的李家窝铺,高差100m。洋河全长80余公里,流域面积约932k㎡。

  1.2.4.4 戴河

  戴河分为北戴河和南戴河,都是极好的旅游胜地,全长约35km。北戴河地处黄金旅游带的节点,二十里长、曲折平坦的沙质海滩,沙软潮平,背靠树木葱郁的连凤山,自然环境优美。南戴河海滨旅游区东起戴河口,西至洋河口。海岸线长3公里,总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与避暑胜地北戴河海毗邻相望,一桥相连。是一个进行日光浴、海浴、沙浴的理想天然佳境。

  1.2.5 实习区的社会经济状况

  秦皇岛(海港)区是全市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工业、农业、商贸业,共同发展,地处东北、华北平原交界处,为西北地区最主要出口港。年运输量达2亿吨,与100多个国家有联系。近年来,北戴河区依托区域特色,着眼于增强经济发展后劲,立足城市发展定位,以园区建设为载体,以项目建设为内容,以精细化服务为手段,对会展商务、广告公关、影视传播、运动保健等类文化创意产业进行精心培育,实施了"五大基地"建设,即:时尚运动基地、名人创作基地、名校实践基地、国际观鸟基地、全国影展基地和婚纱摄影基地。

野外实习报告11

  一、实习的目的

  1、通过实习可以复习和巩固课堂所学的植物学理论知识。

  2、通过实习初步掌握生物学的形态鉴定方法,掌握标本的采集和压制。同时,鉴别各种植物,了解其用途,提高对植物学学习的积极性,为以后的专业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3、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学生科学的学习态度、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结协作的精神。

  4、通过野外实习,丰富我们的大学生活,扩大我们的知识面,增强我们独立思考能力好学习的积极性。

  二、实习的意义

  1、野外实习不仅是对理论知识的验证和巩固、对课堂知识的补充和深化,同时也是对综合素质的全面锻炼和提高。野外实习对于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培养观察能力、创新思维和动手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2、利用野外实习可以很好的让同学们感受到祖国山河的壮丽,培养热爱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意识。

  3、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

  三、实习过程

  植物对很多人来说就是被人们种植的绿色的有生命的生物。其实植物的概念并不是这样,有的细菌如蓝藻也属植物的范围。植物是指能将无机物转化为有机物的一类自养型生物。它是自然界的生产者,对于维持自然界的生态平衡有着重要的意义。我喜欢植物,我喜欢研究它的根,茎,叶,花,果实,种子六大器官,喜欢了解植物的药用价值,所以我很期待植物学的野外实习,这样我就可以实地考察它们,近距离接触它们,以便更好的理解掌握书本知识。

  为了提高我们对动植物的认识水平和实践能力,加强理论知识的掌握,我们生物技术班开展了为四天的野外实习,实习地点是湖北应山,在这里植物种类繁多,为我们的实习研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此次实习,我们班共分为四个小组,两组进行植物实习,两组进行动物实习,每组有一个组长和一位老师带领,我说在的组是在后两天进行的植物实习。

  野外实习是植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使同学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一个理性的认识。

  xxxx年五月28号中午十二点我们生物技术班全体同学在学校八餐门口集合坐上了去应山实习的大巴,一路上我们都怀着无比期待的心情,经过了半个多小时的车程,我们终于来到了实习地点应山,应山位于广水市区北35公里,离河南信阳37公里,这里动物植物繁多,非常适合进行动植物的实习。景区内松柏青青,风景秀丽,气候宜人。一到这里我们就喜欢上了,因为这里的风景优美,空气清晰。

  植物学野外实习不仅扩大和巩固我们所学的理论知识,培养我们的'独立工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而且可以使我们更多的认识自然界中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对植物学的兴趣。利用野外实习,我们得以将课堂上所学的分类原理与活材料相对应,使这些抽象的原理具体化,提高了我们鉴别植物的能力。我在第三小组,与卢东升老师一起“最早出发,最晚回来”,锻炼的不仅是鉴别能力,还包括身体素质。

  野外实习巩固了我们的课堂知识,让我们亲自体验了压制标本的过程。我们在实习过程中积极运用课堂知识去观察、识别各种植物、仔细辨别类似植物之间的不同之处。这样把理论与实际联系起来,不仅加深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印象,而且培养了我们对课本知识的运用能力。五月28号下午和29号我们进行了动物学的实习,30号下午开始,我们组开始进行植物的学习,30号下午我们跟着卢东升老师外出采集植物标本,一路上我们能学习到了很多在课堂上了解不到的知识,虽然很累,但我们所有人都觉得是值得的。

  采集标本回来后,我们有学习了怎样制作植物标本,给植物编号等。我学会了如何通过植物的外部特征去辨认植物的种类,如先观察是单子叶植物还是双子叶植物、看叶子是对生还是互生、看果实的类型…在采集标本时,不同种类的植物要求也不同,对于禾本科的要求根、茎、叶都要齐全,而对于木本植物,则需要花、果,还要完整的叶子生长,能够让我们辨认出其叶子生长类型,而且在采集标本时,我们不要选取那些比较嫩的植物,因为如果植物太嫩,在压制标本时不好压,很容易变形,而且植物太嫩,它的特征也不够明显。

  因此,选取植物标本,一定要选取其特征明显的部位,这样既方便我们辨认标本,而且在压制过程中不易变形,容易压成标本,而那些果实就可以另外晾干,不必放在标本夹内,等制作标本时在放回原位。31号上午我们有跟着老师出去采集了植物,压制了标本,这次实习我们组一共才采集了92种植物,我们一边辨认植物的科名,一边记录,时间很快过去了。六月一号上午我们进行了植物野外实习的测试,我们的应山实习就这样结束了。此次的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开拓了眼界,更让我们对植物有了更深的了解。通过这次的野外实习,我对植物研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专业知识有了进一步的提高。

野外实习报告12

  20xx年7月13日,结束了泉州、厦门站的动物野外实习后,我们来到了南靖和溪,由孔祥海老师带队,开始了这次的植物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与任务

  1.了解采集地植被分布情况和华南地区森林的基本结构,认识部分北回归线植物及其生境,充分理解植物的分布与环境的相关性。

  2.通过野外实习巩固理论知识,在实践中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3.激发学习生物科学、探究大自然的热情,通过形式多样的学习和老师同学之间的交流,提高对植物学的兴趣。

  二、实习步骤与内容

  7月13日下午,从实习宿舍(和溪镇热带雨林实习基地)出发,在孔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在和溪镇沿着公路认识沿路植物并采集标本20余种。

  7月14日下午,我们来到了乐土雨林.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识了许多植物.并以小组为单位(五人一组)采集标本7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4日下午,校车再次把我们送到乐土雨林后便返回了。我们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路认种并采集标本50余种。同时压制了所采集的标本。

  7月15日上午,我们来到了仙岭,在孔老师等的带领下,沿山路认种并采集了30余种植物标本。

  7月15日下午,我们在宿舍压制所采集的标本。(并在晚饭后返回了学校)

  7月16日,回到了学校,我们在实验室忙着压制标本,挂标签,复习巩固。

  7月17日上午,针对这次植物野外实习,以小组为单位孔祥海老师对我们进行了考核。

  三、实习心得与体会

  这次在南靖和溪的实习使我获益良多。最直接的学习成果就是对所采集的160多种植物的特征以及所属科目有所认识。到现在,我还记得种子会粘人衣服的鬼针草,属于百合科有着好听名字的吉祥草,长了“瘤”的福建莲座蕨,有药用作用的积雪草,天南星科的名符其形的一把伞天南星,跟姜长得很相似的高粱姜……

  以前还没有认真地去观察学习的时候,一棵树就是一棵树,所有的叶子长得都差不多,所有的树皮都是一个样。而在这次的观察中,我发现每一株植物的叶子都长得那么有性格,有些气味特殊,有些叶脉奇特,有些形状古怪,有些毛茸茸有些光溜溜……就连貌不惊人的树皮也分长条形剥落还是片状剥落等等。南靖之行教会我用一个全新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发现生命的奇妙。我每每惊讶于植物的独特形态和精巧构造而忘记了旅途的辛苦。之前老师跟我说过,这次实习更重要的是激发大家对学习生物科学的热情。我想,两年过后我会忘记那些植物的名字,但是永远不会忘记的,是对于生命和自然的那种着迷。

  在认种学习的过程中,我自己也总结了一些经验教训。

  1.要把理论联系实际:在复习的时候有时候因为标本残缺等原因,我试图根据参考书上的一些描述来记住这种植物,觉得这些特征描述更准确更权威,最后却发现那些描述不仅枯燥,在野外认种中还一点都不管用。而老师教给我们的.识别方法又简单又实用,只要掌握了,认种就会变得轻松很多。后来老师告诉我,书上介绍的特征适用于在实验室里更为准确的分类鉴定工作,而野外认种的很多识别方法是分类工作者长期实践总结而来的,在野外是最实用有效的。

  2.要比较学习、集体学习、反复学习:虽然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特的一面,但是对于我这种初学者来说还是会很容易就把两种植物弄混。在这个时候,比较学习往往让我事半功倍。仔细观察植物,列出易混植物的异同点,通过比较和反复记忆就可以准确地区别它们了。而让我收获最多的莫过于集体学习了--一群人围在一桌标本边上,比赛着、互相帮助着、互相提醒着、笑着闹着,硬是把一袋袋的标本消化了。独学无友则孤陋寡闻,集体学习在同学之间普遍缺少多人面对面交流的大学有着重要意义。当然了,对于认种来说无论什么学习方式都离不开反复学习,只有反复地去看、去摸、去闻,不断地消化记忆,才有可能让数量如此庞大的种类烂熟于心。

  3.观察植物的顺序与要点:在认种初期,我对于观察和记忆植物的形态特征总是不得要领。在请教过老师和同学之后我才知道,在观察的时候我们首先要注意的是这株植物的整体形态:木本还是草本?直立还是攀缘?然后我们再从叶形、叶缘、叶脉、气味、花和果实等细节特征去观察鉴别。

  在南靖实习期间,每天的生活忙碌而充实,与老师同学们面对面的交流取代了天天呆在电脑面前的空虚无聊,规律的作息让我们拥有了久违的身心舒畅。最难得的是这次实习增进了我们班的感情,比任何一次班级聚会都更为有效。总之,这次野外实习真的很有意义,使我得到了很多收获。

野外实习报告13

  1、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好地为人类服务。同其它科学一样,动物学也是在人们长期的生产斗争和科学实验过程中,产生和发展起来的。因此它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科学。野外实习是动物学教学的一个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其目的和意义在于: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2、实习地简介及实习准备工作

  本次实习主要选地为崂山和青岛海滨。崂山是山东半岛的主要山脉,最高峰崂顶海拔1133米。它耸立在黄海之滨,高大雄伟。崂山属于山地丘陵生境类型。这种环境类型不仅包括森林、草地、裸岩、川流等自然景观,而且有面积大小不等的果园、农田、池塘和居民点等人为景观,是比较理想的陆地动物实习地点。捕捉的动物以昆虫为主,也有部分两栖类,爬行类动物。我们准备的采集用具有:昆虫网、镊子、镐、盛水的塑料瓶、塑料袋以及捕虫袋等。还准备了蛇伤药等药物,以应急。

  3、采集认识的动物种类简介

  昆虫纲:异色灰蜻、半黄赤蜻、(蜻蜓目)螳螂、大刀螂(螳螂目)山东雏蝗、红褐斑腿蝗、笨蝗、中华负蝗、土蝈蝈、斗蟋、蟪蛄、寒蝉(同翅目)稻大蚊、牛虻、食蚜蝇(双翅目)硕蝽、菜蝽、谷蝽、环斑猛猎蝽、裙腹猎蝽(半翅目)中华草蛉(脉翅目)、铜绿丽金龟、亮绿彩丽金龟、白星花潜、栗山天牛、黄带蓝天牛、星天牛、光肩星天牛、桃红颈天牛、巨锯锹甲、中华长毛象、臭椿沟框象、谷象、七星瓢虫、二星瓢虫、双七瓢虫、异色瓢虫、茄二十八星瓢虫、中国虎甲、艳大步甲(鞘翅目)、蜜蜂(膜翅目)地鳖虫(蜚蠊目)中华斑鱼蛉(广翅目)。

  4、详述数种半翅目昆虫的形态特征

  半翅目,又称异翅目。前翅为半鞘翅,质部相互重叠;后翅膜质,短于前翅;静止时,翅平覆于腹部之上。刺吸式口器。渐变态。无尾须。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半翅目昆虫的特征:

  1、环斑猛猎蝽:猎蝽科,简要特征为触角第一节最长,身体有两个浅色环形斑纹;

  2、熊蜂:熊蜂科,体大粗壮,触角膝状,黑色密被杂毛;双斑圆臀大蜓:蜻蜓科,头顶触角黑,额黑,近前缘脊有黄白色横斑。

  3、金绿宽盾蝽、体宽椭圆形;金绿色有光泽,体背有红褐色斑纹。前胸背板有1个近横置的`日字形纹,小盾片几乎全覆盖腹部,背面隆起似龟背,有花纹。腹下侧缘金绿色,余部黄色。足黄褐色有金绿色光泽。

  4、双斑圆臀大蜓大蜓科腹与后翅长。雄虫唇前缘黑色,有2个小斑。头顶、触角黑,额黑近前缘脊有1个黄白色横斑。复眼褐色。合胸黑色具黄色毛,两侧有黄色条纹,上端膨大、圆形、接近合胸脊,下端尖、斜向两侧达合胸领端。翅透明,翅痣及翅脉黑色,翅下方黄色条纹宽而倾斜。足黑色,基节外侧具黄色长形斑。腹部第10节及肛附器黑色,第2~8节前半部环状斑纹黄色。交合器前钩片扁阔,后钩片细长、向后弯曲。栖息于近水岸边草丛中。

  5、鹰翅天蛾天蛾科体、翅橙褐色。触角间及胸背两侧绿褐色。下唇须及胸部的腹面橙黄色。前足胫节外侧白色。前翅基部有1个小黑点,1条不显著的纹和上下2个褐绿色斑组成内线,褐绿色波状中线和外线不明显;顶角弓状下弯像鹰翅,端区有1个月牙形褐绿色大斑。后翅橙黄色。中带及外缘带棕褐色。危害枫杨等。

  5、举例说明制作动物标本的过程和采用技术方法

  手捏昆虫胸部,从1,2气门孔向头、体部慢慢注入20﹪甲醛液0、2ml,迅速退出注射针,插入大头针,左手捏针尖端,右手用针头将触角、足整理好,前翅成一条直线,对称摆好,置泡沫板上在通风出晾干。

  为了使采集到的昆虫更好的保存,方便以后的观察和学习,我们将昆虫作成了简易标本。制作方法是:瓶中倒入适量10%的甲醛溶液,将昆虫放入其中杀死;或直接向虫体内注入甲醛溶液使其死亡。然后把昆虫针插进昆虫的胸部,左手捏住针尖端,右手轻轻将触角、足整理好,翅整平,注意前翅要成一直线,对称摆好。最后将其置于泡沫板上在通风处晾干即可。另外还要在标签纸上写清楚采集到动物的学名、俗名、实习地点、实习日期等。

  6、举例说明观察到的动物行为或分布

  昆虫栖居的环境是多种多样的。相对而言,晚春和早秋是昆虫生长的旺盛季节;山地、湖泊及植物种类复杂的地方有较多的昆虫;温暖晴朗的天气更适宜昆虫活动。采集的时间,白天活动的昆虫在10:00~15:00,夜间活动的昆虫在傍晚。举例来说,在水中能采到蜻蜓的幼虫,在沼泽、湖泊的沿岸可采到无翅目昆虫。倒下的禾苗基部或老树皮下,双翅目昆虫常生活在存水阴湿的地方。

  7、对今后实习工作的建议

  实习过程中的参考书籍资料有些不足,有些问题不能通过查阅资料来解决。此外,实习工具也应再充分些,无法保障每人都亲自动手参与。建议今后对资料和工具做相应补充。

  8、动物学野外实习的收获与心得体会

  野外实习让学生在大自然中学习,加上老师在旁边的讲解,学习起来更轻松,对学过知识的印象也更深刻。经过这次实习,与自然有了比较深入的接触,既激发了对动物学的兴趣,让我对生物专业有了新的认识,又锻炼了自己的动手能力,培养了吃苦耐劳的精神,收获颇丰。与同学,老师之间的交流更让对我今后学习方向的制定和学习方法的改进都大有帮助。总之,这次实习让我既难忘又受益匪浅。

野外实习报告14

  陇县,史称陇州,因地处陇山东阪而得名,是陕西省西部的一个边陲县。位于东经106°26′32″~107°8′11″,北纬34°35′17″~35°6′45″,东临千阳县,南接宝鸡县,西北部与甘肃清水、张家川、华亭、崇信、灵台五县毗邻。,南北宽57.6公里,东西长59.7公里,境内川原狭小,山大沟深,地势险要,是关中通往西北的主要关隘之一,是古代兵家必争之地,古有“关狭钥匙“。宝中铁路和204省道贯穿全境,为陕、甘、宁“三省通衢”和边贸重镇。

  一 河流地貌

  1.河漫滩是指河谷底部在洪水期才被淹没的部分。位于河床和河谷谷坡之间。由河流的横向迁移和漫堤的沉积作用形成,因此平原河流的河漫滩较发育,且宽广;山地河流的河漫滩不发育,宽度较小,但相对高度要比平原河流河漫滩高。极为宽广的河漫滩,称为泛滥平原或河漫滩平原。特点是其沉积物二元结构显明,下部由较粗大的河床冲积物组成,上部由洪水泛滥时沉积的较细的河漫滩堆积物(主要是细砂和粘土)组成。

  2.千河是县内主要河流,发源于甘肃省张家川田族自治县源头区,于陕西省陈仓区底店汇入渭河;在千河众多的支流中,流域面积在100km2以上的有37条,其中位于河道左岸的有21条,右岸16条。支流中最长的是普洛河,长37.6km;流域面积最大、流量最大的是北河,其流域面积为413km2,多年平均流量为2.36m3/s;泥沙最多的亦是北河。

  千河为渭河左岸较大支流之一,属黄河二级支流,流域面积3493km2,干流总长152.6km,河道平均比降为0.58%。千河流域地形西北高东南低,上游分水岭在海拔1500m~2500m之间,中游分水岭在海拔1000~1500m之间,千阳以下流域在海拔1000m以下,最低高程在500m左右。千河上游为土石山区,森林茂密,植被良好;中游为黄土高原沟垒区,地表复盖较差,水土流失严重,是河流含沙量主要来源;下游为黄土川台区,水土流失不大。千河属渭河主要支流,是流经黄土高塬侵蚀地区的一条重要河流,分析其降水,径流泥沙等水文特性,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3.鉴定岩石 沉积岩,又称为水成岩,是三种组成地球岩石圈的主要岩石之一(另外两种是岩浆岩和变质岩)。是在地表不太深的地方,将其他岩石的风化产物和一些火山喷发物,经过水流或冰川的搬运、沉积、成岩作用形成的岩石。在地球地表,有70%的岩石是沉积岩,但如果从地球表面到16公里深的整个岩石圈算,沉积岩只占 5%。沉积岩主要包括有石灰岩、砂岩、页岩等。沉积岩中所含有的矿产,占全部世界矿产蕴藏量的80%。而随沉积岩中的主要造岩矿物含量差异而不同。例如,泥质岩以粘土矿物为主要造岩矿物,而粘土矿物是铝-硅酸盐类矿物,因此泥质岩中SiO2及Al2O3的总含量常达70%以上。砂岩中石英、长石是主要的,一般以石英居多,因此SiO2及Al2O3含量可高达80%以上,其中SiO2可达60~95%。石灰岩等硫酸盐岩,以方解石和白云石为造岩矿物。

  火成岩或称岩浆岩,是指岩冷却后(地壳里喷出的`岩浆,或者被融化的现存岩石),成形的一种岩石。现在已经发现700多种岩浆岩,大部分是在地壳里面的岩石。常见的岩浆岩有花岗岩、安山岩及玄武岩等。一般来说,岩浆岩易出现于板块交界地带的火山区。而火成岩可分成如次之种类:晶体粗大之酸性火成岩为花冈岩,细小至肉眼不能辨识者为流纹岩;晶体粗大之中性火成岩为闪长岩细小者为安山岩;晶体粗大之基性火成岩为辉长岩,细小者为玄武岩;晶体粗大之超基性火成岩为橄榄岩,此种火成岩无晶体细小者。晶体特大之火成岩统称伟晶岩,但应指明其为伟晶花冈岩、伟晶闪长岩,或伟晶辉长岩。岩浆在地下或喷出地表后冷凝形成的岩石,又称岩浆岩。大部分火成岩是结晶质的,小部分是玻璃质。火成岩的形成温度较高,一般介于700~1500℃之间。岩浆在地下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称侵入岩;喷出地表冷凝固结形成的岩石称喷出岩。火成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在地壳中具有一定的产状、形态。许多金属矿产与非金属矿产都与火成岩有关,有时它本身就是重要的矿产资源。

  二 地形地貌

  陇县境内海拔800.2~2466米,高差1664米 ,是一个地貌类型多样,地形破碎复杂的少数县之一,它位于关山和渭北高原西部的千山之间,其县城座落在千河谷地的中部,总地势是西北高而东南低。全县有大小山头3429座,大小沟道1746条,主要河流四条,四条河的主要支流64条,其中最大的千河由西北流向东南,斜贯县境中部,其余三条分别流向南、北,交错切割,自然形成山岭重叠,沟壑纵横,梁峁谷坡,彼起此伏的复杂地形。这些复杂多样类型的形成,是各种自然条件综合作用的结果,其主导因素是地质条件,其次是气候及其它外营力等。

  陇县的地质条件复杂,地质构造系统代表着不同的构造形式的综合,境内可分为五个地貌单元:

  1)千山低山丘陵、黄土梁沟壑区;

  2)合谷阶地区;

  3)关山山区;

  4)六盘山丘陵山地区;

  5)景福山区。

  草甸植物的分类 根据草甸的经济指标,可分为禾本科、苔草属、豆科和杂类草4大类;按生活型可把草本植物分为一年生和多年生两类。一年生植物不是草甸的典型植物,数目较少,如有些草甸的寄生和半寄生植物,某些禾草(早熟禾,狗尾草属)等。在生物学上与一年生植物近似的是少量的二年生植物,例如和兰芹、千里光。一年生和二年生植物在草甸的出现和分布,通常是和草甸草丛的破坏有关,有时也是草甸草群还未最终形成的标志。

野外实习报告15

  野外实习是普通动物学教学中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理论联系实际,巩固和加深课堂教学内容的重要环节,野外实习不仅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而且也使我们对课本的知识有了一个理性的认识。应教学大纲的要求,也为了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我们进行了为期七天的野外实习。

  一、实习目的和意义

  动物学是一门内容十分广博的学科,研究对象是动物各类群的形态结构、分类和有关的生命活动、发育规律、以及动物和外界环境之间多种多样关系的科学。人们掌握了这些规律,就可能很好地认识和利用动物,使它能更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以及在农业生产中的预防;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做到理论联系实际;学会认识动物的特点,并且通过其特点对动物进行鉴定,了解其用途;掌握动物标本的采集以及制作方法;通过野外实习,提高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掌握所采集动物的种类名称、分类地位、分类依据、采集场所、采集方法、标本制作方法和生境描述等。

  1、通过野外实习,不仅能够把在课本上学习到的理论知识联系到实际中,还能够使我们对已学的知识加深理解。同时可以增强我们的实践能力,培养我们对于动物学学习的兴趣。

  2、通过野外直接捕捉野生动物(主要是昆虫),学习采集动物标本的方法,并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分类鉴定,同时学会和熟悉运用诸如图片比照、动物分类检索表、主要特征鉴别等方法进行动物分类鉴定。

  3、通过对捕捉到的动物进行动物标本的浸制、剥制、干制等的标本制作,学会动物标本制作的基本技术和方法。

  4、通过野外实习,可以培养我们在今后的教学科研工作中应有的科学态度,以及在生活中吃苦耐劳的精神、严明的组织纪律性和团队荣誉精神。

  二、实习基本情况简介

  1、实习时间:20xx年05月26日——20xx年05月29日

  2、实习地点:xxx

  黄山市位于安徽省的南部温和多雨,四季分明。本次的实习地点是黄山的最南端——汤口,该地动植物资源丰富,种类繁多,具有很高的教学和科研价值,是我们进行野外实习、学以致用的理想之地。

  3、实习人员:20xx级生物科学班全体学生

  4、指导教师:xxx

  三、实习要求与任务

  1、认识100种以上的.动物种类(主要是昆虫),并至少能分类到目。

  2、学会并掌握描述动物的分类特征。

  3、学会利用检索表检索和鉴定动物的类别

  4、学会制作昆虫标本和动物录制标本的基本方法。

  四、实习内容

  我们实习的内容主要为无脊椎动物(昆虫)的野外观察、采集、分类鉴定、标本制作与保存等。无脊椎动物——昆虫标本的采集与制作

  1、昆虫采集工具

  捕网、毒瓶(装有乙醚或酒精,用于迅速毒杀昆虫)、三角纸包等

  2、昆虫采集方法

  本次实习中我们主要采用的方法是网捕法和灯光诱捕法,介绍如下:

  (1)网捕法:分为飞网采集法和扫网采集法,一般是看到要捉的昆虫后用捕网采集,适用于善跳会飞的昆虫。飞网法主要对象为鳞翅目(蝶类)、蜻蜓目、双翅目(蝇类)、和膜翅目(蜂类),扫网法主要对象为竹节虫目、螳螂目、直翅目的蝗虫、同翅目、脉翅目以及陆生半翅目和鞘翅目的主要类群等。捕网的使用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使网袋底部往上甩,将网底连同昆虫倒翻上面来。一种是当昆虫入网后,转动网柄,使网口向下翻,将昆虫封闭在网底部。取虫时,先用手握住网袋中部,将虫束在网底,再将毒瓶伸入网内扣取。对于膜翅目昆虫,应先隔着网将其弹晕再放入毒瓶中。对于鳞翅目昆虫,应隔网用手轻捏其胸部,之后使其两翅竖立,放入三角纸包中。

  (2)灯光诱捕法:利用某些昆虫趋光性的特点,夜间在驻地附近靠近河流的地方,树起一方白幕布,幕上前方拉上一盏电灯。昆虫会趋光而至,多数停在布幕上,或跌落布幕下,集中采集,用镊子夹入毒瓶或纸包或浸入酒精中,以备制作标本。主要对象为蜉蝣目、广翅目、鳞翅目(蛾类)、襀翅目。

  其它的辅助方法有振落法,适用于在高大树木上的昆虫和一些具有假死性的昆虫。搜索法,适用于躲藏在各种隐蔽的地方昆虫。毒杀法,主要是用酒精和乙醚致死昆虫。

  3、昆虫的分类鉴定

  (1)参考:指导教师的讲解、徐亚君和唐鑫生《无脊椎动物学野外实习指导》

  (2)方法:根据昆虫的形态特征利用分类检索表和形态对比进行鉴定

  4、昆虫标本制作

  (1)制作工具

  ①泡沫板式展翅板:主要用于鳞翅目昆虫的展翅。

  ②昆虫针:用于针插固定昆虫,针由细到粗分别为0、1、2、3、4、5号。

  ③镊子:用于夹镊昆虫。

  ④标本盒(内放泡沫):用于存放标本。

  (2)制作方法:展翅法、针插法等

  (3)制作过程

  一个昆虫标本制作的全过程应包括清理、整姿、固定、标签、保存等几个步骤。

  ①清理与插针:标本必须清理,在采集昆虫时,虫体上常粘附污屑,要把污屑清理掉。昆虫标本都要用昆虫针针插固定,针插的方法依昆虫的大小、结构、种类特点的不同而定。插针部位一般是从前胸近后缘正中略偏右一点向下插针,正好通过第二对足的基节为准。针插高度采用三级台规范。标本的留针高度要一致,使展示美观。

  ②整形与固定:标本插针后就进行整形与固定,包括整姿、展翅、双重针插和粘贴针插。对蝗虫,甲虫等标本的触角、步足等须一一整形。对蛾蝶、蜻蜓、大蜂等都要用展翅板进行展翅,使之模拟飞翔状态。对小型蛾子等为使其美观,也可用双重针插法。有些小昆虫如瓢虫等,可直接把标本粘贴在三角形卡片尖上,纸尖上蘸少许万能胶或一般胶水。粘在虫体前足与中足之间,在用三号针从小三角片的底边附近插入,使它达到一般标本的高度。

【野外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野外实习报告11-16

动物学野外实习报告02-05

兴业银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05-03

在小学实习的实习报告02-24

(精选)实习报告05-21

实习报告12-17

实习报告05-21

软件开发项目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06-03

实习生的实习报告03-08

Copyright©1998-2023pinda.com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