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范文
当前位置:聘大网>职场范文>实习报告>我的实习报告

我的实习报告

时间:2024-10-20 15:17:11 实习报告 我要投稿

关于我的实习报告3篇

  随着个人的素质不断提高,报告的适用范围越来越广泛,报告根据用途的不同也有着不同的类型。那么什么样的报告才是有效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我的实习报告4篇,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关于我的实习报告3篇

我的实习报告 篇1

  歌词写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对啊,路是人走出来的,前方没有路就靠双脚去走出一条路,只要心怀希望敢于去走去闯,也许天堑真的也会变通途。

  我为什么“不务正业”?

  我是文学院广告学专业的一名学生,按理说我应该去广告公司或者媒体的广告部实习,但我却选择了到一报社去体验记者的工作。这不能说是不务正业,我认为这是在理性的分析了自己的特点后做出的一个选择,不敢说明智,但至少是认真的,不是敷衍、草率的举动。

  事前我仔细分析了一下自己:

  1、我虽然学习广告学,但对广告没什么多大感觉,尽管我努力想找感觉可还是找不到;

  2、去一般的广告公司实习主要需要你有较强的设计能力,而我对设计的一些基础知识都还一知半解,更别说那些更高深的所谓创新、灵感的玩意;

  3、我认为做记者这一行是认识社会的一个很有效的途径,它不同于其他大多数工作,它要逼迫你去认识更多的人,更多的去接触外面的世界,甚至是采访一些处在社会边缘的人物。

  4、我平时还喜欢写一些评论随笔之类的东西,尽管写的不是新闻,尽管写得不敢说有多好,但至少证明了我对码字是有一定兴趣的,这也构成了我要去体验记者工作的一个基础;

  5、学什么不一定从事什么。在这个不包分配,全靠你个人去寻找工作的年代,我不可能因为学广告就要在广告的这棵树上吊死,我有机会做点其他工作,又能学到东西,我为什么不尝试呢?

  以后能做什么工作还很难说,但至少这段在《天府早报》的实习经历会成为人生的一段不错的插曲,也让我积累了不少社会经验。

  我真的能胜任吗?

  虽然是文字工作,但这也是一个媒体行业,和我学的广告专业也沾边。但是从具体的做的工作来看,确实和我学的广告专业没多大关系,不过我是文学院的学生,文字类的东西也算是我的主课,所以这样看来还是算“门当户对”的。

  从我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做这个行业有以下优势可言:

  1、我对文字还是比较有感觉,虽然自己喜欢写的东西可能和要求写的东西大相径庭,但毕竟文字还是有相通之处,我这一年多来在网上写下的几十篇随笔和评论不是白写的,我在某些方面的码字功力的确有较大提升。

  2、我为人低调,谦虚好学,没有树大招风的危险,有的只有大树底下好乘凉的惬意。我可以靠在别的大树下,学习别个的经验,又不至于让人反感,大家都乐意教导我。

  3、我有“闷骚”的一面,换句话说我就是那种平时看起来不温不火,有时也能挺身而出的人,用去年网上流行的词汇说就叫“焉狠男人”。很多时候跑新闻就需要一种“焉狠劲”。

  4、我的涉猎面还算比较广泛,文学、广告、音乐、体育、娱乐、电影、心理我都有所涉猎,不算精但还算杂,杂就有利于开拓思路,这对写稿子有帮助。虽然现在写的多是新闻,还是小新闻,没什么发挥余地,不过以后总有机会的。

  5、我不敢说我有多大工作能力,但我至少敢说我算是敬业的了,工作态度还是端正的。

  当然,我不能对我自己的一些不足视而不见:

  1、我在新闻写作和新闻采写方面还有不少能力上的欠缺。有时语言不够简练,有时新闻点抓得不准,有时写得太平没有跌宕起伏,有时采访不够主动,有时细节挖掘得还不深入,总之还有不少能力上的不足,毕竟我不是科班出身,毕竟我的工作经验还太少,见的东西也不多。我只有在实践中不断在学习、磨练中提高。

  2、我这人虽然有“闷骚”的一面,不过总的来说我还是以“闷”为主的,有时太“闷”了就显得工作不主动积极,难免耽误一些事情。

  凡事都有两面性,为人低调有它的好处,但也有它的不足。特别是对于记者这行当,需要结交很多人,很多时候更是需要张扬的一面。我多数时候不善言辞,不爱交际,这显然是一个很大的软肋。太张扬容易引火烧身,但不张扬就是很难火。我还谈不上火不火,我只想尽力做好我目前责任范围内的

  3、这是一个现实的问题,我的学历、学习成绩都无法成为我的竞争资本。我只有在实际工作中弥补。

  4、虽然我自称涉猎广泛,但都是些比较虚的东西。我没什么实实在在的一技之长,说不好听点,就是“样样懂、门门温”。虽然记者不需要太多实际技术,但有某项相关技术(比如说计算机应用,排版等)总是更吃得开的。

  5、谈胜任不胜任,还为时尚早。至少现在我在逐渐靠近胜任的标准,当然离牛逼还是有相当距离的。我不晓得以后能干什么,但把现在做的做好也就不错了,我相信成功才是成功的妈妈,把这里的工作做好使我的自信心、能力都有提高,也利于我以后做其他的工作。

  我到底收获了什么?

  从知识上说,我对新闻的判断力和对新闻的写作能力都有所提升。我慢慢开始知道了哪些东西是重点,是热点,是看点,需要做大;哪些东西是没多大意思,但也需要交待的渣渣,哪些东西根本就没多大新闻价值需要舍去。我也开始在新闻写作上有所突破,刚来时我写东西要不就是“纵欲过度”似的带入过多感情色彩,个人主观看法(这可能与我爱看评论写评论有关),要不然就是矫枉过正,死板硬套,一板一眼地写,毫无生气活力可言。现在的我逐渐在其中找到了平衡,开始慢慢知道了新闻该怎么写,虽然和那些老记者相比仍有不小差距,但从我自身来说,我可以毫不含糊地说:“我进步了。”

  其实知识上的学习只是学习的一个方面,更多的是为人处世的学习,这个我自我感觉有所提高,但不明显,一来这个玩意是一种隐性收获,不容易外化;二来这是一个长期性的工作,需要用一生去学习。我现在还算年轻还有很多路要走,我需要经历更多的事,见更多的风雨,才能成长。

  学习这些东西不能急功近利,需要以平常心去学习,由量变到质变。

  这是一个什么样的职业?

  不少的老百姓总觉得记者是一个很神秘的`职业,其实不然,记者这个行业说白了就是采访+写稿。话是这么说,但实际工作也并不是那么简单。

  1、记者每个月有要求完成的稿分,有一个及格线,达不到及格分数就拿不到什么奖金,只有一点基本工资,要是连续三个月不及格就只能被降级(记者被分成了多个等级,不同的等级待遇也有所差别)甚至还可能被开除。

  2、记者生活方式不怎么规律,没事时闲得要死,忙起来又忙得吓人。特别是跑社会新闻的人,不能按时吃饭成了家常便饭,得胃病的几率也会增加。而搞娱乐和体育的记者相对要清闲一些,一般是晚上工作,不过遇到一些突发事件或一些晚间赛事时,熬夜也就不能避免。

  3、记者通常要八面玲珑,要对自己跑的口子(口子是这个行业的行话,大概指其所跑和所写的新闻类型)的相关人员混得较熟,还要和同跑这个口子的其他记者也混个眼熟,关键时刻能兴许得到不少帮助,比如媒体间串个稿子(这个不被提倡,只是记者们被逼急后出的下策)。

  4、同事之间既是合作伙伴又是竞争对手。这样的关系很微妙,在新闻采写部这种关系更偏向于对手,因为版面只有那么多,各写各的,有的非口子的新闻线索还要抢,大家都是为了多挣稿分多赚钱,如果你比较霉,说不定连写5篇稿子都是废稿,登不出来也得不到稿分。说得残酷点这是个不是你死就是我活的地方,尤其是新人很容易被欺,“欺生”是这里的惯例,及不了格也数正常。体育部相对来说要好些,基本上写的都能被登出来,也基本不用去跑新闻,各人的分工也更明确。

  记者间的互帮互助也是不可避免的,比如挂个名,或把自己的稿子拿给别人写,毕竟做人不能做得太绝,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帮别人一把其实也就是帮了未来的自己。

  6、都是做新闻的,社会新闻和体育新闻还是有相当大的差别的。

  (1)体育新闻一般不用跑,都是现成的,就是你自己去找去抠把有意思的事找出来,找出新闻点,用自己的话把它串起来,而社会新闻就更需要在外面跑。

  (2)体育新闻更注重记者和编辑的配合,一般是编辑先确定好版面,然后和记者商量做哪些新闻,哪个作头条,哪个作看点,哪个作边栏的小稿。而社会新闻就是记者独立完成,传稿后编辑用不用又是另外一回事。

  7、新闻也不是绝对真实的,很多时候为了增加可读性需要合理想象,老老实实看到什么听到什么就写什么往往反而不好。

  8、普通记者其实并没有外人想象的风光,每个月为了及格操碎了心,压力比较大,还要在外面装作比较风光的样子,把苦水往肚里吞。要说挣钱,一些效益一般的媒体也挣不了多少,属于饿不死撑不了的范围。

  敢问路在何方?行业篇

  这样一个职业已发展到了一个相对饱和的状态,我就拿报纸来说,成都的大部分报纸的出售都被商报和华西都市报占了,主要是它们在商业开发上做得很好。其实《天府早报》在内容上很不错,只不过在商业上开发得不够,宣传也少了,效益不怎么样。其他一些小报就更别提了。以前办的什么报纸比如什么《21世纪体育报》,没多久就垮了。所以说成都记者也只能这样混,不比那些媒体业发达的地区。至于成都的体育记者更没有什么事干,四川体育这几年要多萧条有多萧条。记者们唯一可以突破的就是多在稿子上下功夫,创新,多挖掘点新东西,写出点新感觉,把新闻做大,做深入,最好再多弄点专题,争取在全国打出点品牌。

  敢问路在何方?个人篇

  我不想写诸如“为人民服务”那样的冠冕堂皇的话,我就想说点大白话,现在是一吐为快了。说到我自己,我还是比较茫然的,现在不是我想做什么就能做什么,首先是我能做什么,还有就是我有机会做什么。没法,还是那句话,走一步算一步,用一颗平常心去面对。

  歌词写到“敢问路在何方?路在脚下”,对啊,路是人走出来的,前方没有路就靠双脚去走出一条路,只要心怀希望敢于去走去闯,也许天堑真的也会变通途。

我的实习报告 篇2

  实习目标:熟悉选矿厂生产流程;加强与工人交流沟通的能力

  一、实习情况明细表:

  实习时间:XX年7月12日-XX年10月16日

  实习地点:云南达亚有色金属有限公司狮子山铜矿选厂

  实习车间:综合车间 、磨浮车间岗 位

  指导师傅 岗 位 指

  导师傅检修组 武存有 检修组 张永新一号、三号皮带 李 剑

  Ⅰ段磨 (自学)二号皮带、振筛 张正荣

  Ⅱ段磨 (自学)四号皮带 普琼珍 浮 选 刘玉琼中细碎 余国春、郑安武

  精矿车间 (自学)

  二、生产流程图:(略)

  三、实习心得与总结:

  (言不由衷)(人世间最痛苦的莫过于有话无处说) 大千世界,想找一个能听懂你话的人——一个能跟你说得上话的人,实在是太难太难…… 我的知青岁月 原来以为知青只有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才有,没想到,21世纪也有。所不同者,此知青非彼知青,前者还能知道自己是知青,后者好像连自己是什么都不知道…… 痛苦的身份转变。 铁打的校园,流水的学子。XX年7月1日,我走出吉林大学的校门,告别给我知识教我做人的母校,坐着K125/128次列车离开长春,前往西安;XX年7月2日到达中转站西安,因车票太紧张,滞留西安一周的时间,正好沐浴古城西安厚重的文化气息;XX年7月9日晚,终于能挤上开往昆明的K165次列车,在车上度过漫长的一天两夜;XX年7月11日中午,终于到达一直向往的梦幻之地彩云之南——云南;XX年7月11日下午,来到了我的目的地云南达亚有色金属公司狮子山铜矿,心情也像打翻了的五味瓶,但说不出是哪一味。

  顷刻间,我彻底明白何谓“社会”;顷刻间,我明白自己不再是老师的学生、父母的孩子、爷爷奶奶的孙儿了。我成为独立的我了。 流泪的男儿。 XX年7月20日,那是一个辛酸但值得纪念的日子,那天我拿到了我毕业后的第一份工资。在学校的时候,虽然通过勤工助学、业余兼职等形式也领过不少工资,但真正的第一份工资还是在这里,在这个曾经能给我很多幻想的地方。那天从财务人员手中接过第一份工资,941.60元,我的手没有颤抖,但我的心却在流泪。四年的重点本科,换来的是如此出人意料的“高”报酬。我无语了。 告别茫然。

  7月11日报道之后,经过几天的思想教育,终于实习开始了。实习地点定在地表的选矿公司,离矿山机关所在地大约4公里。记不清当时是悲是喜,但终于告别茫然了。首先是安全教育,这是新员工、实习人员和长时间离岗人员进车间下队组之前的必需。接着便是石忠师傅带路,去车间参观。走进车间的一霎那,我开始不相信自己的眼光,车间里的设备如此陈旧落后,但是工人们的工作热情却胜过炎炎夏日。我开始吃惊了。我开始切身体会“环境能塑造人,也能摧毁人”的道理,就看人如何应对了。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走进车间才知道,接近工人才明白,这里可能不是生活的乐土,但肯定是成长的摇篮。这里更是炼金炉。如果是真金,就不应该怕火;如果是金子,就应尽快发光。自己来自农村,深知生活的艰辛,从来不敢看低任何人。在学校表现出色,并不代表来矿山就能发光,一切都要从头开始。工人能静下心来快乐工作,为什么我们不能放下架子从头开始?工作和劳动之余,这是我那段时间思考最多的问题。 开始奋发。 体验了三班轮班的工作之后,体验了周日也要义务劳动之后,终于感受到工人之不易。工人如此辛苦,我们才初涉社会牺牲周日就叫苦不迭,实在是于心有愧啊。吃不了苦,还谈什么锻炼意志?机会总是留给那些有准备的人。主观不努力,总是埋怨是改变不了现状的,而且毫无道理。经过一番思想斗争,经历一段工作磨练之后,自己终于慢慢的平静下来,也终于磨平全身的棱角,变老实了。领导的'开导,外加自己的努力,工作生活等各方面终于有点起色:逐渐适应生活环境,逐渐适应工作环境,并在全矿的“科学发展 挺进一流”演讲比赛中获得好名次,没有丢母校的脸,为自己所在的实习单位争光,也为自己增加了信心。

  融入矿山。 不管做什么,兴趣非常重要。读书如此,工作亦如此。在矿山,兴趣就表现为对矿山文化的认可。在经过初期磨练之后,自己逐渐对矿山由不闻不问变为关心它的发展。除了把条序化的企业文化牢记于心,把企业的远景发展目标了然于胸,发现自己爱上了矿山的工作。发现自己不上班就感觉浑身不自在,发现自己爱管矿山的“闲事”了。同时还发现,矿山这个集体很温暖。在选矿公司的三个多月里,在师傅的指导下,我实现了自己预定的实习目标,即了解了选矿公司的生产流程,熟悉一些选矿相关的专业术语。此外还学会如何与工人师傅沟通。因为自己虽然会说普通话,但毕竟云南方言与普通话相差不小,要实现与工人师傅的无障碍沟通,就必须下苦功夫。

  漫漫人生刚起步。虽然在选矿公司的实习已经结束,但真正的考验才刚开始。因为在矿山机关,接触面更加广泛,除了要加强工作能力,加强与人沟通能力,更应该时刻注意维护矿山的企业形象和声誉,并打响“狮子山铜矿”这个品牌。所以,其实漫漫人生刚起步。所以,今后的工作中我会更加珍惜每一个机会,更加努力的工作,为矿山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我的实习报告 篇3

  今年,这个难忘的暑假,我有幸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工作。作为奥运村住宿服务生,我们不在摄像机前,不在闪光灯下,但我们有属于自己的奥运舞台。我们用热情播撒无悔青春,用赤诚之心为奥运奉献力量;我们用最灿烂的微笑、最优质的服务为北京增光添彩。

  曾经,我将自己编织的所有的五彩梦幻,深深地埋在记忆的深处。但是抓住了这个可遇而不可求的机会之后,服务奥运不再是我的默思游戏,奥运村将成为我释放激情的驿站。从此,我走出梦境,走进一个从未想过的现实之中。

  黎明不会因为我们不愿意起床而放慢脚步。睡眼惺忪之际伴着清爽的晨风,迎着初升的太阳铺就的金光大道,开始我们崭新的一天。

  骄阳不会因为我们汗流浃背而心生同情。昏昏欲睡之际顶着炙热的艳阳,在已经熟悉得不能再熟悉的环境之中重复着几乎已经可以通过条件反射来完成的工作。

  黄昏也不会因为我们早已身心俱疲而加快脚步。疲惫不堪之际迎着萧瑟的晚风,在黑夜中披着月光无精打采地返回驻地。

  漫漫长夜更不会因为我们早已满眼血丝而尽快离去。迷迷糊糊中感受着凌晨的寂静,在启明星的陪伴下浑浑噩噩地返回驻地。

  这就是我们奥运村住宿服务生普普通通的一天。躺在床上,无穷无尽的倦意如潮水般涌进早已进入睡眠状态的大脑。然后第二天,第三天,一周,一个月,两个月。然而,就在这平凡忙碌中,我们告别了无知;在新鲜好奇中,我们开始成熟;在周而复始中,我们学会了熟练;在无聊烦闷中,我们寻得了快乐;在骄傲自豪中,我们明白了奉献…因为那个从未拿起过扫把的我,那个未曾刷过一次马桶的我,那个不曾真正理解父母辛苦的我,那个更不曾想过生存如此艰难的我,那一切的一切,都已经变成了曾经!

  两个月的奥运服务是一组图片,一系列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它们将随着时间的流逝在我的心底慢慢沉淀,那将成为我人生最宝贵的一笔财富。

  印象一 ——出征仪式

  还记得我们身着绿色的统一服装,高举右手宣誓的一刹那,那时我们是多么兴奋与激动啊。是的,从那一刻起,我们肩负了一项神圣的责任与使命,成为一名合格的奥运村住宿服务生,为奥运会服务,为奥运村服务,为来自世界各地的运动员服务。

  印象二 ——进村

  20xx年6月25日,初进奥运村。绿树环绕着条条街道,青草点缀着座座高楼,到处鲜花盛开,亲切而温馨,轻松而活泼,奥运村的每一处都给人一种回到家的感觉。清一色的灰色建筑主调给人一种古朴凝重之感,小道蜿蜒着紫红色立柱,厚重大气,透着想象之美。主调的灰色虽是淡色,却体现出中华民族的谦和与厚重。

  印象三 ——良师益友

  尽管奥运村的前期是空荡荡的,尚未有人入住,但这里一点也不冷清。我们的工作伙伴——港中旅集团酒店的专业员工们,他们与我们亦师亦友,既在工作中指导我们,教我们专业服务技巧,又在其他生活琐事上热情地帮助我们。我们一起工作,一起奋斗,一起朝着同一个目标前进!再苦再累,有他们在,我们就有动力。

  印象四 ——第一次

  两个月下来,曾经惊叹这里景观的目光已被熟悉的眼神所代替。奥运村,公寓楼,那里的一花一鸟,一草一木我们是再熟悉不过了。每天和它们朝夕相处,我们早已产生了感情。然而,这里又留下了我们多少个第一次!第一次度过离家的暑假在奥运村里服务,第一次为别人打扫房间,第一次卷起衣袖为客人收拾起散落满地的衣服,第一次扛起厚重货物而步履蹒跚,第一次被工作车磕破脚踝而光荣挂彩,第一次通过自己的劳动得到收获...

  印象五 ——感动

  下班路上突降暴雨,结伴而行的我们立即将手中为数不多的遮阳伞进行分配,没有一位同伴被丢在大雨中。同学们三三两两挤在伞下,相互谦让中我听到这样一个声音“宁愿我淋湿了肩膀,也不能淋湿了你的心”。雨中的花伞如倔强的向日葵,怎一份温馨与感动。

  印象六 ——微笑

  看着被我们打扫得一尘不染的房间,擦干脸上的汗水,大家都露出孩子般天真的笑脸;看着领班、主管们忙碌的身影,我们明白自己还要更加努力;看着辅导员老师们对我们无微不至的关怀与照顾,我们露出感动的微笑;看着镜子,对着自己微笑,在奥运村住宿服务生这个团队里,我们是相亲相爱一家人。

  印象七 ——“鸟巢”之旅

  20xx年8月17号晚,我第一次见到了“她”。虽然电视上看过许多次,但真正站在“她”的脚下,仍难免被那看似杂乱而又恰到好处的完美所震撼。在“鸟巢”,你处处都会感受到建筑的巧思,场外草坪上错落镶嵌着缩小版的“鸟巢”地灯;没有那种堆砌的传统式大门,巨大钢梁横柱间通透的入口再多人也不会拥挤;巨大的卡通指示标识一目了然,让人感到新奇、温馨。巧思之外,更多的'是人性化设计。在“鸟巢”,我见到了屡破百米世界纪录的飞人博尔特,见到了当今世界男子10000米霸主贝克勒的完美冲刺,见到了10万观众为各国运动员加油而做起的人浪,见到了...这一晚,我终生难忘。

  故事还在进行,而回忆已经开始。昔日的齐心协力与欢声笑语不断串联,演绎出一部北京奥运会奥运村志愿服务的华彩乐章。我们全心全意地服务奥运,没有人放弃,我们用自己的双手承载了一个民族百年的梦想,我们完成了二十一世纪中国当代青年应该完成的使命。服务奥运,奉献奥运,青春无悔,责任至上,北京奥运,我与你同在。

  专业实习

  奥运志愿服务结束后,从8月31日至9月20日,我回家在江苏省“海安县新闻信息中心”(中共海安县委机关报)进行专业实习。实习期间,通过深入镇村、走进企业、参加人大代表接待日、台商中秋联谊会等活动形式,进一步倾听基层群众的心声,体会民营企业家艰辛的创业历程,了解国家及基层政府对农民的扶持政策等。

  参与撰写的《城乡低保对象获油价补贴》、《我县推进城乡客运一体化》、《南通市人大领导来海接待人大代表》、《在海台商中秋联谊》、《江苏省鹏飞集团董事长—王家安》(人物通讯)等7篇稿件分别在《海安新闻》9月5日、9月8日、9月12日、9月22日上发表。其中《城乡低保对象获油价补贴》还在9月3日的《江海晚报》上发表。

  通过此次专业实习,我学到了很多书本上学不到的知识,意识到写新闻需要咬文嚼字。同时我也发现自身还有很多不足之处,这些都会在以后的学习和工作中努力加以改进,使自己更适应新闻工作的需要。还有很感谢实习单位给我这次机会,对我来说是一次历练,我知道了要珍惜眼前的机会,好好学习专业知识,扎实基础,积累经验,增强自己的能力。

【我的实习报告】相关文章:

我的实习报告05-22

(精选)我的实习报告10-14

我铣工实习报告10-14

兴业银行实习报告|实习报告05-03

【经典】实习报告08-20

实习报告05-21

(精选)实习报告05-21

实习报告10-12

在小学实习的实习报告06-26

软件开发项目实习报告_实习报告06-03

Copyright©1998-2024pinda.com版权所有